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看長沙丨蜂蜜產業篇:將甜蜜事業進行到底

2020-12-26 瀟湘晨報

立夏過後,湘東群山青翠欲滴,漫山的油桐花潔白素雅。

順著潺潺溪水溯流而上,幾乎快到山谷最深處時,就是汪炳生養蜂的地方。見記者走上坡,汪炳生迎了過來。在他身後是一棟年代久遠的土樓,房前屋後擺放著不少蜂箱,蜜蜂在林間飛來飛去……

上面這段文字,是不久前新華社記者採訪瀏陽大圍山區農民養蜂脫貧致富時的見聞,文筆清新雋永,讀來讓人神往。

大圍山,地處羅霄山脈北段,一年四季,可供蜜蜂採蜜的植物不少。山裡人靠山吃山,養蜂的農戶不少,瀏陽市大圍山鎮黨委書記黃珍敏說,「鎮上有養蜂人家800多戶,去年蜂蜜產量超過50萬斤。」

這是大圍山村養蜂大戶陳興初發給的視頻。前些日子,在他家裡購買了兩斤百花蜜,估摸快吃完了,他便發微信過來問還要不要繼續購買。

「現在主要是採烏桕花,當然還有一些別的花,還是百花蜜。」陳興初又發了一個割蜜的視頻過來,看著真讓人滴口水。

頭一次見到陳興初,還是三個月前,田裡的紫雲英花快要謝了的時候。

圖為養蜂專業戶陳興初和他的蜂蜜(劍裘 攝)

當時,大名鼎鼎的「蜜蜂哥哥」何國華聽說要採訪幾個靠養蜂脫貧致富的農民,二話不說,驅車一個多小時,帶著從公司所在的沿溪鎮來到大圍山村的老陳家。

什麼?沒聽說過「蜜蜂哥哥」,看來您對這行還不太熟悉。長沙蜂產品有兩大本土品牌,一是劉家銀創立的「明園」,再就是何國華的「蜜蜂哥哥」。

「蜜蜂哥哥」這張被蜜蜂爬得滿身滿臉的著名照片廣為流傳,還被作為品牌標誌印在公司所有蜂產品上。這麼多蜜蜂爬上身,猜想是不是把蜂王放在身上了。

「對,就這麼簡單。但是要忍受成千上萬隻蜜蜂在身上、臉上爬,一般人做不到。」何國華淡淡地說,似乎不願透露全部的秘密。

說話間即來到大圍山腳下的老陳家中,院內處處蜜蜂飛舞,讓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可千萬別被蟄一下。

圖為養蜂專業戶陳興初家(劍裘 攝)

陳興初早在15年前就跟著「蜜蜂哥哥」學養蜂,如今已經成為當地養蜂的一把好手,家裡現有150箱中蜂,下半年要去醴陵趕花。

「您一年養蜂有多少收入啊?」

「這些蜜箱一年下來能割3000多斤蜜,賣50塊錢一斤,也就10多萬。」老陳脫口而出。

「不止這麼多,每年二、三十萬元應該有的。」何國華笑了笑,小聲告訴,老陳打了埋伏。

注意到,老陳家有兩臺小車,一臺麵包車和一臺越野車。

圖為陳興初家的車(劍裘 攝)

「您是不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不是不是,早就脫貧了。」老陳實話實說。

聽說要採訪貧困戶,老陳打電話把村裡46歲的陽正寒喊了過來,陽正寒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跟著他學養蜂,也已經脫貧了。

圖為陽正寒(左)向陳興初討教養蜂經驗(劍裘 攝)

陽正寒是2017年才開始養蜂的,以前養過黑山羊。

「養蜂沒有什麼成本,也沒有什麼風險,真的感謝何總。」陽正寒緊緊握住何國華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原來,何國華每年給瀏陽市願意養蜂的貧困戶免費提供5箱種蜂,連續3年;同時,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和蜂產品回收服務,這種方式讓許多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有不少人還成了老陳這樣的養蜂能手和專業戶。

3年以來,陽正寒的蜜蜂已經繁殖到50箱,去年割了900斤蜜,賺了四五萬。今年,他以每箱360元的價格賣了30多箱蜜蜂,賺了一萬多塊。

「我在大圍山的一些景點做遊客生意,可以賣到100塊一斤。」陽正寒有些得意地告訴。

這是實話,曾經在一些景區買過普通的百花蜜,就是100塊錢一斤。

圖為貧困戶在領取蜜蜂哥哥贈送的種蜂(照片由何國華提供)

何國華告訴,「我在瀏陽市幫扶像陽正寒這樣的貧困戶,總共有1000多戶。此外,龍山、桑植、洞口等7個縣都有幫扶對象,光龍山就有462戶。」

因為幫貧困戶發展蜂蜜產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蜜蜂哥哥」被評為2017年度湖南省最美扶貧人。

圖為蜜蜂哥哥何國華被評為湖南省最美扶貧人物(照片由何國華提供)

在長沙市,除了「蜜蜂哥哥」何國華,還有一些養蜂專業合作社也參與到精準扶貧的工作中來。比如,寧鄉道林鎮何樂不為養蜂合作社、菁華鋪蜜蜂姑娘、望城區銅官街道曉圓子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均採取免費送種蜂、免費教技術、保底收購蜂產品等形式,幫助貧困戶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

據了解,蜂蜜產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大等特點,特別適合在蜜源豐富的山區作為精準扶貧項目來推廣。「蜜蜂哥哥」何國華告訴,「目前,僅在瀏陽市就有5300多戶農民養蜂,全長沙市蜂蜜產業規模做到二、三十億不成問題。」

內容丨郭建球

製作丨陳梓欣 曹 芹

【來源:長沙觀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貴州封匠科技,助力扶貧產業!習水小壩習蜜蜂蜜!
    貴州封匠科技有限公司勵志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打造真正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在黔都大山之中尋找真正需要的「精準扶貧」產業。「習蜜」產自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小壩,這裡地處習水國家級森林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位於10萬畝原始森林腹地,植被茂密,水體潔淨。
  • 駐村「幫」丨強產業、引能人 他「織出」雅江扶貧產業
    編者按:用腳步丈量大地,將背影留給家人,將笑臉留給鄉親。6月16日起,衡陽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扶貧辦聯合紅網推出一個個有血有肉接地氣的故事,看衡陽「駐村幫」如何用心用情譜寫一曲曲動人的扶貧之歌!此前在幫貧困戶劉曉清家落實了教育助學、健康扶貧後,6月15日,谷安來再次對劉曉清家進行脫貧攻堅「回頭看」回訪。劉曉清今年59歲,因病致貧,說起谷安來他說不完的感激:「谷隊長不厭其煩地幫我們解決一個個困難,前不久還幫我家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木材購銷合同糾結案。他說要幫我發展產業,我很有信心,現在正著手準備幹起來。」
  • 段家堡鄉以發展特色扶貧產業為引擎——蜂蜜加工車間項目喜獲豐收
    段家堡鄉以發展特色扶貧產業為引擎——蜂蜜加工車間項目喜獲豐收 2020-08-09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馮越:創新基金投資模式,走寬產業基金扶貧路
    扶貧進行時他走遍全縣15個鄉鎮和8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對當地的企業進行摸底調研發現基金在當地面臨無項目可投的尷尬境地在馮越的大力推動下扶貧基金的投資工作逐步打開了局面同時培育了一家本土企業完成產業轉型登陸新三板今天,國投2020扶貧系列報導與您一起走近馮越看他如何創新基金投資模式走寬產業基金扶貧路
  • 聊城市高唐縣|人和街道黨工委:產業扶貧成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的...
    扶貧扶長遠,摸排調查是關鍵。為落定產業扶貧項目,成立扶貧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專門力量對轄區企業進行了摸排調查,綜合考慮企業規模、發展前景、綜合實力、社會責任等因素,經過調查研究分析,山東維克多利紙業有限責任公司脫穎而出。
  • 長沙鎮:產業扶貧青蘿蔔,群眾致富「金蘿蔔」
    3月20日,長沙鎮產業扶貧企業東晟農業發展公司,舉行了「長沙鎮產業扶貧項目(青蘿蔔)現金發放儀式」。現金發放現場,120餘名來自長沙鎮及周邊毗鄰鄉鎮與公司籤訂青蘿蔔定向種植合同的群眾,共領取了20萬餘元的青蘿蔔收購貨款。「青蘿蔔好呀,比我自己栽種玉米紅薯強多了。
  • 臨高和舍高龍村「蜂司令」柯吉全: 追花逐蜜釀造「甜蜜事業」
    在海南省臨高縣和舍鎮新風村委會高龍村,有一位中年男子嘴巴特別甜,像吃了蜜糖一樣,他每天都穿梭在綠油油的叢林裡,觀察蜂群的活動情況,繁忙的追尋著那份屬於自己的「甜蜜事業」,這是「蜂司令」 柯吉全現在的生活。
  • 精準施策 實現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有效銜接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推進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相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核心任務,需要及時謀劃、精準施策、創新推進。確保資產銜接,發揮產業扶貧資產最大效益。一是全面梳理清查精準扶貧以來各類扶貧資金及其形成的扶貧資產。
  •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2020-10-1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潘夏雨:青春閃耀產業扶貧路
    在這裡,欽州市人大代表潘夏雨帶領他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園豐集團,大力發展養雞、養豬產業,在產業扶貧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走出一條既適合企業發展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生態農業新途徑。△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五屆人大代表潘夏雨。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幫助農民更好發展「甜蜜」事業
    2017年12月,時任蜜蜂所所長王加啟帶領專家團隊深入寧陝縣開展扶貧工作,確立了李建科作為對口寧陝幫扶聯繫人。從此以後,當地蜜蜂養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李建科團隊發現,大多數蜂農不會科學養蜂。他舉了好幾個例子:取蜜方式粗放,產品存在質量隱患。當地普遍採用煙燻驅趕蜜蜂,再將蜂巢從蜂桶取出,將帶有蜜蜂幼蟲的蜂巢弄碎,製作土蜂蜜,產品衛生標準和質量難以保證。技術不過關。
  • 柳河縣把光伏產業作為扶貧主導產業 一主三優助摘帽
    產業作為扶貧主導產業,投資1億元,建設了1座縣級電站和38座村級電站。目前,6兆瓦縣級電站正在進行規劃選址、可研設計等前期工作,建成後可實現收益720萬元,帶動1800戶貧困戶脫貧;4兆瓦38座村級電站相繼建設完成,年可實現收益480萬元,帶動貧困戶1200戶年均增收3000元。
  • 甘肅積極謀劃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檔升級
    記者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過去三年來,甘肅通過制定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產業扶貧配套政策,把扶貧資金精準到戶扶持貧困戶擴大種養規模與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構建扶貧產業體系進行有機結合,拉開架勢構建投入保障、生產組織、產銷對接、風險防範「四大體系」,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2017年,中冶建工選派事業二部副總經理(現任中冶建工工程部副部長)徐貽前往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擔任副縣長一職。「心中還是很忐忑,從一個建築施工企業到政府機關工作,自己會不會不適應,難免會有一絲擔憂。」談及這次掛職,徐貽如是說到。
  • 民樂:產業扶貧 讓貧困戶變身產業工人
    民樂縣把「產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產業」作為脫貧的重要動力,依託張掖海升集團開展訂單式免費技能培訓,引導企業充分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和農村其他富餘勞動力,讓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實現農民到新型產業工人的轉變,實現穩定脫貧。
  • 莫將產業扶貧項目用來「揩油會餐」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然而,記者近日在基層採訪發現,對一些不法分子來說,產業扶貧項目既是「唐僧肉」,種種「特事特辦」大可從中撈一把;又是「護身符」,就算騙局遭人識破,因為事關扶貧,基層幹部多數也敢怒不敢言。
  • 「鏈動」丨建樓如同「搭積木」 湖南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14市州「全...
    相關報導:「鏈動」丨鏈「鏈」圈「圈」 湖南新能源裝備產業電力澎湃「鏈動」丨鏈鏈融合打造「湖南芯」 湖南迎來「碳時代」「鏈動」丨先進硬質材料產業鏈:讓「工業的牙齒」更「硬氣」「鏈動」丨工業「輕騎兵」隊伍逐步壯大 湖南新型輕合金產業已成群「鏈動」丨搭建AI「生態圈」 麓谷著力打造智能新名片「鏈動」丨新生代「防護盾」立足湖南 為信息化築起「安全堤壩」2013年以前,遠大住工就率先提出了把這種「搭積木」式的建房模式引入中國。
  • 長沙職校牽手韓國產業協會 職教改革步入快車道
    「醫教協同」「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對接市場、對接產業、服務人民健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能力,1月7日下午,長沙衛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羅文章帶隊赴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行深入考察調研,與韓國美麗健康產業協會籤訂了醫教協同、校協合作框架協議。
  • 小產業釋放大能量
    食用菌產業栽培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是許多地區首選的扶貧產業。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嚴重缺水,產業的發展被緊緊卡住了脖子,廣西田東平略村精準選擇了養鴿產業。據統計,規模1000頭的養豬場每天大約要用15噸水,而同樣規模的養鴿場只需要1噸左右,而且出欄很快,23天錢就可以到百姓口袋裡,更適合在缺水地區發展。村裡成立了養鴿合作社,一大批村民靠養鴿脫了貧。
  • 主固村:挖掘特色資源優勢 走出產業扶貧新路子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主固村:挖掘特色資源優勢 走出產業扶貧新路子   日前,在東源縣船塘鎮主固村秀珍菇產業基地內,村民們正忙著將菌棒小心翼翼地移進栽培基地,一排排比肩而立的菌架已載滿菌袋,整齊有序地排列在大棚內。「這個季節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秀珍菇生長。」村民羅飛疊一邊熟練地擺置手中的菌棒,一邊向記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