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每年的4-6月都是雨季,記得小時候,在老家附近有很多魚塘、河還有湖,一般魚塘都是個人承包養的,只有河裡和湖裡有各種各樣的野生魚類。
爺爺是以漁業為生,父親從小跟著爺爺就會打魚,小時候只要想吃魚,父親就會背著爺爺給他留的漁網,往河裡或者湖裡撒去,半天的功夫就會網一些小魚回來,有鯽魚、黃刺魚(也叫昂刺魚),多數時候是一些無名的小魚兒,因為我也叫不上名兒。
母親通常把它們刮乾淨魚鱗,清理掉內臟和魚鰓,裹上調好的麵漿,用油炸到入口即化的程度,一口咬下去,連魚骨頭都是酥酥的,完全不擔心會有魚刺卡喉嚨。
有時候母親一邊炸小魚,另一邊就已經被我們吃的差不多了,想想都是滿滿的回憶。
今天不知道怎麼的,特別想吃小酥魚,自己就去菜市場買了些回來,下面給親愛的朋友們分享下我的製作方法,真的是越嚼越酥,連頭和骨頭都能吃掉。
下面分享下我的製作方法:
1,買回的小魚,商家都幫我處理的差不多,我回來只需要稍微的清理下,然後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往小魚中加適量的薑絲和蔥段,再加適量的鹽、料酒、生抽、老抽、十三香,拌勻醃製30分鐘入味。
2,碗裡打入兩顆雞蛋,加3小勺玉米澱粉,再加一勺食用油,攪拌均勻,能拉絲就可以,這個過程中不用加水和麵粉。
3,將醃製好的小魚放入糊糊中,使每個小魚都裹上一層糊糊。
4,油燒至五成熱,調中小火,下入小魚慢炸,中途多次給小魚翻身,使其受熱均勻,炸至兩面金黃撈出備用。
5,再次開火,油燒至六成熱,調小火,下入小魚復炸一會兒,這樣魚肉吃起來也更酥,關火再浸炸2分鐘,這樣骨頭都可以嚼著吃。
6,然後撈出控油,裝盤就可以開吃了。
小酥魚,酥香味美,越嚼越香,連骨頭都可以嚼著吃,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我是跳動了味蕾,愛生活,愛美食,喜歡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每天不知道吃什麼,可以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帶來家常飯菜!
青春年華,誰許誰地老天荒; 耄耋歲月,誰知誰擦肩而過。 幸福就是一家人共度三餐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