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概念,清晰解釋為什麼人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2021-01-19 全民閱讀大使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一直都充滿了偏見

並不是我們針對誰

而是我們的本能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相信並維護自己選擇是對的

就像下面這個概念

決斷後效應

選擇是艱難的,一旦做了選擇,我們就希望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所以就會極力的維護自己的觀點,雖然有時候客觀來看這個選擇比不一定好,但是誰也不想承認自己選錯了,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偏見

另外一個解釋也能說明這一點

證實性偏見

這更厲害,我們會自動過濾掉對我們不利的信息,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是坑,別人說我們還不信,一個是因為想相信自己的判斷,另外就是一些客觀的不利信息,我們本能的過濾掉了。

所以感性的東西難免會出現偏頗,我們判斷的時候,也可以藉助客觀的數據,來讓判斷更冷靜客觀

如果你想學習知識充實自己,又沒有很多時間,私信我,發送「讀書」兩個字,教給你高效又有趣的讀書工具。我堅信,總有一本書,有你要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大腦為什麼願意相信有鬼?
    根據輿論調查網YouGov在201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40%的美國人都相信幽靈或惡魔的存在。而在我們國家,如今迷信鬼怪之說的也大有人在。那麼,人們為何會相信「鬼」的存在呢?大多數相信世上有鬼的人,都曾有過看似不可解釋的個人經歷。而大多數所謂的「見鬼」經歷,實際上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
  • 英國CPD啟示:為什麼人們相信醫生,卻不一定相信老師?
    然而為什麼Hughes說,專業教育只對應專業群體中的「一部分」? 畢竟,專業教育雖然一定程度依附於傳統高等教育,但還與高等教育有諸多不同,有它自己的教育規律。其課程所教授的知識都是面向實踐,將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專業方法教給學生。整個培養體系是以專業實踐為背景,而不應當以大學的學術研究為背景; 第三,相比於從中學一畢業就來讀大學的年輕本科生,專業教育中的學生——高年級的本科生、研究生,特別是有工作經驗之後又來讀研究生,他們更有閱歷,更明白自己的學習動機。
  • 老梁故事匯:不要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他只相信他願意相信的事實!
    老梁故事匯:不要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他只相信他願意相信的事實!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發現,會有一些人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吵起來,鬧得不可開交。不是有一句話常說,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是總有一些人想試圖去叫醒這些裝睡的人。
  • 【經典】相信「相信的力量」
    仿佛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才能為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從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最近讀了心理學家麥基寫的《可怕地錯覺》,我才明白了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歷後,提出了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
  • 大腦為什麼願意相信有鬼?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根據輿論調查網在201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40%的美國人都相信幽靈或惡魔的存在。而在我們國家,如今迷信鬼怪之說的也大有人在。那麼,人們為何會相信「鬼」的存在呢?例如一氧化碳、甲醛、真菌等有毒物質都能引發幻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大多數所謂見鬼的「鬼屋」都是通風不良、空氣品質差的老建築。還有研究指出,雷電天氣時據稱觀測到的許多球狀閃電,實際是觀測者受閃電產生的磁場影響而產生的幻覺,原理類似於TMS刺激。
  • 後真相時代:為什麼人們更願意相信假新聞
    因此,如果你想指責臉譜網或那些政客開啟了全新而恐怖的後真相時代,請提醒自己,不過幾百年前,還有幾百萬的基督徒把自己鎖在一個不斷自我強化的神話泡泡裡,從來不敢質疑《聖經》在各種事實上是否真實。幾千年來,人類社群網絡裡許多的「新聞」和「事實」其實都是虛構的,講述著奇蹟、天使、惡魔和女巫的故事,是無畏的記者從地獄最深處給我們帶來了第一手報導。
  • 只要你願意相信「芥末專欄」
    後來Y嫁人了,對方比我們大了幾歲,所以我倆都叫他大叔。大叔人不怎麼愛說話,雖然也在認真努力地工作,但絕不是追名逐利的那種。大叔也不怎麼浪漫,即便買了貴重的禮物,也只會平淡地說一聲:打開看看吧。不過在Y的眼裡,大叔是個不折不扣的好老公,提到她現在的生活狀態,她滿臉都是遮不住的幸福和滿足。
  • 世界是你所相信的樣子,人更是你所相信的樣子
    世界是你所相信的樣子,人更是你所相信的樣子。你所相信的,你所界定的,你所感知的,你真真正正用眼睛看到和你用心想到的美好或者不美好,構成了每一個人的世界。 世界上有一個非常偉大的詞叫心情好。你看著樹覺得很好,看著草也覺得很好,看著這個人,覺得這個人真善良、真美好,那麼恭喜你,你心情很好。
  • 人們更願意相信罪犯,也不信為了保命選擇和綁匪妥協曖昧的女生?
    這時候的Chloe緩過神來後,開始想辦法脫身。而是把她交給願意出贖金救她的經紀公司。如果談攏了,他就會送她去英國領事館,讓她回家去.正如他所說,綁匪真的通過郵件的方式,聯繫到了正在到處找Chloe的經紀公司。他們把Chloe被綁架的照片發給他們,讓經紀公司給25萬歐元贖金。
  • 第一層思考源於相信自己的心
    我有一位尊敬的導師,他是思考力非常強的人.他常常說,他在申請服兵役的時候經歷了失敗.他回首所走過的人生,發現自己所做的都是失敗.他就思考再思考,我為什麼會失敗?他說他像哲學家一樣思考.他準確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跟隨自己的想法就是失敗.當他清楚地知道這一事實,他不再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現在過著特別幸福成功的生活.
  • 《摩天大樓》2:或許人們更願意相信鳳凰男和紅白玫瑰的故事
    在店鋪經理那裡,鍾隊和楊蕊森了解到,林大森是這裡的vip客戶,不光自己買,還介紹過很多客戶來,包括同一個小區的出租房(鍾美寶家)用的也是他們家的產品。鍾隊和楊蕊森都認為,林大森和鍾美寶肯定不是簡單的朋友關係。不收租金還說得過去,但是還給配了這麼高級的床墊,就沒辦法用簡單的朋友關係可以解釋得清了。
  • 假作真時真亦假:人們為什麼相信假新聞?事實核查有用嗎?|端傳媒 Initium Media
    人們其實是知道哪些新聞才是真的,但這些真偽判斷,居然和他們是否打算分享假新聞沒太大關係。而學者以政治新聞來作測試,也發現同樣的情況。人們為何相信和分享假新聞?為何如此呢?其中一個較可信的解釋,是人們平日根本沒有想清楚就分享信息。
  • 請不要相信任何人,除了你自己
    請不要相信任何人,除了你自己,其實嚴謹一點,你有的時候是連自己也不能相信的。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經過設計的,對,你連侯大聖我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我還是要堅持告訴你以下真相:人很難克服自身的局限性,有時甚至還不如一隻金魚。金魚的眼睛可以360°無死角地看,而人,了不起了有個「餘光」。
  • 從「垃圾食品」到概念清晰
    對於垃圾食品先弄清垃圾這個詞的概念,英文的垃圾食品是junck food,Junk在英語詞典裡是指沒有用而佔用資源的東西。這樣垃圾這個詞解釋就清晰了,實際上是資源錯配。比如我們不要的衣服、物品是垃圾,但是對於有需要的人那是好東西。我們經常走極端,垃圾食品是不好,人們壓根不吃,即便要吃也帶著負罪感。相反那綠色食品就肯定是好的。
  • 「蜥蜴人」「地球是平的」,為什麼總有人相信陰謀論?
    前不久,為了證明地球是平的,美國名人邁克·修斯乘坐自己製造的火箭升空,想看一看大地的邊沿在哪裡,沒想到火箭墜毀了,64歲的老邁克為「地平」事業獻出了生命。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覺得匪夷所思,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 餘華:我能否相信自己
    我能否相信自己 作者 餘華 我曾經被這樣的兩句話所深深吸引。人們總是喜歡不斷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幾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於是人們真以為一葉可以見秋了,而忘記了它其實只是一個形容詞。 後來,我又讀到了蒙田的書,這位令人讚嘆不已的作家告訴我們:「按自己的能力來判斷事物的正誤是愚蠢的。」他說:「為什麼不想一想,我們自己的看法常常充滿矛盾?多少昨天還是信條的東西,今天卻成了謊言?」
  • 解讀美國的「反智主義」:為什麼有人不相信科學?
    氣候變暖真的如科學家們所說的那樣存在嗎?全球變暖的影響是什麼?這背後最令人痛心的疑問也許是——人們為什麼要相信科學呢?也許沒有人能夠比哈佛大學地質學和科學史學家Naomi Oreskes更適合回答這些問題了。2010年,她和Erik M.
  • 為什麼自我概念會如此重要?
    例如, 給兩個人布置 同一個具有挑戰的任務, 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 清晰的、堅定的、獨立的、自信的, 另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 模糊的、搖擺不定的、依賴型的
  • 愛因斯坦為什麼不相信「上帝會擲骰子」?
    「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上帝會投骰子。」愛因斯坦正在回復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的一封信,玻恩認為,量子力學的關鍵在於概率性和不確定性,就像心率失常的偶然發生一樣。然而,在量子論之前物理學家一直堅信的是,如果我們做了某件事,那麼一定會發生另一件事。但是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做了一件事,另一件事只會以一定的概率發生。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得到其他的結果。
  • 為何會有人相信超自然現象?
    實際上,每一個人收到的都是同樣的十條「巴納姆」陳述(譯者註: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