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過後,湘東群山青翠欲滴,漫山的油桐花潔白素雅。
順著潺潺溪水溯流而上,幾乎快到山谷最深處時,就是汪炳生養蜂的地方。見記者走上坡,汪炳生迎了過來。在他身後是一棟年代久遠的土樓,房前屋後擺放著不少蜂箱,蜜蜂在林間飛來飛去……
上面這段文字,是不久前新華社記者採訪瀏陽大圍山區農民養蜂脫貧致富時的見聞,文筆清新雋永,讀來讓人神往。
大圍山,地處羅霄山脈北段,一年四季,可供蜜蜂採蜜的植物不少。山裡人靠山吃山,養蜂的農戶不少,瀏陽市大圍山鎮黨委書記黃珍敏說,「鎮上有養蜂人家800多戶,去年蜂蜜產量超過50萬斤。」
這是大圍山村養蜂大戶陳興初發給的視頻。前些日子,在他家裡購買了兩斤百花蜜,估摸快吃完了,他便發微信過來問還要不要繼續購買。
「現在主要是採烏桕花,當然還有一些別的花,還是百花蜜。」陳興初又發了一個割蜜的視頻過來,看著真讓人滴口水。
頭一次見到陳興初,還是三個月前,田裡的紫雲英花快要謝了的時候。
圖為養蜂專業戶陳興初和他的蜂蜜(劍裘 攝)
當時,大名鼎鼎的「蜜蜂哥哥」何國華聽說要採訪幾個靠養蜂脫貧致富的農民,二話不說,驅車一個多小時,帶著從公司所在的沿溪鎮來到大圍山村的老陳家。
什麼?沒聽說過「蜜蜂哥哥」,看來您對這行還不太熟悉。長沙蜂產品有兩大本土品牌,一是劉家銀創立的「明園」,再就是何國華的「蜜蜂哥哥」。
「蜜蜂哥哥」這張被蜜蜂爬得滿身滿臉的著名照片廣為流傳,還被作為品牌標誌印在公司所有蜂產品上。這麼多蜜蜂爬上身,猜想是不是把蜂王放在身上了。
「對,就這麼簡單。但是要忍受成千上萬隻蜜蜂在身上、臉上爬,一般人做不到。」何國華淡淡地說,似乎不願透露全部的秘密。
說話間即來到大圍山腳下的老陳家中,院內處處蜜蜂飛舞,讓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可千萬別被蟄一下。
圖為養蜂專業戶陳興初家(劍裘 攝)
陳興初早在15年前就跟著「蜜蜂哥哥」學養蜂,如今已經成為當地養蜂的一把好手,家裡現有150箱中蜂,下半年要去醴陵趕花。
「您一年養蜂有多少收入啊?」
「這些蜜箱一年下來能割3000多斤蜜,賣50塊錢一斤,也就10多萬。」老陳脫口而出。
「不止這麼多,每年二、三十萬元應該有的。」何國華笑了笑,小聲告訴,老陳打了埋伏。
注意到,老陳家有兩臺小車,一臺麵包車和一臺越野車。
圖為陳興初家的車(劍裘 攝)
「您是不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不是不是,早就脫貧了。」老陳實話實說。
聽說要採訪貧困戶,老陳打電話把村裡46歲的陽正寒喊了過來,陽正寒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跟著他學養蜂,也已經脫貧了。
圖為陽正寒(左)向陳興初討教養蜂經驗(劍裘 攝)
陽正寒是2017年才開始養蜂的,以前養過黑山羊。
「養蜂沒有什麼成本,也沒有什麼風險,真的感謝何總。」陽正寒緊緊握住何國華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何國華每年給瀏陽市願意養蜂的貧困戶免費提供5箱種蜂,連續3年;同時,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和蜂產品回收服務,這種方式讓許多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有不少人還成了老陳這樣的養蜂能手和專業戶。
3年以來,陽正寒的蜜蜂已經繁殖到50箱,去年割了900斤蜜,賺了四五萬。今年,他以每箱360元的價格賣了30多箱蜜蜂,賺了一萬多塊。
「我在大圍山的一些景點做遊客生意,可以賣到100塊一斤。」陽正寒有些得意地告訴。
這是實話,曾經在一些景區買過普通的百花蜜,就是100塊錢一斤。
圖為貧困戶在領取蜜蜂哥哥贈送的種蜂(照片由何國華提供)
何國華告訴,「我在瀏陽市幫扶像陽正寒這樣的貧困戶,總共有1000多戶。此外,龍山、桑植、洞口等7個縣都有幫扶對象,光龍山就有462戶。」
因為幫貧困戶發展蜂蜜產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蜜蜂哥哥」被評為2017年度湖南省最美扶貧人。
圖為蜜蜂哥哥何國華被評為湖南省最美扶貧人物(照片由何國華提供)
在長沙市,除了「蜜蜂哥哥」何國華,還有一些養蜂專業合作社也參與到精準扶貧的工作中來。比如,寧鄉道林鎮何樂不為養蜂合作社、菁華鋪蜜蜂姑娘、望城區銅官街道曉圓子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均採取免費送種蜂、免費教技術、保底收購蜂產品等形式,幫助貧困戶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
據了解,蜂蜜產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大等特點,特別適合在蜜源豐富的山區作為精準扶貧項目來推廣。「蜜蜂哥哥」何國華告訴,「目前,僅在瀏陽市就有5300多戶農民養蜂,全長沙市蜂蜜產業規模做到二、三十億不成問題。」
內容丨郭建球
製作丨陳梓欣 曹 芹
【來源:長沙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