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人——藍姣妮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澎湃新聞

幫扶人——藍姣妮的扶貧故事

2020-12-18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五鎮上李村委哪六屯貧困戶謝其葉雙手抱拳,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共產黨好,共產黨萬歲,我要感謝我的幫扶者,感謝工作隊員,感謝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謝其葉今天美好的生活」,臉上寫滿了感激之情。

謝其葉的幫扶人是藍姣妮,是一個身材矮小但不嬌弱的女同志,是來賓市興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普通的扶貧幫扶者。

2019年3月,因工作需要,她的幫扶工作由平陽鎮那磊村那磊屯轉換到三五鎮上李村委哪六屯,幫扶工作更換的第一個周末,她愛人給她當司機,帶上兩個孩子,開著私家車往上李村委哪六屯貧困戶家出發。由於對貧困戶家庭住址不熟悉,她老公根據導航提示開往上李村,由於村路蜿蜒崎嶇,導航不夠明確,對當地語言又溝通不暢的情況下,在村路上拐了好幾圈才找到進入上李村委的路。

當她第一次走進三五鎮上李村哪六屯謝其葉家的時候,望著四面透風的土坯房,家裡唯一的電器就是多年前購買的電壓力鍋,家裡僅有的一張舊餐桌也是孩子們的書桌,她的心情一下沉重了,生活環境如此簡陋,貧困戶的生活狀況有多艱難可想而知,這是她碰到生活最艱苦的貧困戶。壓力一下子迎面而來,她皺緊眉頭,看來扶貧工作不是她想像的那麼簡單,她自問能讓這一家人順利脫貧過上好日子嗎?

一連好幾個夜晚,她都睡不著,翻來覆去的想,扶貧工作該從哪裡著手呢?她看著剛剛斷奶的女兒,以及剛上小學一年級需要她輔導作業的兒子,扶貧工作和家事纏在一塊讓她有點理不清頭緒了。這時候,她想起了出身農村的家婆對她的囑託:「扶貧是積德行善的好事,家裡你不用操心,放心去吧!」她心裡想:「既然組織把這貧困戶交給我,那就是對我的信任,我就要對得起領導的信任、對得起貧困戶的期盼,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稱號。不能再猶豫了,幹!而且還要努力幹好!」

她深知作為幫扶者,首要任務是儘快了解貧困戶情況,把自己融入群眾,才能開展好工作。她利用周末時間到貧困戶家中和貧困戶暢談,摸清貧困戶的家庭人員情況和基本生活情況。一開始,有些群眾對她有疑慮,當她向村民問起謝其葉家的各種情況時,大家都是很客氣地笑笑,不願多說一句話。有些村民不信任的說:「年年扶貧年年貧,謝其葉要是脫貧了全村的人都可以脫貧了」,她暗自下定決心:儘快摸清貧困戶的生產生活狀況,讓貧困戶熟悉各項扶貧政策,因人制宜,解決實際困難。

危房改造,給貧困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了解到貧困戶謝其葉的母親是殘疾人,妻子患有精神智障,女兒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兒子剛滿兩歲,家裡全靠80多歲的老母親操持家務以及看管兩個孩子,謝其葉因此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家種植農作物,一家人住在岌岌可危的土坯房裡, 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雖然頂棚掛著塑料布,卻依然打溼了棉被。經過藍姣妮及上李駐村工作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6月,謝其葉一家申請到特困戶指標,申請到6萬元資金,僅僅用了100天時間,他就蓋起了82平米的磚混結構平房,一家人高高興興的搬進新房,再也不用為颳風下雨天發愁了。那年上李村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在脫貧交流座談會上,謝其葉自發上臺發言,自擬了一幅對聯,上聯是「扶貧政策好」,下聯是「送錢又建房」,橫批「共產黨萬歲」,連連稱讚共產黨好,這就是文章開頭出現的那一幕,這是貧困戶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是對幫扶幹部最大的褒獎。

圖為2019年藍姣妮在貧困戶危房家中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

圖為藍姣妮和貧困戶一家在新房前合影

灌輸「要我發展變為我要發展」,發展產業,實現增收

經過深入走訪考察,發現貧困戶謝其葉為了照顧家庭不能外出務工,但是他身強力壯,為人勤快,能吃苦耐勞,她多次深入謝其葉家,和他一家探討脫貧辦法,她尊重他的發展意願,利用他自身特長,向他宣傳了小額信貸和以獎代補的政策,讓他熟知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業等均可享受相應的資金補貼,鼓勵他擴大規模發展家庭養殖業種植業。在她的建議下,2019年8月,他申請到小額信貸三萬元的扶貧資金,於當年購買200隻雞苗,她還聯繫了獸醫為他提供技術指導,擴大種植優質稻7畝,種植甘蔗63畝,她周末有時間就陪同貧困戶在稻田間和甘蔗地觀察農作物的長勢情況,這一年農作物和家禽共收入48480元,獲利2萬多元,當年一舉實現了脫貧,生活狀況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圖為藍姣妮和貧困戶在田間了解優質稻的生長狀況

幫助同事,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人脫貧不算脫貧,集體脫貧才是真脫貧。自從2019年2月藍姣妮同志所在的單位接到上李村的扶貧工作任務開始,同事們自發成立上李扶貧工作的小團隊,口號是:互幫互助不掉隊,集體脫貧奔小康。有些阿姐們剛接觸扶貧工作,對扶貧工作摸不著頭腦,她耐心教阿姐們運用APP輸入數據,教她們如何填寫扶貧手冊,告訴她們摸清貧困戶情況的方法。她和同事們一起研究各種扶貧政策,探討各種扶貧方案。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分小組入戶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向貧困戶宣傳各種扶貧政策,鼓勵貧困戶擴大種植和養殖業,鼓勵年輕人外出務工,給待業人員提供就業信息和培訓。在各項政策的激勵下,村上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家家都擴大了發展規模,新增產業戶每年成倍增長,全村的人年均純收入都超過了脫貧人均收入標準,完成全村脫貧的任務。

圖為藍姣妮和全體同事和上村第一書記探討扶貧方案

扶貧工作,她始終任勞任怨,努力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她不是扶貧戰線上的排頭兵,但她是幫扶的領隊人,是共產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她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盡職履責,做好一名扶貧幫扶人。

來源:興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興賓發布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原標題:《幫扶人——藍姣妮的扶貧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微微:進一步講好湖南扶貧故事、政協助力故事和委員幫扶故事
    會議傳達學習了汪洋主席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傳達了省委常委會聽取省政協助力脫貧攻堅情況會議精神;報告了全省助力鞏固脫貧成果萬戶幫扶行動開展情況;審議了關於評選表彰全省政協扶貧行動先進個人的方案(草案);傳達學習了全國地方政協秘書長工作交流座談會會議精神;報告了全省政協上半年工作情況及三季度工作預安排;通報了市州政協上半年工作情況;審議了機關信息化工作管理辦法
  •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產業扶貧故事丨眾手幫扶自勵解困,脫貧致富回饋鄉鄰 2020-10-1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網絡扶貧】扶貧帶入新思維 精準幫扶見成效
    【網絡扶貧】扶貧帶入新思維 精準幫扶見成效養雞、護林……郊區周潭鎮楓林村貧困戶周總社每天生活忙碌充實。日前,記者在楓林鄉村生態家庭農場見到周總社時,他剛剛結束護林工作到家庭農場幫忙打掃、餵雞。「在養雞場幫忙加上護林員工資和其他補貼,我一年能收入15000元。」
  • 「我的扶貧故事」從被幫扶到幫扶 是幸運也是責任丨道真自治縣棕坪...
    作為一名幫扶幹部,能在工作中獲得群眾稱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從貧困群眾到扶貧幹部,是幸運也是責任,走在脫貧路上,我感到無比榮光。我叫皮雲蕾,今年26歲,是道真自治縣棕坪鄉勝利社區的扶貧專幹,也是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員。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法院人扶貧戰記 ——白山市江源區人民...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法院人扶貧戰記 ——白山市江源區人民法院駐村第一書記崔兆偉 2020-12-24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白雲區派駐水城縣結對幫扶工作組工作人員...
    2018 年 4 月,白雲區委組織部選派我到六盤水市水城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水城縣轄 30 個鄉鎮 188 個村(居),總面積 3607.82 平方公裡,總人口 96.69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74.58 萬人,少數民族人口 42.25 萬人。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村裡最會賺錢的人 在斜磅村,最快被村民傳開的是林高揚是「最會賺錢的人」。真扶貧就要真脫貧,林高揚一直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必須確保真正做到從「輸血」扶貧轉變成「造血」脫貧。 為儘快推進落實幫扶項目,他利用休假時間開著私家車去佛山、中山以及湖南郴州等地,尋找適合當地村民的發展項目。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法院人 堅守一線為初心...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法院人 堅守一線為初心 ——琿春市人民法院鹹東雪的扶貧故事 2020-12-14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烏江邊上的幫扶情丨德江縣桶井鄉下坪村幫扶幹部...
    我叫何開恩,2016年9月參加工作,是德江縣桶井極貧鄉村建站負責人,同時也是下坪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下坪村位於桶井鄉南部,距離桶井鄉政府所在地12公裡,距離縣城39公裡,全村14個村民組,433戶1941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02戶968人,屬於一類深度貧困村。
  • 【講扶貧故事】扶貧政策「照亮」裡進掌
    【講扶貧故事】扶貧政策「照亮」裡進掌 2020-12-1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用筆記本記錄下幫扶工作點點滴滴丨德江縣龍泉鄉...
    幾年辦公室的工作經歷,讓我養成了做備忘、寫心得、記小結的習慣,我把它運用到了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共幫扶5戶13人,其中缺資金2戶、缺技術1戶......」裡面有扶貧政策,有省、市、縣、鄉的脫貧攻堅會議精神,有自己的工作日記,有幫扶對象家庭基本情況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這個筆記本,在村開展走訪時我會隨身攜帶,方便時就翻一下、記一下。因為平時單位事情較多,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幫扶對象的大小事情都記在本子上,放在心裡頭,落實在行動中。
  • 我的扶貧故事|彭小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幫扶對象
    我叫彭小雨,今年33歲,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人。曾經是威寧的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妻子在黔西工作,所以我通過公務員招考來到甘棠鎮人民政府。到甘棠鎮以後,我被派到三馬村任駐村幹部。從老師到幫扶幹部的轉變,雖然開始時有些不適,但為了儘快進入角色,我加班加點的把村裡關於扶貧政策方面的資料學完,並通過和村幹部們交流,了解本村的基本情況和貧困戶的情況,共同商議扶貧幫扶方案、方法,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堅決在脫貧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幫扶需堅持丨黃平縣新州鎮新莊村同步...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也曾心存疑慮。  如今,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顯著!  駐村以來,通過對貧困戶基本情況的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徐貽,懷揣著對農村的特殊情感,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便前往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開始自己為期兩年的扶貧之旅,為貫徹落實各項幫扶措施貢獻自己的力量。轉換角色,做精準扶貧的「調研員」「引水方知開源不易」。從一個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到政府機關公職人員,對沿河縣的陌生以及缺乏脫貧攻堅工作經驗讓徐貽有點不知所措。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茂香: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 2020-12-0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故事」我與結對幫扶戶的「扶貧情緣」|從江縣西山鎮黨政辦主任...
    人多,熱鬧。」賈收安熱情地對我說。賈收安是我幫扶的一個貧困戶。我們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把彼此當成親人,這都是脫貧攻堅牽的「紅線」。2017年底,根據組織安排,我從加鳩鎮調到西山鎮黨政辦工作。2018年初我被安排到大醜村結對幫扶9戶貧困戶。在開展幫扶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賈收安這一戶。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奏響「脫貧曲」丨普定縣補郎鄉補郎村駐...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跟扶貧工作搭上邊,但是現在:普定、補郎、農村、扶貧就是我生活的關鍵詞。 還記得第一次作為駐村幹部來到補郎村時,我的心情緊張而又激動。那天我走訪了補郎村二組貧困戶,記憶最深刻的便是村民黃望明家。黃大哥33歲了,他家共7口人,大女兒剛上一年級,另外一兒一女還只有2歲左右,70多歲的老母親雙目失明,老父親患有腿疾,長年臥病在床。
  • 講好司法扶貧故事 展現法院人風採
    講好司法扶貧故事 展現法院人風採 2020-12-18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讓幫扶對象的生活好起來是有意義的事情丨水城縣...
    回想起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感慨萬千,五味雜陳。剛到坪寨鄉工作時,這裡路不通、電不通、水不通,對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礙。2015年,經鄉黨委政府安排,我精準幫扶浦中團家,剛到浦中團家走訪時,一家人的生活條件使我大吃一驚,甚至我都不敢相信還有這麼困難的家庭:浦中團一家四口人,浦中團年老多病,他的妻子智殘,大兒子眼睛有問題,小兒子啞巴,一家人住在用木塊堆砌的瓦房裡,常年風吹日曬,破爛不堪,家裡沒有一樣電器,沒有一張好床,沒有一套像樣的家具,他的家簡直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