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不具備3種能力,別上幼兒園,會被孤立

2021-01-15 羊駝媽媽

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孩子上幼兒園前,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你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決定嗎?孩子在什麼時候應該去,什麼時候還不能去,一部分家長並不會分辨。

生活中,很多寶媽也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非常頭疼,因為是與孩子第一次長時間分離,有些寶媽很期待,但有些寶媽卻也捨不得。

小林在送兒子去幼兒園之前是全職媽媽,每天要做的就是照顧自己的大兒子,從一日三餐到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

一轉眼,兒子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小林為此還特意給兒子做了心理建設,告訴兒子去幼兒園有很多小夥伴,老師也會非常照顧自己的。

就這樣,兒子在小林的忽悠下被送去了幼兒園。可剛上幼兒園第一天,小李的兒子就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了,原因竟是3歲的兒子不會在幼兒園上廁所。

與想像的不同,在幼兒園裡,老師需要照顧更多的小朋友,因為一個不注意,沒有察覺小林兒子的需求,所以才導致孩子尿了褲子。

可學習上廁所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最後老師建議,小林還是將兒子帶回家,教會孩子幾種技能再來吧。

孩子上幼兒園前應具備的3種技能

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一般來說,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已經可以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比如簡單的拿杯子喝水,用自己的餐具吃飯,自己解決大小便等等。

雖然身體還在發育中,但協調能力足以支持他們完成這些動作,家長要相信現在的孩子非常聰明,有些孩子在3歲前甚至能記住很多古詩詞,智力發育不會差太多。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掌握的技能越多,他們就更容易獲得老師的喜歡,有了老師的表揚,他們也會更喜歡去幼兒園,一系列的良性循環能避免很多麻煩。

因為在幼兒園裡老師需要照顧很多孩子,她們沒時間面面俱到的照顧每個孩子的飲食起居,如果家長不能教孩子足夠多的技能,暫時還是別去幼兒園了。

最基本的溝通能力很多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聯繫說話了,語言能力也代表了一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雖然說話早晚不能代表智力發育情況,但家長還是應該多培養孩子一些技能。

就比如上幼兒園之前,孩子們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這樣才能更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自己遇到的問題,老師也能及時解決。

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前,聽不懂大人說的話,更不會學大人的話,這很容易引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

比如老師說:「寶貝,你今天已經吃了2碗飯了,不能再吃了,一會還要睡午覺」。可回到家,你可能會聽到孩子說:「媽媽,老師今天不讓我吃飯」。

聽到孩子這樣說,相信沒有幾個家長還能坐得住,肯定都會找老師去理論,可這明明就是孩子轉達的問題,不是老師的錯。

所以,為避免給老師和自己找麻煩,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語言能力,教會孩子應該怎樣說話,才能更加清楚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

最基本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直接決定一個人在某個群體是否受歡迎。

家長可別小看孩子的「社交圈」,他們在3歲後也是需要交朋友的,而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所以免不了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同學和朋友的幫助,就算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他們也希望交到和自己關係很好的朋友。

但如果你的孩子性格非常獨,或者非常自私,是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甚至是排斥的。

所以,在送孩子去幼兒園之前,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幫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還能避免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

不過,相比較生活技能和溝通能力,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付出更多,畢竟現在大部分家裡都是一個娃,在上幼兒園之前很難交到好朋友。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應該如何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首先,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當兩個人有共同愛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變成朋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別人的行為和操作。

並積極鼓勵孩子多了解其他小朋友在做什麼,這樣既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還更容易與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其次,日常可以鼓勵孩子多主動給人打招呼。

鍛鍊孩子的主動性很重要,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習慣,比如「阿姨好,姐姐好」,這類的話可以變成口頭禪,大部分人對這樣的孩子會愛意滿滿。

如果有人主動問孩子一些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回答,培養孩子的應答能力,這些方法都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另外,孩子的合作能力也很重要。

善於交際的人,一定是願意主動幫助他人的人。

家長應該鍛鍊孩子主動分享,平時可以玩一些合作類的遊戲,讓孩子體驗協同合作的成果,當他們體會到快樂時,自然會喜歡上與人合作的。

總之,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最好培養一些能力,如果他們還是嗷嗷待哺的狀態,相信大部分幼兒園也是不會接收的。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已經掌握哪些技能了呢?

相關焦點

  • 女兒上幼兒園被孤立,寶媽找老師討說法,老師一句話讓她閉嘴了
    女兒在幼兒園被孤立,寶媽生氣向老師討要說法,老師:她穿成這樣誰敢碰小黃是一名寶媽,她的女兒婷婷今年3歲半了,她和丈夫的教育觀念就是窮養兒子,富養女兒,所以兩人非常疼愛婷婷,小黃也經常把婷婷打扮的很漂亮,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兩人把女兒送到了一所貴族幼兒園,她覺得女兒活潑開朗,一定能交到很多好朋友,後來,有一天小黃在看學校監控時
  • 孩子滿3歲該送幼兒園?老牌幼師建議:沒有這3種能力純粹白受罪
    很多家長未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不僅很早就開始給孩子啟蒙學習,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或者是到早教中心開始接受教育。但是早早的就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真的是正確的嗎?要知道,孩子表面上更早地接受了教育,為了的學習能力可能會變得更強,但其實也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為了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大家孤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當出現這三個徵兆時,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家長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進行補救。 第一:孩子朋友很少 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一定會不甘寂寞的結交許多新朋友。
  • 幼兒園老師「最討厭」的3種孩子,嘴上不說,心裡卻很煩
    對這件事我也很重視,送孩子去幼兒園可不是一件小事,我家孩子上幼兒園那會,每次看到新聞上有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的時候,我都會膽戰心驚,生怕自己家孩子也遭受這樣的待遇。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差距不止半年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孩子3歲左右,家長就要開始為「什麼時候送孩子上幼兒園」糾結了。有的家長認為早點好,早上幼兒園能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有的家長認為晚點好,孩子大一些家長能放心一些。那究竟什麼時間最好呢?
  • 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寶媽找老師討要說法,老師:看你家娃穿的啥
    01兒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寶媽找老師討要說法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無論哪個方面都想要與其他孩子不同,就連穿著打扮也一樣。陳晨上的幼兒園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實力幼兒園,檔次師資水平高,當然相對的價格也比較昂貴。老師對學生都比較上心,沒事就會在家長群內發孩子在學習的情況,家長有問題在群裡問,老師也會給出及時的答覆,家長也比較放心孩子在學校。
  • 3歲就該上幼兒園?園長:上幼兒園前,最好先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對於很多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會有很大的挑戰,雖然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態度,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符合上幼兒園的條件。如果孩子還不具有充分的入園條件,過早入園無異於「拔苗助長」,反而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副作用。
  • 幼兒園孩子因GUCCI書包被孤立,到底誰的錯,家長還是老師?
    因為拿錯書包,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前天李先生因為起晚了,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一時著急拿錯了書包,孩子等到上課的時候才發現,孩子立馬跟老師說讓爸爸把書包重新送過來。家長們私底下和老師聯繫,讓老師別把自家孩子和李先生的女兒坐一起,並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跟李先生家的孩子玩,萬一把她的衣服、書包弄壞了,家裡賠不起。就這樣,因為一個書包,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了,班上的同學都離她遠遠的。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軌跡大不同
    她同我說:他還是建議4歲的時候上幼兒園3歲、4歲到底有什麼區別哈佛大學曾經對全美幼兒園2-5歲將近七百名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孩子在幼時的社交能力,將會影響他們20年後的成就。4歲:四歲時,孩子體內的抗體要比三歲時多很多,這個時候就避免了孩子會因為接觸到細小的細菌而生病,也免去了家長和老師的擔心。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相信做家長的都能體會到,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孩子哭哭啼啼,許多家長也對此司空見慣,覺得是正常現象。"不去,我不要上幼兒園!"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就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害怕孩子吃不好,受到欺負。
  • 「新型冷暴力」正在幼兒園蔓延,孩子承受不住,而家長卻一無所知
    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多數比較擔心的是會不會哭,會不會挨打,能不能吃好等問題,但卻很少有父母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冷暴力」。 這種性格不討喜的孩子,不僅不得小朋友喜歡,也不得老師喜歡,在看到小朋友被孤立的時候雖然不會推波助瀾,但也不會去管,當然了要有安全隱患的話老師還是會插手的。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幼兒園女老師給孩子「梳辮子」,孩子回家卻說疼,老師:別矯情
    大多數家長在給孩子選幼兒園的時候,著重看幼兒園的規模、師資力量、餐食、衛生等等,很少會關注老師的性格特點,殊不知幼兒園老師太熱情也是件糟心的事。4歲了,為了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自己也能早一點上班掙錢,齊女士將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在選幼兒園的時候,齊女士也是千挑萬選,最後選中的這一家雖然不是規模最大的,卻是最適合的,離家很近,園中孩子不多,每個班配置3個老師,感覺孩子能得到很好地照顧。
  • 幼兒園老師透露真相: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特質很明顯
    每年開學季,幼兒園小班教室裡小朋友一個一個哭得撕心裂肺,幾乎全部小朋友都哭聲一片,有的坐著哭,有的躺著哭,有的邊跑邊哭……反正就是"災難片"現場。但是有的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發現有小部分的孩子表示很「淡定」,幼兒園老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4種家庭。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家長擔心寶寶入學晚,會和同齡孩子有差距,送孩子去幼兒園晚了,又怕孩子去幼兒園太早,影響身體發育,影響大腦發育,在幼兒園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差,跟不上老師的講課內容,感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晚一些會比較好。家長在討論孩子三歲還是四歲上幼兒園的問題時,哈佛大學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三歲上幼兒園還是四歲上幼兒園,人生的發展會有很大不同。
  • 幼兒園「潛規則」已形成?老師不明說,全憑家長表現
    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很是重視,及早將孩子送到興趣班,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等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有更好的進步,在學校學習更多的東西,一方面又擔心孩子被欺負、表現不好等。等小周問了情況後,才知自家孩子被老師和學生「孤立」。小周對此很是氣憤,她本想和老師理論,誰知閨蜜卻表示,如今幼兒園「潛規則」已形成風氣,就算找了老師也沒用,反而會讓孩子受難。那麼,幼兒園都有哪些「潛規則」?
  • 幼兒園女童因Gucci書包被孤立,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而是家長
    幼兒園女童因Gucci書包被孤立,格格不入的並非孩子,而是家長李先生(化名)是一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同時他也是一名單親爸爸。在與前妻和平分手後,他便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是李先生最後還是給孩子選擇了一所普通的幼兒園上學。
  • 孩子有這種表現,可能正在幼兒園遭受「冷暴力」,老師一般不說
    之前,朋友就曾在聊天中講述過這一問題,她家孩子入學後沒多久,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拒絕上幼兒園,怎麼哄都不聽不進去,放學後回家後也不願意講述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本以為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可是打電話詢問老師又一切安好,這讓她疑惑不解。
  • 孩子不適應幼兒園怎麼辦?這「4種能力」,父母一定要及早培養
    通常來說,孩子3歲以後就應該上幼兒園,去接觸啟蒙教育了。孩子的教育重心也由家庭教育開始逐漸與學校教育平齊,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但是,孩子上幼兒園也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孩子沒有辦法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排斥上幼兒園。
  • 同樣上幼兒園,負責的老師和不負責的老師差別大,遇到前者很幸運
    在學前教育越來越被重視的情況下,孩子上幼兒園成為了家長非常重視的選擇,而老師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幼兒園是否有負責任的老師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對於家長來說,有責任心的老師會及時給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讓家長更加地放心;對於孩子來說,有責任心的老師會更加細心地照顧孩子,孩子在幼兒園會更加健康地成長。但是如果遇到不負責任的老師,不僅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得不到保障,也會增加家長更多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