大漢「蒼鷹」郅都,匈奴人聽說他的名字,連弓箭都嚇得舉不起來

2020-12-21 魚羊秘史

01

郅都是漢文帝身邊的郎官,一直默默無聞,到漢景帝時期被提拔為中郎將,成為皇帝身邊的親信。

漢景帝喜歡到皇家園林上林苑遊玩,帶著眾多寵妃愛姬。

有一次,賈姬上廁所,一頭野豬突然冒了出來,嚇得賈姬尖聲叫喊。

漢景帝給郅都使眼色,郅都卻扭頭不搭理。

漢景帝情急之下拔劍而起,郅都阻攔道:「丟一個美女隨後還會進獻一個,天下還缺賈姬嗎?!但是陛下要關乎天下,不能捨棄宗廟和太后啊!」

漢景帝於是把劍一扔返回,好在野豬沒有傷害賈姬。

竇太后聽聞此事,對郅都非常敬重。

《史記》記載:「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后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02

濟南這個地方的宗族大家聚眾鬧事,家裡還培養私人武裝,經常殺害地方官員,濟南太守一職一度無人敢擔任。

漢景帝便任用郅都為濟南太守,郅都一到任便誅殺為首的瞷氏宗族,其餘世家大族嚇得屁滾尿流。

不出一年,濟南便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周圍十幾個太守見到郅都也嚇得瑟瑟發抖,如同見到上級官員一樣。

郅都於是脫穎而出,被漢景帝破格提拔為中尉,負責掌管中央軍和長安治安。

條侯周亞夫憑藉戰功位居群臣之首,所有官員見到他都下跪,可是郅都見到他只是作揖。

郅都為人廉潔,不接受私人書信,不參加任何宴會請託,一身正氣凜然,長安的公卿貴族根本對郅都無從下手。

郅都到長安後對功勳貴族執行嚴刑酷法,連皇親國戚也不放過,於是他們見到郅都都繞道走。

長安的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皇族列侯都在長安奉公守法,無人敢為虎作倀。

久而久之,大家私下裡都稱呼郅都為「蒼鷹」,漢景帝也引以為傲。

《史記》記載:「郅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03

漢景帝的長子臨江王劉榮被人舉報,大臣們都不敢去查,漢景帝只好讓郅都去。

郅都把臨江王劉榮從封地請到了中尉府,臨江王嚇得不敢吱聲,只好承認罪責。

但是臨江王請求郅都給紙張和筆,給皇帝老子寫信求情,郅都嚴詞拒絕。

臨江王的師傅魏其侯竇嬰暗地裡給劉榮送去了筆和紙,臨江王寫了認錯書後自殺了。

竇太后聽說之後震怒,認為郅都殘害皇孫,下旨免除了郅都的職務。

漢景帝得知後,立即任命郅都為雁門太守,並囑咐郅都到任後可以便宜從事。

匈奴人聽聞郅都到了雁門,因為聽說他執法嚴格,為人公正嚴苛,於是不敢入侵雁門。

匈奴將軍下令製作了郅都的木偶,讓匈奴騎兵訓練,但是匈奴人一見是郅都,都嚇得手抖,連弓箭也拿不起來。

到郅都死的時候,匈奴都不敢入侵雁門關。

《史記》記載:「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雁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匈奴患之。」

04

匈奴使臣來漢朝拜見皇帝,得知郅都曾經殺害皇帝的兒子臨江王,於是偵查得知竇太后對郅都不滿,便私下對竇太后洩露了郅都在雁門關的事情。

竇太后聽後瞬間變臉,質問漢景帝為何重用郅都,揚言要殺了郅都。

漢景帝跪下說道:「郅都是朕的忠臣啊!」

竇太后說道:「臨江王劉榮難道就不是忠臣了嗎?!」

最終漢景帝拗不過竇太后,竇太后派使臣逼迫郅都自殺了。

郅都死後,匈奴騎兵便攻破了雁門關,雁門太守馮敬被匈奴人砍去了頭顱,震動了漢朝朝廷。

《史記》記載:「竇太后乃竟中都以漢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釋之。竇太后曰:『臨江王獨非忠臣邪?』於是遂斬郅都。」

魚公子翻看《史記》有記載郅都說過這麼一句話「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大致意思是:背叛親人盡忠職守,此生顧不了老婆孩子了。雖然殺人如麻,郅都可以說是個忠臣和民族英雄了。

順道提一句:漢武帝時期任用的酷吏寧成、杜周等人,對郅都都十分崇拜,郅都成了後代酷吏們的偶像,因此郅都也算上漢唐時期酷吏的「祖師爺」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長嘯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大漢「蒼鷹」郅都:皇親國戚、列侯、匈奴都怕他!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郅都升任中尉後,施行嚴酷之法,毫不畏懼王公貴族,權臣周亞夫傲慢自負,郅都從不趨炎附勢,見到周亞夫只是作揖,從不跪拜。列侯及皇親國戚看見郅都都心生畏懼,不敢直視,暗中稱呼郅都為「蒼鷹」。後人以「郅都鷹」形容官員嚴格執法,有威儀,能震懾他人。
  • 大漢蒼鷹郅都,內壓豪強,外鎮匈奴
    通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件事情的興與亡;通過品讀歷史中人,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通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有鑑於當時天下滿目瘡痍,漢朝初期奉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選用的官吏都屬於老實巴交的人,因此對王公貴族和老百姓都極少幹涉,甚至說沒有幹涉。
  • 戰之克將,國之爪牙,「蒼鷹」郅都
    (圖片來自網絡)郅都到任後,首先就拿瞯氏家族的首惡分子「開刀」,「族滅」其全家,其餘的大姓惡人都嚇得兩腿發抖。這樣,僅過了一年多,濟南郡整個轄區就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此時,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很少觸犯律法,而郅都施行嚴酷的刑法,又剛正不阿、六親不認,「不避貴戚」,以至於連一些列侯和皇室的人見到他,都只敢側目而視,稱之為「蒼鷹」。公元前148年,臨江王劉榮(漢景帝庶長子)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景帝命其入京交待。
  • 西漢酷吏,國之爪牙——郅都的悲劇人生
    等到漢景帝執政時期,有一回,漢景帝帶著寵妃賈姬,郅都和一幫隨行的大臣和士兵一起到上林苑遊玩。賈姬去上廁所,正當賈姬進廁所的時候,有隻野豬也跟著進去了。賈姬嚇得花容失色,大喊救命。漢景帝一看也急了,驚叫一聲:「不好,我的愛妃啊。」他連忙焦急地對站在身旁的郅都說:「還愣著幹嘛,快去救人啊。」郅都卻跟沒聽見一樣,按著寶劍一動不動地站著。
  • 他號稱「蒼鷹」,不救皇妃、刑訊皇子、鎮壓豪強,是一個剛直不阿的...
    他剛直不阿,公正廉潔,從不接受私人的請託,更不收受別人的賄賂。 但是他做事,有時可能做得過了些。下面,就讓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一下郅都這個人。 一、劉啟的老婆遇到危險時,直言諫阻。 一天,郅都跟隨漢景帝劉啟在上林苑。當劉啟的嬪妃賈姬到廁所去時,一頭野豬突然闖了進去。
  • 漢朝的人物:酷吏郅都,身死長安城,常使英雄淚滿襟
    公元前150年(前元七年),漢景帝遷郅都為中尉,他執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都側目而視,送其綽號「蒼鷹」。漢景帝繼位之初,後宮之中,他十分寵愛慄姬。漢景帝劉啟還在東宮時,年方十四歲的慄姬就入東宮侍奉,她擅長歌舞,溫柔似水,二十歲的劉啟,對她著迷得很。
  • 郅都和張湯誰的能力更強
    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雁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從事。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匈奴患之。竇太后乃竟中都以漢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釋之。竇太后曰:「臨江王獨非忠臣邪?」於是遂斬郅都。
  • 寵妃如廁遇野豬,景帝出手酷吏阻—郅都版的「成也蕭何敗蕭何」
    漢景帝在位期間,為矯正先前政刑寬簡、豪強作惡的局面,曾起用過一批執法嚴厲、不畏權貴的酷吏,郅都即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郅都官至中郎將,其為人耿直,不畏懼強權,敢於直諫,再加上遇事比較冷靜,且為人冷酷、嚴厲、清廉,便得了個綽號「蒼鷹」。
  • 漢景帝妃子上廁所遇到野豬,侍衛推脫不去救,為何還受到獎賞
    賈姬突然遇到野豬,自然嚇得七魂丟了六魄,連聲哭喊著救命。由於事發突然,漢景帝一時也慌了神,他下意識地望向了身邊的郅都,希望郅都能趕緊救人。可是,郅都卻一動也不動,仿佛看不懂漢景帝的眼神。漢景帝無奈,只得拿起武器,準備親自營救賈姬。
  • 漢景帝寵妃如廁遇野豬攻擊,侍衛:皇上,您不能救,太后賞他百金
    結果這時,一隻野豬突然出現,直接衝進了廁所,嚇得賈妃一聲尖叫,漢景帝英雄救美之心一下子就上來,忙讓侍衛郅都前去救援,但郅都就是不動,漢景帝心疼得不行,心想:你不去,那就只能我自己去了,於是提起大寶劍就準備親自前去救美人,誰知,這時,一旁的郅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陛下,天下的美人千千萬,你何必為了一個美人去這樣冒險
  • 蘇武牧羊的背後,娶匈奴女子,生下一個兒子,活到80歲善終
    其實,蘇武被困匈奴的時候,有3年的時間,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也就是在這3年的時間裡,蘇武有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蘇通國。「通國」,這個名字,你品,你細品。雖然摟著匈奴女人,吃著匈奴羊肉,喝著匈奴羊奶,蘇武的心還是通向祖國(大漢)的。
  • 漢景帝寵妃賈夫人上廁所遇野豬,酷吏郅都為何敢公然違命不去救?
    所謂伴君如伴虎,在帝王面前做事容不得半點馬虎,要是誰讓帝王一個不順心就會引來殺身之禍。當然,帝王所說的話就是聖旨,就是命令,必須要遵守,要是誰不聽從命令就是找死,是死罪。但也有例外,在西漢漢景帝時期,有個叫郅都的人,就敢公然違抗漢景帝的命令,不但沒有受到處罰,還得到了賞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事情是這樣的,上林苑當時是皇家狩獵的場所,那裡圈養著很多野獸。
  • 力壓大漢幾十年,讓古代王朝頭疼的匈奴,如今是什麼民族?
    匈奴這個民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能徵善戰,在漢朝發展至巔峰後,力壓大漢幾十年。比如,在漢文帝的時候,為了來個下馬威,冒頓單于派軍破關直逼長安,燒殺搶掠一個多月後揚長而去。事後還給漢文帝寫了封信,把漢文帝給氣得不輕,差點就想出兵北伐。可想了想,覺得可能打不過,就認了下來。
  • 蘇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個匈奴美女,偷偷生了個混血兒子
    孤獨是一種奢侈品,並非每一個人都能熬過它。許多人熬得過孤獨卻熬不過寂寞,當一個人寂寞的時候最渴望身邊能有個伴。蘇武牧羊十九年,有愛國英雄主義式的孤獨,但是也免不了俗套,落入無邊的寂寞,找了一個匈奴為伴,並且生下來一個孩子。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兩個人的傳奇一生,鑄就了大漢軍魂
    談起歷史上的匈奴,我們總能想到漢武帝。昔日秦王朝為了抵禦匈奴,不得不修建了萬裡長城。而到了漢武帝時,情況大有轉折,他不僅要打匈奴,還要求匈奴臣服於大漢。漢武帝說到做到,他把匈奴打到了今日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畔,成功擊潰了囂張跋扈的匈奴帝國。而這些成就,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
  • 景帝寵姬上廁所遭遇野豬,他不救反阻撓
    郅都那話的意思,為了太后,皇帝怎麼能在意一個女人呢,這簡直是說到了竇太后的心坎裡,因此,竇太后賞了郅都金百斤。竇太后歡喜,漢景帝因為郅都「一根筋」的忠君當然也很賞識,於是乎郅都開始走運,官越做越大。細細審視郅都勸漢景帝的那一番話,想必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此人忠君護主,眼裡揉不進一點沙子,這是酷吏做派呀!
  • 韓王信:為什麼漢初大將,謀反後都逃往匈奴?
    01一、匈奴,趕不走的「小三」!前200年,韓王信部將曼丘臣、王黃等,立趙國苗裔趙利為王,收韓王信散兵,聯合在逃匈奴的韓王信、冒頓單于,多組人馬,共同攻漢。情況,很複雜。邊境之地,並非長安那麼溫暖。一眾匈奴敗走,漢軍乘勝追擊……,冒頓單于居代谷,大漢劉邦居晉陽。劉邦賊,派哨兵窺探軍情,哨兵回覆:可進擊。於是,劉邦鬥膽殺到平城,又衝到七裡之外的白登山,觀匈奴軍情。不想,匈奴騎兵一把包抄過來了……,將劉邦圍困白登山。這一圍,劉邦派人跑到閼氏(音煙支),找閼氏王斡旋冒頓單于:你,搞不Si漢軍,漢軍,也弄不Si你,雙方沒必要互相搞對方。
  • 酷吏郅都,漢景帝身邊冷血無情的殺手,忠於皇上卻被無情拋棄
    竇太后得知劉榮自當即下令把郅都處死,但是漢景帝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最後為了敷衍竇太后,漢景帝只是免去了郅都的官職,可幾個月後郅都突然被任命為雁門郡太守,漢景帝還另外授權給他,他有不上報就有處理特殊事物和殺人的權利,由此可見漢景帝也是一個冷血無情的人,那麼他的手下郅都也是如此,根據史書記載,漢景帝注意到郅都,源於一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