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徒步露營登山應該怎麼挑選睡墊(防潮墊)?

2021-01-10 戶外探險雜誌

戶外露營,睡墊是隔絕冰冷大地的最重要夥伴。選擇一款合適自己活動的睡墊,和選帳篷、睡袋同樣重要。

初入戶外,購買裝備,總是非常重視帳篷,睡袋這兩樣東西,卻往往忽視了睡墊,也不難怪:

我帶的睡袋夠厚,為什麼不能直接睡地上?

人體熱量散失有四個途徑:蒸發、對流、傳導、輻射。其中傳導和對流散熱最多,而睡覺時因為躺著,來自傳導的熱量散失便佔了大頭。

在戶外如果你直接睡地上,結果就是,無論裹了多厚的睡袋,都會感到冷,因為地面在源源不斷地吸走你的熱量。熱量大流失,輕則第二日行動無力,重則夜晚直接失溫。

睡墊(國內山友俗稱「防潮墊」),在隔絕冰冷大地這個意義上,就成為了戶外活動繞不開的裝備。比起家裡的床,它們重量輕、易打包,是為戶外人的床。

睡墊與帳篷、睡袋形成睡眠系統必不可少的三件套。圖片來源:REI.com

睡墊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作為戶外玩家,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市面上的睡墊琳琅滿目,該如何品評其高下,從優選擇?

首要考慮的,應該是睡墊的主要使命——保暖

01 R值:最重要的保暖指標

R值是許多睡袋生產廠商用以表明其睡墊保暖能力的重要參數。

R值,即R-Value,取英文短語Thermal Resistance(熱量隔絕)的R命名,用于衡量一個物體隔絕熱傳導的能力,R值越高,隔熱能力越強。R值是一個材料工業通用的量標,並非戶外專屬。

說到睡墊的R值,如果低了,睡在上面的你就需要花更多的能量來保持體溫,結果就是第二天疲憊地醒來,幹啥事都沒勁,因為吃的東西都產熱去了。反之,睡墊R值到位,你就能省下寶貴的熱量,用於第二天高強度的戶外運動。

一般而言,在秋冬,溫度略低於0℃的環境,睡墊的R值應不低於3。極限高海拔高寒露營環境,R值應接近或高於5。而其它較溫暖環境,R值在2以上即可(數據來源:綜合整理自各大睡袋廠商R值溫標)

R值是我們網購睡墊時最為重要的一個指標,但比較尷尬的是,各個廠家的R值測量並沒有統一方法,大廠倒有比較公允的自家測試方案,而有些廠則是用體感估算,一些廠商甚至不提供R值參考。

因此考察睡墊的保暖性能,在直接參考廠家給的R值之前,我們還需要了解更多。

02 睡墊三大類

實現熱傳導的隔絕,提高R值,有一個全世界都通用的做法:鎖住空氣。儘管流動的空氣會帶走熱量,但靜止的空氣卻是極佳的熱阻「材料」。羽絨材料為何如此保暖?因為絨朵之間形成了無數小氣囊。睡墊的設計思路也是如此:鎖住空氣。基於此,市面上的睡墊無外乎三類:

泡沫墊——通過緊密的閉孔型泡沫材料內部無數小氣囊實現保暖。

充氣墊——人工構建空氣囊,充入空氣,實現保暖。一些型號會在氣囊中填入其它隔熱材料,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

自充氣墊——泡沫墊與充氣墊的組合,利用開孔型泡沫的膨脹性實現自充氣效果。

03 認識泡沫墊

最為簡單易用的睡墊類型,基本採用閉孔型泡沫製成,優缺點顯而易見:

優點

無需充氣,無懼穿刺,扔地上就能用,結構穩定,皮實耐造。缺點

無法壓縮,體積大。R值較低,難以在寒冷環境單獨使用。墊身薄,無法有效過濾部分凹凸地形。

你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泡沫墊價格從50塊到300塊不等,但它們從外形上看起來大同小異。除了品牌溢價之外,貴的泡沫墊貴在哪裡?

閉孔泡沫發泡率

為了讓材料發泡形成封閉小氣囊,氣墊需要在高壓環境加熱並迅速冷卻,如何讓氣泡更多、氣泡的封閉性更強,這需要技術積累。

切開市面上各類泡沫墊,氣囊數量與各氣囊的封閉性是存在差異的。

關於泡沫墊也有一個悖論:即發泡率越高,R值固然更高,但泡沫的密度將會隨之越低,密度降低則導致泡沫的抗壓性下降,人睡上去施加壓力時,墊子將會變得更薄,從而又降低了R值。如何在抗壓性和發泡率中找到一個黃金平衡點,是各個泡沫墊一直在試驗的事情。

結構工藝

毫不避諱地說,你能在國內買到的戶外專用泡沫墊,都承襲自美國專業睡墊公司Themal-a-Rest的外觀結構:蛋槽型或者搓板型。基於此,在結構工藝上,國產品牌泡沫墊和國外產品沒有明顯差距。

這些墊子表面的凹凸結構有很多作用:1合理減重 2增大地面摩擦防滑動 3結構的凹處能與人和地面組成封閉氣囊,從而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

凹凸結構形成的氣室,能提升些許保暖性能。圖片來源:TAR官網技術頁面

鋁膜反射層工藝

人體躺在地面,貼在地面那一塊的熱量散失雖然大部分來自於熱傳導,但人體向地面的熱輻射並不會因此消失,如果睡墊能夠反射這個方向的熱輻射,就能進一步提升保暖性能:在閉孔泡沫的表面來一層鋁膜就能夠達到這種效果。

提示:想要獲得最大的熱反射效果,放置泡沫睡墊時,鋁膜面應朝上。製圖:戶外探險

鋁膜與泡沫如何結合,各廠家工藝不同,最簡單的方式是熱壓一層鋁膜上去,這樣做有兩個缺點,睡墊用久了容易「掉渣」,即鋁膜層被蹭落。其次,鋁膜面偏硬,舒適度會降低。

更高級的做法是,在泡沫合成時用電離的方式將鋁膜均勻塗抹在泡沫表面。這樣不僅能有效減緩「掉渣」現象,也能提升鋁膜面的舒適度。

測試圖片來源:8264兔子的泡沫墊橫評。

為了達到合格的R值,泡沫墊要做得足夠厚,但由於材料的不可壓縮性,它的體積就成了一個問題,這導致背包攜帶時幾乎只能選擇外掛,況且市面上泡沫睡墊產品的R值也沒有能超過4的。因為如果R值要超過4,睡墊厚度將過高,體積大到無法適應戶外使用的程度,沒有戶外廠家會生產那樣的東西。

搓板的打包體積已經很大了。

前文提到,在高寒環境R值最好大於等於5,這意味著,R值始終低於4的泡沫睡墊無法在高寒環境單獨使用。再加上閉孔泡沫偏硬,舒適度較低,戶外市場需要其它選擇。

小而暖的充氣墊,便成了各大廠商設計師的主戰場。

04 認識充氣墊

你如果見過消防隊員去「跳樓」現場急救的場景或圖片,就會明白什麼是充氣墊。戶外充氣墊就是消防用墊的縮小版。因為充氣,它可以做得柔軟舒適,同時,鎖住空氣,它也獲得了很高的R值。充氣墊的優缺點很明顯:

優點

不充氣時,收納體積很小,重量也輕,便於攜帶。R值範圍從2到7都有,各種場景適用。缺點

使用需要充氣操作,一旦扎破漏氣,秒變廢品。充氣囊結構並不完全堅固,部分內部連接的破壞將導致氣墊鼓起來,影響使用。

充氣,讓很小變很大。

充氣墊的型號多如牛毛,價格也是天上地下。從100多塊到1000+,琳琅滿目。同樣的問題,貴的充氣墊,貴在哪裡?

氣囊結構

把一個塑膠袋吹上氣,它會變成一個球。但充氣墊則需要充氣後要形成一塊平整的墊子,那麼它中間必須有無數的隔倉,隔倉鎖住空氣實現保暖,同時也穩定著充氣墊結構。這些結構的優劣沒有定論,但結構越複雜,成本越高。

橫管——最經典的氣囊結構,缺點是睡覺翻身可能會側滑,導致人墊分離。美國著名睡墊廠商TAR的氣墊產品基本採用此結構,TAR在這個結構上做了很多改良。

豎管——側滑問題有所緩解,但如果是側臥睡姿的使用者,會把縫隙處壓下去,舒適度因此有所下降。瑞士品牌EXPED 全線都是這樣的設計,這種豎管事實上結構更為簡單。

蜂窩——最像家用床的氣囊結構,舒適度有所提升。NEMO 和 Sea to Summit 最愛的設計。

骨架——較新的思路,在結構成型的情況下,留出足夠多的空間,讓空氣直接發揮隔熱作用,原理有些像床架。這是KLymit 的獨家設計。

填充物

由於氣囊內微對流的存在,光靠封閉氣囊是很難做到高R值的,這時候在氣囊裡添加隔熱填充物就是唯一的方法。各種填充物在提升充氣墊的保暖性能的同時,成本也隨之增高。

羽絨/人造棉——在氣囊中填充保暖物,提升保暖性能,但增加了重量。

每一個氣道中都塞滿了蓬鬆的人造棉層,極大提升保暖性能。圖片來源:Exped

鋁膜夾層——在上下氣囊中部添加鋁膜,通過反射人體熱輻射,提升保暖性能。

圖片來源:Nemo equipment

充氣工藝

如果你吹過遊泳圈,你一定感受過吹滿氣後那種氣喘籲籲,面紅耳赤的狀態,充氣墊要是如此充氣,在戶外來說就是一種不友好的體驗。廠商們在充氣閥門上下了功夫,開發了各種專利設計,目的很簡單,讓進氣輕鬆愉快。

傳統圓柱氣嘴——上個時代的充氣閥門,需要用嘴吹,一不小心口水就永遠保存在墊子裡了。雖然也可以兼容部分充氣汞,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充氣時它不是單向的,一旦墊內壓力大了,充氣就變得很困難。

圖片來源:8264版主兔子的測評貼。

大開口氣嘴——現階段市面中高端氣墊充氣閥門的主流設計,進氣/放氣都更快,可以使用充氣袋進行便攜地充氣。同時實現了單向透氣。

圖片來源:backpacker.com

多道次級閥門——多個單向閥門狗構造在氣墊內部,能最大化減少充氣阻力,實現快速充氣,來自Exped的新設計。

圖片來源:EXPED 產品頁面

充氣袋——電動充氣汞雖然有效解決了嘴吹費力的窘境,但多出了100多克重量,充氣袋更為合理,充氣方便,還能作為收納袋使用。

充氣墊能在保暖和輕量化(重量輕,體積小)之間找到平衡,但最大缺點就是耐用性問題,許多戶外玩家都有氣墊被不明物扎破的經歷,儘管能用氣墊修補貼,但找漏點又是個麻煩事,甚至有那種明明沒有漏點,但卻「漏陰氣」的情況,讓人頭疼。

因為普遍存在的扎透漏氣問題,廠商都會贈送氣墊修補貼。圖片來源:REI.com

那麼有沒有一種打包體積小又不怕穿刺的睡墊呢?答案是沒有。第三類要介紹的「自充氣墊」並非這樣的產品,它只是前兩款睡墊的折中設計。

自充氣墊

自充氣墊並非什麼黑科技,它只是利用了開孔泡沫的吸氣膨脹能力,撐起睡墊的形狀,它的歷史其實比純充氣墊更早,技術集成度也不如純充氣墊。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由於在充氣墊結構中加入大量開孔泡沫,能夠有效保暖,舒適度極佳。能自己展開,相對方便。不慎被扎破後依然有不錯的保暖性能。開孔泡沫能壓縮,所以收納時體積相對小。缺點

重量大,收納體積比氣墊大同樣的重量情況下,保暖性能比泡沫墊和純充氣墊都低,所謂「暖重比」低。此點將自充氣墊的其它優點都很大程度抵消了。

這是快放,一般完全撐起來需要10分鐘-30分鐘不懂。動圖來源:REI

在充分了解三大類睡墊的優缺點和設計之後,選擇使用起來也能心中有數了。

05 睡墊選擇與使用

對睡墊最敏感的戶外人一定骨灰級背包客而不是登山者,因為他們會在一年四季去到各類地方穿越露營——從最愜意的周末汽車露營,到惡劣的冬季大穿越。這些場景需要的睡墊各不相同,雖然也有一墊走天下的強人,但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匹配,能獲得更好的戶外體驗。

到具體場景,睡墊的R值就並非唯一的參考,需要綜合考量R值,舒適度、尺寸、體積、可靠性等等。下文將提供一些場景建議方案:

舒適為王:汽車露營/輕戶外

當重量和尺寸幾乎不是問題,舒適度就是至高無上的需求。豪華加寬加絨面的自充氣墊是這類休閒活動的最好選擇。這就好比家裡床上的席夢思搬到了露營地。

再配上一塊泡沫墊,席地而坐,野餐燒烤,靠在樹下看書,皆可愜意而為。

經常聽人說,戶外露營睡得比家裡還好。圖片來源:therm-a-rest

擇汝所好:春夏徒步露營

陽光普照,溫度舒適的季節,夜晚溫度10℃,在相對輕鬆的徒步露營活動中,背包上外掛一個泡沫墊就行,嫌不夠美觀?帶個充氣墊或自充氣墊放包裡亦可。

中低強度的徒步露營,睡墊任意搭配,找到你自己的所愛就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睡墊尺寸不要太寬大,要考慮到與帳篷的匹配。

舒適環境想怎麼玩都行,也正是找到裝備喜好的時候。圖片來源:outdoorgearlab

輕量至上:長線穿越/輕量化徒步

3天以上的長線穿越,全程自負重,補給不少,而背包空間有限,這時候小而輕的充氣墊就是第一選擇。記得帶上睡墊修補貼,一般購買時都會送一套。謹慎的山友往往還會帶上泡沫墊以備不時之需。

左邊是氣墊,右邊是泡沫墊,中間有個自充氣墊,重裝徒步,你怎麼選?

有時輕量化的思路往往更在意重量而不是體積,經過裁剪,可以一墊多用的泡沫墊更受到輕量化玩家的青睞。

泡沫墊可以當做背包背板、坐墊、睡墊,深受輕量化玩家喜愛。

保暖第一:冬季露營、高海拔營地

冬季徒步露營,或者高海拔寒冷地區露營,夜晚氣溫低於10℃,大地冰冷,要想睡得好,睡墊一定要暖和。你可以選擇R值高於5的充氣墊,也可以選擇R值3-5的充氣墊+泡沫墊組合,R值是可以完美疊加的。

泡沫墊+充氣墊的組合能兼顧保暖與耐用性。圖片來源:outdoorgearlab

值得一提的是,雪面的R值只有冰面和巖石面的20/1,冰雪環境紮營,儘量選擇乾淨平整的雪面放置帳篷睡墊。

耐用才行:極限攀登環境

在極限攀登的環境下,泡沫墊是主流,你可以看到所有攀登者的背包照片後幾乎都捆了一個黃色蛋槽或者銀色大卷,無需擔心漏氣,無需吹氣,扔地上就用的泡沫墊與這些極限環境最為匹配。

攀登者李宗利在攀登貢嘎時使用TAR泡沫墊。供圖:自由之巔

>>>>

技術總結

睡墊負責把人與寒冷的大地隔開,它們通過鎖住空氣,實現了保暖。縱覽三種睡墊,各有其優勢:

泡沫墊最為耐用,但打包體積大,R值相對低。氣墊收納時,小而輕,R值能做得很高,就怕漏氣。自充氣墊睡著很舒服,R值也不錯,但保暖-重量的比例很低,酌情考慮。戶外環境複雜,充分認識睡墊,配合不斷地實踐體驗,我們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戶外的睡眠方案。

戶外探險—睡眠系統 擴展閱讀:

《羽絨睡袋怎麼選?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如何因地制宜的選頂好帳篷?乾貨都在這裡了》

相關焦點

  • 戶外徒步露營登山,如何選擇合適的睡墊
    睡墊在戶外裝備中的重要性很重要,在國內,睡墊(Sleeping pad)往往也被稱做防潮墊,容易和普通的鋁箔防潮墊混淆,這裡我們特指可攤在地面用於睡眠的墊。  自動充氣墊有內置的開放泡沫材料(Open-cell foam),打開充氣口後自己就能鼓起來,但是重量是泡沫墊的三倍,也壓縮不了多少,舒適度比不上純氣墊,只適合自駕露營,徒步則根本不用考慮。  衡量睡墊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其R值(保溫值),R值越高保溫效果越好,只不過目前為止,睡墊的R值沒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測量標準,都是廠家自定,而不少廠家(尤其是國產品牌)乾脆省了這事兒。
  • 有它才能睡個好覺,防潮墊選購攻略
    本文經MAX戶外精選授權轉載,原標題《有它才能睡個好覺,防潮墊選購攻略》,未經允許請勿轉載。6 月份,各地開始進入「溼漉漉雨濛濛」的季節。家裡剛換上的床單,不一會兒都變得粘乎乎的,更別說戶外了。更慘的還是南方大佬,自打進入梅雨季節,戶外找塊乾燥的地兒露營都費勁。比起決定不了的天氣,不用自己用裝備在戶外打造一塊乾爽的環境。
  • 戶外露營防潮墊有哪些講究?
    想要擁有美好的露營生活,得有齊備的露營裝備做前提。今天來跟大家說說露營必須的裝備:防潮墊。防潮墊這個東西,體積從大到小,材質或泡沫墊或充氣墊,也還有帶填充棉的自充氣墊。如何選擇防潮墊,其實大有講究,就從我的戶外小白經歷來跟大家談談戶外新人該如何選擇防潮墊吧。1.0 無墊時代你沒有看錯,我的前幾次露營都是無墊操作的。
  • 買防潮墊不再發愁—20款防潮墊橫向測評
    在購買前別忘了還有女士專用防潮墊可供選擇,這類防潮墊在自重上雖然和男女皆宜的版本相同,但它更小,保暖性也更強。如果你只是尋找一款適合自駕和漂流使用的產品請移步我們的最佳自駕露營防潮墊專欄選擇更加便宜舒適的防潮墊。最後,別忘了在我們的露營枕頭專欄選擇一款舒適的產品伴隨你的戶外活動使用。
  • 防潮墊用什麼材質好 各類戶外用防潮墊的區別
    防潮墊用什麼材質好 各類戶外用防潮墊的區別 2018-04-04 11:29:40 來源:全球紡織網 防潮墊用什麼材質好?
  • 第一次登山經驗!登山露營需要注意什麼?
    除了大山大海、挑戰極限,登山是融入質感、注重細節的戶外生活,從第一次登山,在幾年的時間裡,走遍很多山頭,全賴當年無意間看見高山的照片,那不同於低海拔的林相與風景,對喜愛攝影的人是無法自拔的召喚,拉著有登山經驗的朋友,第一次戶外活動是挑戰兩天一夜的露營活動。
  • 戶外防潮墊和充氣墊哪個好用 戶外防潮墊哪個牌子好
    戶外防潮墊和充氣墊都是戶外旅行的必備用品,這兩樣產品看起來差不多,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消費者在購買時經常容易混淆。那麼戶外防潮墊和充氣墊哪個好用?戶外防潮墊哪個牌子好?戶外防潮墊哪面朝上?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2016年口碑最好的100~500元戶外墊子/防潮墊推薦排行榜
    本排行榜是由8264小編精心摘錄的由用戶提供的專業數據排行榜,最權威的展示了戶外界的各項點評信息,戶外排行榜可以更方便、更直觀的幫助用戶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NO.1GUMULV古木驢 D3 自動充氣墊 防潮墊得分:10.0  詳情>>最新點評(來自@夕陽下的麥子):在商場的專賣店買的。買的時候售貨員也不是太懂,我自已在店裡試了一下才買的。
  • 戶外宿營基本裝備(三):睡墊
    所以防潮措施不可或缺,睡墊承擔了主要的防潮功能,另外,大多數帳篷底會加塗層,也有防潮的作用。不同R值的睡墊針對不同的用途:炎熱的季節徒步,你不會需要保暖效果太強的防潮墊,因此R值只有0.7的Sea-to-Summit Ultra Light、Klymit Inertia X Frame Ultralight Backpacking Pad (R值1.0)就很合適,它輕量,收納體積也很小。
  • 防潮墊有哪些類型?哪種更適合海灘露營?
    有很多初次露營的朋友們會問,帳篷底部不是有一層布嗎?還需要再使用墊子嗎?其實,帳篷底布是直接與帳篷相連、縫合在一起的具有防水隔潮功能的面料,是不能直接睡在上面的,應該鋪上一個防潮墊。充氣後的防潮墊不僅能夠隔絕地面的溼氣潮氣,還能防硌,即使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使用也能感覺舒適溫暖。
  • 科普一下 戶外運動中防潮墊的作用是什麼
    防潮墊在戶外露營中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防潮、而且能夠有效阻斷地面寒氣的穿透,所以,在選擇戶外露營裝備時,要選用合適的防潮墊。防潮墊有自動充氣式、外力充氣式、不衝氣等三種。自動充氣式防潮墊在防止地面寒氣上升和阻斷身體溫度向地面傳輸中效果較差,但重量輕便於攜帶。
  • 露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睡墊
    導語:睡墊起到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戶外活動中獲得穩定的睡眠:緩衝和隔熱。雖然看起來舒適的睡眠表面是墊子最有用的功能,但它在整個夜晚保持溫暖的能力通常更為重要。以下是如何為露營或背包客選擇睡墊:睡墊的類型:了解三種基本類型的墊及其表現 - 空氣,自充氣和閉孔泡沫。預期用途:決定你的墊子用於哪種活動 - 背包,露營,冬季露營等。
  • 防潮墊的功能及種類介紹
    說到戶外旅遊,我們都會帶上防潮墊。那麼防潮墊到底有什麼功能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防潮墊有兩個功能,一個是隔絕我們與地面的熱傳遞,無論是熱量還是冷氣,也就是防潮隔熱,第二個呢,它可以起到緩衝的效果。防潮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這種泡沫防潮墊。
  • 【戶外知識】防潮墊分類及優缺點、地席、地布三者的區別
    對防潮墊而言,暖度、重量、舒適度、耐用性和大小等依次重要,但是對一個登山者而言,晚上能夠睡個好覺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好的防潮墊也是很重要的。墊子是阻隔你身體與外界(地面)冷空氣間的熱交流。由於在野外露營時很難找到一塊平整的地方,所以睡覺時會覺得很不舒服,使用了防潮墊,情況就會好得多。第二,保暖。由於在野外露營時身體一般直接與地面接觸(僅靠帳篷底的隔熱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身體與地面之間如有一層防潮墊相隔,保暖效果會很多。
  • 五一出遊季,你還需要一個戶外防潮墊
    萬眾期待的五一假期快要來了很多人都喜歡在這個季節和家人朋友們一起去戶外散心帶上自製的食物去草地上談天聽音樂對於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經常帶上裝備在戶外過夜這時候必不可少的就是防潮墊那我們應該如何購買一款稱心如意的防潮墊呢
  • 貴陽外出露營裝備去哪租用
    說到貴陽外出露營裝備去哪租用,了解貴陽外出露營裝備去哪租用的相關知識點有助於我們更好的選擇貴陽外出露營裝備去哪租用,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還有哪些信息需要注意。現在在旅遊場所和景區都建設了拓展基地。越來越多的人社會壓力比較大,無處釋放,那麼刺激好玩的拓展訓練器材就能給人們減少壓力,使得身心都得到舒展。
  • 戶外睡墊,選泡沫還是充氣?
    登山離不開睡墊,因為每天都需要睡覺,所以可靠是睡墊最為基礎的要求。泡沫睡墊在這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因為其基本不存在破損的問題,而充氣睡墊一旦被扎破(火星、尖利物等)只能通過修補貼來解決。如果使用場景無法進行修補,會給登山者帶來很大的麻煩。
  • 課堂 | 用了這麼久的睡墊,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在戶外如果你直接睡地上,結果就是,無論裹了多厚的睡袋,都會感到冷,因為地面在源源不斷地吸走你的熱量。熱量大流失,輕則第二日行動無力,重則夜晚直接失溫。睡墊(國內山友俗稱「防潮墊」),在隔絕冰冷大地這個意義上,就成為了戶外活動繞不開的裝備。比起家裡的床,它們重量輕、易打包,是為戶外人的床。睡墊與帳篷、睡袋形成睡眠系統必不可少的三件套。
  • 裝備 戶外親子露營裝備貼
    如果經常去野外尤其是山谷草原露營的話,需要準備更加專業一點的戶外帳篷,考慮因素有以下幾點:1.穩固性能好,野外風大,天氣多變,一定要買穩定性好的。2.防風防雨效果好,防雨係數代表防水性能,家用外帳1500以上,底帳2000左右夠用了。3.超輕型帳篷,因為南北爸爸經常重裝徒步,戶外裝備我們都買超輕的,價格也會更高。如果自駕的話,可以次要考慮。
  • 不可不知,你知道在戶外露營中如何使用睡袋嗎?
    這時候選用一個好的、有效的、正確的睡墊或是地墊就很重要。它能有效的阻隔熱傳導的現象,避免身體傳遞過多熱能到地面上。推薦閱讀:戶外徒步登山學習基礎教程(全)如何在寒冷的山野 穿上一身暖!輕量化戶外裝備指南:背包、帳篷、睡袋、睡墊、爐具,怎麼選?登山時,如果夥伴或自己有失溫的情形該怎麼辦?去戶外,你的衣服穿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