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彭小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幫扶對象

2020-12-10 黔西縣融媒體中心

我叫彭小雨,今年33歲,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人。曾經是威寧的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妻子在黔西工作,所以我通過公務員招考來到甘棠鎮人民政府。到甘棠鎮以後,我被派到三馬村任駐村幹部。

從老師到幫扶幹部的轉變,雖然開始時有些不適,但為了儘快進入角色,我加班加點的把村裡關於扶貧政策方面的資料學完,並通過和村幹部們交流,了解本村的基本情況和貧困戶的情況,共同商議扶貧幫扶方案、方法,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堅決在脫貧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

走訪貧困戶

尚永貴是我到村後的幫扶對象之一,這名30多歲的漢子的轉變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從村幹部那裡了解到,因為尚永貴嗜酒成性,既不掙錢養家,也不教育子女,他的妻子最終忍受不了,離開了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妻子走後,尚永貴更加頹廢,家裡的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一家人就靠著低保救助為生。2013年,通過評議後他家被納入精準扶貧戶。

還記得第一次來到尚永貴家,屋裡亂七八糟,一股酒味撲鼻而來。多次走訪後,尚永貴也還是那副無所謂的樣子,無論你如何勸說,他都不為所動,看著他那5個還未成年的孩子,我也陷入了沉思。

事情的轉機也是一次走訪中發生的一件小事。那天,我和村幹部來到尚永貴家,天氣比較冷,走進他家屋裡,聞到一股濃濃的煤煙味,而尚永貴喝醉了正在床上睡覺,幾個孩子在屋裡玩耍,後面經過查看發現是煙管損壞,煤煙直接排放在家中,我便來到街上買好煙管並給他送去安裝好,同時給5個孩子送去禦寒的棉衣,並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

這一次,尚永貴和我交流了很多,答應以後會努力戒酒,好好發展生產,撫養自己的幾個子女。有了這次的轉變,為避免再生「變故」,我到他家的次數就更勤了。

考慮到尚永貴子女都還小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我便幫他家申請了基礎母牛、商品豬及本地土雞養殖項目,鼓勵他將產業發展起來,還幫助他申請護林員的崗位,一年工資10000餘元,讓他既照顧了孩子又有了穩定的收入。

尚永貴在放牛

一次次的走訪、一次次的幫扶,最終尚永貴也終於意識到生活不能如此頹廢,在如此好的政策下,努力靠自己的雙手好好撫養自己的5個子女才是自己最大的責任。

現在,尚永貴家中再也沒有了橫七豎八的酒瓶子,新房子裝修好了、新圈舍修起來了、環境衛生也改善了,而他也沒有了以往的頹廢,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望。

在這幾年的扶貧工作中,我也完全從教師的角色進入到了幫扶幹部的角色,作為一名駐村幹部,給予群眾幫扶和鼓勵,幫助他們摘掉「貧困戶」的帽子,共赴小康生活正是我駐村工作的意義所在。

校對:侯超 編輯:梅益銘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讓幫扶對象的生活好起來是有意義的事情丨水城縣...
    我叫楊雯,生於1980年,2013年到坪寨鄉工作,現在是坪寨鄉退役軍人事務站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坪寨鄉播落村小屯組的包組人員。回想起我的扶貧故事,心中感慨萬千,五味雜陳。剛到坪寨鄉工作時,這裡路不通、電不通、水不通,對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礙。
  • ...故事」我與結對幫扶戶的「扶貧情緣」|從江縣西山鎮黨政辦主任...
    賈收安熱情地對我說。賈收安是我幫扶的一個貧困戶。我們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把彼此當成親人,這都是脫貧攻堅牽的「紅線」。2017年底,根據組織安排,我從加鳩鎮調到西山鎮黨政辦工作。2018年初我被安排到大醜村結對幫扶9戶貧困戶。在開展幫扶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賈收安這一戶。第一次到入戶走訪時,他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
  • 【我的扶貧故事】靳濤:扶貧讓我歷練了人生
    2018年3月,我從貴州省畢節市金海湖新區應急管理局到畢節市小壩鎮西衝村任第一書記,第一印象就是感覺西衝村地偏人窮,全村7個村民組。  冬日,地處烏蒙山腹地的小壩鎮西衝村晨霧縹緲,呈現出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遠山經果林木生機勃勃,近山種植基地熱火朝天,山下灰瓦白牆庭院錯落,呈現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
  • 「我的扶貧/脫貧故事」白雲區派駐水城縣結對幫扶工作組工作人員...
    我叫鄧明禮,是白雲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2018 年 4 月,白雲區委組織部選派我到六盤水市水城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貴州省 16 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8 年,水城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 11.66 萬人,貧困發生率達 15.95%。初次參與脫貧攻堅的我,滿懷一腔熱血,深感責任重大。根據結對幫扶工作組的安排,我開始跑基層、搞摸底,進村入戶,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幫扶群眾。
  • 「我的扶貧故事」用筆記本記錄下幫扶工作點點滴滴丨德江縣龍泉鄉...
    更換破損窗戶玻璃除了照片,而今記得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筆記本,也成了我在龍泉鄉鬧水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近兩年來,最有成就的「戰果」之一,至今歷歷在目。裡面有扶貧政策,有省、市、縣、鄉的脫貧攻堅會議精神,有自己的工作日記,有幫扶對象家庭基本情況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這個筆記本,在村開展走訪時我會隨身攜帶,方便時就翻一下、記一下。因為平時單位事情較多,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幫扶對象的大小事情都記在本子上,放在心裡頭,落實在行動中。
  • 幫扶人——藍姣妮的扶貧故事
    幫扶人——藍姣妮的扶貧故事 2020-12-18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薛峰:送書
    這幾年,雖然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但也做了不少學生資助、控輟保學、貧困生幫扶、送教上門等精準扶貧工作。但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家鄉的變化》這本書了。前陣子學校在開展黨員幫扶的時候,我就把這個叫楊若涵的小朋友作為自己幫扶的對象。她的老家跟我的老家都在山裡頭,對於老鄉,我有一種特別的情結。那天,在幫扶儀式上,我把從鎮上超市裡買來的冬季穿的棉衣送給她,不料她很純真對我說,她已經有一件了。我突然反應過來,難不成我們都是在同一家超市買的同一款式的棉衣。
  • 「我的扶貧故事」從被幫扶到幫扶 是幸運也是責任丨道真自治縣棕坪...
    作為一名幫扶幹部,能在工作中獲得群眾稱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從貧困群眾到扶貧幹部,是幸運也是責任,走在脫貧路上,我感到無比榮光。我叫皮雲蕾,今年26歲,是道真自治縣棕坪鄉勝利社區的扶貧專幹,也是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黃智龍:小鳳 往前走是希望
    為了深入展示貴州監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苦奮鬥歷程,大力宣傳監獄系統幹部職工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精彩故事,激勵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最後勝利營造輿論之聲,貴州監獄在「兩微一網」同步推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系列報導,講述扶貧工作中的感人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幫扶奏響「脫貧曲」丨普定縣補郎鄉補郎村駐...
    我是一個音樂學專業畢業、學音樂教育的女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跟扶貧工作搭上邊,但是現在:普定、補郎、農村、扶貧就是我生活的關鍵詞。 還記得第一次作為駐村幹部來到補郎村時,我的心情緊張而又激動。那天我走訪了補郎村二組貧困戶,記憶最深刻的便是村民黃望明家。黃大哥33歲了,他家共7口人,大女兒剛上一年級,另外一兒一女還只有2歲左右,70多歲的老母親雙目失明,老父親患有腿疾,長年臥病在床。去往黃大哥家的路是一條非常泥濘的土路,土路的旁邊就是懸崖,這一大家子的人都擠在一間30來平米,灰暗,低矮的危房當中。對於他們來說生活艱難且危險。
  • 「我的扶貧故事」人間自有真情在|觀山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自2013年到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工作以來,我先後在區直部門、區屬國有企業任職,並響應黨委和政府的號召,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在這段工作經歷中,我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扶貧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扶,投入真情,用溫暖感動人心同樣不可缺少。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茂香: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 2020-12-0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戶生活好了 特別有成就感|凱裡市舟溪鎮青槓...
    我叫肖燕,既是凱裡市紀委監委的一名紀檢幹部,又是凱裡市舟溪鎮青槓村的扶貧幫扶幹部。對於常年戰鬥在監督執紀工作一線的我來說,扶貧工作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是我堅信任何群眾工作只要用誠心、用真情、肯下力氣就一定就能夠做好。
  • 「我的扶貧故事」從「扶貧小白」成為「行家裡手」丨甕安縣珠藏鎮...
    起初,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加上有些群眾不配合,且我所在的司法所僅有我一個人,如何扶貧?怎樣扶貧又兼顧本職工作?這樣的情況拷問著我......作為扶貧幹部,我深知肩上責任重大。記得第一次開展走訪,我全程處於「懵」的狀態,與幫扶對象交流更是「相顧無言」。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滿意就是我最開心的事丨興仁市委政法委幫扶...
    至此,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我想這真是特別的一天,對所有貴州扶貧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張沙沙(右一)在貧困群眾家我叫張沙沙,興仁市委政法委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2018年1月17日,我正式成為一名扶貧幹部,跟我的同事一起到波陽鎮大田角村開展貧困戶幫扶工作,由此開始了我長達3年的扶貧之旅。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鄉村我有一種天然的親切和熟悉感。在那時的我看來,大田角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沒什麼特別的。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帶貨大姐」|遵義市永樂鎮飛雲村幫扶...
    我是新蒲新區黨工委宣傳部的幹部龔小鳳,人稱我「帶貨大姐」。稱呼的由來,要從我到永樂鎮飛雲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說起。三年前,我單位開始掛幫永樂鎮飛雲村。後面他非要送一把自己賣的菜刀給我,多番推脫後想到這也是一份心意,就收下了,但家裡人少一直沒派上用場。春節時,家裡來親戚人多,我就把菜刀拿出來用,親戚們都說好用,還讓我幫忙買。這個事情啟發了我,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帶買菜刀的信息,親戚、朋友、同事,響應的人還不少。就這樣,我開啟了持續「帶刀模式」。
  • 「我的扶貧故事」周老漢家的生活變好了丨鳳岡縣永安鎮中心學校...
    在扶貧路上,我和眾多扶貧幹部一樣,與群眾們結下了深厚友誼,這裡面有感動、有汗水。我叫朱克強,是鳳岡縣永安鎮中心學校教師。2015年,我被學校分配到永安鎮龍山村天橋村民組開展幫扶工作。也就是那年,我見到幫扶戶周老漢,他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的扶貧故事」用真心照亮扶貧路丨安龍縣錢相街道冗達村幫扶...
    而在這個莘莘學子翹首以盼錄取通知書的夏日,毛代表的大女兒毛友婭的眼裡卻沒有期待的目光,支支吾吾地和我說:「謝伯伯,我不想去上學,想去打工幫補家用,減輕爸媽的負擔。」這是我2016年10月16日走訪毛代表家時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站在包保對象毛代表簡陋的家門前,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知道這次的幫扶任務很重。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每一個熱血青年,都有一個夢想;在短淺人生裡,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遇見那個你最想成為的自己。我叫白俊燃,是甕安縣司法局珠藏司法所負責人,也是珠藏鎮甕朗壩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