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人到中年開始撒嬌的華蘭告訴你,經營婚姻有多重要

2021-01-11 落川公子

平叛之後,滿京城都知道,除了皇宮,當夜便是澄園「鬧賊」最厲害。弓箭大刀爬梯挑杆都用上了,更兼滾油潑大火燒,攻城略地不過如此,奉命守衛的屠家二位爺,連撒石灰包的江湖下三濫手段都祭出來了。

因此解除戒嚴之後,再度有孕的華蘭,由丈夫袁文紹護送著來澄園探望六妹妹。

乍見明蘭一副枯黃瘦弱的模樣,華蘭就紅了眼眶,扶著門框哀聲道:「你個不省心的小冤家,怎麼這模樣了,若叫老太太瞧見,還不定多心疼呢!」

明蘭晃了晃,險些歪倒在炕上。

這等嬌嗔啼哭的做派,華蘭便是十幾歲時也不曾有過,一時適應不良。

稱職長姐

《知否》故事之初,華蘭已是及笄少女,明慧爽利,頗具長姐風範。對於她那位時不時冒失出位的母親大人,還常常能拉回到線內。

這樣的女兒,乖巧、貼心,唯獨不大會撒嬌。

高嫁的小媳婦

高嫁入忠勤伯府的華蘭,趕上個惡婆婆,惡婆婆一味地偏心大兒子一房,既要華蘭當家,又不肯放手家產,只惦記著華蘭的嫁妝拿出來貼補開銷,還不停往華蘭屋裡塞通房。

偏偏丈夫袁文紹是個愚孝男,母親一鬧一病他就沒轍了,聽從了。

所以這段婚姻的起初幾年,華蘭很是吃過一些苦頭,更加不懂撒嬌了。

靠譜娘家

好在娘家日漸興盛,弟妹一個個的高娶高嫁,尤其六妹夫顧廷燁還是袁文紹的頂頭上司。

華蘭的腰杆子挺了不少,但她懂得守拙,在袁文紹面前盡情展示賢良,寧可自己穿半舊衣裳也要省出錢來供丈夫外出應酬。

十餘年苦心換得愚孝男開竅,袁文紹終於認識到:妻子才是自己要過一輩子的人,妻子和孩子才是需要自己呵護疼愛的一家人,而母親除了算計他們二房,真正放在心上的,是大哥那一房。

姊妹籌謀

人到中年的華蘭,在愛情的滋潤之下,少女心泛濫,各種嬌嗔作派,無師自通。

比如自打懷了這胎,忽而多愁善感起來,見花謝就哽咽,見雛鳥離巢就含淚,風吹起幾篇落葉都要傷心一陣。偏生如今袁姐夫就愛捧她臭腳,夫妻倆自得肉麻有趣。

惹得明蘭痛心疾首,「你們就可勁兒的作吧!」

中年少女

都說怕老婆的男人會發財,那愛老婆的男人想必會升官了。

袁姐夫便是如此。這回變亂,本是人人倒黴,袁姐夫卻時來運轉。

他在五城兵馬司中官職不低,卻未被叛方收買,對方正考慮是否該提前除掉他,誰知袁姐夫因惦記馬場生意,告假說要去口外,叛亂上司當即準假。

回家之後,忽聞華蘭又有孕,袁姐夫傻樂傻樂的死活不肯離開,便躲在家中陪老婆,結果趕上京城動亂——領著一幫兄弟猛然間殺出去,居然立下不小的功勞,升官指日可待。

親密

所謂幸福,一定是自己爭取來的,那些打著「守住初心」旗幟不思進取不懂得經營婚姻的人,還指望幸福從天上掉下來嗎?

華蘭經營婚姻還有一招,她聽從明蘭指點,拜託袁家姑奶奶壽山伯夫人,為公公納了一個貴妾,從此惡婆婆就投入到無休無止的妻妾鬥爭中,不大有精力來折騰華蘭了。

而華蘭對公公心愛的張姨娘,明面上並無往來,暗地裡悄悄聯手。

就象這回口外送來的皮子,華蘭囑咐丫鬟:那些皮子各送一份給太太和大嫂,要明著送,樣子好看就成了。再送一份給張姨娘,別太顯眼,東西要實在好用的。

來日

聰慧懂經營的女人,更容易擁有幸福的生活,擁有幸福生活的女人,撒嬌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而一直被生活冷酷對待的人,只會磨鍊出一副冷硬心腸。

人到中年終於學會撒嬌,是華蘭之幸,亦是袁文紹之幸。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明蘭一招治好華蘭老公愚孝,婚姻裡門當戶對多重要
    張姨娘有身孕後,華蘭婆婆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突然又多了個庶子來分家產,要知道這個嚴重威脅到了她和大兒子夫妻的利益,因此每天和大兒媳婦夫婦算計怎麼撈得更多,哪有空插手華蘭夫妻倆的事呢?最重要的是,他毫不猶豫地把地契房契交給了華蘭, 要知道換以前,這些可都去華蘭婆婆那兒了。華蘭一開始很驚奇,丈夫咋突然轉性了?
  • 《知否》華蘭十年艱辛,如蘭歷經磨難:高嫁低嫁都要學會經營婚姻
    《知否》盛家人品好的幾個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的幾個蘭各有各的性格,也各有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最終,日子過得都不算太差。這並不完全是明蘭主角光環太盛的緣故,實在是,原著中的盛如蘭倔頭倔腦,口無遮攔,真的是不討人喜歡。電視劇裡的如蘭真的是美化了之後的小可愛。這兩絲毫不相同的小姐妹,在婚姻中,卻各有各的緣法,姐姐的人生對妹妹的人生也起到了不少啟示的作用。
  • 《知否》原著:華蘭在夫家受盡委屈,幸得祖母指導,方才收穫幸福
    《知否》原著中,墨蘭和明蘭曾有過一段關於高嫁和低嫁的討論。墨蘭:哼!女子生而在世,哪裡不是個『爭』字?難不成低嫁便高枕無憂了?明蘭:不一樣的。爹爹再喜歡林姨娘,王家老太太可以送陪房過來幫襯,王家舅老爺可以寫信過來提點,誰也越不過太太去;便如孫秀才一般混帳的,還有個得力的娘家可以助淑蘭姐姐脫離苦海,另尋良緣;可是高嫁……那便難了。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華蘭也曾算計過明蘭
    在《知否》原著中,顧廷燁出場很晚,他和長柏也並不認識。顧廷燁想要娶明蘭,找的人是華蘭的丈夫袁文紹。顧廷燁和袁文紹算是半個發小,顧廷燁曾經落魄混過江湖,再回到京城的時候,只有袁文紹對他以禮相待。等顧廷燁成了皇帝面前的紅人,想要娶親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袁文紹,希望他給自己介紹一門親事。
  • 知否知否華蘭墨蘭同時高嫁伯爵府,華蘭何以比墨蘭幸福?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知否華蘭墨蘭同時高嫁伯爵府,華蘭何以比墨蘭幸福?盛老太太的翠字輩的全成了小姐的心腹,給小六的翠屏和華蘭的翠蟬婚後,都成了各自小姐家的當家管事婆子,這個安排也蠻有意思的。嫁過去的華蘭花了數年的時間,在婆家小心經營,吃了不知道多少苦。從不告訴家裡,滿嘴吃黃連有苦自己咽,賠盡了自己的嫁妝,直到盛家進京,發達。
  • 《知否》:嫁給愚孝男有多慘?看看受婚姻之苦最深的華蘭就知道
    《知否》原著裡,華蘭的及笄禮,王氏辦得很氣派,及笄之後,父母就著手安排她的婚事,對於華蘭的婚事,盛紘和王氏都有自己的看法。盛紘說:「我不指著用華兒攀龍附鳳,只希望她能嫁個有擔當的男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鳴,將來生兒育女,一生平順。」
  • 《知否》原著:先婚後愛的華蘭讓明蘭感嘆,果然愛情使人做作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盛華蘭,在《知否》原著中可以用苦盡甘來四個字形容。剛嫁給袁文紹時,華蘭受到了婆婆的重重「考驗」。不僅讓她站規矩,更是把雜事、難事統統都丟給了她。後來,在明蘭的幫助下,加上袁文紹認清了現實,華蘭的日子才慢慢好起來。隱忍十年,華蘭換來了新生活。
  • 《知否》原著華蘭的隱忍與算計:幸福的生活總是需要更多的智慧
    《知否》雖然已經被重複刷了很多遍,卻每一次都依舊能夠從中找到最為打動自己的那些東西,無論是金尊玉貴的大家小姐,亦或者是為了一飯一蔬努力打拼的底層民眾,每一個人都是那樣的鮮活,活生生的就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你、我、他。作為盛家的嫡出大小姐,光從成長經歷來說,華蘭無疑是極為幸福的。
  • 《知否》原著:盛家四姐妹代表的四種夫妻關係,你屬於哪一種?
    《知否》原著中盛家四姐妹性格可謂各有特色,華蘭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墨蘭的心機深沉爭強好勝,如蘭天真直爽敢作敢為,明蘭聰明通透重情重義。 如此性格迥異的四姐妹會嫁給什麼樣的人呢?
  • 《知否》:華蘭被婆婆欺壓十年才脫困,給現代女性3個婚姻啟示
    因為與婆婆沒有血緣關係,又不是同一代人,相處難免會有矛盾,而婆婆又不會像親媽那樣包容和疼愛自己,如果婆婆還是個不好相處的人,那麼日子真的會苦不堪言。《知否》中的華蘭就是如此,她的婚姻本可以幸福美滿,卻偏偏遇到一個惡婆婆,讓她吃盡了苦頭。但華蘭並不是尋常女子,她既不頂撞婆婆,也不跟老公鬧,而是靠著隱忍和智慧,擺脫了惡婆婆,過上了甜美的日子,也算是苦盡甘來。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女人的婚姻中很重要嗎?
    我是紫依,如我所說,請點擊「跟隨」《知否》中最深刻的事實是你母親的家人與你同甘共苦,這不僅是你的支持,也是你的港灣。請向沈家的三個女兒講解禮儀。嬤嬤從上到下默默地教孔到盛家,管理家庭,擺平世界,管理房子。
  • 《知否》番外:華蘭的貼身丫環,以為華蘭不能生養,竟然提出為妾
    華蘭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貼身丫環,姓宋,本來是華蘭身邊最得意的人。華蘭嫁入袁家生了一個姑娘之後傷了身子,宋氏主動提出『要為主母分憂』,華蘭是看見過林小娘如何跋扈的,所以打心眼不相信什麼妻妾和睦的鬼話,所以最難的時候也沒想過給自己身邊的丫頭開臉怕傷了情分。
  • 盤點《知否》裡明蘭、如蘭、墨蘭、華蘭、淑蘭的婚姻
    盛明蘭作為男女主角,明蘭和顧廷燁的婚姻自然是上上佳選。明蘭在盛府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心,忍氣吞聲隱忍度日。是顧廷燁給了她安全感。最重要的顧廷燁懂她的隱忍,看得到她的難處,知道她最想要的是什麼。只她、懂她、幫她懟天懟地懟秦大娘子,遇到困難他衝在前頭,而且還多金有權勢,這是所有女子的最佳選擇啊。盛如蘭如蘭跟他敬哥哥屬於自由戀愛。花園兒撿手絹兒他們二人相遇。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那明蘭陪嫁是多少呢?
    《知否》開場就是袁盛兩家文定之喜。外屋賓客如雲,席面好不熱鬧,內宅盛家祖母與華蘭談心。祖母說道:你的性格最是和順,又堅韌有盤算,我是放心的,但嫁妝壓箱底,還是越多越好。
  •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原著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原著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我算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粉,小說雖然是家長裡短的種田文,早些年我倒是看過兩遍的。原著自然是沒有明確朝代的,看劇情稱呼是確定在北宋時期了。
  • 關於婚姻,這個最重要的人生道理,《知否》告訴你
    嚴格來說,《知否》的格局比《清平樂》小得多,說的不過是宅鬥那些事,但細微處處透著人生至理,尤其是在男權為尊的封建社會,女人一生要想過得順遂,就要嫁得好,而嫁人的學問,在於選人。《知否》的盛明蘭說,選男人要看「品性的最低處」。這句話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的底線。
  • 《知否》從盛家四姐妹的婚姻中,看哪種女人最好命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盛家有四個女兒,華蘭、墨蘭、如蘭和明蘭。這四個女兒個性不一,最後的結局也迥異不同。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如果說一個女子的前半生是由出生來決定的,那麼後半生則被交給了婚姻。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從你的婚姻中就能看出個大概了。
  • 《知否》原著:馭夫有術,方為持家有道,看盛家四姊妹的不凡身手
    盛老太太請了手帕交婦科高手賀老太太為華蘭調理身子,終於生下實哥兒,華蘭鬆了一口氣。只是沒想到這一開閘,直生到奔四的年紀還收不住。華蘭的娘家日漸興盛,兄弟長柏出息,弟妹們一個個的高娶高嫁,尤其六妹夫顧廷燁還是袁文紹的頂頭上司。華蘭既挺了腰杆,又懂得守拙,在袁文紹面前一味賢良,與她婆婆時時來盤剝算計相反,她寧可自己省著穿半舊衣裳,也要從嫁妝裡省出錢來供丈夫會友應酬。
  • 《知否》原著:盛明蘭的幸福,根本不是顧廷燁給的
    導讀:婚姻對於女性來說重不重要?其實還是挺重要的。有人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也有人說好的一段婚姻可以成就一個女人,亦或是毀滅一個女人。對於女人來說,從來沒有天上掉下一個好婚姻,所有好的婚姻都是需要用心經營的。
  • 《知否》:被弱化的盛華蘭,才是原著中最巧妙的存在
    她不僅有盛家長女的風範,更有伯爵府大娘子的氣場。我一直認為,電視劇把華蘭的本事弱化了,原著裡的華蘭,不管是當女兒還是妻子,她都是十分出彩的一個人。在家裡,她是父母引以為豪的長女,聰明伶俐,做事周全,甚得家人喜歡。在婆家,她是隱忍十年的大娘子,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讓愚孝丈夫回心轉意,晚年過得痛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