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陽照鞍陰照尖,房對埡口墳對尖」,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2020-12-15 鄉土鄉人

對於古人來說,無論是蓋房還是修墳,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一個是讓人生前住的,一個是讓人身後住的,因此人們對兩者都很在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陽照陰照尖,房對埡口墳對尖」,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陽照鞍,陰照尖

所謂的「鞍」並不是說馬鞍,而是指大山的山勢就像馬鞍一樣,兩邊有兩座高大的山尖,中間就凹下去了。「陽照鞍」的意思就是說:兩邊的山峰會擋住陽光的照射,而中間部分比較低,不僅可以讓陽光照射進來,而且風也可以刮進來。

「尖」指的就是兩邊的山尖,一般情況下,能成為尖的山都是比較陡峭的,遠看就像一棵高大的樹,越往上就會越細越尖。「陰照尖」的意思正好與前一句相反,因為古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分為陰陽,比如男人為陽,女人為陰;凸為陽,凹為陰;山坡的南邊可以照到陽光就為陽,北邊曬不到陽光就為陰;房屋為陽,墳為陰。

房對埡口

其實這裡所說的「埡口」指的就是兩座大山之間狹窄的通道,與上面的「陽照鞍」是一個意思,都是指山脊上面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一般情況下,埡口的風都比較大,而且陽光也能隨著缺口處照射進來。其實這種地形在農村很常見,而且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一般都會把房子朝向埡口。

古人認為應該把房子朝向埡口就是好風水,因為埡口的兩邊都是大山,這樣一來風水流動性就會更好,而且從外邊流進來的氣流匯集在一起,會不斷地進入家中。所謂氣就是財,因此「房對埡口」就像是聚寶盆一樣,可以聚財。當然這也是古人的一種說法而已,但總比沒有風颳進來要好,畢竟通風透氣也適合居住。

墳對尖

這句話裡的「尖」指的就是高大的山峰,也就是山尖,如果山頂上都是平的,就不能稱之為山尖了,並且人們認為山尖越高越好,這樣會顯得有氣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墳要對著高高的山尖,首先是山尖越高,就表示後人的地位越高,而且高大的山尖都很有氣勢,也預示著後人沒人敢招惹,當然這只是古人一種迷信思想而已。

以前人認為:陽的相反面就是陰,既然房屋要對著埡口,可以通風透氣,那墳自然就要與房子相反了,所以就要對著山尖,不能有陽光照射,而且要有氣勢才好,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對著山尖的都好,還要看旁邊的地形。

陽照鞍,陰照尖,房對埡口墳對尖

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前一句只是對後一句的補充而已。意思是陽光可以通過馬鞍狀的埡口照進來,所以「鞍」和「埡口」都是陽,那人住的房屋肯定也是陽,所以房子就要對著陽光了,也就是對著埡口。相反「陰照尖」,山尖可以遮擋住陽光和氣流,自然就是陰,所以墳當然要對著山尖了。

相關焦點

  • 老人們常說:「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因此很多農村俗語都與房子的位置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什麼是「門前墳」?所謂的「門前墳」並不是說門前真有一座墳丘,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當初也不會在這地方蓋房子。
  • 俗話說:「門前墳,房後水」是什麼意思?生活中的例子很多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那就是「俗話說得好」,然後在引經據典,這樣我們說出來的話就更加有信服力一點,更加值得推敲一點。古代重農輕商,然而土字還排在農字的前面,那麼這個土字代表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土地的意思。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啥意思?
    由於古代科技落後,俗語中難免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但仔細分析下來,並不都是迷信,比如咱們要講的這句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啥意思呢?從字面意思理解,「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說,門前有墳地,房屋後面後水流,這種房子屬於風水很差的,容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聽起來著實讓人費解,甚至覺得有些可笑,難道風水的影響就有那麼大嗎?
  • 「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啥意思?現代人不聽會吃虧
    比如今天分享的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對此,專家表示,看似迷信,實則符合科學意義,現代人不聽會吃虧。02事實上,如果是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於墳地和河流溝渠都不會陌生,一是族人死後的歸宿,一是灌溉農田的必需品。
  • 俗話說:「有錢不置東南廈,無錢不求娘家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有錢不置東南廈這句話裡所說的「東南廈」,指的就是坐東朝西的房子和坐南朝北的房子,這個「置」字可以理解為置辦,添置的意思,就是說有錢的話就不要蓋東房或者南房了,有句農村俗語叫:「有錢不蓋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一句話就把東房和南房的缺點說出來了。
  • 俗語:歸寧不與夫同床,出門不上丈人墳,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上習俗會受到年輕人詬病,不合理、複雜、老套、繁瑣等都是標籤,但習俗真的全是糟粕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長期歷史積澱和文化活動,催生出數不勝數的習俗。習俗變成根植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根,不管遠在何處,都能知道自己是中華兒女。同時複雜繁瑣的習俗維繫著親族血緣關係,網際網路發達時代人與人關係淡漠,祭祖、拜年、探親能有效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 俗語真的有用嗎?「門前墳,房後水」,聽了大家都點頭
    俗語真的有用嗎?「門前墳,房後水」,聽了大家都點頭提到「門前墳,房後水」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會感覺陌生,但實際上我們在選擇居家環境時都會默認這條規律,所以雖然「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可是對於現代人來說依然有用。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古人覺得男孩最好不要在初一出生,初一也象徵著陽,人們覺得這一天陽氣很重。然而男人也屬於陽,這樣一來,在初一出生的男孩,身上的陽氣過重,對於新生兒不好。當然這只是傳統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沒有科學性,所以後人不能聽之任之。畢竟人的一生並非由出生日期決定,命運掌握在人們手中。二、為什么女不得十五?
  • 俗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農村人蓋房子還有這種講究嗎?
    以前的農村人蓋房子,可是有很多講究的,從選址到動工,從房子蓋成到搬進去,就連房子裡的木頭也是有講究的,並且有很多農村俗語都與蓋房子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目不曬根,口不吞陽」,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農村老話"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是農村建房方面的規矩。過去農村建房都是建土木結構的房子,主體和兩頭山牆都是泥土壘的,固定這些土牆的是木質結構,前後牆由梁連著,每間房由檁條連著,檁條之間又有椽子固定,相互牽連,非常牢固,所以在放置這些木料時的理道也可多了。目不曬根在以前很多農村建房不像現在這樣用水泥鋼筋來做屋頂,而是用瓦來蓋的,因此在農村建房最重要的不是地基,而是房頂檁條的擺放位置,其擺放位置頗有講究。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02這句話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很難吃透,必須要深入解讀。那麼深入解讀是啥意思呢?
  • 建房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能否借鑑?
    比如說這句「門前墳,房後水」,咋看之下,能夠讀懂的百姓可能根本沒有幾個,更加別說按照俗語中所說的去做了。但是,凡是沒有按照這句俗語去做的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虧。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借鑑的價值?
  • 俗話說「有錢不娶活漢妻」,這是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俗話說「有錢不娶活漢妻」,這是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從民間流傳下來的俗語一般都具有非常深刻的警示意義,提醒大家不要走彎路,不要做錯事,這其實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體現,在古代,也曾經流傳過關於婚配的俗語,比如說「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趕一山不曬根,不挪一寸莫吞陽」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不僅有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更有許多有意思的對話,閒暇之餘,大家三五成群的聚攏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不管是說話者還是旁聽者,都會陶醉在其中,而民間聊天之所以這麼有魅力,關鍵在於人們能熟練地運用到俗語,比如人們在討論到物品的價值和好壞時,就常感慨到「俗話說,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這句話說到了房屋外面美化和房屋內面結構問題。這也說明房屋的建造不僅要外在的美還要考慮到房屋內堂的生活舒適度問題。「樹夾房」說的就是房屋外在的問題,而「堂夾屋」說的是房屋主體機構問題。
  • 小產權房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小產權房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2-04
  • 農村俗語:「墳後莫有樹纏藤,墳前莫有桃花紅」,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墳後莫有樹纏藤,墳前莫有桃花紅」。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索了老白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墳後莫有樹纏藤所謂的「樹纏藤」,也就是指有藤狀植物纏繞在墳墓後邊的樹木上。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比如今天的諺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那句老話有沒有道理?過山不起墳:過山指的是兩條山脈之間的通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給祖先建墳的時候,不能在兩個山脈之間選擇墳的位置。自古以來,人們對祖先的尊重就很高,所以人們更尊重祖先埋葬的墳墓。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天空不起屋:這句俗語的意思是,我們在選擇蓋房子的地方時,不要選擇在四處沒有房子的空地上,這樣的地方並不適合蓋房子。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值得注意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需要注意 門前墳,房後水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無論大小事物,都會參照風水,一個人的運勢也與風水有關,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建房、白事。尤其是在農村,修房子要看風水,朝向,周圍環境等等,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