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疫之下,我大中華全民「潛伏」,為國「爭光」。近期更是喜憂參半:一邊湖北新增確認肺炎人數已經「清零」,一邊外國輸入人數逐日增加;一邊全國各級政府不停地出臺「救企」政策,一邊大批知名企業裁員,更大一批中小型企業倒閉。
有人說大災之下可怕的不是病毒,因為全民努力之下災疫終究像03年的非典一定能挺過去,然而比災疫可怕的是經濟繼續下行,大批企業倒閉,數以萬計的人員無業可從,無錢可賺,「無飯」可吃……
本是朝氣蓬勃,國家戰略下的大航空業,目前也遭受2003非典以來最大的損失。旅客減少八成以上,在職人員大批待命、大批隔離守國。隨著人員的需求下降,所有航司的招聘也在一月中旬戛然而止,目前空檔期已近兩月。年後今日也是寥寥一兩次線上招聘而已。全行業可謂悽悽慘慘戚戚……
然,事物都有兩面性,大喜有大悲,大悲必定也有大喜。大疫雖造成航空業目前大面積停滯,但大災之後隨著經濟復甦,旅遊業恢復,國際間貿易往來恢復,大小航司航班必定大批恢復甚至增加,大疫之時沒有及時補充的人才,以及大災之時離職的大批人才,需求必定井噴式增長。
「找工作,找個好工作」,想必是目前呆著「長毛」,閒著「發臭」的青年才俊們大災之後最期望也最撓頭的事情。以目前的國情看來,一遇到大災大難,最脆弱的非民營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們為為主,要麼倒閉要麼裁員降薪。而那些關係國計民生、國家戰略的行業——比如航空業,雖有停滯卻依然堅挺,沒有裁員更沒有降薪。進入國企,依然是主流大學生、中職生的不二選擇。進入航空業依然是能「奮鬥終身,成就未來」最優的選擇之一。
已經二月,轉瞬三月,一拖四月,五月一過,一睜眼一閉眼半年就沒了。一邊是大災之後井噴式的需求,一邊是一千五百萬學生的即將畢業(八百萬大學生,七百萬中職生),以及大批的災難時刻失業的上百萬人群,你怎麼辦?如果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如何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好工作??
大漢教育給即將步入職場的「小白」幾條告誡:
一、認清自我定位,先找到工作,再「圖謀」高職高薪。
職場新人對各項待遇指標的期望值通常比較高,但現實和想像是有巨大反差的。小白們的思維是:你必須給我月薪八千、一萬,要不我活不了,必須要有周末雙休,我要看書、談戀愛。公司的思維是:你能幹多少活?你憑什麼拿那麼多錢?你必須加班,否則你創造價值是負數。小白和公司在思維角度是悖逆的,怎麼辦?認清自己是誰,我能幹什麼?怎麼幹?然後才是你能給我什麼?
二、不要眼高手低,淘三揀四。
小白是職場食物鏈的最低端,不具備獨立完成一些工作的能力,所以要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學習,一步一個腳印。這個過程可能會有些漫長,但卻是必經之路,沒有捷徑,只要你踏實、上進、不斷進步,領導都會看得見,是金子終歸會發光的不是麼?!
三、保持良好心態,收起「玻璃心」,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小白步入社會和快就能體會到,不是所有人都會像父母一樣寵著我們,沒人把你當孩子,沒人把你當親戚,犯錯就要挨罵,做不好就要受到處罰。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收起「玻璃心,拿出「厚臉皮」,自信、平和、積極,不斷的學習,不停的請教,反覆錘鍊自己的內心,打磨自己的精神,百鍊成金。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就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