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我在原公司幹了五年運營專員的工作,覺得單位沒前途,於是他跳槽去了一家公司也去做運營專員,工資直接漲了500,假如他要應聘運營經理的話,面試官就會苦口婆心的跟他說,你需要好好努力,只會運營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懂市場、懂平臺、懂分析,問大家該怎麼辦?」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個別情況,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成為了平庸者,在原崗位兢兢業業的幹了一輩子,沒有任何的前途。
職場中會出現了幾種聲音:
「幹了五年後,居然來一個外行人來管我們」「我以為我在公司幹了三年後,就給我升了主管,誰知道我依然還是小職員」「明明我都加班努力了,老闆都得見我的成績,為什麼我還是原地踏步」
造成以上現象就是我很想要升職加薪,但是現實情況就是很殘酷,你在公司工作時間越長積累經驗越多。你只能成為不起眼的平庸者,很大原因就是平庸者只會專注於職場中,卻不懂發展自我。與之相反就是技能跨界者能夠運用多項技能來執行相對複雜的工作,因為他們本身具備多項技能,能夠把控住企業多項職能,自然而然就會成為企業的賢內助,成為老闆依靠的人才。
本文,我們將從幾個角度進行展開,探討如何成為技能跨界者:
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場人為什麼會變成「平庸者」?為什麼他們在職場中碌碌無為?為什麼經驗豐富的人成為了職場平庸者?他們會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如何成為技能「跨界者」的方法?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阻礙,即將永遠保持其滿足和平庸的狀態,那麼他將既愚蠢又糊塗,像母牛一樣地逸然自得。——布朗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經驗豐富的人在工作兢兢業業幹了十幾年,依然還是小職員,相反有些人就只幹了幾年,薪水和職位都比那些在公司幹了十多年的工資還要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驗豐富的人不懂發展自身,不知不覺就成了職場平庸者。
職場平庸者他們只是選擇了穩定的工作環境,有點一眼能到頭的生活。但是安逸生活只會讓專業人才成為平平無奇的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職場平庸者也不例外,他們只想著依附在企業身上,雙方都不經過太多的磨合獲取回報,並不想冒太大的風險。
1、為什麼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場人會碌碌無為?
我剛畢業的時候,來到了一家公司裡擔任實習生,跟我同一個部門的同事張哥算是公司老功臣了,跟著老闆打天下,現在算是部門裡的老員工,每次老闆開會都得指明讓張哥去。張哥在公司很受領導賞識,老闆開會的時候,張哥總是被老闆點名發言,我們部門的人都以為張哥就是以後的部門總監,而實際情況就是總監是獵頭挖來的,曾擔任過世界500強的總監,帶領過100人的團隊。
對於總監人選問題,我曾經問過張哥,「明明領導重視你,為啥你不擔任總監?」面對我傻裡傻氣的問題,張哥回答道:「你傻啊!公司需要是能夠帶領整個部門前進的員工,他會挑選綜合能力強,有過帶團隊背景的人,而不是只是專注於某一個方面的人才,雖然我業務精也只是專才而已,老闆自然不會選擇我擔任總監的綜合崗位,」
張哥不是業務不精通,而是綜合能力較弱,自然而然就不會成為總監的人選了。這裡職場平庸者也指著張哥這種類型的人,他們在公司裡面業務都精通,由於綜合技能弱卡在升職加薪方面了,因為平庸者只是完成應該完成任務罷了,對於領導來說,懂得多比做得多更加重要。
職場平庸者並不是能力差的人,他們很多時候只會局限於一個領域內,碌碌無為的工作,領導對於職場平庸者的要求能幹多少就多多少,能加班就加班,效率低也無所謂,只要把工作完成就好。
對於職場平庸者而言,他們非常依賴公司的發展途徑,只要離開公司,他們就得另起爐灶,導致有很多人都不太樂意離開公司,因為離開公司後意味著工作要從零開始了,升職加薪也得從零開始,所以他們在公司幹久了,都不太樂意離職。導致平庸者面對領導的苛求能忍氣吞聲了,他們對於現實情況也毫無辦法,只能默默的接受。
職場中,越來越多的經驗豐富的人都已經成為了依賴平臺生存,技能效用低的職場平庸者。
2、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場人為什麼會變成「平庸者」?
職場平庸者對於平臺依賴性極大,只要離開現有的平臺,原有的成就得重新開始,這就造成了很多人都喜歡安於現狀,畢竟這樣做比較保險,但是這樣做法也來帶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技能掌握會有局限性,只知道現有部門所需要技能,而不知道未來前途所需要的技能。
長時間呆在一家公司裡面就會有一定的舒適區,處於舒適區的人們對於未來趨勢變化很容易忽略掉,對於職場平庸者來說,只是幹好眼前的工作就行了,前途和未來很難會考慮到。
這個有點像自己坐井觀天,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看到的現象,看不到更加長遠的變化,自而然就會脫離時代,尤其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快,現在的4G要變成以後的5G,處於5G的人們,面對將會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只要人不跟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自然就得把人淘汰掉。由於職場平庸者看不到趨勢變化,他們對於自身技能發展只能安於現狀,沒有考慮到需要增加技能的廣度,絕大多數的職場平庸者只考慮到依附平臺,眼光狹隘,導致自身技能產生價值低。
(1)依附平臺
公司局限:職場平庸者的成功程度很依賴公司的發展,公司發展越大,個人就會有發揮空間,同時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沒了發展,職場平庸者也只能穩定的工作,謀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前途有一定的局限性。領導偏好:職場平庸者的升職加薪就憑著領導一句話,在工作中他個人覺得你的能力強,就是代表你在公司的能力強,領導憑藉著喜好來決定誰可以升職加薪。缺乏主見:職場平庸者為了迎合領導的觀點,會說點有違心意的話。久而久之,領導才會把你當做自己的人。職場平庸者才能夠安全地在公司長期穩定工作。社交和諧:職場平庸者為了讓自己能夠在公司舒服待著,不跟同事產生矛盾,只能迎合同事的觀點,同時他們也為了部門或者公司的大團結,勉為其難犧牲自我觀點。(2)技能效用低
技能局部:職場平庸者工作只依靠一項技能吃飯,只要超出這個範圍他們就不會幹了,而現在的職場環境要求員工不僅只會一項技能,並且要求多才多藝,解決企業多方面的問題。以偏概全:職場平庸者最喜歡抓任務細節,就是他們所謂的完美主義。但是這樣很容易讓職場平庸者忽略了全局變化,導致全局變化後,細節全白做,造成工作效率低。價值較低:絕大多數的職場平庸者只會擁有單一技能產生價值是極低的三點原因:第一、入手沒門檻,誰都可以做。第二、服務人群少,產生經濟低。第三、從事同類崗位的人才多,導致崗位不值錢。(3)眼光狹隘
只重細節:職場中沒有所謂的完美主義者,他們對於細節有著完美把控,導致他們在做工作中極其浪費時間,並且他們只能夠眼前的收益,並不能看到長遠的利益,很容易錯失前途的前途發展機會。碌碌無為:職場平庸者比較喜歡在職場圈子裡混日子,導致了他在職場的結果就是毫無建樹,他們只是把工作任務完成就行了,每天日復一日的完成任務,機會沒有發展的空間,並且自己卻毫無所知這種情況帶來的負面影響。小結:
絕大多數的人不知不覺成為職場平庸者,往往他們只能在原公司裡面穩定發展,最終成為了井底之蛙。還有是讓經驗豐富的職場者淪落為職場平庸者很重要三點原因,第一、個人過於依附平臺發展,導致忽略了全局變化。第二、自身單個技能產生的價值效用低,容易被市場淘汰。第三,眼光狹隘,給職場之路造成負面影響。
為什麼我們要成為技能「跨界者」,有哪方面的好處?
技能跨界者是讓自己的成為職場的需求方,讓任何企業都需要著我們去擔任該職位,原因是技能跨界者的能力可以解決企業的多方面問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單一需求的求職者就是不如擁有多個解決能力的求職者,畢竟一個人能夠解決多個人的問題,產生的效應就會比單個人還大。
並且對於個人來說成為技能「跨界者」能夠增強自身抵抗失業風險的能力,可以快速地在各行各業中匹配一份適應自身的工作,並且他們能夠長遠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
所以有很多人都想成為技能跨界者,技能跨界者就是在任何企業都能發光發熱,離開任何企業都能過獨當一面,並且能夠規劃自身職業、對整個行業有著獨到見解,掌握職業的全局思維,能夠帶領一個公司或者一個部門往前走。
1、全局思維
對於一個技能跨界者,他們會時刻掌握全局變化,掌握全局變化就是能夠讓自身根據變化來進行自我調整職業規劃,並不會死磕一個地方幹一輩子,牢牢把所有信息都把控在自己手中。
行業信息動態:行業在一定階段內產生了變化,這個變化主要有兩個趨勢,第一個趨勢就是往好的方面發展,技能跨界者掌握了信息後進行優勢決策,讓自身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第二個趨勢就是行業往低迷的狀態走,這時候技能跨界者就可以準備蹦向另外一個行業重起爐灶。公司發展動態:公司開展的主業業務所處開發階段能夠讓技能跨界者進行規劃。當技能跨界者了解公司發展不符合自身發展職業規劃會進行調整。職能預測動態:對於崗位的整體發展態勢,在公司的部門所處的地位,技能跨界者會理性的進行分析利弊,不斷通過預判對於技能進行合理調整。2、職能發展
減少風險:個體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很容易被公司的發展前途所限制,有了明確職能發展目的後,人們就會跟隨者職能發展目標進行從業調整,不拘泥於現有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單位,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大大降低依賴公司的風險。增加機遇:伴隨著個體自身技能的增長,會大大提高人們尋找機遇的能力,畢竟有些工作崗位和工作不僅僅需要單一的技能,而是需要綜合解決問題的方案。個體依靠多技能的背景下,人們就能尋找到多種機會以此來發展自身。明確方向:跨界者由於掌握了多種技能後,思路自然而然就會被打開,被打開的思路就像發散點發展處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跨界者可以根據方向自由選擇職能發展方向。3、技能拓展
橫向技能流程發展:技能會根據處理業務的流程中不斷演化,讓流程中的其中一個環節成為一個新的技能點,不斷進行發展,逐漸成為輔助技能。技能橫向垂直發展:讓自己單點的技能可以進行橫向延伸出新的技能,使自身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技能,不斷填充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技能隨著職位發展:面對崗位的變化,跨界者就會根據崗位的要求,進行技能不斷拓展出符合本崗位的技能。對於技能跨界者來說,他們所擁有的優勢就是能夠掌握全局變化,進行自我調整,以此來適應自身的職能發展,以此拓展出新的技能點。
我們如何成為技能「跨界者」的方法?
職場人要想成為技能「跨界者」的第一步、職業自我分析,第二步、創建跨界技能,第三步、職業技能規劃。通過這些步驟就能讓自身成為技能「跨界者」。
第一步、職業自我分析
對於跨界者來說要客觀分析自我,自我就是技能源頭,從技能源頭延展出符合當前崗位的技能或者是符合未來崗位的技能。
1、職業匹配:要分析目前崗位所掌控的技能,然後在根據這些技能匹配發散到相應的崗位上,以此讓我們了解自己掌握技能可以從事的崗位工作。採用舊有的崗位技能是能夠遷移到新崗位中發揮新的作用。
比如:一名會撰寫文字的編輯,他可以匹配到相應崗位工作就是產品文案、廣告文案、新媒體運營、作家、記者等崗位,這些同樣都是運用文字來完成工作。
2、場景延伸:不同的職業他們所解決的場景都不一樣,所以可以從單一場景中提取相關性,然後根據原有場景中延伸出相關的場景。
比如:一個房地產銷售員他的主要場景就是向客戶推銷房子,場景就是賣房子。我們從賣房子的場景中衍生出銷售衛浴產品,就是賣房子和銷售衛浴產品的場景形成相關性。
3、技能拓展:不同的公司他們對於技能要求也不一樣,技能跨界者可以根據崗位要求從自身技能出發進行拓展出適合當前崗位的技能,以此解決當下的業務問題。
比如:一個商場活動策劃他的主要技能就是統籌所有的項目,然後他被調配到新的崗位上擔任是酒店活動策劃,兩者之間有著細微的區別,所以他得根據酒店活動策劃的屬性,進行拓展適應當下酒店活動策劃的技能。
第二步、創建跨界技能
1、信息搜尋:當來到新崗位或者新行業上,為了快速適應他們會搜尋公司、行業、崗位的相關信息,以此減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比如:技能「跨界者」來到新的崗位上,就得查看企業的資料,行業的資料、崗位職能要求,
2、類比跨界:職場任會根據兩個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徵的事物間的對比,從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徵去推測另一事物的相應特徵,運用事物的相關性以此來解決問題。
比如:文案策劃可以撰寫產品文案,所以他們會根據文字表達形式進行適當變化以此寫出適應新媒體的文章。
3、T型跨界:「一」就是現有掌握的技能,「|」就是現有技能的深度。當職場去了新崗位後,就得根據「一」來進行延伸出相關的技能,得出技能後再進行延伸出技能的深度。
比如:銷售經理去擔任客服經理,提取銷售經理技能的「一」就能得出擔任客服經理所需要管理團隊的能力,然後再根據「|」提升客服經理管理團隊的能力精延伸出新的深度。
第三步:職業技能規劃
1、磨鍊知識:對於長遠職業規劃不僅僅是達到某個崗位或者是達成某區間的收入,這樣會局限自我思維,正確方式在學習新的技能和新的思維中不斷補足自身,逐漸把自己打造成一件儘量完美的產品。
比如:商城運營專員在撰寫產品文案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文案能力很弱,因此他就開始學習文案,以此來填充商城運營專員的技能不足。
2、時間規劃:跨界者為了不斷完善健全人格就得不斷樹立一個時間規劃,時間規劃的影響下,人們就會進行階段性的任務,當技能跨界者完成時間規劃就是完成磨鍊知識的其中一個環節。
比如:一年內我要成為銷售主管,二年後我要成為銷售經理,三年後我要成為銷售總監。
3、及時反饋:技能跨界者要知道技能是否能夠達成真的效果,就得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反覆檢驗技能是否達成預定的工作目標。
比如:銷售員想要成為銷售主管,就得完成公司規定的業績,假如不能完成公司規定的業績就不能升任銷售主管,這個就是屬於反饋技能所達成的工作目標。
一般人對於當下的工作環境會產生陌生感覺,尤其面對新的工作環境或者新的崗位,不斷迎面而來的需求,就會有點慌。但是這種情況對於技能跨界者來說難度不是很大。首先跨界者是擁有多種技能的員工,他們的技能可以通過變形來適應崗位的變化,從而進行長遠的職業規劃。
結語:
伴隨著科技發展,人們所要面臨的挑戰也將越來越大,僅僅依靠一招鮮吃遍天下的處境已經不復存在了,更重要就是得人們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解決新的問題。
所以想要有自己前途有著穩步發展就不能安逸現狀,進行綜合技能發展,使自身成為複合型人才,不敗於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