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老齡職場女性,面對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困境,到底該如何選擇

2020-12-26 職場女性後花園

高曉松說:「人到中年,敵人只剩自己。」

一個女人到了中年,要麼勝者為王,要麼血濺當場,而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

常年的辛勞,給她們的眼角留下淺淺的魚尾印跡,也在她們身上烙印上了生活的痕跡。

但對於職場上的中年女性來說,她們面臨的不僅僅是時間的洗禮,更是事業上的挑戰。

四十歲,在這個「向上渴望和向下恐慌」的極其尷尬的年齡,無論對於工作還是生活,都已經有了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工作上,面對20幾歲、30幾歲公司裡新晉後輩,她們正是活力四射,青春朝陽,富有創造力的年紀,隨時可能成為末位淘汰的那一個。

生活上,家庭裡面對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生活的巨大責任。

不允許生活中有一點點的意外發生,有時候這種意外就有可能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人們都說,四十不惑。

可是,真正到了中年的四十歲,依然還是會有很有困惑。

譬如對事業的迷茫和恐慌,不知道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做什麼,處處謹小慎微,稍有不小心就會被甩出職場這條軌道。

還會想自己的當初的理想是否實現了?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未來的日子又該怎麼過?等等。

面對事業和生活上的尷尬處境,我們依然存在很多困惑和疑問。

四十不惑,然而四十歲,卻是困惑的開始。

一、四十歲,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01、事業基本固化

對於大部分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而言,在這個年齡階段,無論是處於什麼崗位,事業基本已經固化。

如果是在普通崗位上做著基層的員工,那麼,想要晉升已經非常困難,她們已經錯過了事業發展的最佳黃金時期。

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或領導願意去提拔一個年近中年的女性。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重點培養和提拔一些剛畢業工作幾年的職場女性,因為這個時期她們對工作富有熱情和充沛的精力。

儘管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依然對工作有很高的積極性,甚至比年輕的女性更加有責任感,但仍然抵不過職場的潛規則。

大部分的公司會認為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已經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會因為照顧家庭而分散大部分的精力。

所以,很少有公司會啟用高齡的女性,更多的是選用一些年輕的女性。

朋友李蕊在34歲的時候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在公司幹了幾年,工作能力和工作的積極性並不比那些90後、95後差。

甚至是任勞任怨,領導安排的工作即便是加班加點也會儘快完成給到領導。

而且,論情商,她的情商甚至會比年輕的女員工還要高。

但去年在職位晉升時,公司選擇了一位30出頭的年輕女性。

雖然公司沒有直接說明是因為年齡限制,但在所有人眼裡都看得出來,公司只會提拔這些年輕的女性。

她在和我吐槽不滿的時候,也夾雜著幾分無奈。

因為這就是殘酷的赤裸裸的職場,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當然,除了基層普通員工以外,還有一些中層管理者也面臨著一樣的困境,「向上的渴望和向下的恐慌」。

她們想要再次晉升的高管層,那是極其困難的,大部分的公司都會選用男性作為高層管理者。

她們面臨的不僅僅是和年輕女性,後來居上的競爭力,更是和異性之間的競爭。

所以,到了四十歲左右,對於大部分的職場女性而言,事業基本已經固化。

但也有特殊個例,譬如自己出去創業,重新開啟自己事業的另外一片天地。

或者某些公司只看能力,不考慮年齡,破格提拔為中層或高層管理者等等。

但對於大部分的職場女性而言,到這個年齡,不出任何意外的話,事業基本趨於穩定,已經固化。

02、照顧孩子和家庭

中年危機有兩種:

一種是早上一睜眼,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沒有一個自己能依靠的人。

另一種是早上一睜眼,夢想全都實現了,腦子裡已經一個衝動都沒了。

這或許是對中年人最好的概括。

對於中年女性而言,工作和家庭永遠是一桿不平衡稱。

如果說三十幾歲會將重心放在工作上,而對家庭缺少了一些照顧,對孩子缺少一些陪伴。

那麼,到了四十歲,大部分的職場女性都已將重點轉移到家庭方面。

因為經過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沉澱,我們更加懂得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家人。

度過人生半載,沒有什麼比起家人更重要。

如果前面的時光已經錯過了與家人的相伴,那麼後半生會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

所以,大部分四十左右的女性在這個時期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陪伴孩子,照顧家庭上。

一天只有24個小時,時間只有這麼多,工作和家庭不能兩全,如果照顧了家庭,自然工作上也沒辦法得到突破。

這就是四十歲職場女性面臨的尷尬處境和困境。

朋友娜比今年42歲,在30多歲的時候努力工作,加班是常態,但忽視了對家庭的照顧,孩子的陪伴,心裡對孩子滿是愧疚。

雖然心有愧疚,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離開了工作,養不活自己和孩子;不離開工作,又陪伴不了孩子照顧不了家庭。

在進入40歲那一年,母親生病做了大手術,她才意識到沒有什麼比起家人更重要。

人生短暫,不僅僅只是有生活,還有很多更加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體驗。

於是,她將重心從工作轉移到家庭上,事業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也是大部分職場女性面臨的尷尬處境,工作和照顧家庭不能兩全。

如果偏向於照顧家庭,職業發展必然會有所影響;如果偏向於事業,又對家庭心懷愧疚。

對於大部分的中年女性而言,真正的危機是:

希望的消失,生活狀態的改變,生活真相的領悟。

03、精力跟不上

人到中年以後,無論是心靈還是身體,歲月都不曾輕饒我們。

人一旦過了四十歲這道坎,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

即便是心存希望,但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機能跟不上了。

即便是想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你會發現精力完全跟不上。

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白天工作12小時,晚上還能熬夜K歌,喝酒擼串,折騰到半夜。

第二天早上還起一個大早,照常洗漱化妝上班,精力依然滿格。

可是到了40+以後,你會發現即便是心裡很想去做某一件事情,身體和精力都不允許,精力不夠。

特別是還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來回周旋,已經耗掉了一天全部的精力。

朋友小麗說,自己20歲、30幾歲的時候,即便是晚上加班到凌晨,睡幾個小時,第二天和沒事一樣。

可是過了四十歲,只要某天因加班晚上熬個夜,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恢復過來。

即便是對於常年運動的女性來說,也是會常常出現精力不足的情況。

這就是年齡帶來的差異,年齡會讓我們的身體機能逐步衰老,消耗掉我們的精力。

所以,對於四十歲左右的女性而言,精力跟不上,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也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面對事業上的困境,精力上的入不敷出,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我們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又應該如何抉擇呢?

二、面對工作和家庭,如何選擇?

在四十歲尷尬的年紀,如果在公司工作不得志,對事業也沒有什麼野心。

而且對家庭心懷愧疚的話,同時依靠老公能保證家庭支出的情況下。

建議可以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選擇一些時間上較為自由,彈性時間充足,而且壓力比較小的工作。

這樣既能保證自己有一份工作和收入,能夠抵禦家庭意外的風險,又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和陪伴孩子。

當然,這個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和個人的職業價值觀來決定。

01、時間自由,離家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年輕的時候將重心放到了工作上,而忽略個人婚姻問題。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女性一般都是30幾歲左右才生小孩,甚至有的到了37歲-40歲這個年齡階段才有了自己的孩子。

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也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女青年選擇生二胎,身邊的40歲左右的二胎媽媽也有不少。

所以,如果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年幼的孩子,我們在職業選擇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時間比較自由,離家近的工作。

朋友小美原來是在市區工作,月薪上萬,可是孩子三歲要上幼兒園了,沒有人接送。

雖然早上可以將孩子送到小區門口,校車接到幼兒園。

可是,幼兒園下午4點鐘就放學了,她又不想將這麼小的孩子放到託兒所。

因此,她索性辭去在市區的工作,選擇一份離家近,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這樣可以方便接受孩子。

孩子生病的時候,還能在家照顧一下他。

當然,薪酬方面不言而喻,自然比以前少了很多。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利有弊,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你選擇了時間自由、離家近的工作,自然薪酬和發展前景就不會達到預期。

02、壓力小,不加班

每份工作都會有它的壓力存在,但對於中年女性來說,很多時候精力跟不上。

面對高壓的工作,有可能我們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有時候還會毀掉我們的身體和健康。

所以,如果對於工作沒有太高要求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份工作壓力相對小,而且不用加班的工作。

譬如文職類、後勤類等相關的工作。

我之前有一個同事就是如此,在38歲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轉崗的準備。

她在公司幹了十多年,也不想離開這家公司,但自己每天背負的指標壓力也很大,非常累也辛苦。

所以,她決定在公司內部轉換崗位,找一些壓力小,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而且不用加班的工作。

她利用業務時間除了學習相關業務知識以外,還在內部挖掘各種機會。

某一次她主動申請承擔部門與集團公司之間行政方面工作的對接,在做事過程中領導看見了她的能力,也注意到她了這個人。

後續她也逐漸從業務工作中脫離出來,獨立承擔起部門行政方面的工作。

當然,除了和我這個同事一樣可以在內部尋求轉崗機會以外,我們還可以向外擴展,找到合適的轉崗機會。

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規劃好。

人到中年,不得不服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壓力小,不用經常加班,也可以照顧到家庭的工作。

03、選擇小體量的創業

當然,我們每個人女性都心懷理想,想努力地向這個世界證明我們來過。

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我們都不想放棄任何一方。

既想要保證自己的經濟方面的獨立,又想要能夠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

所以,針對這類女性,可以選擇一些小體量的創業,或者做自由職業者。

譬如,微商、電商或自己開個小店等等。

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積累的資源也差不多了,也對某些行業有了足夠的認識。

進行小體量的創業起步簡單,即便失敗後也不會對家庭原本的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

而且,某些小體量的創業是在家就能完成的,這樣可以陪伴孩子,還能照顧到家庭。

當然,無論選擇是自己微創業還是做自由職業者,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一個團隊,對自身要求都比較高。

如果想要做好的話,可能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會比上班時間還要多。

只是上班地點和時間相對來說會自由一些而已。

人生沒有容易二字,無論做什麼,無論哪一種選擇,希望都能順應我們的內心,從心出發。

中年以前的人生是加法,充滿希望;中年以後的人生是減法,不斷沉澱。

歲月猶如流水,清洗去的是張揚的光芒和起落的塵埃,留下的洞察世情後不動聲色的冰雪聰慧以及成熟風韻。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願我們都能活成那個不對歲月和生活妥協的剛柔並濟的女性。

- end -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職場女性後花園,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

相關焦點

  • 職場女性的困境如何破解?這部豆瓣8.1分電視劇太真實了!
    然而,都兩個孩子了,肯定沒心思沒精力工作,能不要就不要。雖然只是一個段子,但也側面反映了職場對女性不太友好。很多企業即使招聘廣告中沒有明確要求性別,但在實際篩選簡歷過程中,同等條件下,HR還是會優先考慮男性,因為他們不會存在生育問題,也不會被家庭瑣事牽絆,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 40歲還活躍在職場上的女性,為你們點讚
    有人說,到了40歲的女性,在職場上就很少見了,真的是這種情況嗎?甚至還有人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40豆腐渣,這種含有強烈的歧視女性和貶低女性的話,更是說明40歲的女性在職場上的不容易。那麼40歲的女性,為什麼給人在職場上很少見的印象呢?這些中年女性又在忙什麼呢?
  • 從20歲到40歲,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你?(職場「上升」必看)
    從20歲到40歲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你?你有過這種體驗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看不到未來;每天上班下班,沒有激情和動力,覺得很沒意思;羨慕別人的工作,有嚮往的工作,卻遲遲不敢投簡歷;工作好幾年都沒什麼起色,反而不如自己的人升了職加了薪……我們一生中1/3的時間都在職場中度過,從20到40歲都會遭遇不同的困境和難題,而在職場的大部分困惑,概括起來其實就兩個問題
  •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最近,日本一些職業女性反抗公司禁戴眼鏡的規定,成為社會新聞的熱點。這自然引起人們對日本女性就業話題的興趣。在很多人印象中,日本女性在結婚後大多選擇離開職場,將重心放到家庭中來。
  • 《平凡的榮耀》蘭芊翊和餘總等女性金融民工們,如何處理職場困境
    這樣一群高學歷、高顏值、高智商的女性,從事著一份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她們在金融行業,尤其是投資銀行業務,這一精準高薪行業裡拼命掙扎求生存。面對女性的天然性別劣勢,她們該怎麼辦?為了工作,犧牲愛情,影響家庭,這樣到底值不值得?勇敢對女性的性別劣勢說不劇中有一個場景,實習期的蘭芊翊搬著一箱資料,金融才子高思聰主動來幫忙。
  • 40歲的職場女性,如何更好的與異性相處,怎樣做到進退有度?
    對於四十多歲的職場女性,經過多年的歷練,工作經驗豐富,在工作中散發出來的那種勇敢,擔當,自信的魅力讓很多的異性都會投之以欣賞的眼光。還有形容女性風韻猶存,知書達理,持家有道等一些美好的詞用在40歲的女性身上,可見,40歲的女性多麼的成熟而又有魅力。
  • 《82年生的金智英》:工作和家庭的選擇困境中,家庭主婦的自救
    05、工作育兒的困境中,女性終需自救智英開始平靜下來,她平靜地做著家務,平靜的面對醫生,平靜的拿起筆寫著日記。她開始為自己而活,在咖啡館失手打翻了杯子,而被一旁的年輕人議論是「媽蟲」、擾民時,她也敢勇敢地反駁:「誰是媽蟲?
  • 女人到了30歲,都會面臨三種困境,這樣處理事業才會更上一層樓
    我不經意想到一個問題,女人是不是一旦到了30歲,面對多種困境,是不是就只能走下坡路了?1.年齡困境:學會和自己和解人們總對女人說,30歲了,你怎麼還不嫁人?30歲了,你怎麼還不生孩子?2.家庭困境:多關心身邊家人如果女人30歲已經結婚生子了,又會面臨一些家庭瑣事的煩惱。和老公的愛情慢慢轉化成了一種親情,孩子的誕生,又要去思考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又在家庭主婦和,職場女強人之間做一個選擇。不能夠能很好地去協調家庭和工作的關係。
  • 「40歲女人生活、工作壓力好大呀」該怎麼做才能緩解?
    到底中年女性的生活壓力從何而來?又怎麼消除呢?01:一半是家庭、一半是自我,中年女性需要擺脫的是心理束縛同齡的一些女性,每天從朋友圈看到的別人的生活狀態,就是要麼買了票準備去某地方玩,要麼就是在去某地方的路上。
  • 女性題材劇成新寵 直面女性多元選擇困境
    劇中,既有下決心改變家庭經濟狀況而一路打拼的職場新人姜小果,也有家境殷實坐擁幾套房的飯圈女孩段家寶,還有被逼考研的二次元少女羅豔,以及原本一心要做少奶奶的美女梁爽。在《二十不惑》總製片人陳菲看來,做劇首先要立住人物和人設,劇中的這四種女生形象雖然都有極致的一面,但也具有很大的普適性。
  • 職場女性懷孕了怎麼辦?該如何保護自己?
    廣東一粵律師事務所:平先進、羅曉菲短視頻搞笑博主papi醬在其最新更新的視頻最後爆出『要當媽媽』的消息,作為中戲導演系畢業的才女,後又組成自己辦公室的papi醬已經是個成功的職場女性代表了。而其在新播出的律政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提到『職場女性不敢懷孕』,這一番話擊中了正在職場中奮鬥的女性朋友的心,也在微博上引發了話題討論「職場女性懷孕該不該離職?」筆者在本文中不提該不該,只針對職場中女性懷孕的權益保障入手分析:懷孕的職場女性所能享有的待遇和在面臨被辭退困境時的權利保障。
  • 有人說女性年齡超過35歲就不好找工作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其實,這種情況在職場挺常見的,企業在女性到達35歲以後,會考慮家有二孩的照顧,擔心其分散注意力,一般招女性都會傾向於招35以下的,特別優秀的除外。有的35-45歲的優秀女性在職場打拼,持續工作奮鬥後,已經達到了一定的位置,成為了高級管理人員、優秀企業家、人氣大V等等。
  • 職場女性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係?千萬不要學我!
    這個問題是大部分女性都要面臨的問題,有很多的成功女性分享過自己如何完美的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羨慕她們的同時,仿佛為我們指了一條光明的道路。身在職場,擔心家裡的孩子缺少自己的陪伴,錯過的母愛沒機會彌補;辭職帶娃,又擔心跟社會脫節,在日益操勞中變成了遭人嫌棄的怨婦。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答案,因為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取決於你自己的價值觀,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希望兩個方面都顧好,做到完美,那麼可能到頭來,什麼都做不好。
  • 於正給40歲女演員發聲;何止女演員,30歲女性職場該何去何從
    22日,於正發文稱:市場對於40歲左右的女演員不怎麼友好,從一檔綜藝節目中就可以看出目前的現象,於正稱之為市場畸形,暗意現在市場偏向流量演員,實則也是為自己的3部新戲做宣傳,分別是《當家主母》《玉滿樓》《傅家》;
  • 40歲失業在家,是混吃等死,還是振作起來做好家庭頂梁柱?
    一、為什麼40歲失業後會焦慮1、資金積累少,生活壓力大。年輕時資金積累少,失業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甚至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交不起培養和教育子女的各項費用,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無法為沒有退休金的父母養老;沒有單位為自己繳納五險一金,看病養老都成了問題;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的日常交往中會被輕視、小看;擔心在家庭中會失去話語權,被忽視和冷落等等。這些應該是失業後會焦慮的主要原因。
  • 孩子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變身職業女性,工作和家庭如何兼顧?
    全職媽媽經歷過辛苦繁瑣的育兒過程,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她們就面臨著重返工作崗位的壓力,這時候應該怎樣平衡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的關係呢?對於離開職場幾年的全職媽媽來說,重返職場意味著接受更加緊張的生活節奏,還有重拾自己的工作技能,逐漸適應新的工作內容,與新的同事們建立聯繫。對於長時間脫離工作節奏的女性來說,這些都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克服的困難。
  • 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 「職場小白」該如何堅持下去
    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職場小白」該如何堅持下去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有些挫折遇到得越早越好  在職場真人秀《我和我的經紀人》中,一個情節引起不少網友共鳴。年輕經紀人的成長速度,跟不上她所對接的藝人的成長速度。  節目中,這個經紀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但依然邊流淚邊堅持摸索。
  • 職場中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如何走出破局?
    男性求職者收到的面試通知比女性多42%且薪酬較高。 曾有位HR這樣說:在面試過程中,未婚未育的女性會被判定為有一定的風險,已婚未育則是高危人群,因為女性一旦懷孕之後,會很難承擔大體力和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為了省去這些「麻煩」,所以一些企業就選擇「不招收」女性。
  • 女性職場生存法則-女性如何拿捏職場
    可如何在被忽視的時候取得成就?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在996中平衡工作與生活?種種問題向我們投來橄欖枝,只有披荊斬棘,才能絕處逢生。 只有你多交流,多溝通,才會發現自己到底哪裡還有不足的地方,到底哪裡需要得到指點,應該改正哪裡。大部分領導都是開明的領導,他們更願意輔導出優秀的下屬,這樣便能將自己的工作安排下去,讓下屬做到更好,也是團隊的壯大。 所以職場中也有很多男性,也會願意去幫助女下屬。
  • 職場女性怎麼這麼難?
    鑑於目前未有更多信息披露,以及涉事醫院的規章制度到底是如何規定的,所以對於涉事年輕護士一切的處罰原因都只是推測而已。外人很難知曉,但是從網絡上一邊倒的支持被辭退女護士來看,網民聯想的是該涉事領導約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利用自身權力來欺壓年輕女性更是被人所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