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威士忌協會:愛爾蘭威士忌沒前途,因為它們是三次蒸餾

2020-12-13 騰訊網

前兩天偶然看到一個陳年舊瓜: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大概在60年前曾放話:蘇格蘭威士忌崇高品質的奧秘就在於「全世界的烈酒模仿者都會因此發大財」,當然了,愛爾蘭除外,因為他們使用三次蒸餾而不是二次,甚至連「Whisky」都不能用……所以,祝福他們。

好吊哦!

確實,一直到今天,對於「翡翠島」以外的人來說,愛爾蘭威士忌本身就是「簡單易懂」的代名詞:比如它的拼寫多了一個「e」;比如它們是三次蒸餾的;再比如,它有時能被叫上名字的只有Jameson、Bushmills……

愛爾蘭威士忌的風格看起來也不複雜,酒體輕盈順滑,帶有蜂蜜、乾草、香草以及肉豆蔻等標誌性的風味。

此外,大家還總喜歡拿它跟蘇格蘭作比,尤其是工藝上蘇格蘭威士忌大多是二次蒸餾,而愛爾蘭威士忌」是三次蒸餾,這使得愛爾蘭威士忌更加香甜精緻,柔軟順滑。不過,對某些不喜歡的人而言,這代表著「單調」,也因此成了愛爾蘭威士忌常被詬病的重點。

講真,愛爾蘭威士忌確實有著非常悠久的三次蒸餾史,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這個工藝決定了愛爾蘭威士忌的「精神」。

但是,如今愛爾蘭有這麼多新的釀酒廠在運營,其中一些選擇了兩次蒸餾,而且除了蒸餾,陳年的工藝也是百花齊放,那麼,三次蒸餾還能定義愛爾蘭威士忌嗎?

考慮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回看三次蒸餾,甚至是愛爾蘭威士忌的歷史。

關於愛爾蘭威士忌,早期的歷史信息少得可憐。傳說是愛爾蘭歷史上有個古老家族「麥克唐納(MacDonald)」,其中一位成員是艾雷島島主,他娶了當時愛爾蘭另一個強大家族「奧卡珊( 'Catháin)」家族中一位姑娘。姑娘把自家「御醫」一起帶到艾雷島,同時帶去的,還有蒸餾術。

其實,威士忌到底起源蘇格蘭還是愛爾蘭充滿爭議。威士忌從最初的蒸餾醫用藥水慢慢演變為日常飲用的烈酒,並不是一日而成,一定要定義一個發源地,就跟牛頓和萊布尼茨誰先發明微積分一樣難斷。

就算爭議不斷,但早在12世紀時期,愛爾蘭人就研製出了威士忌的雛形。

跟早期愛爾蘭威士忌一起蓬勃發展的,還有三次蒸餾工藝,其開創者就是尊美醇。

有歷史表明,從1800年代開始,大多數愛爾蘭釀酒廠就已經採用三次蒸餾了,以區分其威士忌與蘇格蘭的兩次蒸餾酒。

在一個威士忌蒸餾技術至高無上的時代,愛爾蘭的蒸餾師發現三次蒸餾使他們能夠生產出更柔順的威士忌,遠勝彼時口感粗糙的蘇格蘭威士忌

因此,19世紀的鼎盛時期,愛爾蘭威士忌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威士忌,88家特許經營的酒廠也包攬了全球威士忌產量的一半。

1870年代,愛爾蘭釀酒廠中生產力最高的George Roe,它的年產能約為900萬升,即使到了今天,這產量也能使它成為蘇格蘭最大的蒸餾廠。

當時,在蘇格蘭,進口的愛爾蘭威士忌約為當地產量的3倍。甚至位在低地區第二大的柱式蒸餾廠Caledonian,也在1867年裝置了2座巨大的壺式蒸餾器,以麥芽、未發芽的大麥和小麥為原料,模仿愛爾蘭威士忌的風味以滿足市場需求,但,就是不學三次蒸餾。

1908年,(威士忌和其他烈酒)皇家委員會報告說:「在愛爾蘭似乎普遍採用了三次蒸餾方法來獲得威士忌,而且在蒸餾過程中收集餾分的方法似乎比蘇格蘭威士忌工藝更複雜……」

確實,與精明的蘇格蘭人以塔式蒸餾器獲得的高效相比,愛爾蘭的三次蒸餾明顯是更「高精尖」的技術。

不過,這個充滿威士忌神秘傳說和古老文化的國度,經歷了20世紀一系列殘酷的考驗——一戰、愛爾蘭獨立戰爭、美國禁酒令、二戰和英國貿易戰……從鼎盛時期的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釀酒廠,扛到1960年代只剩下4家:Bushmills、Jameson、Powers和Cork。

1966年,除Bushmills之外的另外三家決定抗議世界對愛爾蘭威士忌的漠視,他們組成了愛爾蘭製酒公司(Irish Distillers Ltd.),並建立了新的Middleton蒸餾廠,之後又收購了Bushmills。

所以,彩色電視到來時,愛爾蘭只剩下兩個蒸餾廠:Bushmills和Middleton——兩者有個共同點,都進行著三次蒸餾。

僅剩的倖存者們讓很多人覺得愛爾蘭威士忌只存在於傳說與記憶中,古老寧靜的蒸餾器、成堆的石塊、幾乎快被遺忘的口味。其實,愛爾蘭威士忌並沒有消亡,它活躍在酒吧、歌曲、民間記憶和各種藝術作品中。

但是,每個神話背後都有一個真理,愛爾蘭威士忌也不例外

曾經以幾個產量非常大的釀酒廠而徵服了世界,這意味著一度主導市場的愛爾蘭三次蒸餾工藝不過又是一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領頭羊效應,沒有任何的資料或法規可以明示:三次蒸餾定義了愛爾蘭威士忌。

慕赫酒廠神秘的2.81次蒸餾

更何況,三次蒸餾帶來的「柔順」不能與某種口味,尤其是與「清淡」劃等號,比如,慕赫(Mortlach)可以進行接近於三次蒸餾(2.81次),但它確實具有厚重豐滿的個性。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全球範圍內現代蒸餾技術的精進,桶陳的工藝被廣泛認可,單一麥芽威士忌又大行其道,「三次蒸餾比其他蒸餾技術明顯佔優」這一古老論點早已不復存在,更多的,是帶給威士忌精細化差異的一個工藝。也可能講,是愛爾蘭威士忌這麼多年來純粹的見證。

從根本上來說,決定威士忌柔順與否的關鍵在於原酒中「同源物」和雜質的數量,而蒸餾器的作用之一就是剔除同源物,因為大多數同源物帶來的口感都不算美好。而三次蒸餾大幅增加了過濾時間,且使得酒體更多接觸銅壁,大量過濾了口感粗糙的硫化物,因此,給人感覺更柔順易飲了

現代科學已經揭示得很清楚了,除了更純淨柔順,三次蒸餾主要是產生更多的酒精。每當烈酒被蒸餾時,它的「性格」就會變得更強,與平均強度在70%abv的二次蒸餾相比,三次蒸餾會產生將近80%abv的原酒(例如,同樣三次蒸餾的蘇格蘭低地酒廠歐肯特軒,蒸餾結束後的度數在80-82.6%之間)。

蘇格蘭的離經叛道者:三次蒸餾的歐肯特軒

然後,這也會對風味產生一點影響,原酒中芳香的同源物也相應減少,此時,熟成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所以,曾經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那些三次蒸餾的酒廠需要大量的橡木桶,還有倉庫。

又因為傳統的觀念是:越老越好。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愛爾蘭威士忌最低陳年時間不是三年,而是五年,反而與三次蒸餾的需求達成了某種默契。所以,三次蒸餾有它特定的時代要求。

2014年重裝開業的圖拉多(Tullamore Dew)蒸餾廠,總投資超3500萬英鎊

回顧愛爾蘭威士忌的興衰,其實也是因為幾次的「不肯妥協」導致的。但最近十幾年,愛爾蘭威士忌也在慢慢受全球威士忌風格的影響,從傳統中走出來,做出一些平衡與調整。

比如現在的愛爾蘭的釀酒廠也會添加黑麥、燕麥等穀物來發酵,並且使用泥煤來乾燥穀物,得到煙燻的效果,許多酒廠也推出了自己優質的單一年份威士忌……

尤其沉默已久,低調多時,2012年開始走上復興之路,你會發現,發展到如今幾十家酒廠後,它不再是那個為了滿足時代的口味而「全員定製」的愛爾蘭威士忌。跟全世界的威士忌一樣,每一家愛爾蘭酒廠就是一家酒廠的風格。

比如,最「愛爾蘭」的威士忌,讓春天觸手可及的布希米爾(Bushmills):

以泥煤風格威士忌打破那些純粹主義和保守主義者的老觀念的庫利(Cooley ):

絕跡100多年,涅槃重生,經常以牛逼炸裂的高品質威士忌震驚整個行業和給威士忌愛好者帶來驚喜的帝霖(Teeling):

還有既能製造夢幻,也扮演得了大眾情人的知更鳥(Redbreast):

與Redbreast等少數倖存者,一同捍衛愛爾蘭壺式蒸餾威士忌的綠寶(Green Spot):

……

所以,三次蒸餾愛爾蘭威士忌的特性雖看起來與蘇格蘭威士忌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風味。

新Midleton蒸餾廠的釀酒大師曾經說過:「與三次蒸餾相伴數百年的時光裡,我們可以藉助它幫我們創造更多的風味,不管是尊美醇的淡淡花香,還是知更鳥濃鬱且多變的口感……」

存在即合理,只要不被自己的過去所定義,那麼誰也沒法定義復興中的愛爾蘭威士忌,就像愛爾蘭人一樣。

西恩·蒙克利夫(Sean Moncrieff)在他的精彩著作《愛爾蘭悖論(The Irish Paradox)》中說過:「如果說我們的民族性格中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那就是不確定性,我們從來都不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他可以再補充一句:包括我們生產什麼樣的威士忌。

最後,想說,不管三次還是兩次,包含蒸餾工藝在內的威士忌釀造是個很複雜的過程,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威士忌的口味也在進行著相應的進化和演變。所以,不同歷史背景下討論工藝的優劣還真不一定有高低之分。

就好比開頭60年前蘇格蘭威士忌協會大放厥詞,放到今天就很不合時宜。愛爾蘭威士忌正悶頭蓬勃發展,誰知道未來哪天會不會再站到世界威士忌的頂端。

勸蘇格蘭避免驕傲自大,在你往上爬的路上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在你走下坡路的時候說不定還會遇到他們。

相關焦點

  • 蘇格蘭與愛爾蘭,威士忌的百年羈絆(上)
    每當我們提起威士忌,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蘇格蘭國土上密如繁星的酒廠。蘇格蘭釀造威士忌的歷史如此深遠,用「古老」去形容也並不為過。但若真要追根溯源全世界最古老的酒廠,那恐怕只有在愛爾蘭的Old Bushmills那裡才能找到答案。然而愛威粉們別高興的太早,因為愛威之父John Jameson是一個血統純正的蘇格蘭人😂。
  • 蘇格蘭和愛爾蘭,誰是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鼻祖?
    19世紀之前,蘇格蘭地區很少有專業的蒸餾廠,而愛爾蘭早已樹立了威士忌釀造標準,出現了眾多專業蒸餾廠。在大英帝國的統治下,政府對發芽的大麥徵稅,讓愛爾蘭釀酒者發明了混合調配的釀造方式(未發芽大麥、小麥與黑麥,甚至還會使用燕麥)。
  • 愛爾蘭威士忌的了解與學習
    在十九世紀結束以前,愛爾蘭威士忌一直是當時英格蘭乃至世界威士忌愛好者的首選。愛爾蘭威士忌的品質和產量都完勝當時的蘇格蘭威士忌。在18世紀的鼎盛時期,愛爾蘭全島有著超過1000間的蒸餾廠(其中百家有合法證照),是當時最重要的威士忌生產國家。
  • 愛爾蘭威士忌年鑑
    1770年:John Jameson1770年,John Jameson搬到都柏林建立了一家愛爾蘭威士忌酒廠,於1780年創造了他的第一款三次蒸餾威士忌。1830年:柱式蒸餾器1830年,Aeneas Coffey設計了這個柱式蒸餾器,之前所有的愛爾蘭威士忌都是在罐式蒸餾器中製作的,但是Coffey發現了一種不斷蒸餾穀物的方法,以創造一種比蘇格蘭口感更柔軟、更輕的烈酒酒精。
  • 歷久彌新,時光沉澱出的愛爾蘭威士忌
    布希米爾十年單一純麥威士忌 愛爾蘭單一純麥威士忌以大麥芽為原料,經三次蒸餾其以60%的未發芽大麥和40%的發芽大麥為原料,經三次蒸餾製成。如今的市場不乏出色的愛爾蘭單一壺式威士忌產品。
  • 一文讀懂愛爾蘭威士忌(建議收藏)
    這樣蒸餾出來的威士忌,酒體輕盈,香味馥鬱,遠遠勝過口感粗糙的蘇格蘭威士忌。在愛爾蘭威士忌發展最巔峰的時期,愛爾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威士忌產區,有超過2000家威士忌蒸餾廠。在蘇格蘭本地,愛爾蘭威士忌的銷量都超過了蘇格蘭威士忌。然而好景不長。
  • 一千多家蒸餾廠現卻只剩三家,威士忌發源地愛爾蘭經歷了什麼?
    愛爾蘭(Ireland)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愛爾蘭自然環境保持得相當好,素有「翡翠島國」之稱,全國綠樹成蔭,河流縱橫。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充滿童話、文藝氣息國度的威士忌是怎麼樣的。愛爾蘭是威士忌的起源。愛爾蘭威士忌的寫法與蘇格蘭威士忌不太一樣,多了一個「e」,「whiskey」。而美國威士忌延續了這一拼寫方式。
  • 威士忌的鼻祖,沒落到只有2家酒廠的愛爾蘭
    前面幾期節目我們分別介紹了蘇格蘭、美國、加拿大、日本的威士忌,這期我們來講最後一個:愛爾蘭威士忌。 更致命的打擊是蘇格蘭酒廠聯合起來,成立蘇格蘭威士忌有限公司,在愛爾蘭收購了眾多酒廠,並將它們關閉,以保護蘇格蘭威士忌產業。
  • 你還在喝蘇格蘭威士忌?國產威士忌將登陸蘇格蘭!
    很多人了解威士忌,都是從蘇格蘭威士忌入門的,蘇格蘭一度是威士忌的代名詞,中國地大物博,難道產不出好的威士忌嗎?香港威士忌節的聯合創始人之一John Rhodes,一個在中國香港生活了25年的蘇格蘭人,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中國是否能產出與蘇格蘭相媲美的威士忌?
  • 酒知識|今天我們聊聊愛爾蘭威士忌
    在早期,修道士居住的修道院是愛爾蘭生活和工業的中心,在六到九世紀之間,修道院興旺發達。然而,從九到十一世紀,維京人入侵愛爾蘭,摧毀了修道院,迫使修道士逃到蘇格蘭,在那裡他們創造了新的定居點,帶來了蒸餾藝術,從而開始生產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歷史雖然愛爾蘭是威士忌的發源地,但是好運卻沒有一直眷顧他。
  • 生命之水:蘇格蘭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是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中的人物。不過,我們今天要講卻不是他,而是有500多年歷史的「蘇格蘭威士忌」酒。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的說法,蘇格蘭威士忌是從一種名為「Uisge Beatha」(意為「生命之水」)的飲料發展而來的。
  • 從發酵、蒸餾到陳年,威士忌的醉人之旅
    威士忌是由穀物為原料發酵而釀製的蒸餾酒,而大麥麥芽是其中一種重要的釀製原料。蘇格蘭威士忌一般上會蒸餾兩次,有則會蒸餾3次。蘇格蘭威士忌法規嚴格規定,任何帶有「蘇格蘭」標籤的威士忌都必須在蘇格蘭蒸餾釀造,並在橡木酒桶中陳釀至少3年。酒瓶上以數字形式標註的酒齡聲明,必須反映釀產該酒款的最低酒齡。
  • 愛爾蘭威士忌八百年興衰史!從領先到落後,背後是對傳統的執著
    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落寞談到威士忌,人們提及最多的,是蘇格蘭威士忌、日本威士忌和美國威士忌,鮮少有人討論愛爾蘭威士忌。但愛爾蘭對於威士忌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威士忌起源自愛爾蘭,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只是蘇格蘭孕育了它們。
  • 蘇格蘭威士忌來自何處?
    所以蘇格蘭威士忌來自蘇格蘭。但是在蘇格蘭的哪裡呢?先讓我們從問題最簡單的部分開始吧! 蘇格蘭威士忌的產區 在威士忌大使課程中,提及到有五個地區生產蘇格蘭威士忌。
  •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發布新規!
    近期,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對蘇格蘭威士忌技術文件進行修訂,對哪些木桶可以用於陳釀或熟成蘇格蘭威士忌有了更清晰的界定,新文本如下:酒精必須在新橡木桶熟成或只用於陳釀葡萄酒(蒸餾或強化)、啤酒、麥芽酒或烈酒的酒桶熟成,但以下情況除外:· 用核果類釀造的葡萄酒、啤酒或烈性酒
  • 眾籌丨限量單桶威士忌,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協會出品,新年限定
    可以說IB是一個能創造奇蹟的存在,小批次、稀有酒桶、特殊年份、小眾酒廠……各種高端精品酒款應有盡有,能夠帶給威士忌玩家更多的品飲、收藏樂趣。一些IB的儲備裡,甚至還有連原廠官方自己都沒有了的珍貴酒款,為威士忌的傳播與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影響力絲毫不遜於OB大廠。
  • 波本威士忌和蘇格蘭威士忌有何不同?
    波本威士忌與蘇格蘭威士忌都是世界著名威士忌,除了產地不同外,它們之間還有什麼不同呢?快準備好紙和筆,下面是劃重點時間!波本威士忌英文為「Whiskey」,蘇格蘭威士忌英文為「Whisky」。關於名字的拼寫,英國人是這麼記的:愛爾蘭「Ireland」的拼寫裡有字母「e」,所以他們的威士忌也得帶上這個「e」,因此寫作Whiskey而蘇格蘭「Scotland」,名字裡不帶「e」,那他們的威士忌自然也不會有
  • 威士忌的小知識及十大威士忌品牌
    威士忌瓶上的印有年份,表明了酒液在橡木桶中醇化的時間,賣酒商店的口頭承諾未必可信,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查證了威士忌瓶上標識所印的年份。比一下網建議在選購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產地威士忌主要生產國大多是英語國家如:英國的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英國的蘇格蘭是世界上威士忌最著名的產地。
  • 威士忌的e次元之戰
    這些僧侶所掌握的蒸餾知識,構成了愛爾蘭和蘇格蘭威士忌的共同基礎。12世紀後的愛爾蘭傳說裡都有威士忌的身影,例如,國王亨利二世為了鼓舞士氣,作戰前都會特別賞賜威士忌。這種神奇的「藥水」不知何時穿越海峽到達蘇格蘭,1494年,蘇格蘭王室國庫卷宗首次出現威士忌,這是關於威士忌最早的文獻記錄。
  • 愛爾蘭威士忌:一杯陳釀,品歷史的味道
    無論在愛爾蘭的什麼地方遊覽,一路都會沉浸在濃烈的酒香中,或是健力士黑啤的醇厚,或是百利酒的香甜,更多的是幽烈的威士忌酒香……說到威士忌,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蘇格蘭,但其實愛爾蘭也是威士忌的發源地之一,相比蘇格蘭威士忌的高調和流行,愛爾蘭威士忌更像是一個低調務實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