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第二天,難得的休息日,下午茶總要來一份甜品或一杯咖啡犒勞自己。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好奇撒於麵包、甜品、咖啡上的肉桂粉,到底是什麼呢?
肉桂粉是藥材肉桂磨成的粉,是常見的調味香料,肉桂也是常用的藥食同源食材。
肉桂,也叫做玉桂,桂木,桂桐。有刺激的味道,除了作為香料之外,它還有著不少的藥用方面的價值。
《中國藥典》曰:肉桂,性辛,大熱,味甘,歸腎、脾、心、肝經。
功效為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常用於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閉,痛經。注意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慎用,不宜與赤石脂同用。
肉桂還可以怎麼用?
1.肉桂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可組方治療腎陽虛衰,主要可表現為陽痿宮冷、虛喘心悸、腰酸膝冷、肢節疼痛、痛經不孕、尿頻等。
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一般配伍附子、山茱萸等藥物同用,增強其溫補陽氣的功效。
2.肉桂有鼓舞陽氣,溫通血脈的功效,可組方用於治療陰疽及氣血虛寒、癰腫膿成不潰,或潰後久不收斂等外科疾患。
日常生活中,如瘡瘍潰爛久不癒合,方中採用肉桂,可起到鼓舞陽氣的作用,進而促進收口斂瘡。
3.肉桂可溫中散寒而起止痛效果,可用於虛寒性的腹痛便溏、寒痺腰痛、經行腹痛等症狀。
一般配合乾薑、附子等使用,亦可單用一味,量為3-5g適中,有相當功效。
4.肉桂可治療小兒洩瀉,小兒洩瀉以風寒或傷食為多,除了入湯劑,也可採取外治法,避免湯藥味道苦兒童不願接受的問題。
可用肉桂、川椒各1.5克,共研成細末,分作兩份備用,先取一份裝入紗布袋,置於肚臍上,用繃帶或膠布固定,24小時後揭去,再將另一份以前法繼續使用,可以止洩瀉,消脹滿,對家長和小兒而言都是較為方便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肉桂,平素畏寒怕冷,時有四肢發涼、胃寒冷痛、腰膝酸軟、腹部隱痛喜暖等症狀,適合食用;屬風寒溼性關節炎患者也適合食用肉桂。
而因肉桂性大熱又有活血功效,實火或陰虛火旺體質人群、孕婦、月經期女性均不適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