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說:「人到中年,敵人只剩自己。」
一個女人到了中年,要麼勝者為王,要麼血濺當場,而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
常年的辛勞,給她們的眼角留下淺淺的魚尾印跡,也在她們身上烙印上了生活的痕跡。
但對於職場上的中年女性來說,她們面臨的不僅僅是時間的洗禮,更是事業上的挑戰。
四十歲,在這個「向上渴望和向下恐慌」的極其尷尬的年齡,無論對於工作還是生活,都已經有了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工作上,面對20幾歲、30幾歲公司裡新晉後輩,她們正是活力四射,青春朝陽,富有創造力的年紀,隨時可能成為末位淘汰的那一個。
生活上,家庭裡面對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生活的巨大責任。
不允許生活中有一點點的意外發生,有時候這種意外就有可能是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人們都說,四十不惑。
可是,真正到了中年的四十歲,依然還是會有很有困惑。
譬如對事業的迷茫和恐慌,不知道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做什麼,處處謹小慎微,稍有不小心就會被甩出職場這條軌道。
還會想自己的當初的理想是否實現了?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未來的日子又該怎麼過?等等。
面對事業和生活上的尷尬處境,我們依然存在很多困惑和疑問。
四十不惑,然而四十歲,卻是困惑的開始。
一、四十歲,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01、事業基本固化
對於大部分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而言,在這個年齡階段,無論是處於什麼崗位,事業基本已經固化。
如果是在普通崗位上做著基層的員工,那麼,想要晉升已經非常困難,她們已經錯過了事業發展的最佳黃金時期。
因為,沒有一家公司或領導願意去提拔一個年近中年的女性。
大部分的公司都會重點培養和提拔一些剛畢業工作幾年的職場女性,因為這個時期她們對工作富有熱情和充沛的精力。
儘管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依然對工作有很高的積極性,甚至比年輕的女性更加有責任感,但仍然抵不過職場的潛規則。
大部分的公司會認為四十歲左右的職場女性已經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會因為照顧家庭而分散大部分的精力。
所以,很少有公司會啟用高齡的女性,更多的是選用一些年輕的女性。
朋友李蕊在34歲的時候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在公司幹了幾年,工作能力和工作的積極性並不比那些90後、95後差。
甚至是任勞任怨,領導安排的工作即便是加班加點也會儘快完成給到領導。
而且,論情商,她的情商甚至會比年輕的女員工還要高。
但去年在職位晉升時,公司選擇了一位30出頭的年輕女性。
雖然公司沒有直接說明是因為年齡限制,但在所有人眼裡都看得出來,公司只會提拔這些年輕的女性。
她在和我吐槽不滿的時候,也夾雜著幾分無奈。
因為這就是殘酷的赤裸裸的職場,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當然,除了基層普通員工以外,還有一些中層管理者也面臨著一樣的困境,「向上的渴望和向下的恐慌」。
她們想要再次晉升的高管層,那是極其困難的,大部分的公司都會選用男性作為高層管理者。
她們面臨的不僅僅是和年輕女性,後來居上的競爭力,更是和異性之間的競爭。
所以,到了四十歲左右,對於大部分的職場女性而言,事業基本已經固化。
但也有特殊個例,譬如自己出去創業,重新開啟自己事業的另外一片天地。
或者某些公司只看能力,不考慮年齡,破格提拔為中層或高層管理者等等。
但對於大部分的職場女性而言,到這個年齡,不出任何意外的話,事業基本趨於穩定,已經固化。
02、照顧孩子和家庭
中年危機有兩種:
一種是早上一睜眼,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沒有一個自己能依靠的人。
另一種是早上一睜眼,夢想全都實現了,腦子裡已經一個衝動都沒了。
這或許是對中年人最好的概括。
對於中年女性而言,工作和家庭永遠是一桿不平衡稱。
如果說三十幾歲會將重心放在工作上,而對家庭缺少了一些照顧,對孩子缺少一些陪伴。
那麼,到了四十歲,大部分的職場女性都已將重點轉移到家庭方面。
因為經過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沉澱,我們更加懂得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家人。
度過人生半載,沒有什麼比起家人更重要。
如果前面的時光已經錯過了與家人的相伴,那麼後半生會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
所以,大部分四十左右的女性在這個時期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陪伴孩子,照顧家庭上。
一天只有24個小時,時間只有這麼多,工作和家庭不能兩全,如果照顧了家庭,自然工作上也沒辦法得到突破。
這就是四十歲職場女性面臨的尷尬處境和困境。
朋友娜比今年42歲,在30多歲的時候努力工作,加班是常態,但忽視了對家庭的照顧,孩子的陪伴,心裡對孩子滿是愧疚。
雖然心有愧疚,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離開了工作,養不活自己和孩子;不離開工作,又陪伴不了孩子照顧不了家庭。
在進入40歲那一年,母親生病做了大手術,她才意識到沒有什麼比起家人更重要。
人生短暫,不僅僅只是有生活,還有很多更加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體驗。
於是,她將重心從工作轉移到家庭上,事業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也是大部分職場女性面臨的尷尬處境,工作和照顧家庭不能兩全。
如果偏向於照顧家庭,職業發展必然會有所影響;如果偏向於事業,又對家庭心懷愧疚。
對於大部分的中年女性而言,真正的危機是:
希望的消失,生活狀態的改變,生活真相的領悟。
03、精力跟不上
人到中年以後,無論是心靈還是身體,歲月都不曾輕饒我們。
人一旦過了四十歲這道坎,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成。
即便是心存希望,但你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機能跟不上了。
即便是想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你會發現精力完全跟不上。
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白天工作12小時,晚上還能熬夜K歌,喝酒擼串,折騰到半夜。
第二天早上還起一個大早,照常洗漱化妝上班,精力依然滿格。
可是到了40+以後,你會發現即便是心裡很想去做某一件事情,身體和精力都不允許,精力不夠。
特別是還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來回周旋,已經耗掉了一天全部的精力。
朋友小麗說,自己20歲、30幾歲的時候,即便是晚上加班到凌晨,睡幾個小時,第二天和沒事一樣。
可是過了四十歲,只要某天因加班晚上熬個夜,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恢復過來。
即便是對於常年運動的女性來說,也是會常常出現精力不足的情況。
這就是年齡帶來的差異,年齡會讓我們的身體機能逐步衰老,消耗掉我們的精力。
所以,對於四十歲左右的女性而言,精力跟不上,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也是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面對事業上的困境,精力上的入不敷出,工作與家庭之間的平衡,我們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又應該如何抉擇呢?
二、面對工作和家庭,如何選擇?
在四十歲尷尬的年紀,如果在公司工作不得志,對事業也沒有什麼野心。
而且對家庭心懷愧疚的話,同時依靠老公能保證家庭支出的情況下。
建議可以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選擇一些時間上較為自由,彈性時間充足,而且壓力比較小的工作。
這樣既能保證自己有一份工作和收入,能夠抵禦家庭意外的風險,又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和陪伴孩子。
當然,這個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和個人的職業價值觀來決定。
01、時間自由,離家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年輕的時候將重心放到了工作上,而忽略個人婚姻問題。
所以大部分的職場女性一般都是30幾歲左右才生小孩,甚至有的到了37歲-40歲這個年齡階段才有了自己的孩子。
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也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女青年選擇生二胎,身邊的40歲左右的二胎媽媽也有不少。
所以,如果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年幼的孩子,我們在職業選擇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時間比較自由,離家近的工作。
朋友小美原來是在市區工作,月薪上萬,可是孩子三歲要上幼兒園了,沒有人接送。
雖然早上可以將孩子送到小區門口,校車接到幼兒園。
可是,幼兒園下午4點鐘就放學了,她又不想將這麼小的孩子放到託兒所。
因此,她索性辭去在市區的工作,選擇一份離家近,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這樣可以方便接受孩子。
孩子生病的時候,還能在家照顧一下他。
當然,薪酬方面不言而喻,自然比以前少了很多。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利有弊,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你選擇了時間自由、離家近的工作,自然薪酬和發展前景就不會達到預期。
02、壓力小,不加班
每份工作都會有它的壓力存在,但對於中年女性來說,很多時候精力跟不上。
面對高壓的工作,有可能我們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有時候還會毀掉我們的身體和健康。
所以,如果對於工作沒有太高要求的話,我們可以找一份工作壓力相對小,而且不用加班的工作。
譬如文職類、後勤類等相關的工作。
我之前有一個同事就是如此,在38歲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轉崗的準備。
她在公司幹了十多年,也不想離開這家公司,但自己每天背負的指標壓力也很大,非常累也辛苦。
所以,她決定在公司內部轉換崗位,找一些壓力小,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而且不用加班的工作。
她利用業務時間除了學習相關業務知識以外,還在內部挖掘各種機會。
某一次她主動申請承擔部門與集團公司之間行政方面工作的對接,在做事過程中領導看見了她的能力,也注意到她了這個人。
後續她也逐漸從業務工作中脫離出來,獨立承擔起部門行政方面的工作。
當然,除了和我這個同事一樣可以在內部尋求轉崗機會以外,我們還可以向外擴展,找到合適的轉崗機會。
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規劃好。
人到中年,不得不服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壓力小,不用經常加班,也可以照顧到家庭的工作。
03、選擇小體量的創業
當然,我們每個人女性都心懷理想,想努力地向這個世界證明我們來過。
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我們都不想放棄任何一方。
既想要保證自己的經濟方面的獨立,又想要能夠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
所以,針對這類女性,可以選擇一些小體量的創業,或者做自由職業者。
譬如,微商、電商或自己開個小店等等。
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積累的資源也差不多了,也對某些行業有了足夠的認識。
進行小體量的創業起步簡單,即便失敗後也不會對家庭原本的經濟造成重大的影響。
而且,某些小體量的創業是在家就能完成的,這樣可以陪伴孩子,還能照顧到家庭。
當然,無論選擇是自己微創業還是做自由職業者,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一個團隊,對自身要求都比較高。
如果想要做好的話,可能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會比上班時間還要多。
只是上班地點和時間相對來說會自由一些而已。
人生沒有容易二字,無論做什麼,無論哪一種選擇,希望都能順應我們的內心,從心出發。
中年以前的人生是加法,充滿希望;中年以後的人生是減法,不斷沉澱。
歲月猶如流水,清洗去的是張揚的光芒和起落的塵埃,留下的洞察世情後不動聲色的冰雪聰慧以及成熟風韻。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願我們都能活成那個不對歲月和生活妥協的剛柔並濟的女性。
- end -
作者:王丹豔,意得首席諮詢顧問、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SC高級職業規劃師、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多平臺職場領域人氣作者、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CIPC)。專注職場領域,實現個人成長。
歡迎關注:職場女性後花園,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