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的消息,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近幾年,雖然達芙妮已經不像之前那麼火爆,也很少在生活中被談及。
但是,昨天這條新聞,還是讓不少人直呼「爺青結」。
達芙妮最輝煌的時候,連續5年榮登內地女鞋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更一度接近兩成。
記得中學時,路邊到處都是SHE和劉若英代言的達芙妮廣告。
「愛上SHE、愛上達芙妮」。
相信這句廣告詞,很多70、80後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
當年,達芙妮一度佔據國內女鞋市場份額的近20%。如今,為何留給達芙妮的只有虧損和關店呢?
入局劣質電商,慘遭拖累
2010年,達芙妮斥資3000萬元投資B2C平臺「耀點100」,正式入局電商領域。
但不幸的是,錯誤的選擇導致達芙妮積重難返。
不到兩年時間就燒光了投資的3億元,淨資產甚至負了3000多萬元。
品質下跌,設計老氣
達芙妮日漸衰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鞋子的品質日漸下降,設計老舊,已經很難獲得消費者青睞了。
短短五年,達芙妮虧損近40億港元,關店超過6000家。
截止最新數據,達芙妮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
據報導,因2020年上半年營收大減,公司巨額虧損,所以達芙妮才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對此,達芙妮表示,主要是因為實體門店數量銳減,以及新冠的影響導致的。
新冠這隻「黑天鵝」,似乎成為壓垮達芙妮實體零售業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經的「一代鞋王」,如今的局面,頗有幾分晚景悲涼的感覺。
達芙妮的遭遇,讓人不由得想起去年負債42億,宣告破產的「中國真皮鞋王」富貴鳥。
「富貴鳥」破產
時代拋棄你時,從不說再見
富貴鳥破產了。
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還有點傷感,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富貴鳥曾經是我們買鞋的首選,真正的國民品牌。
富貴鳥作為能夠和李寧、361排到第一陣營的品牌,曾經四次奪下「中國真皮鞋王」榮耀。
全國遍布3000多家門店,林和平本人在2007年的胡潤百富榜單上憑藉50億資產排名148位,與其並列的是阿里巴巴的馬雲。
富貴鳥的鞋子向來以質量好著稱,之前網上還有人打趣:富貴鳥一定沒有回頭客,因為品質太好了,穿不壞。
當時很多年輕人,能以擁有一雙富貴鳥的鞋子而驕傲。
2013年,富貴鳥迎來發展巔峰期,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價直衝8.9港元一股,是當時唯一有此殊榮的休閒服飾品牌,市值高達近百億港元,一時萬眾矚目,風光無限。
然而仍舊沉浸在上市喜悅中的林和平沒有察覺,危機其實已經在悄然接近了。
富貴鳥是怎麼死的呢?
沒搭上電商快速崛起的列車。
2013年是富貴鳥最巔峰的一年,可是2013年同樣也是馬雲的淘寶瘋狂發展的一年,他們到處在攻城略地,擠壓傳統商業模式。
富貴鳥覺得做電商庫存壓力太大,根本發展不起來,對此不屑一顧。
後來短短2年的時間,富貴鳥就被電商拋下了,可是等他醒悟過來,想要追趕的時候,卻再也趕不上了。
沒有趕上電商的列車,富貴鳥開始病急亂投醫。
做分銷,讓每個人都成為推銷員,可是這樣的模式根本不適合富貴鳥,只會對它的品牌影響力造成衝擊。
胡亂投資,僅僅2016年這一年,他的投資就多達十起,甚至還對許多網紅進行了投資。
他的名字也是他們糾結的地方,富貴鳥準備改名叫「全能體育股份有限公司」,聲明都已經放出去了,可是最後還是沒改。
短短三年時間,富貴鳥就落下神壇,被迫宣布停牌。
現在的富貴鳥負債42億,無比悽慘、落寞,創始人的子女連遺產都不要了,因為遺產都是負債。
一代「鞋王」最終走向了沒落。
張泉靈有句話說得很好: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不管你曾經是多麼聲名赫赫,多麼輝煌風光,只要你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思進取,分分鐘就能被淘汰。
一直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遲早會被淘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有好多大型商超正在退出我們的視線。
今年六月份,家樂福正式宣布被蘇寧收購,這就意味著家樂福將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這個曾經的「商超之王」,僅以48億的價格就賣身蘇寧,有意思的是,同時期有一家企業正在融資,那就是網紅「喜茶」。
可你知道喜茶估值多少嗎?90多億。
一個兩百多家幾千上萬個平方的超級賣場,卻連一個兩百多個門店十幾平米的奶茶店的一半都比不上,這是什麼世道?
一位在家樂福工作十幾年的高管曾經對媒體說,家樂福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因還是內部的不思進取。
近幾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興起,作為行業巨頭的家樂福原本有無數個機會和京東、阿里一起分一杯羹,但是他們選擇了安逸地維持現狀。
家樂福的CEO曾經還斷言:電商巨頭們在線上做的好好的,誰會來線下吃這個苦呢?
最後沒想到,自己正是被這些電商企業斬於馬下。
你不願意吃苦,不代表別人也會安於現狀,當你還想靠著曾經的輝煌維持生計的時候,別人早就在盤算著怎麼把你收入囊中。
最近上海發生了一件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Costco超市的暫停營業。
為什麼要暫停營業?
因為去這個超市的人太多,造成交通癱瘓,許多市民半夜、凌晨排隊,就是為了等這個超市的開門,第一時間衝進去多買幾樣。
甚至有的大媽大爺為了搶一件商品,在超市打了起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超市?
知名品牌衣服19塊錢一件。
電器、奢侈品、日常用品比別的地方便宜幾百到一千,這些都不說,只說茅臺,958元一瓶,你能從什麼地方買到?
五糧液919一瓶,價格直降到底。
而且都是正品,這樣的東西搶到了轉手一賣,就可以賺到錢。
你想想這樣的超市,生意能夠不好嗎?
他們所有的商品幾乎可以說是不賺錢,而主要的盈利點在於會員費。
一年收100、200的會員費,因為人數眾多,一年的淨收入就可以達到30億美元。
這樣的超市在你的家門口多開幾家,那些傳統商場還有什麼生意?
甚至代購、某些淘寶店、都要死好大一片。
這個時代正在飛奔,站起來跑都來不及,更別說有些人至今還在匍匐前進。
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早晚都是要被淘汰的,這個道理不管是對資產過億的大企業還是對普普通通的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淘汰我們的不是這個時代
而是原地踏步的自己
《三體》裡面有一句話:我要毀滅你,與你何幹?
記得大潤發被馬雲收購了,創始人揮淚離場說了一句:我們贏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大潤發扛過了家樂福、沃爾瑪的進攻,營收過千億,可是卻輸給了這個時代。
真的,這個社會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變化。
外賣興起,方便麵被幹趴下了;滴滴興起,計程車行業被碾壓;微信興起,你看看還有多少人用手機計費的模式發簡訊打電話?
每一個行業被顛覆,如果該行業的從業者還不思進取,那麼就只有被拋棄的命運。
今年上半年,美國甲骨文公司宣布裁員,人們紛紛叫囂著:「中關村最大的養老院倒了」
員工不同意被裁,紛紛拉起了橫幅。
這些員工被裁後,BAT、華為等八十餘家企業早早就等著接盤,北京中關村軟體園更是辦起「甲骨文專場人才推介會」。
可是就是在面試的時候,卻發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面試過的HR吐槽:
甲骨文一些前員工在第一輪面試就被刷下去了,即便通過面試,在技術測試時水平還不如工作了三五年的工程師,要知道這群人可都工作十幾年了。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甲骨文過得太好太安逸了,這裡號稱養老院,他們已經停止了成長。
無獨有偶,當年諾基亞的員工被裁的時候也是一樣。
諾基亞被微軟收購,隨之而來的大量裁員遭到了員工的強烈抗議。
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是高級工程師,當年都是從各大名校畢業出來最頂尖的精英。可是呢,他們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十幾、二十年,沒有學會其他技能,只會在塞班的系統下工作。
隨著諾基亞的倒閉,塞班系統的潰敗,這個時候遭遇裁員,他們再出去找工作根本就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要他們。
殘酷嗎?殘酷!但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記得那個高速公司收費大姐被辭退的時候說了一句: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就覺得無比心酸。
我始終覺得,淘汰我們的不是這個時代,而是原地踏步的自己。
在本應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最後必然擺脫不了被時代淘汰的命運。
私信回復「銷售技術」
領取價值99元「銷售技巧課程」1個
每人限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