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酒學院(新)028-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2021-02-13 晚安魯道夫

第二十八篇

頁數:P.51

酒名: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酒譜:

1.5 oz(45ml)檸檬伏特加

0.5 oz(15ml)君度橙酒

1 oz(30ml)蔓越莓汁

0.25 oz(7.5ml)萊姆汁

加冰搖和,濾掉冰塊倒入雞尾酒杯,以檸檬角或稍過的橘皮捲作為裝飾。

   

關於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關於柯夢波丹之前就有專文介紹過,請參考這篇: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仔細回想,柯夢波丹可能是我調酒生涯調過最多杯的雞尾酒之一(學徒生涯還給嶽雲鵬調過一杯,差點把小嶽嶽難喝死),它好喝、好看,用於教學也是很好的範例,這次就來補齊關於柯夢波丹的歷史故事,以及近期對它的一些想法~

柯夢波丹可說是經典雞尾酒殿堂最年輕的一杯,如果以它大約是1970-1980年代誕生,至今還不到半世紀,不過早在1933年,就已經有以Cosmopolitan為名的雞尾酒了~

"Pioneers of Mixing Gin at Elite Bars 1903-1933"

這杯酒的材料除了基酒不一樣,幾乎就是現代柯夢波丹的前身呀(圖右上角)~

 

對美國人來說,在禁酒令剛結束時對伏特加還相當陌生,調酒仍以琴酒為最大宗,到了1970-1980年代,伏特加調酒開始成為主流,它和其他材料好搭的特性,無論是專業調酒或是在家自調都很受歡迎~

我們用的是這本書:

The Art of the Bar:Cocktails Inspired by the Classics

翻譯者是Keith Ning,翻譯的相當優異,我就一字不漏的貼上了:

Cosmopolitan

1.5 oz citrus vodka

1 oz triple sec

0.5 oz fresh lime juice

lemon twist

將伏特加、橙酒、檸檬汁、以及蔓越莓汁一起注入裝滿冰塊的搖酒器中。

快速搖和20~30秒至結霜,

隔冰器過濾進冰好的雞尾酒杯中,

並噴附檸檬皮裝飾。

柯夢波丹應該算是美國近十年內最風靡全國的一款雞尾酒。雖說僅僅只是混合了伏特加、君度、新鮮檸檬汁以及一些蔓越莓汁,而且少了點像曼哈頓那樣經典調酒該有的複雜層次,它仍然是一杯清新討喜且充滿檸檬香氣的調酒。

這杯調酒第一次登場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那個時候 「Cosmo」 這詞就常被用來指稱那些光鮮亮麗的經典調酒。而究竟要具備那些要素才足夠被稱作是一個經典調酒呢?

最大的影響因素應該就是時間了吧,而我們認為還有其他幾項也相同重要。第一,經典雞尾酒的起源一定要具備爭議性,像是馬丁尼、古典雞尾酒、以及曼哈頓那樣,關於這些酒的源起到目前還是沒個一致的說法;第二,在成為經典雞尾酒之前,至少大家對這杯酒都要能夠耳熟能詳,就像看到一個V型雞尾酒杯大家自然就會聯想到馬丁尼,而古典雞尾酒甚至還有以它為名的雞尾酒杯;第三,一道經典的雞尾酒一定要在不論是街坊或是店頭都有著永不停息的話題性,似乎所有人在乎的就是如何能夠讓它更臻完美的境地。

柯夢波丹於1990~2000年間樹立起了它獨特的形象,這得歸功於像 「慾望城市」這些追逐光鮮亮麗時尚潮流的電視劇,讓這杯調酒不斷的亮相所致。但至於究竟這杯酒的起源是怎樣子的,則應該會是個茶餘飯後永不止息的議題。有人說這杯酒是在1980年左右時在舊金山誕生的,但是這只是個傳言。另外也有傳言說這杯酒是在1975年左右時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家牛排館被做出來的,當時是一位年輕且剛入行的調酒師,將蔓越莓汁加到神風特攻隊這杯調酒中給客人,偶然地營造出了某種顏色或是風味上讓客人感覺到很具有 「都會風格」 的一杯調酒。

或許最被人廣為所接受的柯夢波丹誕生緣由,是被歸功到一位在紐約的調酒師,Toby Cecchini,然而或許是因為謙虛的關係,他本人是否認承受這份殊榮的。他宣稱他其實做的只是另一杯同樣名字的酒而已。是在1987年左右在舊金山時,他與同事正在試著嘗試一些新的花樣,比如說把伏特加跟Rose’s 的萊姆糖漿及紅石榴糖漿混在一起之類的…

想當然而這樣子的結果就是過於甜膩而不自然。為了改善這樣子的狀況,他們遂採用了那時新出的 「絕對柑橘伏特加」,並以新鮮的檸檬汁取代萊姆糖漿,並加入的君度調整風味的平衡感,而最後蔓越莓汁其實只用了一些 (splash),把整體呈現調整到類似棉花糖那樣的討喜感。這杯調酒於是一炮而紅,且到處的人們都開始詢問且想喝到這杯酒,Cecchini的配方實在太成功了。後來這個配方就以 Cosmopolitan 為名,在世界各地風靡了聞名而來的酒客們。

當在家中調酒時,柯夢波丹通常的定位就是讓幾乎不懂調酒的人都可以輕鬆做出來的超簡易調酒。它的外觀看起來相當討喜,調製簡便,而且材料取得又方便。至今而言,許多的酒吧至少都會有個柯夢波丹或者類似它的改良酒譜,多半的改良方式都是採用不同的調味伏特加或是加入不同的果汁類成分,因此改良的可能性可說是無窮無盡。不論我們是否喜歡後來的柯夢波丹,可以肯定的是,這杯調酒從經典調酒殿堂的後門悄悄地探入,而且佔了一席不朽之地。

調製心得

柯夢波丹只有四種基本材料,但酒譜有很多種比例,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白柑橘酒與蔓越莓汁的用量~

白柑橘酒(君度)

我們先來看總裁Dale DeGroff的酒譜:(1tsp=5ml)

據本人所述,當他第一眼看到原始酒譜就覺得需要改變,他將Rose萊姆汁奐成新鮮萊姆汁、將白柑橘酒換成君度,並在最後噴附火焰柑橘皮油,這個酒譜被視為柯夢波丹的典範~

Rose是一種罐裝萊姆汁,Cheryl Cook的原始酒譜就是用它調製:

本書特別提到Flame a peel這個技法,它指的是加熱柑橘皮表面後以火焰的方式噴附皮油,這樣能烤出更強烈的橘皮味來襯託作品,柑橘類水果如檸檬、萊姆、柳橙、葡萄柚等都能噴附火焰皮油~

可以用打火機代替火柴,右手拿打火機左手拿皮,由內向外對著杯子噴,才不會噴到自己的手~

Gary Regan的酒譜,君度和酸都放很重,加上使用調味伏特加,成品柑橘味相當重,在比例上很像dash蔓越莓汁的神風特攻隊,我雖然不喜歡,但這個比例還蠻受重口味人的歡迎~

檸檬伏特加:萊姆汁:白柑橘酒:蔓越莓汁=3:1:2:dash

蔓越莓汁

鱈魚角(Cape Codder)這杯調酒(伏特加+蔓越莓汁)原本的名字是紅魔鬼(Red Devil),它是優鮮沛(Ocean Spray)這間公司為了推廣自家果汁的一杯調酒~

  

到了1968年,優鮮沛在瓶身標示名為魚叉(Harpoon)的雞尾酒酒譜,只差沒有白柑橘酒…幾乎可說是柯夢波丹的前身~

  

或許是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有些店家蔓越莓汁比例很高,但我覺得這樣太稀、太果汁…曾有一段時間我偏執的完全不用蔓越莓汁,只用搗碎蔓越莓染色,但這樣經常被抱怨酒精濃度太高、喝起來很藥水…

取得蔓越莓苦精後,我調柯夢波丹開始有個折中…我用少量蔓越莓汁搭配蔓越莓苦精,再加上搗碎幾顆蔓越莓,試圖取得三種蔓越莓材料的平衡~

   

我還是傾向使用原味而非調味伏特加,用新鮮的柑橘水果取代調味,不過一開始柯夢波丹的酒譜,就是用ABS的調味款調製~

   

如果是能喝高濃度調酒的人,以下是我推薦的酒譜,也是我現在的標準作法,大家參考看看: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材料:

伏特加 60ml

君度橙酒 15ml

檸檬汁 15ml

優鮮沛蔓越莓汁 10ml

自製糖漿 1tsp

費氏兄弟蔓越莓苦精 2dashes

冷凍蔓越莓 4~5顆

作法:雪克杯加入檸檬汁,搗碎4~5顆蔓越莓。將其餘材料和冰塊加入雪克杯搖勻,雙重過濾掉冰塊與果渣,將酒液倒入已冰鎮的馬丁尼杯,噴附檸檬皮油,以蔓越莓或檸檬角作為裝飾~

  

我覺得柯夢波丹比傳統三合一調酒更難調,因為它多了蔓越莓需要處理,如何讓蔓越莓融入取得平衡,又不要太果汁、不要有藥水味、能夠承受升溫,還要讓君度若有似無,是我覺得最花時間的部份~

因為君度用得少,補糖漿可以避免喝到升溫後酸澀味凸顯(喝起來膩總比喝起來酸澀好)…君度是一項神奇的材料,我雖然比例越用越少,卻有越來越多調酒用到它,我和同行與人客聊到君度都有類似經驗…它就像雞尾酒的粉底,少量用有妝點修飾的效果,大量用反而有種庸俗感,大家在調三合一調酒時不妨試試看,基酒:君度的比例到哪裡是屬於你的完美平衡(蘇格登語氣)~

後記

最後,因為柯夢波丹相當年輕,各個故事主角都還活著(其他經典雞尾酒可沒有這個機會啊),一直到前幾年,Cheryl Cook還寫信給Gary Regan,討論柯夢波丹到底是由誰創作,最後美國雞尾酒博物館做了以下結論,算是兩人都不得罪,有興趣的可以搜索連結:

Cheryl: We hail you as the creator of the original Cosmopolitan.

Toby: We hail you as creator of the Cosmopolitan, Mark 2.


來一杯~👇

點擊動圖進入調酒指南👇(2020年版)

內容部分整理於《酒吧聖經》《癮型人的調酒世界》《好奇的調酒師》系列《上田和男的調酒全書》《威士忌學》Advanced Mixology Simple Cocktails Proof Cocktails The Straight Up等調酒書籍和網絡資源,僅供調酒學習和交流,感謝各位調酒人一直的關注。

微醺美學

盡在晚安魯道夫

小紅書:晚安魯道夫

新浪微博:穿越時空的調酒師

相關焦點

  • 調酒學院028-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關於柯夢波丹(Cosmopolitan)關於柯夢波丹之前就有專文介紹過,請參考這篇:柯夢波丹(COSMOPOLITAN)仔細回想,柯夢波丹可能是我調酒生涯調過最多杯的雞尾酒之一(學徒生涯還給嶽雲鵬調過一杯,差點把小嶽嶽難喝死),它好喝、好看,用於教學也是很好的範例
  • 調酒實驗室——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 欲望都市——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雖說僅僅只是混合了伏特加、君度、新鮮檸檬汁以及一些蔓越莓汁,而且少了點像曼哈頓那樣經典調酒該有的複雜層次,它仍然是一杯清新討喜且充滿檸檬香氣的調酒。這杯調酒第一次登場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那個時候 「Cosmo」 這詞就常被用來指稱那些光鮮亮麗的經典調酒。而究竟要具備那些要素才足夠被稱作是一個經典調酒呢?
  • 【經典調酒】大都會(Cosmopolitan)- 因欲望都市而風靡的雞尾酒,給夜晚帶來誘人的粉紅色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Cosmopolitan可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雞尾酒,而它的流行又激發了無數調酒師的即興發揮,以至於cosmopolitan有多大數百種版本。根據傳奇調酒師Gary Regan的描述,cosmopolitan是由邁阿密調酒師Cheryl Cook於1985年在南灘的一間名為Strand的餐廳創作的。
  • 上酒吧必喝的5款調酒指南
    人生難得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謝謝天,謝謝地,這次小編 要來介紹5 款去酒吧必喝的調酒,讓很少喝酒或者不懂調酒的人都能輕易快速上手,就算你是正裝紳士、資深醉漢、陷阱妹還是文青妹,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酒,再來盡情享受一回微醺體驗。常覺得自己是個多情愛耍帥的情報員?你常幻想自己是個浪漫多情、生活出生入死的情報員嗎?
  • 調酒學院(新)018-布朗克斯(Bronx)
    (天啊~這實在是太~好~喝~啦~這個應該是最強的新梗!一定會大受歡迎,再給我來一杯,我拿去給餐廳那個機歪的顧客,我敢打賭你接下來會賣很多杯這種酒,你的橘子夠嗎?如果不夠要開始囤了,因為我將要在午餐時間強力推銷這種酒!)
  • 資訊|重慶百瑞斯塔學院咖啡、西點、調酒培訓
    並在實際地咖啡培訓中靈活運用、注重實戰、權威考核地完成教學工作!以西點行業發展趨勢和西點餅房的創新營銷,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課程教學,結合飲品、西點複合型餐飲進行主題類別區分和定位。由學院西點教研部門開發了:初級興趣、歐式專業、全能高級以及法式西點的相關課程,同時針對咖啡館創意輕食制定出菜單式教學!2015年結合企業發展和市場需求。
  • 調酒學院(新)078/-羅西塔(Rosita)
    關於蘿西塔(Rosita)蘿西塔是一杯很神秘的調酒,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人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唯一的線索,是在1988年版的《波士頓先生官方調酒師指南》當中,收錄記載了這一杯酒~調酒沒有專門的攪拌杯?那~碗筷總有吧?
  • 調酒學院(新)011-黑色俄羅斯(Black Russian)
    另外,雖然伏特加歷史悠久,在現代調酒也當其為主流,但各位可能不知道,伏特加這項材料進入調酒書最早只能追溯到1930年,在經典雞尾酒殿堂中,只有龍舌蘭比它還菜…是誰最早將伏特加調酒放入調酒書呢?還記得飛行(Aviation)提到的Harry Craddock嗎?
  • 時尚·COSMOPOLITAN 王俊凱
    給萌新們科普一下《COSMOPOLITAN》是全球著名、主要針對女性讀者的時尚類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86年,1905年出版業大亨威廉·赫斯特以時價四十萬美金的價格(折合2006年現價約一千萬美金)將其收購。
  • 調酒學院(新)30-黛綺莉(Daiquiri)
    在鄰近 聖地牙哥德古巴 (Santiago de Cuba,意為古巴之聖地牙哥) 處有一灣海灘,名為"黛綺莉",而這附近有一處同名礦區,這杯充沛著古巴熱情的調酒就誕生在此地。在這種民生焦頭爛額國情也焦頭爛額的時代,民人(軍方用語亦則稱作-死老百姓)們怎能不找點樂子,於是來自美國的一名採礦頭頭,詹寧斯考克斯(Jennings Cox),這位多才多藝又會採礦又會調酒的老兄創作了一杯,在當時令人們的爽度飆高的"思樂冰" --- 正是現在的名聞遐邇"黛綺莉"。
  • 調酒入門:第一次喝調酒就上手!5 款上酒吧必喝調酒完全指南
    人生難得幾個秋啊,不醉不罷休,謝謝天,謝謝地,這次小編 要來介紹5 款去酒吧必喝的調酒,讓很少喝酒或者不懂調酒的人都能輕易快速上手,就算你是正裝紳士、資深醉漢、陷阱妹還是文青妹,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酒,再來盡情享受一回微醺體驗。常覺得自己是個多情愛耍帥的情報員?你常幻想自己是個浪漫多情、生活出生入死的情報員嗎?
  • 調酒學院(新)023-三葉草俱樂部(Clover Club)
    紅石榴糖漿開始用於調酒是二十世紀初,第一本出現這項材料的調酒書是Recipes for Mixed Drinks,剛好就是粉紅佳人與三葉草俱樂部誕生的期間,它們材料很像,還有個共通點就是粉紅色!!  (※如果用新鮮覆盆子,就用一般糖漿取代紅石榴糖漿,味道會更清爽,還可以拿來當裝飾~)點擊動圖進入調酒指南👇(2020年版
  • 秀智登韓版《柯夢波丹》 化身迷人古典美女
    最近韓版《柯夢波丹》便分享了一張秀智的照片,教大家如何「妝」得與秀智一樣!時尚雜誌《柯夢波丹Korea》於本日(17號)在官方Instagram上寫道:「是什麼單品讓日常生活就如畫報的秀智,看起來更加地耀眼出色呢?」並附上廣告唇膏的內容與一張照片。
  • 調酒學院(新)079/-鏽釘(Rusty Nail)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據說在1950年代後期,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21俱樂部(Club 21),有一位調酒師創作了這樣一杯,以吉寶蜂蜜威士忌與調和式蘇格蘭威士忌所調製的雞尾酒。而這位調酒師叫做什麼名?又是一團歷史迷霧,有人說這位調酒師叫作諾曼麥金儂(Norman MacKinnon)。又是麥金儂這個姓氏,究竟是命運的羈絆亦或是天賜的恩典?
  • 調酒學院(新)056-馬丁尼 (Martini)
    最早的馬丁尼酒譜是在哈利強森於1888年出版的調酒師手冊(Bartender's Manual)上出現,即馬丁尼雞尾酒或(稱)作布拉德福德。但馬丁尼雞尾酒的完整概念,於1883年已在報紙上被清楚的描寫。
  • 調酒學院(新)061/-莫吉託 (Mojito)
    最左側為茱利亞甜薄荷,葉片較不若荷蘭薄荷有明顯的網狀脈絡這杯無比好喝的雞尾酒你一定不會錯過噠~點擊動圖進入調酒指南👇(2020年版)內容部分整理於《酒吧聖經》《癮型人的調酒世界》《好奇的調酒師》系列《上田和男的調酒全書》《威士忌學》
  • 調酒學院(新)040-酒名: 綠色蚱蜢 (Grasshopper)
    在女性調酒師這裡則是在搖和的速度與力道上較為吃虧,這也常使成品由於搖和時間過久而損失口感。所以透過"Dry Shake"先讓材料充分的混合均勻後,再加入冰塊來搖和以冷卻酒液,這樣就不必擔心酒冰了,材料卻沒有混合均勻。
  • 調酒學院(新)085/-海峽司令(Straits Sling)
    欲知詳情請看調酒師的美國雞尾酒月刊第一卷。關於海峽司令(Straits Sling):上篇剛講完新加坡司令,接著來說說這杯海峽司令。許多的經典調酒演變都是越趨簡單,而新加坡司令則是錦上添花。  根據(上圖)《 調酒師的美國雞尾酒月刊第一卷》裡雞尾酒博士所敘述,雞尾酒書上首次出現叫作「新加坡司令」,是在1930年的薩伏伊雞尾酒大全中
  • 調酒學院(新)052-邁泰 (Mai-Tai)
    不過我自己最喜歡的邁泰作法則與書上不大相同,邁泰算是一杯耳熟能詳的經典雞尾酒,由其熱帶調酒的形象,一直深植人心,華麗的裝飾,鳳梨、蘭花還有小雨傘!內容部分整理於《酒吧聖經》《癮型人的調酒世界》《好奇的調酒師》系列《上田和男的調酒全書》《威士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