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燴乾絲

2021-02-27 淮安文史網

提到燴乾絲,馬上就有人想到揚州的大煮乾絲、燙乾絲,認為揚州的乾絲才是淮揚菜中乾絲菜的經典之作,其實平橋燴乾絲與揚州乾絲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也是淮揚菜中的經典名菜,是平橋人對淮揚美食做出的又一傑出貢獻。

平橋燴乾絲的食材和調料:百葉300克,香蔥段10克,香菜葉5克,精鹽、雞精各3克,味精1克,純鹼0.5克,溼澱粉20克,高湯500克,豬油100克。

平橋燴乾絲的做法:第一道工序是切絲。選擇平橋產的百葉,將百葉皮切成5~8釐米長的絲。這是平橋燴乾絲最重要的工序之一。為什麼要選擇平橋產的百葉?有人形象地說,淮安的平橋百葉和順河百葉就好比中國南方少女和北方少女,有著明顯的不同風格,燴乾絲宜選擇溫婉細膩的平橋百葉。同時這道工序也體現了平橋燴乾絲的刀工,切出來的乾絲細如絲線,吃到嘴中才能有入口即化的效果。現在市場上有現成的工業生產的乾絲,如果燴乾絲選用這類乾絲的話,視覺、口感都會有雲泥之別。

第二道工序是浸泡。乾絲與豆腐一樣,都是黃豆製品,都會有黃豆的那種豆腥味,要保證燴乾絲的品質,必須將切成絲的百葉放進裝有熱水的盆內,等一定的時間後將水倒掉,再用自來水數次漂洗幾次。有時,純鹼放入開水內調化,放入乾絲浸泡,再用開水衝洗兩次。

第三道工序是燒燴。抓一定量的百葉絲和少許瘦肉丁放置碗內備用,舀半勺豬油至鍋內,待油開後放少許姜、蔥泥和蒜泥,略微煸炒一下,再舀一定量的高湯下鍋,同時倒進百葉絲。如果沒有現成的高湯,可以用半隻柴雞,清洗乾淨,加5倍的清水燒滾後撇去浮沫,放入少許的蔥段、薑片、料酒,轉用小火煮3小時即成高湯。煮高湯的雞還可取雞肉撕成雞絲,放入乾絲中。待開鍋後放少許芡粉,再次開鍋後舀半勺豬油進去,待沸騰後再放進少許切碎的香菜,拌均勻後即可出鍋食用。

這樣一碗色澤淡黃,質軟湯滑,汁濃味香的燴乾絲就製作成功了。這道菜原料極其平常,製作方法十分簡單,是一道深受大眾歡迎的可口的燴菜。平橋燴乾絲的特點有三點。首先是刀工處理,精細的刀工讓乾絲入口的感覺非常美妙。其次是浸泡,反覆的浸泡去除了豆腥味,保證了百葉絲的純性。很多人會省略掉這道工序,做出來的燴乾絲味道自然與平橋燴乾絲的不同了。

同樣是乾絲菜,為什麼平橋的乾絲採用的是燴制的方法,而不是揚州乾絲的那種大煮、浸燙呢?這主要是材料的特點和烹飪工藝的不同造成的。

揚州的乾絲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幹(豆腐乾),有「大煮」「浸燙」兩種做法。大煮乾絲是先將豆腐乾先批成厚約0.15釐米的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入盛器,加沸水和少量鹽浸泡兩次,清水過清,撈出瀝乾,以除去豆腥味,使乾絲軟韌色白。開洋洗淨,放在小碗內加酒,上籠或入鍋隔水蒸透。再把炒鍋燒熱,放熟豬油40克,加雞湯和肉湯,下乾絲、開洋,旺火燒沸,加精鹽、紹酒,移小火上燴煮10分鐘,使乾絲漲胖,吸足鮮味。出鍋前再用旺火燒開,下豆苗,放味精,淋熟豬油10克,將乾絲連湯倒在湯盆裡,撒上雞絲和火腿絲,豆苗放四周即成。「大煮乾絲」比「煮乾絲」多了個「大」字,意在強調「大煮」,而不是一般的煮,更不是「小煮」。大煮乾絲是沸水「浸燙」後入雞湯「煮」成,所以揚州人俗稱「先燙後煮是大煮」。「燙」和「煮」是兩種不同的烹飪技法,對火候的要求也不一樣。「浸燙」是在水燒沸時下料,讓原料驟然受高溫加熱,外皮緊縮,形成脆性,同時也清除了異味。隨後離火,水溫緩慢下降,成為性質不太猛烈的柔性熱能,不斷滲透到原料內部,並有足夠溫度使原料組織變性,在失水較少的情況下成熟。「煮」主要是運用剛性火候讓原料在旺火或中火燒沸的水中受熱,在熱能作用下變性分解,在短時間內成熟。煮法以最大限度抑制原料鮮味流失為目的,所以加熱時間不能太長,以防止原料過度軟散失味。

揚州燙乾絲的做法講究燙功,講究入味,爽口、綿軟。在片開、切絲後,先用開水燙三遍,主要是把乾絲燙軟,然後把乾絲放進盤子裡,乾絲上放一撮薑絲,再用開水從上往下一燙,讓薑汁進入乾絲內,潷去水後,乾絲內留有一定薑汁,放入開水泡過的蝦米、綠筍末、香菜等配料,再淋上麻油和醬油調味即可。

平橋乾絲採用的是燒燴的方法。燴菜就是將初步處理的原料,放入鍋內,加入鮮湯配料,經旺火、中火較短時間加熱成熟後,用水澱粉勾芡,使湯、料融合為一體的烹調方法。燴菜具有湯料各半,湯汁微調,料質脆嫩軟滑,口味鹹鮮清淡,保溫性強的特點,主要突出主料的質感。燴菜的選料多以質地細膩和柔軟的動物類原料為主,以脆嫩柔軟的植物類原料為輔。多採用絲、丁、細粒、蓉泥等形狀原料。而平橋的乾絲原料主要為百葉(千張)。百葉切得細如絲線,不宜在湯內久煮,最適宜的製作方式就是燴制。

據民間傳說,這道菜來源於「九絲湯」。傳說乾隆下江南時,淮揚一帶的廚師為了滿足乾隆皇帝的口腹之慾,想方設法地給他做了一道名叫「九絲湯」的菜。原料是取用豆腐乾絲、口蘑絲、銀魚絲、玉筍絲、紫菜絲、蛋皮絲、生雞絲、百葉絲,或加進海參魚翅與火腿絲,加雞湯、肉骨頭湯煎煮,美味盡入乾絲。後來因原料繁雜,因陋就簡,就多用豆腐乾絲、雞絲與火腿絲來作原料,改名為「雞湯煮乾絲」了。平橋民間廚師進一步把這道菜進行平民化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燴乾絲。

平橋燴乾絲具有乾絲潔白,湯濃醇厚,味鮮綿軟的特點。燴製成的乾絲保持了百葉的特點,精細的刀工保持了乾絲的質地鬆軟,讓人賞心悅目,驚嘆連連,乾絲入口即化,細膩爽滑,鮮美的高湯與乾絲經過燴制,互相吸收營養,適度的勾芡使得燴乾絲湯汁濃厚,富含有高蛋白等營養,非常適口。

2003年9月,代表平橋餐飲業的菜花香飯店燴制的燴乾絲,被淮安市經貿委、烹飪協會評為「淮安鄉土名菜(點)」。

           

出 版 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主     編:張志友

副 主 編:徐愛明  吳  磊

執行編輯:葉佔鰲

投稿郵箱:hazxwsw@163.com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淮安文史網立場。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

圖文排版:黃美豔

相關焦點

  • 淮揚菜雞湯煮乾絲:來,幹了這碗雞湯!
    其中有一道菜是取用豆腐乾絲、火腿絲和雞湯燴制,味道鮮美,特別是乾絲切得極細,經過雞湯燴煮後更是集得了各種原料的鮮味,乾隆皇帝品嘗後連連叫絕,龍顏大悅,於是這種揚州煮乾絲便自此揚名全國。    後來這道菜廣為流傳,又不斷演變創新,大家都把它們統稱雞湯煮乾絲。其中使用雞絲、火腿絲加乾絲製作的稱為「雞火乾絲」,使用蝦仁和乾絲製作的稱為「蝦仁乾絲」,雞湯煮乾絲的演變菜品種類多種多樣。
  • 涼拌乾絲——讓乾絲柔軟的竅門
    夏季因天熱炎熱,豆製品很容易變質。材料:乾絲1把,黃瓜半根,胡蘿蔔1/4根,大蒜5瓣,蘇打粉1/4小匙調味料:鹽1/2小匙,生抽1小匙,陳醋1/2小匙,砂糖1小匙,味精1/4小匙,芝麻香油2大匙製作方法:1.將乾絲放入碗內,加入1/4小匙蘇打粉.
  • 【粉絲想吃】淮揚菜的看家菜——大煮乾絲,乾隆皇帝忘不了!
    大煮乾絲又稱「雞汁煮乾絲」,因為其製成品色彩美觀,乾絲鮮嫩綿軟,湯汁鮮醇,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揚州地方官員就曾呈上「九絲湯」,當仕女們將清香適口、綿軟入味的「九絲湯」呈給乾隆皇帝品嘗後他讚不絕口,稱之為江南家珍。
  • 江蘇特產泰州乾絲,又叫五味乾絲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乾絲成了這裡特別的吃食,居然愈吃愈有名,來這裡的人要說沒吃過這裡的乾絲,那就等於說你白來這裡啦!
  • 乾絲記
    清朝到乾隆時期,政權穩固、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國泰民安,號稱"盛世"。乾隆在長治久安後便開始六下江南。 揚州名菜揚州乾絲的成名,據說也與乾隆南巡有關。當時,揚州官員和鹽商為了備辦"接駕盛典",聘請了許多名廚高手,爭新鬥麗,都想推出壓眾的佳餚。
  • 本月大事件——聽說平橋麗寶有大動作!
    西亞麗寶廣場平橋店 Weixin ID xylbpingqiaodian
  • 周末,遊溧陽天目湖上遊的平橋石壩,奇遇山中大暴雨
    早就聽說溧陽天目湖附近有個平橋石壩,頗為奇特,心嚮往之。於是在一個周末,驅車去尋找平橋石壩。早上出發的時候,天氣很好,藍天白雲,心情也陽光了起來。此次旅程的目標是平橋石壩,不打算進入天目湖景區內,再說天目湖景區內人多,還不如在外圍看看風景。於是一行人決定駕車環天目湖一周。而平橋石壩在天目湖的南面十幾公裡處,差不多在環湖一周旅程的中點。
  • 「泰州乾絲」申報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
    「泰州乾絲」正申報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泰州人愛吃早茶,早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乾絲了。昨天,記者從泰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了解到,「泰州乾絲」正在申報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不久的將來,泰州美食有望再多一張「國字號名片」。
  • 信陽平橋婦婦幼保健院「長出」高樓涉嫌違建 回應稱手續正在報批
    本文轉自【大河網】;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姜烽烜「平橋婦幼保健院院內,緊挨著住院部蓋了一棟高樓,幾乎沒有樓間距。」對於網友的質疑,平橋婦幼保健院回應稱,樓房系臨時建築,手續正在完善。網友張先生告訴記者,平橋婦幼保健院的新建大樓位於門診樓後,住院部大樓一側,其與住院部大樓幾乎沒有間距。「前段時間在那裡陪護病人,每次走在樓下都心驚膽戰。」張先生說,建設施工產生的噪音,也使他的家屬在住院期間不堪其擾。
  • 蘇中早茶三絕之2大說泰州乾絲
    微信圖文並茂,匯集了泰州的20道名餚,還特別按國際慣例遴選出簡宴的四道大菜:九洲四海(大煮乾絲)、跨欄健將(溱湖籪蟹)、豐乳肥臀(紅燒河豚)、相濡以沫(拔絲芋頭)。這番組合真夠國際水平,有葷有素,有幹有溼,蛋白、脂肪、維生素、葉綠素、胺基酸、鈣鎂鉀,全有了。20道名餚也好,「國際組合」也好,大煮乾絲都是頭道大菜,於是,泰州乾絲一時成了網絡熱詞。
  • 【每日菜譜】有色有味「涼拌乾絲球」
    以芹菜葉襯底,將混以芹菜絲、紅蘿蔔絲、辣椒絲的涼拌乾絲做成球狀,花花綠綠的顏色看起來好清爽開胃!
  • 【星尚高郵】跟著汪老嘗美食之拌乾絲
    拌乾絲,拔後的豆腐片細絲入沸水中煮兩三開,撈出,瀝去水,置淺湯碗中。青蒜切寸段,略焯,蝦米發透,並堆置豆腐絲上。五香花生米搓去皮膜,撒在周圍。好醬油、小磨香油,醋(少量),淋入,拌勻。拌乾絲宜素,要清爽;要加薑絲,多多益善。此段落節選《家常酒菜》,汪老將拌乾絲的過程美美的躍然紙上。
  • 興化的早餐之乾絲(燙的和煮的),你喜歡哪一款?
    ▲點擊藍字"圖說興化"關注,連接全球興化人興化的早餐之乾絲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淮揚一帶,世世代代都這麼堅守著,習慣成自然,自然成習慣。所以,在興化,稍微講究一點的,早上首選到茶館喝茶。  到了茶館,如果個把人,就簡單一點,對裡面喊一聲:燙個乾絲!跑堂的馬上應聲而去。
  • i素-蘇菜-平橋豆腐羹
    Q&A 平橋豆腐羹怎樣做才鮮香怡人?豆腐和筍切好後入沸水焯燙一下,可去除豆腥味和筍的澀味,使平橋豆腐羹鮮香無異味;加入白胡椒粉可以增香提鮮,使菜品口味更佳。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