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血糖多少算正常?介紹分層管理的3種不同控制目標

2020-12-23 李藥師談健康

對於高血糖糖尿病的問題,並不一定與年齡有關,老年人同樣也可以保持正常的血糖,而年輕人不注意,同樣也可能發展為糖尿病,因此,如果就健康人的血糖值來說,老年人與年輕都沒有區別。

通常說來,空腹血糖不高於6.1mmol/L,不低於3.9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7.8mmol/L,就是正常的健康的血糖值,這個值沒有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區分,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如果並沒有血糖代謝異常的問題,血糖值一般都會保持在這個範圍內,如果空腹血糖低於了3.9,則屬於低血糖的問題,而如果血糖超標,則屬於高血糖甚至可能是糖尿病的問題,不管是低血糖還是高血糖,對於身體健康都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

還是重點來說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問題。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沒法說血糖多少才正常,而是應該討論血糖多少才算達標的問題。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不控制,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多種併發症的主要風險,因此,不管是多大年齡,有了糖尿病問題,都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地對高血糖進行控制,那麼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合適呢?

即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也不能一概而論,只有全面了解不同的個體情況,不同的併發症嚴重程度,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的預期壽命,不同的低血糖風險高低情況,綜合多種因素評估,才能夠合理的設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相對於中青年人的糖尿病控制目標,老年人因為身體的衰老,各種並發的慢病較多,對藥物的耐受性也相對較差等方面的因素,在考慮血糖控制目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就更多,但總體的一個原則還是,通過合理設置血糖控制目標,積極的調理控制血糖達標,在控制好血糖獲得身體最大獲益的前提下,保證血糖控制的安全性,儘量減少過度醫療導致低血糖風險、用藥不良反應風險、以及血糖劇烈波動風險等,如果能夠選擇一個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標值,使身體獲得健康獲益與風險的比值獲得最大化,就是最合理的血糖控制達標值。

這樣說還是太抽象了,我們還是結合不同的具體情況來說一下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的分層管理——

第一種情況,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7.0%以下,這個目標還是比較嚴格的一個血糖控制目標,要想達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通常空腹血糖需要控制在7.0以下,而餐後2小時血糖也應該控制在10以下。這樣的血糖控制目標,主要是針對糖尿病病程小於10年,胰島β細胞功能尚存,低血糖風險低或可以有效的規避低血糖風險,自我管理能力好,能夠嚴格做好生活調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水平,能夠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的病程發展,減少併發症發生發展機率。

第二種情況,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7.0~8.0%之間,這個值對應的空腹血糖水平為7.5以下,而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為11.1以下。這樣的血糖控制目標,一般是針對已經有中度併發症問題,或者伴發其他慢性疾病問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低血糖風險高,需要使用胰島素來增強血糖控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這樣的情況下,適度放寬血糖控制標準,減少低血糖風險以及血糖劇烈波動的風險,獲得的健康獲益相對更大。

第三種情況,建議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到8.5%以下,這個值對於的空腹血糖水平為8.5以下,餐後血糖水平為13.9以下。這種血糖控制目標主要是針對血糖控制有難度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嚴格控制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比如有嚴重低血糖史的情況,有嚴重併發症,與其壽命少於5年的情況,合併反覆感染的情況,急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住院期間,完全喪失自我管理能力,也無法得到良好護理的情況,這些情況下,結合實際情況,適度進一步防控血糖控制目標,就是更好的選擇了,但仍然要注意避免血糖重度升高,引發急性併發症和重症感染的風險。

總而言之,老年人血糖多少才正常的問題,不同情況的老年人,其「正常」或「達標」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有分層管理的概念,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標,有了合理的目標還不夠,也一定要積極的通過生活調理,合理用藥,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儘量的把血糖控制到我們的目標範圍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糖尿病帶來的各種併發症風險,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老年人的血糖是多少才叫正常?
    糖尿病已經成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了,而且逐年趨向於年輕化,不僅僅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許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怎樣的血糖才能算是控制好了的血糖,今天就來說說控制血糖的事。
  • 60多歲老人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呢?
    糖尿病的治療標準並非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體質、年齡、病程各不相同,糖友的控糖標準也大相逕庭。糖友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對號入座,合理控制糖尿病才是科學的治療方案。 醫生表示: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來說,將血糖降低下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目標,而最終目標是預防與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 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多少才正常?若能做到2點,血糖會更老實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身體內的血糖含量過高,已經超出了正常的標準,若這種情況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控制,那麼就很容易會導致身體其他器官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一系列的不適反應。而糖尿病作為一種長年累積才會導致的疾病,平時我們還是需要適當控制的,主要是控制血糖含量;若我們能夠把血糖控制住,那麼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維護,那麼對一些糖尿病患者而言,體內空腹時,血糖多少才算正常呢?■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多少才正常?
  • 餐後血糖多少算正常?晚飯後做這3種事,或會讓血糖「猛」飆升
    但是有些人群在晚餐之後還有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正是受到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很有可能會導致血糖飆升,而這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所以需要去了解這些錯誤的行為習慣,那先來了解一下餐後血糖到底多少算正常。吃飯以後的血糖就稱為餐後血糖,一般來說,在餐後兩個小時以後的血糖為餐後血糖的標準,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正常情況下是要低於7.8mmol/L,當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在7.8到11.1mmol/L,這就屬於糖尿病的前期血糖異常了。
  • 我的血糖正常嗎?為啥血糖儀測血糖不一樣?醫生跟您聊聊血糖控制
    健康人正常血糖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差別 首先我們要介紹一下有關血糖的單位,在我國血糖單位為毫摩爾每升,簡寫為mmol/L;而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則可能用毫克每分升為單位,簡寫為mg/dL,兩者只是單位的不同,大致換算就是mmol/L乘以18,就可以得出mg/dL的數值了。
  • 老年人血糖的控制標準是多少?醫生的回答來了!
    糖尿病跟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對於一些病程短的、年輕的糖尿病友,因為胰島功能還算完好,咱們的要求就要相應的嚴格一些,建議按照正常人的血糖標準去控制:  正常人的標準血糖空腹是3.6-6.1mmol/L之間,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應當小於mmol/L。這也是新發、病程較短的糖尿病友的嚴格血糖控制標準。
  • 有糖尿病五六年了,空腹血糖一直在7和8上下,這算控制住了嗎?
    這樣的血糖如果持續存在五六年,應該已經有併發症的發生了。比如臨床統計顯示:未經治療或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大約3-5年就會有併發症發生,尤其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最為常見。應當儘快到醫院做檢查,比如查尿微量白蛋白看腎臟是否有損害, 查眼底血管看是否有視網膜病變發生,查頸動脈斑塊看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一定要知道即使身體沒有感覺或不適,這些病變也會存在。
  • 餐後二小時血糖多少算正常?別超過這個值,四個訣竅,血糖穩穩的
    58歲的王阿姨去年查出糖尿病,在醫生叮囑下,王阿姨每天除了吃藥,還會定時測血糖,但每次測完血糖的數值都不一樣,尤其是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有時候11.5mmol/L,有時候8.5mmol/L,王阿姨都沒感到不舒服,這讓王阿姨很疑惑,便來諮詢黃醫生,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多少才正常呢?
  • 血糖值在什麼範圍算正常?超過多少就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隨著經濟生活的高速發展,其患病率急劇增高,現已成為世界上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其實,高血糖本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所致的各種併發症。所以,在生活中應多加監測自己的血糖。 那麼,問題來了——正常的血糖值是多少呢?超過多少算是糖尿病呢?
  • 為啥要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空腹、餐後血糖分別多少算正常?
    血糖高的問題,在現代生活中發生率很高,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現糖尿病逐漸年輕化。出現問題以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關於糖尿病,也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在控制血糖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差錯,導致血糖波動大,也就會引發其它問題。
  • 如何管理好糖尿病?你需要知道血糖自我監測的3個小竅門
    作者: 李連喜(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自我血糖監測在糖尿病的治療管理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自我血糖監測,糖尿病患者不僅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和高血糖,而且也可以為糖尿病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有用的信息。
  • 有糖尿病的人,餐前餐後血糖多少就算正常?醫生:應當這樣做評判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有糖尿病的人,餐前餐後血糖是多少就算正常?對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控制好血糖是幹預治療的基本要求,由於全天血糖是在不斷變化中的,要判斷血糖控制得如何,常規檢測的方法是選擇相應的時點來測量,對照正常值標準做出評判。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血糖的控制不只看數值的高低,還要注意血糖波動是否在正常範圍內,應當綜合起來做整體評價。
  • 糖尿病人防併發症:關鍵是減少血糖波動,這樣做血糖穩!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無法將體內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而當體內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則很容易損害身體的多種組織器官等。糖尿病的主要特徵是高血糖,血糖的高低也成為了判斷和確診糖尿病的重要指標。那麼如何知道自己血糖高不高,又應該將血糖控制到什麼程度才算正常呢?
  • 有糖尿病的人,要學會從餐前餐後血糖的差值,看血糖控制是否達標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糖尿病的人做好血糖監測,不僅是評判血糖是否控制達標的要求,也是制定與調整治療方案的依據,實際上血糖不能僅看高低是多少,從中可以反映出很多問題,比如餐前餐後血糖的差值是多少,對預測未來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有重要意義
  • 空腹血糖正常,卻被查出糖尿病?內分泌專家教你認識血糖「真面目」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通訊員 安志偉 最近,50歲的王先生因肝部不適去醫院就診,卻意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這是怎麼回事?我年年體檢空腹血糖都正常啊」,王先生很是疑惑。對此,內分泌專家表示,實際上,在臨床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
  • 有糖尿病的人,體重減了十多公斤後血糖正常了,還算是糖尿病嗎?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對於這個問題,先來看這樣一組研究數據:對於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確診時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時,在6個月到一年內減重10%,即使不用降糖藥,不僅血糖可能恢復正常水平,且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血糖也可維持在正常範圍;但確診時偏瘦的人,大多需要服用降糖藥才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
  • 人過60歲之後,血糖值維持在多少算正常?如果超出了會怎麼樣?
    高血糖就是其中令人頭疼的疾病,那麼60歲以後,血糖維持在多少算正常?如果超過標準值會怎麼樣?會不會就發展成糖尿病?年紀大了要怎麼控制好自己的血糖,維持健康?人過60歲以後,正常血糖應該是多少?所以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一旦血糖出現異常,要進行調理。老年人應該怎麼控制好血糖?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友情提醒:本文建議收藏哦上一篇與大家分享了餐後2小時的血糖正常標準與控制目標,以及正確的測量方式,這一篇給大家分享下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和正確測量空腹血糖的方式。對我們糖友來說,初期控制空腹血糖要比餐後血糖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餐後血糖等於空腹血糖的基礎血糖加上吃飯後攝入的葡萄糖。
  • 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避免糖尿病併發症,需要關注這三個指標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我國,如果沒有糖尿病的正常人,空腹血糖範圍為3.9–6.1mmol/L,一般來說常規篩查2型糖尿病應該從45歲開始進行,如果結果正常開始每3年進行重複,當然最好的方式是每年進行體檢的時候都進行檢查。
  • 空腹血糖多少正常?良心直言:超過這個數,糖尿病可能在路上了
    那麼血糖超過多少表示患了糖尿病呢?這要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空腹血糖、一種是餐後血糖,一種是隨機血糖。所謂空腹血糖,多數專指早晨七點到九點尚未吃飯前的血糖值。一般來說,正常空腹血糖值為3.89-6.1mmol/l,超過這一範圍但是小於7.1mmol/L,就是血糖高值,如果大於7.1mmol/L,那麼就有可能是糖尿病,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查或者糖耐量試驗進一步確診了。這裡的餐後血糖主要是指進餐兩個小時後的血糖,其他時間段的血糖為隨機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