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說唱音樂,行走在出圈的路上-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8 光明數字報

    2020年,說唱音樂幾乎成了百搭音樂,出現在各大音樂類節目中,說唱歌手也逐漸成為男團女團、各種組合、各種音樂類舞臺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一年夏天也被網友稱為「說唱的夏天」。《說唱聽我的》《中國新說唱2020》《說唱新世代》相繼來襲,讓說唱音樂持續保持著熱度。如果說2017年第一檔說唱類綜藝節目讓說唱音樂從「地下」走到了「地上」並成功破圈,那麼今年的綜藝節目和音樂市場已經成功將說唱音樂推成了潮流。

    隨著「說唱熱」的持續升溫,說唱音樂註定要承擔起更重要的社會功能。說唱音樂作為嘻哈文化的一個分支(其餘還有街舞、塗鴉等),最早發源於美國街區底層。貧民窟的黑人青年使用連貫且押韻的快速念白,一方面針對自己所遭受的種族歧視、貧富差距等發出吶喊,另一方面在幫派鬥爭、區域爭執中通過打架鬥毆解決爭端,歌詞中往往充斥著消極的反叛情緒以及「兄弟金錢女人」「我最牛,我的兄弟們最牛,你們都不行」甚至暴力、毒品等元素,這些特徵和說唱音樂出現之初的環境土壤密不可分。當這種音樂形式漂洋過海傳到中國,開始吸收中國音樂元素,啟動了本土化過程。

    在野蠻生長的初期,中國說唱音樂從形式到內容都有明顯的模仿歐美的痕跡,歌詞中充斥著大量的消極情緒和負面內容,一些沒有土壤沒有根的低俗內容也被照搬過來。到了2017年,當說唱音樂開始走上螢屏時,它已經有了一定的根基,本土化也已經到了一定階段。一些破圈的說唱代表作品和早期主流音樂在說唱音樂方面的探索趨近並軌,多元化、貼合中國社會現實的表達越來越引發大眾共鳴。

    20世紀80年代末,崔健在《不是我不明白》一歌中加入說唱,這是內地歌手較早的嘗試,「我強打起精神,從睡夢中醒來,可醒來才知這個世界變化真叫快,放眼看那座座高樓如同那稻麥,看眼前卻是人的海洋和交通的堵塞」,從自己的角度關注到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飛速發展以及出現的一些社會問題。此後,湧現的一大批音樂人不斷為中國說唱音樂注入本土文化血液,創造出既有態度又有流傳度的音樂作品。

    比如,中國內地第一個說唱廠牌「龍門陣」的說唱音樂作品《中國菜》,將博大精深、名揚四海的中華飲食文化集中表現在近五分鐘的唱詞中,歌中既有小販叫賣炒麵的生活氣又有滿漢全席宮廷秘方的傳奇菜系。周杰倫以一首《本草綱目》既深刻展示中藥文化,又犀利回擊了崇洋媚外的現象,歌的開頭第一句便是:「如果華佗再世,崇洋都被醫治;外邦來學漢字,激發我民族意識。」這給了崇洋媚外的人當頭棒喝。還有王力宏的《蓋世英雄》,「把收音機開最大聲,聽見的聲音又是武生,道白的共鳴又最流行,要模仿他真的是不容易;他的唱法獨一無二,這種藝術數一數二,希望幫全世界的華人,唱出大家的心聲」,歌詞中強調中國京劇、崑曲等傳統藝術的魅力。關注中國文化和社會現實的說唱音樂越來越多,說唱音樂的本土化也在逐步深化。2017年至今,經過近四年的努力,優秀的說唱音樂逐漸破圈進入大眾的歌單,《萬裡長城》《飄向北方》《目不轉睛》《命不由天》等表達個性、態度、夢想、情感的作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並開始對他們產生深刻影響。

    2020年,說唱音樂在出圈的路上還在書寫新的故事。10月24日,一首《書院來信》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作品以藏頭詩的形式為社會事件發聲,呼喚公眾對教育問題的關注,發人深省。這首歌是由B站打造的《說唱新世代》推出的又一力作。《說唱新世代》以「萬物皆可說唱」為綱,嘗試打破說唱音樂動輒「炫富」「謾罵」的刻板印象,倡導年輕人把說唱作為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無論是為表達某些理念,還是為某些群體發聲,突出創作能力和觀點表達,淡化廠牌、背景、流量等因素,內容為王。這種主張看似創新,實際上恰恰是在試圖回歸說唱音樂的初心,即真實的表達。總之,說唱不是為了憤怒而憤怒,更不是為了謾罵而謾罵,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實表達。

    在《說唱新世代》中,有的作品進行自我剖析並對同齡人進行鞭策,如《我不想死在20歲》中「把喪當成了潮流以為渣有多酷,該前進時停下還有什麼能託住」;有的作品為女性群體的現實遭遇發聲,如《她和她和她》中「想那麼多幹嗎,你別聽誰的話,你已經很棒啦」;還有關注抑鬱症患者的《來自世界的惡意》中「這不是我的問題,我要該向誰證明」等。從中可以看出,這些說唱音樂作品,不但沒有說唱音樂產生初期的那種頹廢色彩,反而散發著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宣揚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傳遞著正能量。總之,年輕的說唱音樂人不再把目光局限在遙遠的西方元素和無病呻吟的內容,而是更多地關注社會現實,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為自己發聲,為群體發聲,用自己的音樂推動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正如節目相關負責人所說,「我們沒必要去沿襲、表達別人的生活,我們需要表達的是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們希望選手更加注重詞、內容是不是在描述我們身邊的事,描述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與我們共同的價值觀有所碰撞」。中國說唱音樂在關注當下中已經開啟了新的篇章。

    (作者:張闊,系東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中國說唱音樂,行走在出圈的路上
    2020年,說唱音樂幾乎成了百搭音樂,出現在各大音樂類節目中,說唱歌手也逐漸成為男團女團、各種組合、各種音樂類舞臺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一年夏天也被網友稱為「說唱的夏天」。《說唱聽我的》《中國新說唱2020》《說唱新世代》相繼來襲,讓說唱音樂持續保持著熱度。
  • 陳先達:行走在思想與時代之間-光明日報-光明網
    2015年7月3日和2016年3月2日,先後兩次在《光明日報》頭版發表理論文章《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和《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引起我國理論界和學術界廣泛關注。    從《走向歷史的深處》到《問題中的哲學》,從《漫步遐思》到《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一部部飽含哲學智慧和現實思考的論著引起學術界的強烈反響。
  • 沙漠中的藝術館-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悅讀:您在新近出版的《敦煌談藝錄》一書中,開篇即論述敦煌藝術的價值。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其中出土的5萬多件文物,涵蓋了古代宗教、政治、經濟、歷史、民族、科技、文學、藝術等領域內容,體現出中古時期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藏經洞出土文物中除了大量古代文獻外,還包括數百件唐宋時期紙本、絹本繪畫。
  • 《光明日報》持續關注 《文匯報》緊跟復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
    比賽當天,《光明日報》客戶端以《:綜藝如何用多元玩法走出破圈之路》為題發布文章,評價《我們的歌》「實現了破圈層、跨代際的音樂傳播」。文章也為當晚即將舉行的總決賽增添了更多關注度。《我們的歌》是國內首檔代際潮音競演綜藝,它的特點就是前輩歌手與新聲歌手組隊,通過對經典曲目的重塑,去實現代際融合,審美破壁的目標。
  • 說唱圈「程咬金」楊和蘇:生於音樂世家,UCLA畢業,實力配名氣?
    娛圈鍵盤俠,陪你聊八卦說起楊和蘇這個名字,可能只有年輕一代的人比較了解。他是一位說唱歌手,說唱是一個非常有雙面性的音樂,所以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而楊和蘇作為2019年《中國新說唱》的冠軍,他也是成功進入了說唱圈的「一線」。一路走來,楊和蘇的音樂道路也算是受挫無數,幸運無數。楊和蘇出生於1995年,四川成都人。從他上初中開始就喜歡上了說唱歌曲,開始學習並且模仿別人唱歌。
  • 《中國新說唱2020》全球海選收官 萬人云端參賽
    參賽者可以通過上傳作品的方式展示說唱實力,覆蓋了海內外重要的長視頻、短視頻、社交平臺、音樂平臺渠道,力圖從不同的社交圈層挖掘更多不一樣的說唱人才。海選報名人次創歷史新高,創新賽道引領全民說唱新潮流《中國新說唱2020》的強勢回歸再一次掀起了說唱圈的狂歡,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卡就是體育館海選環節,無論是現場即興freestyle的緊張刺激,還是面對製作人以實力證明自己的「燃感」,都成為了《中國新說唱2020》全球線上海選吸引眾多選手爭先參與的原因。
  • 為什麼Kafe.Hu敢自稱行走的punchline,大傻說他是說唱圈徐志摩?
    Kafe.Hu的網易雲介紹說他風格是「爵士說唱」,但我更傾向於他蝦米音樂主頁標註的「實驗說唱」,Kafe.Hu的風格不是「爵士說唱」能夠概括的,他一直在尋求突破、拓寬邊界,一直在用音樂
  • 恨鐵不成鋼,《中國新說唱》基本淪陷,一首出圈的歌曲都沒有!
    每每說起《中國新說唱》,心裡總會湧現出一種酸酸的滋味,本來是一檔開天闢地神仙打架的節目,為何現在卻淪落到這般模樣。還記得幾年前的那個夏天,《中國有嘻哈》橫空出世,一瞬間火爆了大江南北,將HIphop文化瞬間帶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面前,那一天也可以算是中國的嘻哈元年。
  • 京劇音樂劇場《詩意中國·月光下的行走》申城上演
    2020年的中秋、國慶雙節相遇,一場特別的沉浸式京劇音樂劇場《詩意中國·月光下的行走》日前在上海京劇傳習館上演。此次活動由上海市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京劇院共同主辦,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協辦。
  • 日本說唱催眠麥克風爆火,中國音樂企劃也開始發力?古風圈走起來
    今年國內說唱是相當火了,前有舉辦了四季的《中國新說唱》,後有小鬼、袁婭維加盟的《說唱聽我的》,B站自製的《說唱新世代》更是一匹黑馬,全網都有不小的討論度。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年的10月新番裡也有說唱節目的競品,那就是《催眠麥克風》。
  • 中國新說唱2020:廠牌故事之北京MDSK,打造說唱圈的「銀河戰艦」
    MDSK,是中國最大規模新音樂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旗下說唱廠牌,至2016年成立以來,MDSK廠牌籤約的說唱歌手在圈內來說都是頂級的並具有獨特自我風格的人。並且MDSK音樂節也是和"YOLO"、"AYO"一起並稱中國三大音樂節,在業內具有很高的號召力。所以,由此可見這個廠牌的強勁實力。
  • 天津:在徐徐展開的畫卷裡行走
    光明日報記者 陳建強 劉茜 楊颯 光明網記者 賈豔如  整整一周,我們仿佛忙碌的蜜蜂,嗅著花香在津沽大地上四處奔走,採集著沁入心脾的芬芳。  驕陽下緊湊的行程並未讓我們感到多麼疲憊,因為這次集中採訪帶給我們的是接踵而至的驚喜。海河兩岸,到處都是徐徐展開的畫卷。
  • 2020年度說唱音樂,就看這裡!
    由《說唱聽我的》出圈的四位說唱新星帶來的精彩舞臺一下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帶動全場進入說唱氛圍。 國內首份說唱大數據報告發布, Z世代說唱青年出圈史 活動現場,由QQ音樂與青年志聯合首發的國內首份說唱大數據報告《青年說唱秘密圖鑑》也同步發布。
  • 中國新說唱2020,喜歡說唱音樂的你怎麼可以錯過,走起來!
    導讀《中國新說唱》是一檔專注於說唱音樂的大型音樂競技類綜藝節目,由於說唱歌曲酷炫的舞臺和極具攻擊力的唱風以及說唱歌手對自我態度的堅持,節目從第一期開播就霸佔了同期網綜的第一名,可見網友們對它的喜愛程度!
  • 重新定義光明評論
    因此,在公共空間的網絡化過程中,光明日報很早就提出了觀點立網、觀點立端理念,光明評論是報社內最早適應網際網路傳播的內容生產模塊,近十年來形成了報網端微一體化的策劃及採編機制,以報紙評論版、光明網時評頻道、光明日報客戶端時評頻道、光明日報和光明網微博微信為輸出載體,形成了貫通多個平臺的評論矩陣,在社交媒體和分眾傳播的時代努力賡續光明評論的觀點影響力,也多次獲得包括中國新聞獎在內的各類獎項。
  • 《中國新說唱2019》:「Keep real」回歸rap音樂
    《中國新說唱2019》是由愛奇藝自製的S+級華語青年rap音樂真人秀節目,共12集,是音樂變種《中國新說唱》2018年的續集。節目繼續明星製作人類,該類由吳亦凡、張震嶽&MCHotdog、潘瑋柏、鄧紫棋和其他四組頂級說唱歌手組成,並由拓寬選出選手。
  • 三季《中國新說唱》三首出圈作品三種風格,你最喜歡哪首?
    第三季的《中國新說唱》落幕也有段時間了,熱鬧過後觀眾已經散去,而能留下來的,除非比賽成績,就是作品了!雖然很多選手都說過「把作品留在這個舞臺」這句話,但是一季節目下來,能火的歌也就那麼幾首,能出圈的就更少了,而且,有的時候一首作品能否出圈真的可遇不可求,這一點看看三季《中國新說唱》的三首出圈作品就知道了!
  • 從《中國新說唱》到美國說唱大神Eminem看說唱的精神內核
    2017年推出的《中國有嘻哈》帶動了中國內地對於嘻哈音樂的認識和全民的普及化。雖然只是1.0的版本,但也是讓普通的廣大民眾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中國真正的黑怕文化圈真實的環境與水平。再到最近兩年的中國新說唱。中國的說唱行業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良莠不齊,蛇鼠一窩。
  • 《荊州驕傲》之少小離家: 陸先高 向著光明的事業
    那些心懷家國的讀書人,對光明總有一份神聖的嚮往,1983年的夏天,有一位剛從廣東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青年,就義無反顧地投向了光明日報的懷抱。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進發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中華大地引發了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繼而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那年,一位15歲的寒門學子,正在公安縣一所鄉村中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 說唱節目拼命打造熱歌想出圈,他們忘了不出圈才是嘻哈的正常現象
    說唱圈有個很搞笑的梗,在《中國新說唱》60s都沒撐下來的人,居然去《說唱聽我的》當評委了。還有大量新說唱的「回鍋肉」選手跑去《說唱聽我的》參賽了。《說唱聽我的》是目前為止今年唯一一檔在播的說唱類音樂綜藝。打著「後浪來襲、前方避讓」的旗號,諸如GAI、VAVA、Jony J這類頂流rapper已被消費過度,出圈的rapper本身就鳳毛麟角,該節目致力打造新生代的Rap Star,造就最具有流行潛質的中文說唱及說唱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