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林敬)從7月21日至今,武漢陳女士一直如坐針氈,緣由是其不到一歲的女兒雙乳增大、睪酮指數偏高,但原因成謎。
據陳女士介紹,7月21日,她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孩子右乳房內有「硬塊」,且比左乳房要大。隨後幾天,症狀越來越明顯。7月30日,陳女士帶著孩子到武漢市兒童醫院檢查。
該院超聲診斷報告單顯示,右側乳腺大小為2.2cm×0.6cm,左側乳腺大小為1.9cm×0.7cm,上述部位血流信號雜亂,雙乳增大。血清性激素測定單上記載,睪酮(雄性激素)
據上遊新聞報導,醫生診斷後告訴陳女士,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目前無法確定,有可能是孩子步入「微小青春期」,也有可能與孩子的飲食有關,但不排除其他可能。
孩子出現異常症狀前一個月陳女士給她更換了奶粉,會不會是奶粉的問題?目前,陳女士做了兩手打算,繼續帶女兒治療並觀察其乳房變化,並向食藥監部門申請鑑定奶粉質量。目前,奶粉的鑑定報告尚未出爐。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欣對健康時報記者表示,該事件在調查結果出來前還不好做判斷。如果是正規廠家或大品牌的奶粉應該問題不大。媽媽應該回想一下,孩子有沒有誤服過含雌激素的藥物、食物或接觸含雌激素的化妝品等病史。因外源性雌激素攝入過多引起乳腺發育的病例臨床中並不少見。
排查以上因素外,「這個女孩很可能是碰上了小青春期,小青春期在臨床上很常見,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乳核發育,除乳房發育外無第二性徵。做雌激素檢查患兒血卵泡激素可以增高,而黃體生成素處於青春期前水平」。張欣醫生說。
「不過,這是一種生理性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會慢慢消退,平時可以少吃雞肉、少喝或不喝蜂王漿,也不建議給孩子食用補品」,張欣醫生說,「如果觀察一段時間,沒有減退的趨勢甚至出現增大的症狀,也要排除一下病理性原因,比如是不是有垂體的腫瘤。」
「下丘腦垂體是內分泌系統的中樞,下丘腦-垂體-性腺功能異常的兒童可出現性發育的異常,比如性腺功能減退、性腺功能障礙、性早熟等」,張欣醫生說,「若懷疑器質性病變,需要做一系列檢查,比如:垂體增強核磁、腎上腺的功能及超聲、甲狀腺功能,性腺B超等以除外。」
(責任編輯:李寧)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