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斷跳槽,為什麼?一個企業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文/廣東老書生
職場提問:大學生就業後不斷跳槽,為什麼都沒有穩定性,一個企業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你好!我是職場資深者廣東老書生,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你的問題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我從幾個觀點做探討:
一、造成大學生頻繁跳槽的若干原因
1.首先是大學生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眼高手低」:一些智商較高的大學生,尤其是畢業於名牌高校的大學生,初入職場,不知深淺,自視過高,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職場陷阱,有很好的理論,缺乏實踐的鍛鍊,犯錯機率相對會高些,一旦受批評,挫敗感強烈,就會犯當下年輕人輕率辭職不幹了的毛病。
「心氣浮躁」:初入職場沒有多久,就忍受不了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覺得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很煩,算了,換個環境看看,很隨便就跳槽了。
「職場迷茫」:這些人是一些缺乏主見,為了找個工作而進來的,實際上對職場競爭缺乏真正的認識,缺乏激情,更重要的是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自己適合幹什麼?自己未來想要什麼?典型地「為了工作而工作」職場迷茫者,今天見著同學在那裡幹得不錯,明天就跟著過去,只是想著跟著「混得好」的同學,沒錯!
「性格缺陷」:這又是職場中典型的人群,相對來說,這些人需要關愛他們,因為,這樣的人大多為性格內向型,或者偏執狂型等所謂有性格缺陷的職場人士。特別是那些性格敏感者,很在意別人的態度,看法,做法,尤其是在收到批評,或者爭論等場面時,很容易造成誤會,或者加深矛盾,引發強烈的衝動,辭職是很快就做出決定的事。
「能力短板」:很多大學生由於大學所學專業深度不夠,或者只有理論,缺乏實踐,動手能力差,最要命的是,學習能力有限,很難跟得上企業的職業要求,企業無法做貼錢慢慢培訓人才的基地,多數是想招聘到人,即可上手頂崗,不行就得換人。
「不斷試錯」:這是比較常見的類型,也是可以理解的現象。剛畢業的大學生比較迷茫,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定位不清晰,或者說,因為入職後,會由於職場環境、待遇、其他因素等影響,容易改變想法,造成頻繁跳槽,不斷試錯,在試錯過程中,才能真正地發現適合自己的崗位或者職業領域。
「競爭壓力」:大學生穩定性不夠,除了上述的各種原因外,還有就是職場競爭激烈,造成了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倍感壓力,有些選擇逃避而辭職。
2.企業本身原因導致的
這是最為現實也是最普遍的情況。
「薪資待遇」:企業單位給的薪資待遇與行業平均水平有了差距,那麼就很難留住人才,企業搞得像是個為他人免費培訓人才的基地。大學生門一旦學到一定經驗,立馬辭職跳槽到別的地方了。
「工作環境」:單位的工作環境條件差,缺乏人性化的工作管理,氛圍充滿壓抑感,或者一潭死水一樣,年輕人呆久了很沒有意思,很快就辭職了。
「辦公室欺凌」:這是大家最為關注也是最要命的職場問題。普遍存在,程度不同而已。新人多多少少會受到傷害,尤其是在某些缺乏素質、沒有人性化管理的中小企業單位。
「缺乏企業文化認同感」:大學生越來越重視企業的文化,工作氛圍,給自己帶來的直接觀感,大學生比較強調感性認識,體驗。沒有了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很難留得住。
「其他因素」:包括企業缺乏行業領域發展優勢,缺少年輕人期待的職場未來發展機會,你這個企業難有發展前景,我還呆在這裡幹什麼?當然還有企業單位的領導的風格、做派、性格等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會影響大學生的職場穩定性。
二、企業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1.薪資待遇留人
薪資待遇留人,是企業留人最基本的做法,也是最底層次的留人策略。給予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談到可不可以留住人才。
2.重視人才,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供良好的職場環境,
提供各種形式的職場培訓,幫助提升大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等,通過講座、小型會議等方式,減少大學生的焦慮感,提高穩定性。
合理的職業發展空間:設計多通路的職業生涯規劃,給予大學生輪崗的機會,幫助其迅速定位,找到適合他的工作崗位。
3.企業文化留人
企業有核心價值觀,有企業文化的凝聚力。
企業有持續發展的未來。
企業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體系,晉升制度,文化建設,讓員工看到不斷進步,不斷提升,不斷成長的機會,他們就會珍惜單位,穩定下來。
當然,還有很多需要論述的東西,因為篇幅關係,這裡就不做完整的論述。
你如果有關於職場的其他問題,歡迎你關注「職場資深者廣東老書生」,提出新問題,共同探討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