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我想認真地為你講一部電影,希望這簡短的文字可以讓你感受到一絲絲溫暖與鼓勵。2019年的優質國產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裡的故事,並不真的陽光。但也如其名,它讓生活中一些並不陽光的事情浮現在人們眼前。相對克制地為我們展現了那些活在陰影裡的人,隱喻深刻,意味深長。其中,許光漢飾演的陳建豪為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我思考良久,最終明朗起來。
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他當鬼,在他找到了所有的小夥伴之後,他說:還有一個人沒被找到。大家面面相覷:所有人都在這裡了呀!但司馬光堅信還有一個人沒有找到,他們一起找啊找,找啊找,看到了一個大水缸,大家熙熙攘攘:那個人一定藏在裡面!司馬光搬起一塊大石頭走了過去,咔嚓一聲,水缸裂開了一個大洞,裡面並沒有水流出來,司馬光和大家走了過去,看到水缸的陰影裡蹲著一個人,走到近處看清真面目,眾人發現蹲在那裡的人竟然是司馬光本人!」
如果我們忽視掉了這個故事,我們可能會像電影裡一樣,失去陳建豪這樣好的一個人。他這樣的一類人,不會直接地把傷口展示在別人面前,他們會害怕打擾到其他人。所以陳建豪編造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將自己的期望隱喻其中,希望有人能夠讀懂他的意思。
可惜的是,沒有人懂,他便不在好意思再講了。最終,心裡的陰影讓他不堪負重,選擇了輕生,是逃避,也是解脫。一個帥氣,溫和,看起來很陽光的男孩為什麼會選擇輕生?影片中的他們想不明白,或許想明白了,也只是感嘆一句:這些都不重要,都過去了。
看到圖片上的這段話,悲慟和陰冷的感覺瀰漫在我的身上,我感受到濃重的悲傷與悽涼。陳建豪,無人理解,無人問津。自身僅有的溫暖,一點,一點地給予了他人。遇到了郭曉貞,本以為看到了希望,但他還是不能夠被理解。最終,他當不下去一個活著的好人。
陳建豪的離開,讓人惋惜,讓人痛苦,明明有救贖的機會的。想起古龍筆下的一本小說《多情劍客無情劍》,其中有一個主人公大家一定知道,叫李尋歡,其中他與阿飛的一段對話讓人百感交集。
李尋歡不願阿飛再想不開心的事,便笑著說: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
李尋歡: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慢慢凍結。
因為他也數過梅花,他知道一個人在無聊到數梅花時,是有多麼的寂寞。
陳建豪,就像古龍筆下的李尋歡,情感濃烈,但小心翼翼,不輕易流露出憂傷與柔弱。這個社會,需要內心明亮的人,來讀懂並拯救像陳建豪這樣的人。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跨過人生的那道坎,走過那段刻骨銘心的黑暗時光。正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感受過其中的艱難與悽涼,所以,我們才更要照亮他人,而不是眼睜睜看著他人也陷入深淵。不要讓其他人像曾經的自己一樣痛苦,也算是滿足我們在需要幫助時曾對他人的期望。
朋友你好,這個社會,需要的不是各自為營,而是攜手並進!社會教會我們獨立,但並沒有讓我們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