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老人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

2020-12-23 騰訊網

圓圓的父親60出頭了,最近查出得了糖尿病。看到鄰居因為糖尿病導致中風,在床上癱瘓很多年了,因此圓圓對父親糖尿病的治療尤為關注。

前幾天圓圓帶父親做了檢查,空腹血糖是7.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是11.4mmol/L,糖化血紅蛋白是7.0mmol/L,比正常值都高,所以圓圓很著急。圓圓擔憂的問題相信也是很多糖友困擾的問題。

圖片來源:攝圖網

那麼,對於60多歲的中老年人,應當把血糖控制在多高比較合適呢?

糖尿病的治療標準並非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病程各不相同,糖友的控糖標準也大相逕庭。糖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對號入座,合理控制糖尿病才是科學的治療方案。

醫生表示: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來說,將血糖降低下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目標,而最終目標是預防與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所以對不同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標也有所不同。糖友控糖指標應結合年齡、病程、預期壽命、併發症或合併症嚴重程度等綜合考慮,血糖控制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攝圖網

那麼,主要綜合考慮哪些方面呢?

年齡的考慮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項機能相應發生變化,因為所處的年齡階段不同以及基礎疾病的不同,預期壽命是不一樣的。

相比年輕的糖友,年紀大的糖友追求是晚年有高質量的生活,讓身體不要承受過多的負擔,因此血糖控制要求來說,對年輕人會嚴格一些,老年人會相應的放寬範圍。

併發症情況

對於已經有併發症的糖友來說,延緩其進一步發展是重中之重,由於血糖的異常與血壓、血脂的異常是相關聯的,此時對血糖控制的要求就需要更高一點。

因此,60歲以上的糖友,在關注血糖的同時,我們也要注重血壓,血脂的控制。因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往往不亞於糖尿病本身。

對老年人來說,對血壓、血脂的控制和控糖同等重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血糖控制目標

對於已經發生了糖尿病併發症的老年糖友來說,因對低血糖的敏感性減低,過於嚴格的血糖控制可能增加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概率,威脅生命安全。

因此,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合適要因人而異,基本原則是年齡越小併發症越少要求越嚴格,對年齡大、併發症嚴重、預期壽命短的老年人,達到一般控制目標甚至寬鬆控制目標即可。

另外,糖友們也不要盲目地跟從他人的控糖目標,建議聽從主治醫生的叮囑設置自己的控糖目標,日常認真做好血糖監測。

本文由內分泌科醫生肖瀟雨,營養師龍溪審核

世界高血壓日在即,三諾講糖特舉辦奔跑贏大獎遊戲活動,更有機會獲大獎!一起動動手指加入我們吧!

看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機率讓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或者是維持原狀;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則讓加速疾病的惡化,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為什麼這麼說呢?
  • 70歲老人,從糖尿病恢復正常,常服1「紅」,血糖或慢慢變「穩」
    查體時,測量血糖是非常關鍵的,血糖值的高低決定著人體是否能正常工作,但是往往很多人的血糖值就不穩定,或多或少出現偏離,對40歲以上的人來說更是這樣,很容易由於血糖過高引起糖尿病,在危及生命的同時也帶來了困擾。
  • 老年人糖尿病,血糖多少算正常?介紹分層管理的3種不同控制目標
    還是重點來說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問題。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沒法說血糖多少才正常,而是應該討論血糖多少才算達標的問題。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不控制,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多種併發症的主要風險,因此,不管是多大年齡,有了糖尿病問題,都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地對高血糖進行控制,那麼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合適呢?
  •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好血糖?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約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糖尿病人防併發症:關鍵是減少血糖波動,這樣做血糖穩!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無法將體內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而當體內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則很容易損害身體的多種組織器官等。糖尿病的主要特徵是高血糖,血糖的高低也成為了判斷和確診糖尿病的重要指標。那麼如何知道自己血糖高不高,又應該將血糖控制到什麼程度才算正常呢?
  • 得了糖尿病該怎麼吃?醫生提醒:控糖,應關注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此外,糖尿病還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如果高血壓高血脂合併患有糖尿病,那麼他們的危險等級也會大大增高。得了糖尿病,飲食控制很關鍵,而且飲食是糖尿病其他治療的基礎組成部分。那麼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控制飲食呢?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以下有關糖尿病飲食的問題。管住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遵循的三大原則!
  • 得了糖尿病,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好?希望你別做錯,順利降血糖
    在生活中,糖尿病需要大家特別小心謹慎,患病人數多,併發症多,一旦忽視影響非常大,現如今,該病不僅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很多兒童也會出現。尤其是本身血糖高的人,更需要警惕,很多人會想著通過運動改善身體,那麼得了糖尿病,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好呢?
  • 有糖尿病的人,每天半斤水果控制血糖,不比頓頓有粗糧差多少
    在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中,大多數人都知道吃點粗糧有利於控制血糖,但這種結果並非是因為粗糧比細糧含糖少,比如同樣是二兩白米、白麵條與二兩豆面、蕎面等粗糧做成的主食含糖量幾乎沒有差別,粗糧之所以有利於控制血糖是因為它比細糧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攝入更多的膳食纖維才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所在。
  • 人過60歲之後,血糖值維持在多少算正常?如果超出了會怎麼樣?
    人一旦邁進了60歲的門檻就預示著老年生活的到來,人一老,身體功能衰退,疾病就會頻繁出現。高血糖就是其中令人頭疼的疾病,那麼60歲以後,血糖維持在多少算正常?如果超過標準值會怎麼樣?會不會就發展成糖尿病?年紀大了要怎麼控制好自己的血糖,維持健康?
  • 糖尿病初期沒症狀,但身體像泡在糖水慢慢發炎,血糖多少才正常?
    血糖多少是超標呢?定期檢查血糖,主要是針對於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除了40歲以上的中年人外,如果體重比較重的人(BMI超過25,或者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女性腰圍超過85釐米、有多年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有暴飲暴食生活方式,或者長期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都需要定期檢查血糖,那麼檢查血糖都需要哪些檢查,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哪些呢?
  • 中西醫聯手治癒96歲老人糖尿病足
    96歲的老人,五六年前得了糖尿病,還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腎功能不全、頸動脈閉塞,做過膽囊手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但平時綜合治療很得當,精神很好,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戴著一副眼鏡,平時讀書看報寫作,樣樣均可,而且文筆很好。
  • 60歲後,體重依然是關乎健康的問題!過肥過瘦都不好
    60歲後,體重控制在哪個範圍最健康?對於瘦、過胖對健康有什麼影響?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段對話!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補腎呢?
    糖尿病應該怎樣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補腎呢? 糖尿病補腎既要注意控制血糖不升高,又要達到補腎的作用。 固精補腎丸可健脾補腎 對於一般的陽虛患者而言,是可以藉助固精補腎丸來補腎健脾的。固精補腎丸具有固精,補腎,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陽痿早洩、性慾減退、遺精滑精、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精神不振、夜尿頻多等腎虛症狀。其成分中的藥物配伍之後,具有固精、補腎、健脾的作用。
  • 粗糧有助於控制血糖,但為啥有糖尿病的人晚餐卻不宜吃粗糧?
    有糖尿病的人為什麼吃點粗糧有好處?同樣是二兩的粗糧與細糧,最終轉化成的血糖哪個會更多?相信不少人會說當然是細糧多,實際上兩者最終成為的血糖總量是一樣。因為粗糧和米麵的含糖量幾乎沒有差別,之所以提倡有糖尿病的人吃粗糧,是因為粗糧中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但可以在胃腸道中起到「海綿吸水」一樣的作用,減慢胃腸對葡萄糖、脂肪吸收入血的速度,使得餐後血糖的升高幅度降低,也就是說吃粗糧最大的作用在於降低了餐前餐後血糖波動的幅度,這是控制血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甚至比單純降低了血糖還要重要。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吃才能控制好血糖?
    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得了糖尿病,要嚴格控制飲食,遠離這5種食物,避免血糖升高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能夠管住嘴比什麼都要重要,因為在生活當中很多飲食在過量攝入之後,就會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的飲食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尤其是以下5種食物最好要列入黑名單當中,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哪5種食物會引起血糖的波動?
  • 血糖控制達標後,糖尿病患者應多久測一次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目的有二:一是了解血糖升高程度以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二是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以指導降糖方案的調整。那麼,血糖控制穩定後多久查一次血糖比較合適呢?接下來,YI學莘將為您解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前,降糖強度不足可能出現高血糖,降糖力度過大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初始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頻率較高:使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的患者,每周應監測三天指尖血糖,每天應監測5-7次血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每日監測次數不低於5次。
  • 老年人血糖的控制標準是多少?醫生的回答來了!
    我們都知道,正常人的血糖是有一個標準的,當確診糖尿病的時候,說明血糖已經超過標準範圍了。  但是,對於那些糖尿病史比較長,或者已經有糖尿病併發症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或者是老年人群,可以適當地放寬這個血糖的控制標準。
  • 患了糖尿病,如果血糖總是控制不好,多長時間後會出現併發症?
    糖尿病也屬於三高疾病之一,對身體帶來的危害並不比高血壓高血脂少,主要是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太多了,因此一旦出現血糖超高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嚴格控制。糖尿病不是因為吃糖過多引起的「吃那麼多的糖,當心吃出糖尿病!」
  • 糖尿病病人什麼時候喝醋最適宜?喝多少比較合適?看專家的理解
    說起糖尿病,相信很多的人都對它咬牙切齒,因為它真的太過可惡了,有了它我們不得不控制自身的飲食,那不能吃的、這不能吃的,而且它已經成為出國腫瘤以外的第三大殺手。那麼糖尿病病人什麼時候喝醋最適宜?喝多少比較合適?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