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鞋業「達芙妮」空降熱搜,突然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務。一度佔領女鞋市場的達芙妮,巔峰時,幾乎每條商業街都會有一家門店。據統計,國內每賣出5雙女鞋,就有一雙達芙妮。從2008年起,每年新開800家門店,分布於一線到三四線城市,到2012年,達芙妮已經擁有7000家門店。
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落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女生買鞋子再也不會想起達芙妮。有人說,疫情是壓垮達芙妮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不然,早在2015年開始就年年虧損,到2019年年初還有2820個零售點,年末卻只剩下425個,平均每天關店6—7家。 市值從170億港元,縮水到僅剩2.69億。 一代鞋王輸在哪裡呢? 「鄉村style,款式老土、磨腳不好穿、不是真皮、研發創新跟不上……」這是網友們的一致評價。就品牌本身而言,過於專注實體店的擴張,沒有人願意耗費精力去研究市場變化。當大量加盟店瘋狂湧入時,時代的邏輯變了,潮流時尚變了,消費偏好變了,零售渠道顛覆了,最重要的是電商的出現。
2010年,達芙妮與百度戰略投資了一家叫「耀點100」的平臺,首創「線上購物+門店取貨」模式,自信地終結了與其他電商的合作。兩年後,「耀點100」倒閉了。 此後,達芙妮再度嘗試擁抱天貓等電商渠道,然而短短幾年,無數同類競品已經湧現,電商的門檻很高了,達芙妮沒有這樣的機遇,更沒有網際網路的基因。
在傳統經銷模式下獨領風騷的企業,失去了對暗流湧動的警覺,聽不到消費者逐漸背離的聲音。當達芙妮察覺危險之時,早已四面楚歌,無力回天。
時代的洪流下,沒有任何人和事能夠獨善其身。
新經濟環境下,電商以燎原之勢迅猛發展,大眾化品牌受網絡衝擊最大,被複製性也最強。這些年來,一切都在發生著巨變。
元氣森林超過可口可樂成為飲品銷售第一...
完美日記的線上銷售額反超美妝王者歐萊雅...
新晉網紅三頓半咖啡打敗了老霸主雀巢...
這些老霸主以為只要緊握銷售冠軍,只要大眾保持習慣,自己就永遠佔領購物車的一席。殊不知,大眾是健忘的,在更加新鮮吸引的選擇出現時,過去的選擇只是一個年代記憶。那些只停留在過去,幻想著一勞永逸的人,早晚要被時代拋棄。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享受著科技變革帶來便利的同時,一大批伴隨著我們成長的品牌與企業,正一一被時代的浪潮吞噬。
家樂福被蘇寧收購,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方便麵被外賣消滅;
滴滴打車將計程車碾壓;
微信問世,手機簡訊便淪為接收驗證碼的工具。
任何企業的成功都只是暫時的,當下的成功不過是過去剛好踏上了時代的節拍。
安逸舒適是最烈的毒藥。
回頭看看那些在新時代浪潮中倒下的企業,無一不是在上一個時代嘗盡了甜頭,以為可以一直享用市場紅利的。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總有人從不停歇地衝在前頭,比如一直被人嫌棄的拼多多在美國上市。《三十而已》裡,鍾曉芹的上司對她說,上帝會在三十歲的時候給每個人一個機會,抓不抓得住就要看自己了。所以有時候不是機會不來找你,而是機會來的時候,你走得太安逸而沒有發現。
總有人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和你說再見」。 其實不是, 時代在拋棄一個人之前,早就打過了招呼。 只有對生活時刻保持警覺的人,才能接住各種猝不及防的考驗。去年,唐山收費站大姐那一句「我除了收費,啥都不會」,引發了鐵路部門同事的心酸共鳴。那些只停留在過去,幻想著一勞永逸的人,早晚要被時代拋棄。
打敗你的永遠都不是別人,而是停在原地的你。這個時代我們不缺時機,缺的只是行動的契機,和此刻就開始的勇氣。
願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