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必讀丨小兒虎口三關脈訣

2021-02-12 盧醫

幼幼匯集(上)


虎口三關脈訣


虎口者,叉手處是也。

三關者,第二指之三節是也。

除大拇指,第二指名食指,第一節為初關,又名風關。第二節為中關,又名氣關。第三節為末關,又名命關。

男以左手,女以右手,側看之。

驚風初得,紋出虎口,或在初關,多是紅色。

傳至中關也,赤而紫。若病又傳過,其色紫青,病勢深重。

其色青黑而紋亂者,病深。若見純黑者,危。

大抵紅者,風熱輕。赤者,風熱甚。紫者,熱驚。青春,積驚。青赤相半,驚積風熱,主急驚風。青而紫淡,伸縮來去,主慢驚風。紫紋青紋或黑紋隱隱相雜,似出不出,主有慢脾風。

凡手紋在初關者易治,過中關者難治,透未關者不治,三關直透大抵不治。

然脈絞彎曲入裡者,病雖重而證順,猶可用力。若紋勢如弓,反出外,靠於指甲者,斷不能生。三關紋如流珠,三五點相連,或形於面,或形於身,此危惡之甚者。

 

三關五色脈紋應病歌


小兒三歲內,虎口脈須參。

男左女右手,食指別三關。

無病紋難認,色隱淡紅黃。

色明應有患,青驚白是疳。

紫色為風襲,紅熱挾傷寒。

黑時中惡極,黃積主脾殃。

青黑驚為慢,紋多氣亂看。

內釣紋侵掌,危亡入命關。

三關指掌


一風關紋見易治,二氣關紋見病重,三命關紋見難治。


初關紋見紅赤為風熱,青紫為驚積,黑紫主兇,上二關者危,上三關者必死。初關紋見隱隱,認之不明者主慢驚。


寅關紋見淺青色,便青腹痛。深青色主驚悸。青黑色主驚搐內釣。淺紅色主內熱,或吐瀉不乳。紅赤主驚熱。深紫主煩躁驚哭。亂紋見主傷乳或吐瀉。


紅紋為熱輕,青紋定是驚。紫紋為變重,黑色命歸泉。黃色隱隱見,安寧無病延。有紋侵入掌,內吊病留連。凡透三關者,神仙應莫痊。


 

入門歌

五指梢頭冷,驚來不可安。

若逢中指熱,必定是傷寒。

中指獨自冷,麻豆證相參。

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細看。

 

 讚賞 

湖北省麻城市已故名老中醫趙淑炳治療頸椎病肩周炎的兩則經驗方

來看看!現代人是如何搞垮自己的頸椎和脊椎的?

小兒便秘辨治經驗

兒童便秘 驗方

免責聲明 本文源自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標明出處,分享此文出於傳播和學習交流之目的,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刪除。

更多分享/交流/合作,請聯繫微信:盧醫生

微信號:luyi520323

郵箱:2870679002@qq.co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每日更新

戳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逛逛精選小鋪!

相關焦點

  • 虎口三關脈訣
    幼幼匯集(上)\ 虎口三關脈訣
  • 小兒問病看指紋,虎口三關斷寒熱(田原對話中醫兒科大家劉弼臣)
    尤其,在這個寒溼的春天……今天的話題似乎有點遠了,小二筆拙,今天這篇略長的導讀,除了想和大家分享每天對自然、中醫、生命新的感悟,也因為今天田原老師與劉老的對話中,小二又一次,為經典、為古中醫那些充滿智慧和魅力的短句而感嘆——劉老談及從小兒氣血不穩,號脈就不準,所以古人看兒科病,要症狀結合小兒的「虎口三關」。
  • 《小兒推拿廣意》5
    木香 青皮 陳皮(各二錢五分) 濃樸(薑汁炒七錢) 神曲(炒) 麥芽(炒各五錢) 三稜(炮三錢) 香附砂仁(各五錢) 甘草(一錢)上為末.煉蜜丸.薑湯下.五苓散 治小兒大便洩瀉.小便不通.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 肉桂(減半)上銼劑.水煎服.
  • 虎口三關脈訣,大家快來學一學
    虎口者,叉手處是也。三關者,第二指之三節是也。除大拇指,第二指名食指,第一節為初關,又名風關。第二節為中關,又名氣關。第三節為末關,又名命關。驚風初得,紋出虎口,或在初關,多是紅色。傳至中關也,赤而紫。若病又傳過,其色紫青,病勢深重。
  • 小兒七珍丸,兒科必備
    三、粉沫狀溶液,小孩子服用無煩鬧。感冒咳嗽:濃痰、咽喉痛、咳嗽患兒可以服用小兒七珍丸,配合小兒咳喘靈顆粒,一般服用3天即可見效.超過3天,停用小兒七珍丸,單獨服用小兒咳喘靈顆粒。小兒便秘、上火:按說明書劑量,空腹服用。每日一次,一般當日即可排便,最多服用三次見效。配合合理飲食每月服用一次,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增強患者抵抗力。
  • 小兒推拿流派考究
    張振還從臨床實際出發,對以往手法進行梳理,刪其重複,正其錯誤,補其闕漏,將小兒推拿單一手法歸納為按、摩、掐、揉、推、運、搓、搖8種,複式手法歸納為鳳凰展翅、二龍戲珠、打馬過天河、黃蜂入洞、飛經走氣、蒼龍擺尾、赤鳳搖頭、水中撈月、按弦搓摩、猿猴摘果、天門入虎口、運水入土、運土入水13種,切合臨床實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兒科聖手 冠絕一代
    錢氏行醫,以《顱囟方》成名,曾治癒皇親國戚的小兒疾病,聲譽卓著,被授予翰林醫學士,就任太醫。錢氏精通醫藥各學科,尤精幼科,有「兒科聖手」之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  大醫精誠 尤擅兒科  錢乙三歲喪母,父親錢穎擅長針灸,但喜愛喝酒,又喜歡旅遊。有一次,他東遊海上,從此銷聲匿跡,一去再無蹤影。
  • 【健康韓城】冬季小兒多病 兒科專家支招預防
    【健康韓城】冬季小兒多病 兒科專家支招預防 2020-12-22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兒鼻出血及鼻竇區壓痛的臨床意義
    點擊下方連結閱讀本平臺其他精彩文章:【精彩圖文】北兒專家:新生兒和兒童出凝血詳解【推薦/精品】北兒影像中心:CT在兒科的應用【推薦/精品】一文全收藏小兒水電解質紊亂診治精華一圖看懂小兒驚厥持續狀態常用藥物川崎病治療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推薦/收藏】低鉀血症診斷、鑑別及治療流程圖(含心電圖)
  • 兒科 黃甡大夫談小兒食積的危害
    說白了,就是吃得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過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這時候很多食物不能被及時地消化吸收。這樣一來,它會損傷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積食。食物沒有被及時地消化吸收,就會鬱積生熱化火。我說積食是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是因為如果有積食了,就相當於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要倒了,那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很多家長都想不到的問題。
  • 小兒腹瀉又開始「興風作浪」……別擔心,中醫有招!
    寶媽小梅很苦惱最近她的寶寶莫名拉肚子一天5次左右,大便稀爛……小梅又著急又心疼立秋過後,媽媽們擔心、害怕的小兒腹瀉又開始「興風作浪」,來勢洶洶,找上門來!這可把老母親們愁壞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到底有什麼預防護理的實用妙招,能夠擊退腹瀉,讓娃不遭罪呢?
  • 「小兒推拿術」解決積食、咳嗽、發燒、發育緩慢等症
    小兒體稚嫩,快用簡單便捷的小兒推拿術,給孩子調補五臟,增強體質。 小兒脾常不足 某日感冒,在等看病的間隙裡,瞄了一眼兒科,那用鬼哭狼嚎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 小兒熱速清糖漿
    三、合理飲食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合理的飲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應根據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及時添加輔食,補充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蛋魚及肉類,均衡營養,防止偏食及挑食,以防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使小兒機體抵抗力下降,適量補充水分,防止呼吸道乾燥,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四、注意節制飲食「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 兒科(童)用藥推薦—天竺黃:兒科經典常用中藥、治療兒科熱證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的首選用藥
    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小兒痰熱驚癇、抽搐、夜啼。【用法與用量】3~9g。兒科經典常用中藥、治療兒科熱證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的首選用藥天竺黃是兒科經典常用中藥除了抱龍丸,在治療小兒驚風、高熱驚厥、感冒咳嗽的著名兒科中成藥三臣丸、安神鎮驚丸、定風散、防驚散、回春丹、小兒七珍丹中,天竺黃均為重要配伍組成。除上述經典成藥以外,還有很多天竺黃的經驗方治療小兒驚風,如天竺黃與硃砂配伍、天竺黃與琥珀配伍等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痙攣,臨床驗證可收到良好效果。
  • 粵喀聯手,攻堅克難—受援醫院新成立兒科血液腫瘤組
    ,培養兒科血液專科醫生,制定配套措施,計劃在年內先成立兒科血液腫瘤組,後續再逐步謀求發展壯大、獨立成科。  ▲圖丨陳廣道與蘇暢兩位主任在做兒科血液腫瘤成立計劃>  「兒科雖然曾有數位醫生進修小兒血液,但本院兒科中心一直未能獨立診治兒童惡性血液病,有必要重新進行專科培訓。
  • 小兒推拿六大流派體系
    三部小兒推拿專著的相繼問世。以後,歷代小兒推拿醫家因為時間、地域、治療風格的不同和對《小兒按摩經》的理解、發揮不同,所以對小兒推拿包括穴位、手法、操作方法也有了不同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形成小兒推拿的不同流派。
  • 小兒感冒,顆粒幫忙
    小兒感冒要及時治療,治療的意義在於提高身體本身的抵抗力。許多雲南中西藥結合醫生,為治療小兒感冒,開出了較好的方子。例如,雲南兒科名醫康誠之就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 1955年,康誠之在雲南省中醫醫院創建了中醫兒科。康誠之把自己祖輩積累的兒科醫療經驗與西醫相結合,看得準,療效好。一時前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據史料記載,當時,他的日平均接診在166~220人次。為了解決患兒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康誠之與其他西醫一起,擬定了40餘個協定處方,編成「兒科經驗方劑」。方劑很快流傳到曲靖、玉溪等地州醫院。
  • 20個小兒推拿手法,爸爸媽媽們快收藏吧!
    ,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推之。,夾入術者左手虎口內,右手拇指由小兒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稱補腎經。小兒推拿的穴位有點狀穴、線狀穴、面狀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較好療效,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小兒推拿優勢小兒推拿療法具有方便易行、適應範圍廣泛、療效奇特、無副作用、無痛苦等特點,患兒又可免除打針服藥之痛苦,遠離抗生素。因此深受患兒及其家長的歡迎,成為中醫兒科治療的一個特色療法。
  • 自學中醫 ▍臨床必讀書籍
    本文以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的《中醫臨床必讀叢書》為綱,供中醫愛好者學習。 一、經典著作 (6篇)《靈樞經》、 《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溫熱經緯》 二、診斷類著作 (3篇)《脈經》、《診家樞要》、《瀕湖脈學》 三、通用著作 (31篇)《中藏經》、《傷寒總病論》、《素問玄機原病式》、《三因極一病症方論》、《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內外傷辨惑論
  • 聖誕節到了,分享幾個小兒推拿技巧
    技巧一,關於食欲不振,嘔吐,洩瀉,疳積,痢疾等症狀。寶爸寶媽可以把孩子的食指面朝上,夾入自己的左手虎口內,然後用右手拇指進行推動。如果是從指根推到指尖,就屬於清肝經,如果是從指尖推到指根,就是補肝經。次數一般為100-500次。 技巧三,關於小便不利,口舌生瘡,五心煩熱等症狀。寶爸寶媽可以把孩子的中指面朝上,然後夾到左手虎口中,再用右手拇指進行推動,這裡也分為清心經和補心經。次數為100-500次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