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斜口村7社村民許評,2011年他的妻子因患腦溢血去世,當時父親62歲,母親53歲患有高血壓;大的孩子8歲,第二個孩子7歲,最小的孩子才剛滿3歲。沒有一技之長的他,主要依靠在赤水鎮周邊幫人修房子打零工負擔起全家7口人的生計,後來愈加難以為繼。
在赤水鎮和縣工商質監局、縣農業農村局黨員幹部的傾力幫扶下,他家大力發展種養產業,租賃村集體門市經營特產和創辦物流快遞服務代辦點,家庭經濟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成功實現了脫貧,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01
傾情幫扶,循序脫貧
2014年,斜口村村民委員會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許評主動向村上提交了請求幫扶申請書。經過嚴格的審查公示程序,他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各級幹部常來他家開展幫扶,了解他的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和面臨的困難,分析他家致貧原因是缺技術,並根據其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量身制定了發展規劃。
他家一共只有6畝土地和林地10畝,土地全部栽種了玉米,最多收穫4000斤。幫扶幹部扶持他家餵養了8頭豬,動員他在農閒時候繼續到處打零工維持開始。經過各級幹部的真幫實扶,他家2014年底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2200多元,提高到了4000多元。2015年,他有了繼續發展的動力,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種養業培訓。家裡不僅繼續餵養肉豬,還發展了50多隻雞,鞏固了家庭收入來源。
2016年幫扶幹部多次到他家宣傳種植赤水河流域特色水果鳳凰李提高經濟效益,經過與家人商量,他主動向村民委員會申請了扶貧小額信貸2萬元和產業扶持基金3000元,用於購買栽種8畝共計400多株鳳凰李幼苗。他還積極參加專業水果栽種管理培訓學習拉枝、修剪、疏果、施肥、打藥。看到一顆顆茁壯成長的果苗,許評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
02
探索創業,致富奔康
2017年底,斜口村依託廈蓉高速互通的優勢條件,在高速路口附近修建了赤水河消費扶貧產品交易中心,建起了15間門市,給村民搭建了一個規範化經營的銷售平臺。第一書記、村幹部也鼓勵貧困戶租賃門市,經營家裡的特色農產品、水果等。許評主動向村裡成功申請了一間門市,銷售家裡種植的鳳凰李。在他家的門市正式開業後,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竭力幫扶全村的貧困戶做好水果產品包裝和宣傳。在全縣「3.15」誠信經營商家活動中,他們家第一次有機會在全縣的銷售平臺上展示赤水河的優質水果,有越來越多的商家和旅客前來購買。這讓他距離心中的夢想又更近了一步。
為了擴大銷售,提高經濟收入,幫扶責任人和村上幹部還幫助他們在網上搭建了銷售平臺,並在微信上推廣銷售水果,銷售量迅猛增長。可是每次發貨都要到14公裡遠的場鎮上,增加了運輸成本,幫扶幹部又給他出主意做快遞,積極幫扶他聯繫敘永各家快遞公司在他的門市設點。在他們的幫助下,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他便開始經營快遞業務。2018年僅用了5個月時間,他售出的赤水河甜橙、櫻桃、桃子、李子、農副產品,銷售額就達40萬元以上。2019年銷售額60萬元以上。他的心裡無比欣喜,這是他之前從未想過、夢寐以求情形,從發展養殖業到延伸種植業,再到後面嘗試做網上銷售、做物流都離不開幫扶幹部的真幫實扶,這讓他的心裡一直永遠銘記黨的好政策。在第一書記的鼓勵下,2019年許評提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社長,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為群眾辦事服務。
03
回饋鄉鄰,反哺桑梓
由於許評很勤勞、能吃苦,在幫扶責任人的指導下,他逐漸成了村裡脫貧致富帶頭人。2017年4月,他被村民選為7社社長。隨後,他多次到鎮村爭取項目資金,幫助社裡新建了人畜飲水池,實施了農網改造工程,實施道路硬化工程,給偏遠的小山村帶來了光明。全社基礎設施和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善。
「許社長真的太好了!帶領我們解決了上百年存在飲水難題。」家住斜口村7社的村民許少江激動地說,由於該社群山環繞,且降雨量小,人畜飲水一直非常困難。去年7月,烈日炎炎,許評帶領他們翻山越嶺尋找水源。歷時兩個多月的不懈努力,全社村民都吃上了安全清潔的自來水。
「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各級幹部真幫實扶,我們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享其成,更不能依賴國家過日子。」許評表示,他將用實際行動以身作則,鼓勵貧困群眾積極發展水果、農副產品,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許評從2014年進入貧困戶後,經歷了2016年扶貧小額信貸和產業扶持基金的東風從原來發展養殖業到發展赤水鎮主導特色產業鳳凰李、到藉助貧困村集體經濟項目開設門市從種養殖業再次轉型經營生意、到大家幫助下開始在全縣展示赤水河水果吸引客源韻達和順豐開設快遞點、2018年全縣大力宣傳報告貧困戶脫貧事跡,被瀘州電視臺採訪脫貧事跡,又被推選為敘永縣「脫貧模範」和赤水鎮「脫貧模範」。
原標題:《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