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難以咳出,通常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痰的產生過多,所以調理上要化痰;二是由於孩子,不會咳痰的動作,導致有痰難以順利咳出。
有形之痰是咳吐出來的,我們看得到,以白色黃色居多,也有綠色、黑色,是從肺裡排出的痰。而無形之痰,存在於人體的臟腑、皮裡膜外、四肢百骸,隨著氣的流動而流動,或停留下來,阻礙身體的氣機。
溼聚生痰,飲食不當(如過冷、過油膩、高蛋白),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最容易產生痰。
食物和水進入人體後,會經過脾胃的運化,變成津液等精微物質運化到全身。
如果脾胃工作能力降低了,或者工作偷懶了,食物和水不能被正常地運化吸收,就變成了中醫上常說的「水溼」。中醫認為,「溼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成痰」,水溼積聚過多就會變成飲,飲聚集久了,慢慢會變化成痰。
脾主升清,它要將精微物質上輸給肺,當脾虛生了痰之後,這些痰也會隨著精微物質一起上輸到肺中。
當肺中的痰越積越多,我們就會感覺到,並且本能地通過咳嗽的方式將痰吐出來。
孩子的痰液有時候比較難排出,是可以用上一些物理方法來排出。體位引流法 ——晚上抬高孩子頭部
當孩子平躺,鼻腔內的分泌物容易倒流進喉嚨,喉嚨感到瘙癢就會引發咳嗽,所以在剛躺下或者是起床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劇烈的咳嗽。可以有意識的抬高孩子的頭部,這樣鼻內分泌物向後引流,咳嗽的症狀會有所緩解,孩子會舒服一些。
這個需要經常調換孩子睡覺的位置,一般是左右側輪換著睡,更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也可以在早上起床前、晚上睡前各一次,20-30分,為一個輪換,之後給孩子漱口。
1、運內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穴)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八卦穴即在此圓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悶、呃逆、嘔吐、洩瀉、食欲不振等症。
2、按揉掌小橫紋1分鐘
位置:掌小橫紋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側紋頭。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橫紋。功用:清熱散結、宣肺化痰、鎮靜安神。
主治:口舌生瘡、唇腫、腹脹、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3、按揉中脘1分鐘
位置: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即: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
主治:中脘穴,健脾和胃、補中安神
功效:配百會穴、足三裡穴、神門穴治失眠、髒躁;配羶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
4、分推腹陰陽300次
位置:腹部
手法: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
5、按揉豐隆1分鐘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功效:和胃氣,化痰溼,清神志
主治:①頭痛、眩暈。②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③癲狂。④下肢痿痺。
6、捏脊10遍
位置:脊柱兩旁
手法:用拇指指腹與食、中指指腹相對合,在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釐米處)準備沿脊柱向上邊推,夾持脊柱兩側的肌膚,沿著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釐米處),拇指向前推動,從骶椎兩側邊捏邊向枕部推動,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拍背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很多醫生都會推薦這個方法,方法是把孩子抱起面朝自己。然後把手指併攏使手掌放空給孩子拍背,由下往上稍微用力拍背的兩側,力度適中,能夠使孩子胸腔部位產生震蕩即可。
通過拍背不僅能促使痰液鬆動,向大氣管引流並排出,幫助孩子排痰,同時還可以促進心臟和肺部的血液循環,使症狀能及早痊癒。
在拍背的過程中,家長還應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和呼吸變化,如有臉色發紫或呼吸不順暢的現象,應稍作休息,等孩子呼吸平穩後再繼續。
孩子嗓子有痰,先要保證房間空氣的溼度,房間不要過於乾燥,否則容易使孩子喉嚨乾燥,造成有痰咳不出來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房間的溼度控制在60%~65%為宜,在這種環境下可使孩子的呼吸道黏膜保持溼潤,有利於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幫助排痰。
增加室內空氣溼度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用乾淨的溼布抹地板;或者使用超聲或電動霧化器輔助加溼,一般每次持續20分鐘,每天3~4次。另外,還要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也可以把熱水放到房間裡通過蒸汽加溼。
如果做了這些,痰還沒有排出來,這說明痰液的位置已經比較深了,是我們前面說到了「無形之痰」存在於五臟六腑之中。
除了物理的方法,還需要家長多加注意下面的幾個方面:
肉蛋奶水果都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量,注意吃得時機,孩子咳嗽有痰的時候可以停一停,不吃這些。可以選擇穀物、蔬菜等,食譜還是很廣泛的。
平時要學會觀察孩子,如果發現孩子的胃口、大便、睡眠有不對勁,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吃的不合適,要不要進行調整。
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很安逸,孩子的物質條件都還不錯,營養很好,吃得非常豐富,動得很少。所以我們一旦生病,就應該減少營養物質的攝取,讓腸胃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過了疾病關鍵期的幾天之後,如果孩子開始有食慾,就可以慢慢嘗試恢復飲食。這個時候就要注意量的問題,有營養、難消化的食物要少一些,如果孩子不想吃,就千萬不要勉強。
現在人整體上來說,都是嚴重缺乏運動的,同時吃的東西又營養特別豐富,所以痰溼很容易堆積在體內,形成各種各樣的怪病。
平時有時間,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安排一些戶外的活動,跑一跑,不要總是呆在家裡,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
從日常的餵養和運動方面去進行改善,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痰溼的生成,保護孩子的脾胃,也就從根源上杜絕了很多疾病的發生。
高級小兒推拿師線上課程免費試聽
(識別二維碼登錄即可)
諮詢熱線:400-8322178
13272233560(微信同號)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