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用餐原則

2021-03-05 重慶黃氏御仁堂中醫館

在遇到朋友聚餐或者合家團聚的時候,無疑是要好好吃一頓的。這個時候的飯菜一般都會比較豐盛,比如:紅燒肉、酥肉、丸子、紅燒魚等菜餚都是經過油反覆煎炸烹飪出來的。這些食物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過多的食用會導致身體不能及時的消化掉,最終脂肪會堆積在體內,造成肥胖。或者身體會把多餘的脂肪轉成糖,這就會導致血糖升高。

還有一類食物是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那就是經常出現在宵夜的燒烤。這類食物是全球公認的十大類垃圾食品,就算是健康的人都不建議食用,更何況是糖尿病患。建議多吃健康食物比如番茄、菠菜、椰菜花等,這些「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的配上大蒜蒜蓉、清炒,才是既健康又美味。

我們每天的飲食不能過於的單一,需要合理的搭配菜餚,保證每天的營養。如果晚餐過於清淡,除了剩菜剩飯,還有就是「一碗麵一頓飯」,蔬菜少,麵條多,不僅血糖會升高,而且餓得快。「三菜一湯」便是最健康的飲食搭配,一個葷菜,兩個素菜,再配上一碗湯。這樣飲食既不會單一,同時也保證了多元化的營養攝入。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正常早餐應該在7點到8點半之間,午餐在12點到1點半之間,晚餐在6點半到8點之間。建議每次用餐的時間不要相隔太長,因為這樣容易造成飢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另一方面會因為過於的飢餓而吃得很多。

所以,為了控制好血糖,一定要定時定量的吃飯。如果因為什麼事情耽誤了吃飯的時間,需要及時的加餐,建議隨身攜帶一些堅果之類的,或者喝一瓶牛奶。這樣可以暫時緩解一下飢餓感,也能保證下一次吃飯的時候不會過多的進食。

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好多的人都不免要胖那麼幾斤,那是因為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是大魚大肉的吃,再加上跟親戚朋友在一起高興,難免會多吃一點。糖尿病患者可不能這麼任性,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飯量,就算多一口都不行,不然血糖直線飆升。

相關焦點

  • 妊娠糖尿病飲食,控制血糖把握10原則與菜單範例分享,建議收藏
    為什麼懷孕後會出現血糖問題? 妊娠糖尿病的血糖如果控制不當會怎麼樣? 妊娠糖尿病飲食及生活型態要怎麼調整? 以上這些問題你知道嗎?知道幾個?
  • 糖尿病把握四個原則餐後血糖更好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大部分是因為飲食過度體重超標而吃出來的,從這個角度業講,得上糖尿病肯定先要控制飲食,研究表明有70%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飲食療法能夠改善病情,對於需要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患者,若能堅持飲食療法,也可以增強藥物治療效果,可見飲食治療的重要性,不然吃再多的藥或打再多胰島素可能血糖也降不下來
  • 糖尿病飲食遵守6大原則,血糖越來越好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的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那麼日常的飲食以及作息就得非常注意了。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藥物一直服用,不良的飲食習慣也需要進行改正了,力求在患上糖尿病之後不要再患高血壓等其他疾病。當然雖然糖尿病是終身的,但是也有可控制的辦法,讓它得到緩解,從而脫離藥物的治療。
  • 糖尿病血糖控制好不好,試下這三個方法
    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裡,而血糖就成了糖尿病患者比較擔心的問題,有的糖友在家的血糖反而不如平時控制得好。下面就給糖友一些在家控制血糖的建議,希望糖友們能把血糖都控制得棒棒的。主食一定要吃很多糖尿病友覺得主食會升高血糖,所以不吃主食,這真是一個不正確的做法!糖友不吃主食,會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糖尿病友的飲食一定要膳食平衡,合理分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要,血糖在此基礎上調控才能保持平穩。
  •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好血糖?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約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補腎呢?
    糖尿病會損傷睪丸功能,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進而抑制睪酮的分泌,最終導致糖尿病病人的性慾降低。其次,糖尿病可損傷陰莖組織,主要包括神經和血管兩個方面。主要體現在導致男性生殖和性功能受損。糖尿病人受疾病困擾,大多情緒憂鬱,會造成精神性勃起障礙。
  • 糖尿病會瘦嗎?糖尿病危險嗎?怎麼吃血糖不升高?3個飲食原則
    而缺乏運動和鍛鍊,得了糖尿病以後,如果在早期沒有明顯的,口乾、多尿、多飲的時候,這時候並不表現症狀,而體重也沒有下降。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常規的體格檢查,比如說體檢時測一個血糖,就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的,這種情況,而不能夠單純地根據體重的減少,或者消瘦,來判斷有沒有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危險嗎?
  • 糖尿病已經開始服藥了,為啥還要控制飲食?飲食控糖有三個原則!
    他們覺得不能理解,既然糖尿病已經發展到了需要藥物控制的地步,那麼為啥還要飲食控制呢?這個問題,確實很多糖友都遇到過,甚至有些糖友剛診斷時並沒有服藥,而是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病情,直到血糖依然不穩定時,才開始用藥,在他們認為,飲食控制的效果遠沒有服藥或者注射胰島素好,既然這樣,倒不如多用些藥物,才能保證血糖更穩定,避免併發症。
  • 60多歲老人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
    圓圓的父親60出頭了,最近查出得了糖尿病。看到鄰居因為糖尿病導致中風,在床上癱瘓很多年了,因此圓圓對父親糖尿病的治療尤為關注。 前幾天圓圓帶父親做了檢查,空腹血糖是7.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是11.4mmol/L,糖化血紅蛋白是7.0mmol/L,比正常值都高,所以圓圓很著急。
  • 糖尿病餐後血糖老是高怎麼回事?醫生:4個方法控制好餐後血糖
    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長期控制血糖平穩是他們的日常重要工作,大部分的患者也都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也有部分人經常出現餐後血糖太高的情況。長期的餐後血糖控制不好,會更容易引發很多併發症,對微血管、大血管以及腎臟的危害都很大,所以,要重視餐後血糖的波動情況。
  • 糖尿病血糖控制是難題,常吃這3菜,或能穩定血糖,把血糖降下來
    導語:糖尿病是當代眾多家庭的煩惱,而糖尿病的誘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內的血糖含量過高,如若糖尿病患者不控制血糖,那麼一系列的併發症便會接踵而至,將身體的健康徹底奪走。但是糖尿病血糖的控制卻一直是一個難題,糖尿病患者總是難以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控制它。
  • 想要躲開糖尿病?飲食中的「三少一多」不要忘了,控制血糖靠自覺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疾病,近年來,糖尿病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而且患病的人群也在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的出現很多時候和人們日常的不健康飲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對於預防糖尿病來說,對日常飲食的控制是比較關鍵的。
  • 老年人糖尿病,血糖多少算正常?介紹分層管理的3種不同控制目標
    還是重點來說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問題。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沒法說血糖多少才正常,而是應該討論血糖多少才算達標的問題。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不控制,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多種併發症的主要風險,因此,不管是多大年齡,有了糖尿病問題,都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地對高血糖進行控制,那麼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合適呢?
  • 糖尿病不能吃甜食水果也不能碰?掌握4個原則,吃水果血糖也能降
    最近,一項研究分析了2萬糖尿病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與不吃新鮮水果的糖尿病病人相比,每周吃1~4次和5次以上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0%~30%。不敢吃水果,成為許多糖尿病患者苦惱的問題,許多糖尿病患者擔心吃完水果後血糖會升高,其實只要血糖控制平穩,可以適量吃一 些水果。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吃才能控制好血糖?
    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逆轉糖尿病前期!研究:每天吃6克肉桂,有效控制血糖、血脂
    糖尿病不是一蹴可幾,而是有前奏的,要小心糖尿病前期找上門!如果能在糖尿病前期即控制好血糖,就能遠離糖尿病。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在食物中添加一點肉桂,不但能增添風味,且低熱量不怕胖,除此之外,肉桂還有一項驚人的功用,它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以預防變成第2型糖尿病;至於已經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也有降血脂的效果,因此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前期是第2型糖尿病的前奏!
  • 糖尿病患者不重視餐後血糖?難怪血糖不穩,6個飲食小建議請收好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是最為重要的事,想要知道自己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就要通過測量血糖來了解。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重視空腹血糖,而不重視餐後血糖,其實餐後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餐後血糖高也是很不利的。怎樣才能讓自己的餐後血糖變得平穩,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都關心的問題。
  • 血糖控制達標後,糖尿病患者應多久測一次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目的有二:一是了解血糖升高程度以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二是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以指導降糖方案的調整。那麼,血糖控制穩定後多久查一次血糖比較合適呢?接下來,YI學莘將為您解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前,降糖強度不足可能出現高血糖,降糖力度過大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初始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頻率較高:使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的患者,每周應監測三天指尖血糖,每天應監測5-7次血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每日監測次數不低於5次。
  • 我的血糖正常嗎?為啥血糖儀測血糖不一樣?醫生跟您聊聊血糖控制
    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這就是低血糖狀態,可能會有一系列的症狀表現,比如頭暈、手腳顫抖、心跳加快等,此時需要儘快進食食物來提高血糖值,這種情況多見於長時間飢餓、劇烈運動、血糖控制不佳、藥物使用異常等情況。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在運動、出行時攜帶小塊糖,避免出現低血糖情況。
  • 糖尿病5大併發症,讓你從頭「傷」到腳!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給你
    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對危險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約85%的截肢是由於足潰瘍引發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會在其一生中發生足潰瘍。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常會引起足部疼痛、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