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墊在戶外裝備中的重要性很重要,在國內,睡墊(Sleeping pad)往往也被稱做防潮墊,容易和普通的鋁箔防潮墊混淆,這裡我們特指可攤在地面用於睡眠的墊。
睡墊分三大類,封閉泡沫墊(Closed-cell foam)、充氣墊(Air)和自動充氣墊(Self-inflating)三種。
自動充氣墊有內置的開放泡沫材料(Open-cell foam),打開充氣口後自己就能鼓起來,但是重量是泡沫墊的三倍,也壓縮不了多少,舒適度比不上純氣墊,只適合自駕露營,徒步則根本不用考慮。
衡量睡墊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其R值(保溫值),R值越高保溫效果越好,只不過目前為止,睡墊的R值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測量標準,都是廠家自定,而不少廠家(尤其是國產品牌)乾脆省了這事兒。一般來說,睡墊的
R值2.5,僅適合夏季
2.5R值4,適合春夏秋三季
4R值5,適合三季但睡覺時身體發涼的驢友
R值5,適合寒冬、雪地、高原
當然,露營時的保暖不能僅看睡墊,蓋的睡袋、穿的衣物、住的帳篷等都影響著你的體溫。老驢常用的手法是加層——睡墊不夠保暖?那就穿上羽絨睡。還不夠?那就加一層睡袋套。還不行?再來一層睡袋內膽!總之,手法很多,並不是一定要三季和冬季各買一套。
泡沫墊
泡沫墊主要分為銀搓和蛋槽兩種,都是用帶有微小氣泡的泡沫壓制而成。相比之下,銀搓墊的R值略高一點,保溫稍好些;而等重等長等寬的蛋巢墊則更厚,更舒適一些。大多數銀搓和蛋槽都會在一側附加一層鋁膜,用以反射身體輻射的熱量,提高保溫性。收納時,銀搓捲成個圓柱體,蛋槽摺疊成立方體,都只能外掛在背包上,銀搓的圓柱雖然更大,視覺上卻往往更討人喜歡。
銀搓墊
蛋槽墊
和一般泡沫墊使用的交聯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不同,Gossamer Gear Thinlight Foam Pad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泡沫材質稱Cross-linked Evazote。雖然有穿越大神對其讚不絕口,但1/8″(0.32cm)的厚度讓我對其舒適性表示懷疑。但是,可以裁一塊當坐墊,或者用來保護氣墊。
Gossamer Gear Thinlight Foam Pad
充氣墊
相較於泡沫墊,排了氣的充氣墊便於收納,充好氣的則遠為舒適,保暖也更好——靜止的空氣是最好的隔熱體;但是其缺點也很明顯,價格高昂;比較嬌脆,對尖尖兒特別敏感,要隨身帶著修補工具;充氣排氣都要花一番功夫,而且唾液進入了充氣口,時間長了還可能生苔。
小竅門:排了氣的氣墊可以卷在睡袋或帳篷收納袋外面收入背包,一般會比獨自放節省空間。
穿越(連續多個5-7日的長線)路線對睡墊的耐用性挑戰較高,而蛋槽墊遠比氣墊禁折騰,而壓完一天幾十公裡山路,即便是老驢也可能會失去吹氣墊的動力,更多會選擇蛋槽墊,往地上一鋪完事兒。
小竅門:睡墊主要給軀幹提供支撐,部分老驢會裁去蛋槽墊膝蓋下的部分,或者選擇短版的氣墊,以降低負重。即便你不在乎這點兒重量,仍可以這樣做。如果用的是蛋槽墊,可以將裁下的部分當坐墊,入睡的時候再放在腳下;如果用的是短氣墊,可以裁一段等長等寬的GG Thinlight墊,路途中做坐墊,煮飯時扇火、擋風,睡眠時鋪在氣墊下當保護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