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透析!顛覆性植入人工腎來了

2021-12-21 器械之家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眾所周知,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定期透析,也就是所謂的洗腎。近期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人工腎臟,它可以植入身體裡,與患者共存,無需更換電池,並且不用進行長期的一個透析。其研究成果Kidney首次展示了其可植入的具有完整腎功能的人工腎原型, 並因此獲得KidneyX的6.5萬美元的獎金。腎臟主要功能在於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和廢物,與其同時也在調劑體液、電解質以及血壓的平衡。因此,一但發生腎衰竭時,將會給患者帶來長期的身體健康負擔,不僅時間漫長,且給生活帶來長期的不便。腎移植雖然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目前依舊存在很明顯的問題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來預防排斥反應的危險副作用,人工腎的研發及未來的臨床應用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尷尬的現狀。Kidney將腎臟的兩個重要部分:血液過濾器和生物反應器融合在一起,並且成果將人工腎小型化,使Kidney只有手掌大小和正常人體腎臟大小非常接近 。同時,生物反應器包含了工程化的腎小管細胞,它們調節水量、電解質平衡和其他代謝功能。這些膜還能保護這些細胞不被病人的免疫系統所攻擊。

以前的測試已經讓這些部分中的每一個獨立工作,但這是該團隊第一次測試它們在一個設備中串聯工作。該生物人工腎連接到病人的兩條主要動脈--一條將血液輸送到體內過濾,另一條將過濾後的血液輸送回體內--以及連接到膀胱,廢物在那裡以尿液形式沉積。由於他們的努力,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獲得了KidneyX公司的65萬美元獎金,成為第一階段人工腎臟獎的獲獎者之一。「我們的團隊設計了人工腎臟,以可持續地支持人類腎臟細胞的培養,而不引起免疫反應,」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Shuvo Roy說。「現在我們已經證明了結合血液過濾器和生物反應器的可行性,我們可以專注於擴大技術規模,進行更嚴格的臨床前測試,並最終進行臨床試驗。而Kidney是首個將血液過濾器和生物反應器融合在一起人工腎。Kidney只要有血壓即可工作,不需要泵或外部電源,也無需血液稀釋或免疫調節藥物。並且Kidney已經完成臨床前各項測試,不僅證實其功能可行性,而且在整個試驗過程中,腎小管細胞存活並繼續發揮功能。這使得Kidney臨床可行性變得越來越高。因此Kidney的面世不僅可以複製腎移植患者的高品質生活,而且還可以讓他們免於服用免疫抑制劑。

千億級市場會是人工腎的未來嗎?


腎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臟器,一旦腎出現問題、得了尿毒症,那就只能腎移植或者終身透析了。截止到2017年,全球慢性腎臟病患者人數大約7億人口,中國患病人數達1.3億。我國國家腎臟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我國透析患者數量已接近80多萬人,並且逐年增長。據統計,2020年全球血透市場規模達到了6200億人民幣,而國內血透市場規模也穩步上升,達到540億元。作為終末期腎病的首選治療方案,我國血液透析市場依然存在較大的缺口,市場前景不容小覷。相關人士估計,全球血透市場可能會在2024年增長至1270億美元,在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加等諸多因素可能會加速推動市場的發展。

移植是目前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但器官移植的現狀就是供體遠遠滿足不了移植手術的需求。腎源緊缺,便成了尿毒症治療的重大問題。在美國,已經有超過100,000例患者在等待腎移植的名單上,每一天,就有12人還沒等到腎源就已經死去。目前,研究人員也在新型人工腎的路程中踏出了第一步,3D技術列印生物腎、幹細胞培養的生物腎以及將動物腎進行改造後移植給人等多種路徑都有涉及。未來隨著腎臟替代技術的發展,這些新型人工腎最終或將用於臨床改變腎衰竭患者的人生。

目前全球主要有四個方向的新型人工腎研究,即可穿戴人工腎;混合生物材料和3D列印材料的可植入人工腎;幹細胞培養的純生物植入式人工腎;以及將豬腎進行改造,移植給人。其中,離臨床最近的,當屬可穿戴人工腎。

 

AWAK人工腎是一款重量很輕、內含特殊吸附劑的新型腹膜透析裝置。與傳統腹膜透析相比,它不需要依賴大量的透析液體,患者背著它可以隨意走動。2021年3月WAK3.0的穿戴式人工腎獲批美國專利,WAK3.0僅重0.9公斤,體積更小,可像腰帶一樣佩戴。它可以模擬腎臟,24小時持續穩定地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和水分,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

 

此外還有一種植入式人工腎IAKs,其是一種結合了矽納米技術和人工培養生物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模擬人工腎,重量只有約0.5公斤。目前也已植入動物體內進行實驗,還需進一步觀察矽納米膜材料與人體的生物相容性,驗證其清除廢物、淨化血液的效能。

 ——

目前,計算機、通信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智慧化的血液透析系統的研發成功和推廣應用,已經使家庭透析進入遠程智能化時代,患者在家中就可以安全地完成治療,時間更自由。希望可攜式人工腎能早日走入普通患者中,未來可期! 

 

商務合作:qxzj@landianyiliao.com

相關焦點

  • 新型人工腎: 讓透析不再是患者救命的「最後底牌」
    關注人工器官發展③目前,科學家在研究新型人造生物腎的徵途上已經邁出了「萬裡長徵第一步」,3D技術列印生物腎、幹細胞培養的生物腎以及將動物腎進行改造後移植給人等路徑都有科學家在進行實踐。隨著腎臟替代技術的發展,這些新型人工腎最終或將用於臨床,讓為透析所困的患者重獲新生。
  • 「人工腎」即將上市,終於告別透析機,尿毒症患者準備好了嗎?
    在眾多尿毒症患者千呼萬喚聲中,「人工腎」終於要來了!近年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研究出多種可穿戴式人工腎,包括血液透析儀、腹透透析以及同時具有血透、腹透作用的儀器。可穿戴式人工腎的優勢在哪裡呢?可重複、持續使用據悉該人工腎濾過器可反覆使用透析液,電池壽命更長,並且晚上可充電。持續性更好。
  • 人工腎,我們還得等多久?哈佛專家預測......
    血液透析,在1943年初次應用於臨床後,經過近70年的改良,已經成為終末期腎衰竭患者一項「賴以生存」的技術。
  • 人工腎臟和微型透析的探索與發現
    這是值得歡迎與期待的,但到目前為止,這項名為「腎X」的計劃只獲得了110萬美元的贈款。現實是慢性腎病的治療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包括資助者、研究人員和患者群體。這些團體必須共同支持對腎臟疾病發生機制的更多研究,以及預防腎臟疾病發展和進展的方法。同時,各國可以鼓勵患者家屬考慮捐腎。平均而言,移植患者的壽命比接受透析的患者更長——減輕了這個被忽視的殺手的沉重的健康和經濟負擔。03.
  • 從「人工腎」到「腎移植」
    左腎和右腎有區別嗎?那麼,就讓我們從腎病治療的發展說起吧……從「人工腎」到「腎移植」1911 年的冬天,美國巴爾的摩市一家醫院裡,年輕的艾貝爾醫生懷著沉痛的心情,向剛剛死於尿毒症的病人告別。「別難過了,這是不治之症。我見得多了……」另一位年長的醫生安慰說。艾貝爾當然明白他說的是實話。
  • 萬眾矚目的人工腎臟到底是何方神器?
    1960年美國醫生斯克裡布納(Scribner)等成功解決血管通路問題,此後加上生物工程、高分子化學的發展,血液透析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血液透析成為應用最廣的腎臟替代治療。從最初的龐然大物到如今可移動的床旁透析機、家用透析機等,如今維持性透析,走向越來越小型化、方便化、智能化。
  • 人工腎是如何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
    雖然病人存活率有所提高,但在接受血液透析這種治療方式的美國患者中,僅有42%的人能多活5年——比許多癌症患者都要短。」拉特納是一個由內科醫生、生物工程師和企業家組成的國際團隊中的一員,該團隊致力於對腎衰竭的治療進行革命性的變革,設計出可攜式的設備。一些人甚至正在研發可以通過手術植入的人造腎臟,但這個過程的複雜性讓人生畏。
  • 透析腎友為什麼要做定期檢驗
    但是隨著透析時間延長,可能會出現如營養不良、腎性骨病、心血管疾病等遠期併發症,我們有必要定期通過各項指標檢驗來獲知目前腎友的狀況,以防止透析遠期併發症。除此之外,定期的身體檢查,還可以幫助醫護人員更準確的了解腎友的透析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從而實現更高品質透析。透析腎友常見的檢驗項目有血常規、透前透後生化、傳染病、甲狀旁腺激素、C-反應蛋白、鐵指標檢測等。
  • 進博會專訪|JMS CDDS--血液透析新技術
    根據中國CNRDS公布的數據,中國大陸地區2017年底的血液透析患者總數達52萬人。每年患者增長率高達11-14%,預計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血液透析患者總數將突破70萬人。隨著透析患者數的增長,對醫療系統和透析質量也帶來了巨大挑戰。
  • 腎友透析為什麼臉會變黑?想要變白只需知道這些
    很多腎友在透析前,面色紅潤,皮膚光滑白皙,可隨著不斷透析,膚色變得越來越暗,呈現黃褐甚至黑色的改變,也就是所謂的尿毒症臉色。據調查發現,透析患者皮膚色素沉著發生率約為25%-70%,與透析充分性、透析水質、過量補鐵等密切相關。
  • 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可行胸腹主動脈瘤的腔內隔絕術、人工血管置換術;動脈瘤及動脈閉塞病(內臟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開放手術及微創介入治療,動脈置管溶栓、取栓治療,靜脈血栓性疾病的外科手術微創治療,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取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微創治療,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瘻的建立及使用維護。 1、什麼是血管通路?
  • 小小人工耳蝸為什麼那麼貴?人工耳蝸植入需要開顱?
    前面提到,人工耳蝸是針對感音性聾(即毛細胞病變)的一種康復手段,那麼適用的條件還有哪些呢,哪些人適合植入人工耳蝸呢?1. 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患者,病變部位在耳蝸者;2. 佩戴助聽器無效或收效甚微;3. 無手術禁忌症;4.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適宜的期望值。
  • 透析中的簡單運動,其實並不簡單
    相對透析腎友而言,運動可以改善透析效率,提高腎友的生活質量,延長腎友的透析壽命。「通過運動,步行的耐力、持久力也可以得到提升;肌力增加、心臟更為強健;改善睡眠;減輕焦慮和抑鬱......」
  • 關於人工耳蝸植入的那些事兒---觀《耳蝸》電影有感
    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但不幸的是孩子卻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經多方求治,需要行人工耳蝸植入才能聽見聲音。為了孩子的康復一家人省吃儉用,五年後才攢下給女兒買人工耳蝸的錢,做完耳蝸植入後經過康復孩子聽力和言語功能明顯提高,家人非常高興,看到了孩子今後融入社會正常生活的希望。
  • 為什麼,腎科醫生建議腎友必要時補充維生素K?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維生素K。對於很多人來說,維生素K還是挺陌生的,它是一類脂溶性化合物。目前,已有的且為數不多的研究體現出,慢性腎臟病(CKD)人群缺乏維生素K,其在透析人群中的缺乏更加明顯。維生素K3和維生素K4是兩種水溶性人工合成的維生素K。首先,大家要知道:腎臟病患者人群中維生素K缺乏的比例很高,透析病人則更高,血液透析患者中,維生素K更是缺乏率高達30%。這是為什麼呢?-01.富含鉀的食物是維生素K的主要來源,但是許多腎友需要限鉀!
  • 透析穿刺針斜面向下穿刺的對比試驗,結果讓我驚呆了
    編輯:清修 禪定    愛·多多2021年08月10日
  • 昆明市ICL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大概需要多少錢
    核心提示:昆明市ICL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大概需要多少錢?高度近視做ICL晶體植入術好嗎?ICL晶體植入術是眾多高度近視的福音,它來自瑞士,經由高科技專利材料精製而成。自1997年於歐洲正式運用以來,ICL逐步被推崇並開始享譽醫療界,選擇ICL的用戶遍及世界各地,成為高度近視患者治療的一大選擇。
  • 重慶中民耳鼻喉醫院答疑:什麼年齡植入人工耳蝸較好?
    中民耳鼻喉醫生介紹,從生理角度來看,人工耳蝸植入的時間越早越好。人的聽覺中樞在3歲左右成熟,在6個月到2歲左右的第二個嬰兒時期,左側顳葉的神經突觸暴髮式增加。因此,一旦診斷明確,患者就應儘早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對於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較佳時間,現有大量的文獻指出,越早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聽覺語言功能越好。2歲以前植入人工耳蝸的患者與2歲以後植入的患者相比,不僅聽覺語言測試的結果好,而且能更早地達到上佳的聽覺功能。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造成的損失將無法挽回。
  • 透析三巨頭費森尤斯、德維特、百特大比拼!
    因此,繼口罩、呼吸機之後,又一款緊缺的醫療設備迅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就是血液透析機。 目前世界上用透析來維持生命的最長記錄為50年4個月。在日本,有10年以上透析史的患者已經達到27.7%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上升中,透析療法已經列入多國的保險目錄。科技進步和技術的推廣,使人們藉助體外系統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保障生活質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神話。
  • 透析飲食要訣
    透析患者由於需要固定接受透析的治療,常有害怕營養不良以及不知該如何飲食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