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 「職場小白」該如何堅持下去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職場小白」該如何堅持下去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有些挫折遇到得越早越好

  在職場真人秀《我和我的經紀人》中,一個情節引起不少網友共鳴。年輕經紀人的成長速度,跟不上她所對接的藝人的成長速度。

  節目中,這個經紀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但依然邊流淚邊堅持摸索。這畫面令90後姑娘李英極為觸動。剛畢業兩年,在一家公司擔任商務助理,她很能理解年輕經紀人的處境和心情。「容不得你慢慢學、慢慢試錯,工作任務永遠大於工作經驗,職場小白要麼死扛下去,要麼辭職走人」。

  有一類資歷較淺的職場新人,身處工作挑戰大、容錯率低的工作環境。他們的事業「進度條」被拉快了好幾倍速,還沒機會接受系統、完整的培訓,尚未經歷完職場過渡期,就不得不肩負起高難度、高強度的任務,並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當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職場小白」要不要堅持下去?該如何從「成長時差」困境中突出重圍?

  我剛感受到打電話的快樂,但領導已經把我踢出去了

  今年22歲的畢子琪,2018年本科畢業後去了一家創業類獵頭公司。由於前期對這個行業了解不夠深入,工作難度又相當碾壓個人能力,她堅持10個月後辭職。

  回顧這苦苦支撐的10個月時間軸,畢子琪向本報記者復盤「工作任務大於工作經驗」的幾個困難節點。

  首先是「知識關」。畢子琪最開始對崗位工作內容缺乏足夠了解,於是先花費了一定時間惡補崗位要求關鍵點。「知識性的東西有人教,再加上自己搜索學習,都還OK」。

  然後是「溝通關」。這一階段,畢子琪通過學習和做沙盤模擬,掌握和候選人溝通的話術、模式。但她發現,實際溝通時對方不會如她所願回答問題,反而帶來的幹擾信息很多,自己反而被帶跑了節奏。

  等畢子琪努力熬過這一重難關後,第三重困境徹底擊倒她了——有太多複雜、微妙的難點需要搞定,比如,怎樣精準、敏銳嗅準對方意願?怎樣完美而得體地傳遞客戶情況、提高職位對候選人吸引力?諸多問題纏在一起,讓她手足無措。

  在這家公司,一個人要同時負責兩三個項目,若無清晰的邏輯,只會越做越亂。「我不太擅長整理文件,混在一起,不能給領導馬上提取想要的東西」。

  另外,畢子琪習慣單打獨鬥,和團隊交流少,因此領導不了解她的進展,不知道她的問題和處理方案。「我只給他呈現了結果,而他從結果裡反推不出來我的任何過程,比較尷尬」。

  「上司的時間比我的時間貴。」身處一家KPI至上的公司,上司的耐心是有限的。雖然天天燃燒生命超越自己、在一通通電話中屢敗屢戰,但畢子琪還是沒能實現逆襲,無法爬到上司心中的合格線。

  如果剛開始就hold不住了,那麼後面不會再給你機會。「我剛剛感受到打推銷電話的快樂,但領導已經把我踢出去了」。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仲理峰指出,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有一個概念叫「現實衝擊」(reality shock),即新員工在進入公司後,因預期與真實角色的不符,產生現實的衝擊與適應問題。結合畢子琪的案例,仲理峰表示,從學校到職場的過渡期和轉換期是必要的,無論這階段會持續多久,新員工都不能急於求成,一步步來;企業的HR和管理人員,也應當給員工一些規劃和指導,「為了避免出錯、損失,可以讓他做一些小的工作,讓他有學習,哪怕是試錯,然後再承擔更重要的工作」。

  仲理峰覺得,面臨工作要求較高的環境,新員工務必學習如何控制好情緒,擺正心態,「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挫折遇到得越早越好,你能從挫折中進行思考,積累經驗」。

  仲理峰強調,年輕員工一定在職場裡多問,多向同事虛心請教,通過他人的經歷來間接積累自己的經驗。他覺得,在職場裡態度誠懇地請教別人,還有利於幫助你處理好人際關係,讓同事、上司更清楚了解你的工作狀況。

  不會讓老闆來問進度條,我會告訴老闆我的節奏

  今年25歲的浩浩,2016年畢業於湖北工業大學廣告專業,是一名藝人經紀人,也參與了《我和我的經紀人》節目拍攝。他感慨:「經紀人這行其實是越幹越值錢的。」而在國內,經紀行業從業者年齡都偏小——文娛產業的爆發式發展,倒逼年輕人快速成長。

  經紀人的事業線和藝人完全綁定。能力跟不上藝人「一夜爆紅」的節奏,或不能為藝人事業提供一臂之力,這些都是經紀人失職的表現,也就意味著會被淘汰。「一夜爆紅的藝人,不一定比工作人員更成熟、心智和狀態更穩定,所以工作人員心態上的成長才顯得格外重要」。

  浩浩對本報記者坦言:「你帶的藝人在上升期,你的職業也在上升期,你們兩個都在『被挑選』。可能因為你的年紀很小,所以整個市場對你也會有判斷,認為你做不了主;覺得你們團隊年輕,不夠專業等。」

  在按資排輩的行業環境裡,年輕經紀人很容易遭遇「以貌取人」的問題,不過浩浩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度和專業性,成功扭轉別人的「第一眼偏見」,進而順利配合工作。

  之前浩浩帶藝人去國外一個時裝周,品牌公關看見如此年輕的浩浩,表示出「不信任」。「他們懷疑你了解這個品牌嗎?你知道時裝周具體要做什麼嗎?前後那麼多工作,你能對接清楚嗎?」浩浩說,當他一次次趕在對方之前就做好預案後,對方相信他具備專業實力。

  一個90後經紀人告訴本報記者,原本以為進藝人團隊只要做好分內的宣傳工作,結果到後來各種「雜活兒」席捲而來,感覺「嚴重超綱」了。

  浩浩不認同該觀點。「永遠不要覺得只有一件事情要處理好,因為一定會有10件事情等著你做」。

  浩浩表示,此前他負責宣傳,本職工作是寫稿、約節目、跟通告等。而他當時「超額」思考,藝人作為新人還沒有機場街拍資源,而他懂一點攝影,那完全可以自己先去拍攝、修圖、發布——這項「分外」嘗試得到不錯的效果。「你是她團隊的一分子,沒有什麼單純的『分內之事』」。

  「我不會讓老闆來問進度條,因為我肯定會告訴老闆我的節奏。」面對上司潛在的期待和要求,浩浩傾向於從實際能力出發,不推卸責任。仲理峰認為,置身於充滿未知挑戰的職場環境,年輕員工作職業規劃時,應當分析好自我真實「高度」,盡力發揮優勢,明確自身短板,不迴避任何弱點。

  「我認為實事求是比較好,直接告訴領導自己的難處和挑戰,以及到底需要什麼支援,有沒有可能跟別人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你只要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說這件事,我相信領導是理解的。通過相應的支持和資源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仲理峰說。

  團隊合作重大失誤,為什麼讓工作兩年的我背鍋

  90後姑娘李英碩士畢業後,在一家創業公司擔任商務助理。以往,部門會有老帶新、前輩培養後輩的傳統和機制。但因為近一年人事變動,分工不明確,整個部門處於「誰牛誰上」「能者多勞」的狀態。

  李英因為勤奮、聰明,在整個部門團隊裡漸漸出頭,獨立擔負起一些重要職責。她感受到「出類拔萃」的喜悅,但也同時面臨更多超越她資歷和崗位的壓力。

  比如最近某一天,部門接到一個緊急商務項目,大家習慣性推李英出來作解決方案。李英火速按照個人想法自顧自進行處理,不料後面出現致命bug,險些釀成巨大損失。因此,李英受到公司大領導的嚴厲批評和斥責。

  李英感到特別委屈,這不是她一個人的部門,也從來沒有經驗老到的前輩來指引她。那為何所有錯誤都要她一個人承擔?

  李英說:「在分工不明的團隊裡,你容易出頭,但如果能力跟不上瞬息萬變的挑戰,也很容易被打到谷底。你在團隊裡的位置和能力限度,真的要考慮清楚。」

  對於李英的遭遇,在仲理峰看來,企業和個人都存在需要反思的地方。

  首先是個人層面。仲理峰指出,承擔任務的新員工,每次面對任務,要先掂量和衡量一下自己所能完成的程度,和上司及時溝通,「就怕你開始不說,領導以為你會,結果出了錯就是員工的問題了」。

  其次是企業層面。如果一個員工總是感到工作任務嚴重超越工作經驗,企業HR也許要反思一下「人崗匹配」的問題。「招聘時候,人和崗位應該有個匹配的過程。招人環節如果做得好,那從起步開始,就能保證這個員工相對來講是適合的。」仲理峰說,HR在前期選拔工作的到位程度,能讓「人崗不匹配」問題大大減少。

  企業管理者要給予員工磨合時間,比如實習、試用期,確保有一個能彼此了解、檢驗和平衡的過程。

  仲理峰認為,一個企業進入加速發展期,對員工期待高,固然能理解。但一個管理規範的成熟企業,不應對員工提出過高的要求。「哪怕你的任務再急再重,也不能完全放手讓她做,因為她是一個新手。可以用一個團隊,或者有『傳幫帶』的過程」。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 實習生 餘冰玥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9年05月24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喜歡的工作能力跟不上,累的工作又堅持不下去,心好累,怎麼辦?
    職場疑問:喜歡的工作能力又跟不上,累的工作又堅持不下去,心好累,怎麼辦?你好!我是職場資深者廣東老書生,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其實也是大多數年輕人面對的苦惱問題,想要去解決,但一時找不到辦法。
  • 【學海無涯】職場工作中,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掌握這三個方法
    ,很顯然,工作效率高的員工,能在相同的時間裡做更多的工作,而工作效率低的員工,看起來忙忙碌碌,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在做一些無用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麼在職場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明確每天要做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清楚自己每天的任務是什麼,今天有哪些工作要處理,把這些工作都數據化,打一個比方,比如明天我要處理五個任務,那麼在今天晚上就把這些任務寫到紙上,這其中的一個關鍵所在,就是把這些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
  • 如何在簡歷上顯示遠程工作經驗?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以前都從事過遠程工作,但是大家都是第一次試水,你只需要知道公司想要哪些遠程工作的技能,以及如何向潛在的僱主展示這些技能。說到底,如何在簡歷上正確顯示遠程工作經驗?這裡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到你。
  • 職場小白每天白忙?印象筆記助你在職場打怪升級
    又是一年畢業季,應屆畢業生陸續離開校園,搖身一變成為職場新人。然而職場的升級打怪之路困難重重,一方面要應對突如其來的各種工作,毫無方法的小白常常亂了陣腳;另一方面,由於欠缺經驗,職場小白工作很慢、成長很少,常常陷入亂忙、白忙的局面。
  • 能力強的年輕人,在這三種工作崗位上堅持下去,看不到任何希望
    職場案例:有位女銷售李女士前不久和筆者分享了她的經歷,這位李女士在公司裡一直都非常勤勤懇懇的工作能夠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特別的努力,可是前不久卻因為婆婆回老家,所以沒有人照看孩子,於是便把孩子帶到公司加班,可是公司主管卻認為李女士違反了相關的規定
  • 疫情過後,職場小白怎麼樣找工作?
    「找工作,找個好工作」,想必是目前呆著「長毛」,閒著「發臭」的青年才俊們大災之後最期望也最撓頭的事情。以目前的國情看來,一遇到大災大難,最脆弱的非民營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們為為主,要麼倒閉要麼裁員降薪。而那些關係國計民生、國家戰略的行業——比如航空業,雖有停滯卻依然堅挺,沒有裁員更沒有降薪。進入國企,依然是主流大學生、中職生的不二選擇。
  • 工作令人崩潰,如何堅持下去?
    處在崩潰邊緣的時候,該如何堅持下去呢? 也許這4點能幫助你,走出困境。 你的腦子裡需要不斷被重複告知:「我今天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但是明天我會知道,而且我會去做。」 你需要向前走,踩著漸進的步伐,最糟糕的就是只抱怨不做事。 和怨聲載道相比,你一定要明白:「每個人都會有落入水底的經歷,但是我們要有遊上來的信念。」
  • 工作經驗豐富淪為職場平庸者陷廉境,如何成為技能跨界者自我增值
    ,但是現實情況就是很殘酷,你在公司工作時間越長積累經驗越多。本文,我們將從幾個角度進行展開,探討如何成為技能跨界者: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場人為什麼會變成「平庸者」?為什麼他們在職場中碌碌無為?為什麼經驗豐富的人成為了職場平庸者?
  • 30歲考出注會沒經驗的人一大把,他們怎麼找到工作?
    大多數人在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兩三年感覺沒有出路,然後回過頭來考註冊會計師,然後再用兩三年的時間拿下註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最後真正成為執業注會就已經30左右了。
  • 職場疑問:最近工作好累,累得很想哭,我該放棄嗎?
    我是職場資深者廣東老書生,你的問題很有職場代表性,這是職場壓力的常見問題。我從下面幾點談談我的看法,提供你參考:一、職場競爭力激烈,存在著普遍的職場壓力心理問題你的情況並非少數,而是多數!累成狗,累得自己好想好好地大哭一場!職場上的你我他都有過,都有深切的體會。
  • 職場小白害怕工作挑戰,越做越差?3招,擺脫恐懼,勇敢改變自己
    01.職場小白害怕接受工作挑戰,結果越畏難越不受領導待見剛大學畢業的小蘭,入職某企業擔任主管助理一職。作為職場小白,儘管在學校是年年拿獎學金的學霸,但每當主管布置工作時小蘭還是特別緊張,怕自己不會做。類似的情況,不管是剛入職的小白,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員工,是經常會遇到的普遍現象。但是,再複雜有難度的工作,當我們樹立正確的工作習慣和思維方式時,恐懼感也會悄然離我們而去。
  • 工作三五年,遇到「職場倦怠期」,我們該如何度過?
    網絡上經常會看到一些書:21天培養一個好習慣,7天教你寫作技巧,職場能力快速提升法等等一些能夠讓你看著心動的書籍,但是你嘗試過沒有,這樣的方法僅僅也是專注那麼21天而已,再有甚者,或許會堅持半年、一年足以,那麼身在職場,你現在處於什麼狀態?想要快速提升還是碌碌無為、混吃等死呢?
  • 職場新人該如何儘快融入工作團隊
    初入職場的新人從校園到職場,要實現從學子到職員的身份轉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儘快融入所在的工作團隊。然而高學歷並不代表高能力,所以,新人入職一定要掃除身上的「驕嬌二氣」,放下身段,主動向身邊的同事學、領導學,學工作上的規矩、工作中的程序、工作的方法和工作的技巧,這些東西學校教不了、書本上沒有,只能在工作實踐中堅持「學中幹、幹中學」,這也是最快最有效的學習辦法。二、親和待人,遠離是非。做人要求有親和力,這適用於職場上的每一個人,新人更甚。
  • 每一份工作都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首先要分析堅持不下去的原因,然後找解決辦法,以下列出幾種原因及解決方式供參考。原因一:剛畢業,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無法在一個崗位上專注、投入。對於這種情況,我想說三點。正是因為每一份工作你都給予了很低的忍耐心,所以你沒看到堅持一份工作能帶來的成就和喜悅。任何公司都有坑,或大或小,不信,你可以繼續跳跳看。建議你給自己一個挑戰,改變心態,在現有的工作上堅持2年。如果覺得制度繁雜,那就把自己當成公司的主人翁,如果沒這些制度,怎麼約束員工、管理員工?
  • 單核工作法:建立時間節奏感,聚焦於最重要的工作,高效完成任務
    這一章節我們要學習一個時間管理工具,叫做單核工作法。在講解單核工作法之前,我想先簡述一下番茄工作法。說起番茄工作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在現代職場中,吃番茄已經成了大眾耳熟能詳的事情了。單核工作法由瑞典作者瑞典史蒂夫·諾特伯格 (Staffan Nteberg)提出。他也是暢銷書《番茄工作法圖解》的作者。作者通過自身多年的經驗,在番茄工作法的基礎上首創了一套簡單、靈活而又強大的單核工作法,能行之有效地幫助我們提升專注力,並且對抗拖延症。
  • 職場中該怎麼給自己找工作?
    職場中存在著優勝劣汰,能力突出的人才能脫穎而出,其實有能力的人在職場中幹了一段時間就會明顯感覺到自己收入變高了。該怎麼給自己找工作了呢?在企業中,人才管理比較難,在員工中,員工是僱傭關係,公司為員工提供薪資,為員工提供福利保障,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
  • 職場上看的不是工作時長,而是工作效率
    記錄工作任務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理清邏輯,警方在調查嫌疑人背景時,就會記下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然後查找其中的邏輯關係。第三,明確好先後順序。有時候,我們一周要接好幾個任務,這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先給任務分個類。
  • 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不完:職場新人如何個人管理
    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不完,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這些都是職場新人的通病。初入職場,職場新人對一切都不熟悉。經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用,工作忙不完,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的狀況,這些都是職場新人的通病。本質是因為職場新人不知道如何進行個人管理。
  • 我,35+,工作10年還沒有混上管理層,依然在職場站穩腳跟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03職場兩條路線,一管理二技術,究竟走哪一條你要提前做好布局《小窗幽記》中有一句話: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查物情,一生皆夢境。意思就是對於不同事物,應該有預判有計劃。職場該怎樣走,也是如此。
  • 工作做不下去了,該怎麼辦
    職場人不會一直順風順水,不管你處於什麼層級,什麼崗位,總會有遇到難題的時候,不過有些人可以順利解決,而有些人卻成了過不去的坎。當你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過不去的坎時,你會怎麼做?是繼續死磕到底,還是徹底放下不理?不同的人應該會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