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補腎呢?

2020-12-23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會損傷睪丸功能,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進而抑制睪酮的分泌,最終導致糖尿病病人的性慾降低。

其次,糖尿病可損傷陰莖組織,主要包括神經和血管兩個方面。主要體現在導致男性生殖和性功能受損。糖尿病人受疾病困擾,大多情緒憂鬱,會造成精神性勃起障礙。

糖尿病應該怎樣在控制血糖的情況下,補腎呢?

糖尿病補腎既要注意控制血糖不升高,又要達到補腎的作用。 固精補腎丸可健脾補腎 對於一般的陽虛患者而言,是可以藉助固精補腎丸來補腎健脾的。

固精補腎丸具有固精,補腎,健脾的作用,適用於陽痿早洩、性慾減退、遺精滑精、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精神不振、夜尿頻多等腎虛症狀。其成分中的藥物配伍之後,具有固精、補腎、健脾的作用。

1盒固精補腎丸≈10粒大米含糖量,高糖患者放心用

對比市面的其它補腎競品,大多是蜜丸,如果服用後可能會造成血糖升高,治療了腎虛,但是造成用藥後血糖升高了,「得不償失」。

而固精補腎丸補腎的時候,由於它是水丸,不含蜜,並且藥物成分中都是由植物藥組成,蔗糖量極少,大概一盒的藥丸也就約等於10粒大米的含糖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放心用來治療腎虛的。

服用固精補腎丸應該注意點什麼?

固精補腎丸因為具有收斂固澀、利水等功效,所以是禁用於孕婦的,以免導致出血、流產等不良後果。服藥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服藥期間忌油膩食物,比如肥肉、燒烤、油炸食品等。

(2)感冒或實熱內盛者導致的便秘,口舌生瘡、頭暈目脹、咽喉腫痛等患者是不建議服用的。

(3)服藥二周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反而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4)對該藥任何一個成分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也要慎用。

糖尿病腎虛患者日常中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保證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

糖尿病患者日常應嚴格執行糖尿病飲食原則,在保證總熱量的前提下,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進食過多導致血糖波動明顯。

低鹽、低脂、低糖,可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如果進餐後無飽感,可吃低糖、高纖維素的水果或蔬菜。

糖尿病腎病患者,除了血糖異常外,腎功能也會受損。儘量避免發生皮膚損傷,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與居室的清潔。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吃才能控制好血糖?
    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監測血糖?
    糖尿病是現在比較多發的一種疾病之一。對於糖尿病人而言,控制血糖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經常要定期監測血糖值。那麼需要監測哪些指標您都了解嗎,今天為您科普下糖尿病患者該怎麼監測血糖?
  •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好血糖?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約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肺炎疫情期間,糖尿病患者在家怎樣才能平穩控制血糖?
    疫情期間,實施"長處方"報銷政策,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那麼在特殊時期,作為糖尿病患者,在家怎樣才能平穩控制血糖?央視特邀專家、佑道醫生集團減重及糖尿病外科專家戴曉江表示,確保血糖長期、平穩地控制在目標範圍內,是杜絕病毒侵襲的根本;全面做好安全保護,儘量減少接觸到病毒的危險,是防止病毒"上身"的關鍵。
  • 血糖控制達標後,糖尿病患者應多久測一次血糖?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目的有二:一是了解血糖升高程度以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二是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以指導降糖方案的調整。那麼,血糖控制穩定後多久查一次血糖比較合適呢?接下來,YI學莘將為您解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達標前,降糖強度不足可能出現高血糖,降糖力度過大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初始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測頻率較高:使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的患者,每周應監測三天指尖血糖,每天應監測5-7次血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應每日監測血糖,每日監測次數不低於5次。
  • 【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用餐原則
    或者身體會把多餘的脂肪轉成糖,這就會導致血糖升高。還有一類食物是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那就是經常出現在宵夜的燒烤。這類食物是全球公認的十大類垃圾食品,就算是健康的人都不建議食用,更何況是糖尿病患。建議多吃健康食物比如番茄、菠菜、椰菜花等,這些「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的配上大蒜蒜蓉、清炒,才是既健康又美味。
  • 降血糖最好的5個方法,糖尿病患者注意了!
    3、學知識:動員全家學習糖尿病知識 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家屬,都應該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用藥知識等等 這樣糖尿病患者才能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糖尿病家屬才能更好的督促糖友執行控糖計劃,並且自己也能儘早預防糖尿病。
  •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除了控制好血糖,這兩點值得重點關注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病程時間較長,血糖控制也不怎麼好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現自己的下肢越來越呈現消瘦狀態,這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如果再不積極的加強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可能都會進一步發生發展了,因此,如果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的情況,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更要注意做好血糖的調理和控制了
  • 老年人糖尿病,血糖多少算正常?介紹分層管理的3種不同控制目標
    還是重點來說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問題。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沒法說血糖多少才正常,而是應該討論血糖多少才算達標的問題。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不控制,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多種併發症的主要風險,因此,不管是多大年齡,有了糖尿病問題,都應該引起重視,並積極地對高血糖進行控制,那麼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多少算合適呢?
  • 治療糖尿病,怎樣節省費用?專家提醒這3點,降低支出,有效控制血糖
    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卡羅(Carol Phillips)正面臨一個嚴峻問題,也是許多患者存在的普遍問題,她正在努力應對糖尿病的治療支出。 自從確診以來,她已經能夠通過糖尿病藥物羅格列酮/二甲雙胍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血糖了。
  • 健康科普: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通過運動有效控制血糖?
    科學的運動可以幫助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高血糖,以及預防併發症。但是許多糖尿病患者對運動會存在以下幾個疑惑。01為什麼要規律運動我們都知道,糖尿病對人體健康的威脅主要是各種併發症,而患者一般都會出現一種或多種併發症,而最為致命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4倍。血糖如果長期控制不好,會導致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紅蛋白較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糖尿病患者不重視餐後血糖?難怪血糖不穩,6個飲食小建議請收好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是最為重要的事,想要知道自己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就要通過測量血糖來了解。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重視空腹血糖,而不重視餐後血糖,其實餐後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餐後血糖高也是很不利的。怎樣才能讓自己的餐後血糖變得平穩,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都關心的問題。
  • 糖尿病餐後血糖老是高怎麼回事?醫生:4個方法控制好餐後血糖
    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長期控制血糖平穩是他們的日常重要工作,大部分的患者也都能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也有部分人經常出現餐後血糖太高的情況。長期的餐後血糖控制不好,會更容易引發很多併發症,對微血管、大血管以及腎臟的危害都很大,所以,要重視餐後血糖的波動情況。
  • 硒助力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和控制併發症
    張宇、劉麗(2018)測定了 106 例高危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 和血清鋅、硒、銅、錳水平。結果顯示,患者 FPG 高於對照組,鋅、硒、錳水平與 FPG 呈負相關。楊朝菊(2015)研究發現,糖尿病人群血清鋅、鉻、硒含量顯著偏低。湯利 華等(2018)測定了 218 例糖尿病人血清鐵、鋅、硒含量,結果顯示,鐵含量高於正常 對照組,鋅、硒含量低於正常對照組(p<0.05)。
  • 糖尿病患者,這4件事或對控制血糖不利,建議早點改掉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都知道一件事「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只有通過控制好血糖,來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目前的醫療技術來看一旦得了糖尿病,將終身無法治癒,只能通過藥品和飲食來控制。
  • 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吃6種食物,管住嘴,或有利於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飲食,很多食物當中還有大量的糖分,進食後吃糖分會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糖分含量高的食物。管住嘴才能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在飲食上可以選擇一些高纖維食物,低糖低脂的食物。
  •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引進胰島素泵,成功幫助糖尿病患者實現血糖控制
    為解決廣大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血糖不理想的問題,近日,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在內分泌科主任張翠蘭的推薦引導和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引進胰島素泵作為該院治療糖尿病的新手段,成功幫助多名糖尿病患者實現血糖控制
  • 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怎樣診斷糖尿病?如何穩定控糖?醫生告訴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控制血糖是避免出現併發症,並且防止患者過早死亡的重要措施,另外,也有證據表明,2型糖尿病病患面臨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更高。用血糖儀測的血糖是全血血糖,而在醫院測量的血漿血糖,這是指去除紅細胞等細胞成分後查的血糖,更加精準。這時候有人問,那是不是說血糖儀測量的就不準確呢?
  •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運動?
    二、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運動? 就糖尿病患者而言,現代醫學認為,運動非常有價值,其理由如下:一則,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熱量,使得本來需要胰島素降低的血糖,通過運動給提前消耗掉了;二則,肌肉(骨骼肌)儲存了我們人體大約70%的糖原,而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對糖原的存儲;三則,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改善胰島素抵抗;四則,運動可以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的發生、延緩併發症的進展、
  • 糖尿病如何運動才能控制血糖?快走好還是慢跑好?醫生詳細告訴您
    所以在運動前我們應該正確認識運動,網絡上的運動計劃多數是有娛樂或者獵奇成分在裡面,為的是給作者帶來更多的流量,所以計劃中的速度、耐力、爆發力都是接近於運動員的,對於一般人來說,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並不適合,想要控糖根本不需要做那些訓練。可以這麼說,想要控制血糖,並不需要高強度的運動,只需要動起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