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你可能會說我在做夢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到那時世界就會大同
——約翰·列儂《Imagine》
昨天我偶然在店裡看到吧檯上面放著一本小野洋子的《葡萄柚》——是一位同事剛好在看,便拿起來翻開序言,只有簡單的一句話:
嘿,我叫約翰·列儂
我想讓你見見小野洋子
說起小野洋子,這位最著名的日本女人之一,音樂家、先鋒藝術家,而與此同時,她與約翰列儂的偉大愛情而經久不衰地被傳誦著。今天恰好是個特殊的日子,冬日裡的天氣雖冷,但不妨礙我們一起來聊聊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也正好溫暖一下這寒冷的體溫和心情。
三十五年前的今天,1980年12月8日,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剛剛結束工作從錄音棚裡出來,一起回家,像每個平常日子一樣,準備回家陪伴他們的兒子。然而,當他們走到家門口,曼哈頓的達科塔公寓大樓前,等待約翰·列儂的卻是馬克·大衛·查普曼的子彈,一位美國狂熱歌迷。
從此之後,約翰·列儂的生命便永遠留在了那個冬天的夜晚。這個世界,也從此失去了一位獨一無二的、偉大的搖滾音樂家、詩人、畫家、社會活動家,一位勇敢、真誠、熱血的人。
約翰·列儂出生在英國利物浦的一個工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海員, 在列儂只有三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妻子和兒子。列儂從小就被寄養在親戚家,也許是家庭的原因,他自小就是一個叛逆而倔強的孩子。中學時期,列儂在學校裡組織了一個搖滾樂隊「採石工人(The Quarrymen)」,這也是披頭四樂隊的前身。後來,在列儂的中學校長的推薦之下,他前往利物浦的藝術學校學習。
1960年,在約翰·列儂只有20歲的時候,他組建了他的披頭四樂隊,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披頭四樂隊越來越風靡,在世界流行樂裡開啟了「以披頭四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雖然最終遺憾解散,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披頭四樂隊以及它的音樂,深刻的影響了20世紀60年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影響了他們的音樂品味、服裝服飾、生活方式甚至人生態度。
而20世紀60年代以後的年輕人,或許無緣經歷完整的披頭四時代,但同樣知道這支偉大的樂隊,聽過或全部、或幾首披頭四,他們的歌曲也成為很多年輕人最狂熱的歲月裡,成為落寞、失意的時候最好的宣洩、激勵與陪伴。你說是懷念、悼念、紀念、想念,什麼都好,這世上總是有這樣珍貴的人,不論時間過去多久,依然讓人們感動與肅然起敬。
時間到了1966年,在倫敦,小野洋子著名的激浪派行為藝術作品《切片》的表演上,約翰·列儂與她相遇了。約翰列儂坐在觀眾席上,而小野洋子坐在臺上,讓觀眾輪流剪下她身上的衣服,直到她一絲不掛為止,她說說:「來吧,剪下我的衣服,隨便哪裡;每個人剪下的面積不要大於一張明信片,並請將這碎片送給任一個你愛的人。」後來,列儂結束了與前妻辛西婭的婚姻,與小野洋子相愛並結婚了。
自此,他們便真正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整體:一起創作音樂、發行唱片,一起向世界展示他們的態度與堅持,比如在他們的蜜月裡,列儂與小野洋子在酒店裡進行了一周的「床上靜坐」,接受世界媒體採訪,宣揚他們的「床上和平行動」,以抗議世界上所有的苦難與暴力。他說過,「我一直有一個夢想,我夢想自己會遇見一位藝術家,一個藝術家女孩兒,而她也會喜歡上我。不過我覺得這只是個神話。但我遇見了洋子,於是神話成真了。」他們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彼此共同的追求——為世界和平而奮鬥。
而今,距離約翰·列儂離世已經整整35年了,但他卻仿佛從未遠離。
2007年的10月9日,小野洋子為紀念列儂而設計的「想像和平」光塔在冰島雷克雅未克亮起了寧靜的藍色光柱,在那之後的每一個12月8日——列儂遇刺的日子都會熄滅。這束在世界最北端點亮的「和平之光」,是小野洋子希望人們在想起這束光時,全世界的心靈能夠合為一體,就像約翰·列儂一直希望的那樣。
2015年的11月16日早上,巴黎恐怖襲擊發生不久後,Davide Martello騎著自行車拖著鋼琴來到了巴塔克蘭音樂廳附近,坐下來彈起了約翰·列儂的《Imagine》。這首在巴黎街頭響起的列儂的歌,在這個特殊的時候,給無數人帶來了安慰與鼓勵。
還記得約翰·列儂說過的話嗎?「我不懼怕死亡。那只是從一輛車中出來,走進另一輛。」而這個世界,將永遠、永遠、永遠銘記他,縱使世事變幻無常、年華催人老。
除了邊邊角角的消息
還有這六本書
讓你更靠近他們一點點
[美]小野洋子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葡萄柚:一本指令與圖畫書》是小野洋子關於音樂、繪畫、詩歌、電影、藝術作品的聲明及闡釋,是她極具影響力的代表文集,其中記錄了小野洋子藝術觀念的形成、發展及多種藝術形式的發展脈絡。幾十年來,小野洋子的作品一直忠實於她的藝術理念。她將藝術創作的重心放在通過藝術傳遞信息,引領觀眾獲得精神上的感悟。她試圖改變人們慣常的成見,打破人固有的思維方式,讓人們從新鮮、有趣的視角反思並審視藝術與生活。《葡萄柚》第一版限量500本於1964年出版,五十年後,中文版終於面世。
新星出版社
「每天有一千個太陽升起,我們只看見其中的一個,因為我們固著單一的思考。」小野洋子的《想像你是一顆飛翔的種子》是詩,是靈感庫,是冥想專注練習的手記,是闖進內心的創意之源。100幅特立獨行的點描畫,配以100首充滿想像力的詩,小野洋子給讀者提供了100種迷人又發人深思的思維訓練:讓我們與自己、他人,以及共同居住的地球產生關聯,打破慣例,拓展眼界,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我們周遭的世界。「天空是土壤,四面八方,自由生長。」
中信出版社
辛西婭·列儂是約翰·列儂的第一任妻子,邂逅於大學的兩人,在而後的10年裡,共同經歷了披頭四樂隊從默默無聞到揚名世界的神奇歷程。《我的約翰》是辛西婭對這位曾經的愛人的真情告白,同時也揭開了這位巨星幕後的愛恨糾葛。「我從未停止對約翰的愛,但這份愛的代價卻昂貴至極。有些人問我,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前方的結局,我還會選擇這種生活嗎?我的答案是,不。」約翰·列儂組建的披頭四樂隊是流行音樂史上的奇蹟,他的形象和作品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這位震撼了世界的巨星有著轟轟烈烈的愛,而正是這樣的愛,灼痛了辛西婭的一生。她娓娓道來的黑白色往事,是非凡的約翰·列儂最平凡的一面。
中信出版社
作為現代音樂的唯一傳奇,披頭四的故事被賦予了無限的神話色彩,沒人能說清完整的真相;即使有人說出來,也一定會有其他人質疑。而為了創作這本《披頭四:唯一正式授權傳記》,作者獲得披頭四官方的唯一正式授權,得以深入採訪披頭四成員及相關人士等,近身側寫樂隊活動,見證了他們重要的創作及錄音過程,並把這一切詳細地記述了下來。戴維斯親身見證了披頭四處於音樂創作的巔峰時期,成為橫掃全球的超級巨星、史無前例的文化現象,也見證了他們內爆、分裂、漸行漸遠,走上各自的道路。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使這本書成為最權威、最可信的披頭四傳記,也是被引用最多的披頭四傳記。
[美]揚·溫納(J.S.Wenner)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約翰·列儂作為披頭四樂隊的主唱及核心成員,無疑是這場「時代神話」的締造者之一。然而,在這石破天驚的訪談——《列儂回憶》中,他親手毀滅了這一切,給世界上所有熱愛他的人最猛最痛的一擊。正如他的歌詞所寫,the dream is over(夢已經結束)。The Beatles如何成名、為何解散?約翰·列儂與保羅·麥卡特尼孰是孰非?小野洋子在約翰的生命中佔據何等地位?披頭四樂隊、滾石樂隊、鮑勃·迪倫這些巨星之間又有怎樣的糾葛?在本書中,與揚·溫納直截了當的對話裡,約翰·列儂鋒芒畢露,揭開了所有的謎團。該書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和收藏價值,可謂是最能體現列儂思想的文本之一。
[英]菲利普·諾曼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為流行音樂史上的巨星,約翰·列儂的影響力早已遠遠超過流行音樂的領域,而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他組建的披頭四樂隊、他的音樂、他的生活,以及他被槍殺的結局,成為長久以來人們關注的焦點,震撼了整個世界。然而,這位名滿天下亦謗言纏身的巨星的日常生活,我們又了解多少?菲利普·諾曼作為一名資深的傳記作家,在經過多年調查和採訪下,儘可能地還原出一個真實的約翰·列儂,在本書中詳細記述了他從草根歌手到傑出音樂人的傳奇一生。
以上書籍1200bookshop有售
體育東店|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27號
天河北店|廣州市天河北路460號沃凱街首層
1200bookshop|為一座城市點燃一盞深夜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