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比中彩票概率還要低的偶然事件,真的是很罕見。但是馬未都,在收藏界可是人盡皆知的撿漏王,他撿漏的寶物每一件都是珍品,而且價值都能翻個上萬倍。今天小編就整理了馬未都撿漏的其中物件寶物,新手必學!
一:明末螭龍耳水仙盆。
這件寶物是明末時期的一件銅盆,它上面還有兩個螭龍耳,整件盆子都是用銅製造的,在古代,銅是非常值錢的材質,所以這件盆子也是非常金貴的。
馬未都說,他曾經逛古玩店的時候看中了這件盆,但是他故意說這件盆不值錢。當時的馬未都已經出名了,老闆覺得馬未都的眼光一定是正確的,後來也沒怎麼多要價,7000元就讓他帶走了。
因此馬未都就撿漏了這件水仙盆。
二、明代官窯仿汝窯。
明代的汝窯是非常珍貴的,而且現在存世量也很少。
甚至一些仿汝窯的瓷器也變得很珍貴。但是現在人們發現的也只不過是仿汝窯的一些碎片,根本沒有保存完整的。
有一次,馬未都看到了仿汝窯的完整版瓷器,雖然底部的款式被磨掉了,但是他還是非常激動,喜歡這件瓷器。
後來老闆向馬未都要價8萬元,但是馬未都發現金老闆並不識貨,說這件瓷器就是清代的。後來馬未都憑藉自己的專業知識向老闆灌輸,再次成功的砍了一萬元,最終七萬元帶走了這件局勢罕見的仿汝窯作品。
三:青花人頭罐。
有一次在逛潘家園的時候,馬未都在一個小攤位面前,眼神都放光了,但是他並沒有動手。老闆當時也覺得奇怪,自己的小攤上只有一個平平無奇的蓋子,沒有什麼珍貴的文物,後來老闆就對馬未都說這件蓋子是他花30買的,你要是喜歡40塊錢就送給你了。
馬未都非常激動,一句話都沒說,付了錢就直接回家。
馬未都回到家之後,抱出一個罐子,後來再把買來的蓋子蓋上去,剛好合適。這兩個物品合起來之後,不管是紋飾還是花紋,都是一致的。
這就是完整的青花人頭罐,40塊錢就被撿漏回來了。
四:邢窯皇家白瓷。
當時馬未都去香港出差,然後在一家古玩店裡發現了這件白色的碗,後來馬未都也很好奇,去觀察,在碗底發現了一個字:盈。後來也確定了這件瓷器就是邢窯皇家流落在民間的白瓷。
馬未都抑制住激動向老闆詢價,但是老闆不識貨,於是馬未都裝作很挑剔的樣子,最終低價買走了這件瓷器。
五:康熙青花瓷瓶。
這件青花瓷器也是馬未都在逛古玩店的時候發現的,這件瓷器馬未都一看就知道是康熙年間出品的,但是老闆向他介紹的時候卻說這件瓷器是民國的。
後來馬未都不動聲色的砍價,最終用低價買入了康熙年間年的一件瓷瓶。
作為一個收藏家,馬未都的眼力也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練就出來的,連王剛老師剛開始也是「拜師」於他。不過對於撿漏,大家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嗎?歡迎在評論區裡和小編一起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