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酥、羊角酥、蘿蔔酥、皮蛋酥,統統酥到骨頭裡

2021-02-16 潑墨梧桐

朋友從土耳其旅行歸來,給我帶了一盒當地著名的甜品:烤得焦黃的餅上刷滿了糖漿和堅果粉,咬一口,鬆脆的餅皮分了很多層,有牛奶、雞蛋和肉桂香味,餡子是鹽奶酪加小粒核桃,甜膩鹹香。如果剛出爐時候吃到它,味道應該更好。

我問:這東西叫什麼名字。朋友答:SuBrei。

我耳背沒聽清楚:啥?酥皮?

酥皮這個詞,不知是不是從土耳其語音譯過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大概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點心:於麵團中裹入油脂,經過反覆摺疊,形成數百層麵皮-油脂-麵皮的分層。在加熱的時候,麵皮中的水分受高溫汽化,麵皮在水蒸氣的衝擊作用下膨脹開來,就形成了層次分明又香酥可口的酥點。

阿拉伯文化中的酥點或許是歷史最久遠的,大約在阿拔斯王朝時期就已初具雛形。在佔據了中東、北非和西亞大部之後,又於怛羅斯戰役中戰勝強大的唐帝國,因此獲得了相當範圍的耕地。爾後,大量出產小麥粉自然而然地成了黃油、糖漿、堅果、奶酪、肉桂這些阿拉伯傳統食材和香料的新夥伴。這種飲食特色被保留到今天,除了土耳其酥皮餅之外,還有沙特的椰棗酥、伊朗的波斯酥、摩洛哥的三角酥等等。希臘還有一種妃樂酥,據說每一層酥皮被做得比紙還薄,我沒吃過,但想來應該和蘇式月餅的餅皮差不多。

隨後出現的應該是西班牙式酥點和義大利式酥點。隨著奧斯曼帝國對南歐的入侵,酥點這種飲食習慣也被帶了過去。雖然今天義大利人談起羊角可頌、千層酥時,經常會追溯到古羅馬帝國用麵粉包裹肉類烘烤,食用時剝去麵皮的那種「包子」,但很顯然,這與酥皮是兩種東西。

再後來,就是法國傳奇大廚卡漢姆,受到義大利那不勒斯千層酥的啟發,加入了法餐特色的吉士粉、香草奶油和卡仕達醬,發明了經典中的經典:法式酥點。除了用它來做美味的拿破倫酥之外,法國人還充滿創意地把酥皮蓋在奶油濃湯上,烘焙的香味和燉煮的香味融為一體,香得優雅而纏綿。僅憑這點,就看得出法國人為了口腹之慾有多麼願意動腦筋。

與此同時,英國的黑暗料理專家們也從阿拉伯酥汲取了一些營養。在原本沒有賣相的餡餅(pie)裡揉進大量黃油,這樣烤出來的派皮居然有了漂亮的金黃上色和酥脆的口感。製作雖然粗糲,吃著倒不錯,這很符合美國實用主義的價值觀,難怪後來的「美國派」比它的英國大表哥「牛肉腰子派」有著更多的擁躉。

接下來的事也許所有人都知道了:從南到北,酥皮席捲歐洲。並隨著大航海、殖民浪潮傳播到了全世界。大清帝國的廣東,作為最早接觸洋槍洋炮的地方,對酥點的包容度自然也是最高的。澳門的葡撻只是一個小例子,如果在廣州喝過一頓早茶,才真正能了解中國人在吃的方面「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本事有多高。

在廣州的茶樓裡吃酥點,是需要範兒的。手必須提前濯洗乾淨,不能搓帶香味的肥皂,因為大部分早茶酥點會墊著點心紙,暗示你可以直接抓著吃;吃的時候最好一口一個,因為粵式酥點大多使用低筋麵粉,酥到一碰就掉屑,咬開了吃難免會弄得嘴上、桌上一片狼藉;更重要的是,品嘗粵式酥點需要節制,嚴格說來,可頌和拿破崙都只是麵包的一種,是主食,而粵式酥點只是小點心,吃完還要加一些艇仔粥、雲吞麵之類的溼點,如果貪嘴過量,難免被嘲笑「識條鐵咩」。

蘿蔔酥也許是在廣州吃早茶必點的項目,精緻的小船形酥餅不是烘焙的,而是油炸的,看似脆硬,實則酥鬆到入口即化。白蘿蔔絲餡兒交織著小粒的火腿、蝦皮和香菇,咬開來的時候最好還冒著白煙。複合了鮮甜、鹹香和一絲絲的白胡椒刺激感,讓人慾罷不能。

皮蛋酥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的做法是皮蛋切開,軟心的一面墊著薑末、蓮蓉,一起包在酥皮裡烤熟,現在也流行把整個鵪鶉皮蛋包進去,賣相更好看。這要比蛋黃酥難做得多,鹹蛋黃是硬的,皮蛋是軟的,不能太用力,否則餡兒就會爛掉。當然,烤出來的味道也比蛋黃酥更好,香濃的味道足以讓人嘴中回味大半天。我很好奇那些視皮蛋為洪水猛獸的歐美人,知道了廣東人把他們的摯愛酥點和皮蛋結合在一起會是什麼表情。

叉燒酥則是最廣東的酥點。蜂蜜和叉燒醬烤出來的叉燒裡脊肉已經很好吃了,再包裹進酥皮裡烘培得噴香乾爽,一口咬下去,餡汁飽滿欲滴,又香又燙,酥皮不會太幹,而且入口易化,實在大讚。也難怪它成為廣州和香港早茶店裡點擊率最高的一味點心。

除此之外,印象裡味道不錯的,還有榴槤酥、淮山酥、南瓜酥、雪蛤酥、蓮藕酥、芒果酥、鱈魚酥、雪梨酥、鮑魚酥、紫薯酥、木瓜酥、地瓜酥、核桃酥、蠶蛹酥、鳳梨酥、蝴蝶酥、蘋果酥、芝麻咖哩酥、毛筆酥、香芋酥、大蝦酥、天鵝酥……反正,廣東人已經把粵菜裡的所有想像力融入了酥皮的小小方寸之間,天上飛的、地上走的、四時瓜果、八方菜蔬,沒什麼不能做成酥點的。也難怪它雖然只是個半路出家的舶來品,卻能在短短百年間發展成與籠仔、粥腸、煎炸齊名的粵式茶點一大品類。

就如阿甘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嘗到哪種滋味。」我想餡兒千變萬化,咬下去才知道驚喜所在的粵式酥點,其魅力也正在於此。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品)

Guess you like

猜  你  喜  歡

涮鍋、老火鍋、打邊爐,都到碗裡來

面對黑暗料理要有一顆永不畏懼的心:吃廣州的水蛇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歡迎添加魏水華個人微信

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

書齋裡的飲饌雜談 舌尖上的藝文景觀

相關焦點

  • 法式千層酥,酥酥酥酥~~~
    說到法式甜品,腦子中蹦出一堆堆的,一定不少。你知道的一定也不比我少哦~~~今天我們念叨念叨法式千層酥吧!
  • 酥酥酥酥掉渣的小魚乾,酥到連骨頭都一樣酥脆!
    終於淘到又鮮又酥、口口噴香的「小黃魚酥」 高蛋白  |  低脂肪  |  香酥鮮甜 >重點還不用開火烹飪簡直是愛吃魚的廣州人的福音通宵看球時、熬夜看劇時、上班嘴饞時…隨時隨地來一條,酥到骨頭都卜卜脆!輕輕掰開一條黃魚酥,簡單的調料讓小黃魚的鮮甜得以突顯,淡淡的鹹香伴隨著魚肉的香氣撲向鼻尖,讓人一條接著一條,停不下來。藤椒味小黃魚推薦給愛辣愛麻星人,恰到好處的麻,恰到好處的辣讓鮮甜的黃魚酥更具風味。
  • 一口就上癮的羊角酥,香脆酥鬆! ​
    以前大街小巷中都能看見的羊角酥早已不見蹤跡,讓我們一起動手尋找兒時的味道!
  • 大廚寶典 流行廣式茶點集錦 之二 (酥點篇 38款)
    編者按:應廣大讀者的強烈要求,粵港餐飲微雜誌在昨天開始刊登《流行廣式茶點集錦》,將分為籠仔篇、酥點篇、粥腸篇、煎炸篇陸續刊出,昨天已經刊出《籠仔篇》45款,今天刊出的是《酥點篇》38款。北方酥皮和粵式酥皮,無論在工序或口味上,兩者之間都有明顯的區別。   可見粵式酥皮的做法是和可頌或丹麥麵包相親近的。
  • 杏仁千層酥的做法
    對於開酥做的點心,我總是願意去嘗試吃,這杏仁千層酥便是我家最近常做的,我在網上學習教程後,便親自嘗試做了一遍,結果發現特別成功,層層酥脆,且香味濃鬱的杏仁千層酥,不僅可以當作小零食,在早餐吃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最近我家孩子每天要吃,我一次性多做了點,讓孩子隨時想吃都能吃得到,這杏仁千層酥的做法並不難,即使你是新手也可以輕鬆搞定,學會了這個做法,家裡的小零食不用總是買,自己做的吃著也放心
  • Ratatouille普羅旺斯千層酥
    今天帶來的是普羅旺斯千層酥,是將普羅旺斯燉菜與酥皮結合在一起。酥皮是國人接受度最高的面點品種之一,吃口酥脆奶香飽滿,搭配清爽濃鬱的蔬菜內陷。嗯~ 是搭調的。西紅柿和洋蔥在這道菜裡起到sauce的作用,所以最先煸炒;並且要炒到番茄起沙、汁水濃稠的程度。加入西葫蘆、茄子、和青椒片,翻炒幾下後放鹽、加水蓋過所有食材;蓋上鍋蓋,繼續大火燉煮30min;煮到汁水基本收幹就可以啦。盛出待用。
  • 花生芝麻千層酥,酥而不碎,回味無窮
    花生芝麻(豆沙椰蓉)千層酥By 美食誘惑饞貓用同樣的食材,分別包入(捲入)花生芝麻或豆沙椰蓉餡,做出不同口味的千層酥餅,層層驚喜,酥而不碎,回味無窮。第9步、將豆沙椰蓉餡的面片捲起,切成相等的豆沙椰蓉酥生胚。第10步、將剩餘的另一半面片捲起,切成相等的面劑子。第11步、將面劑子按扁,放入花生芝麻餡。第12步、包好,捏緊收口,收口朝下。
  • 羊角酥教程 | 酥皮加奶香,一口淪陷!
    羊角酥一頭大一頭小,一頭奶油多,一頭奶油少,一眼看上去就像羊角一樣。它的外皮酥脆而厚實,香甜、層多,裹著一層薄薄的糖霜,捲兒裡面的奶油味道濃鬱,甜而不膩,吃起來有點冰淇凌那涼涼的溫度,入口即溶,不知道是當時多少孩子們摯愛。
  • 曾是製作千層酥下腳料 如今是時髦土特產 蝴蝶酥好吃得起飛了
    到了周五,整個人都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不過,一個意外的驚喜打破了辦公室裡的緊張和沉悶:部門領導看我們需要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鼓勵,特意買來下午茶。人手一杯奶茶,還有一大盒蝴蝶酥。說實話,這個星期我連三餐都是應付著吃的,甜點和零食已經離我很遠很遠了。從盒裡拿起蝴蝶酥,一口就咬下來。
  • 鬆脆誘人千層酥
    步驟8:全蛋打散,面片刷全蛋液。步驟9:面片像疊被子一樣,兩邊的面片向中線疊,然後再沿中線對摺。 步驟11:面片再次擀成長方形(黃油如果有融化,用保鮮膜蓋好,放冰箱冷凍五分鐘,無融化現象可以忽略),然後修整成規則的長方形。
  • 果醬抹茶千層酥,酥到掉渣的美味,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久久難忘
    果醬抹茶千層酥,酥到掉渣的美味,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久久難忘最近走在大街上發現抹茶的單品又開始盛行起來,特別是抹茶慕斯與抹茶千層酥,所以今天打算在家中自己動手實驗製作一道香酥美味的甜品:果醬抹茶千層酥,無論是早晨當早餐吃還是飯後甜點都是不錯的選擇,抹茶相信多數人都喜歡吃,苦中帶有一絲茶葉的清香
  • | 酥酥酥的咖喱捲兒
    酥酥的咖喱酥卷。它的做法和傳統的中式酥皮差不多,如果你經常做蛋黃酥、老婆餅之類的,做它是一點兒也不陌生。肉餡兒,加上酥皮,加上濃濃的咖喱味兒,這道點心,還真有點百吃不膩的感覺呢!全蛋液適量將油酥的配料混合,揉成油酥麵團;將水油皮的配料混合,用力揉到表面光滑
  • 羊角酥 | 記憶中的味道,酥皮加奶香,一口淪陷!
    小學上學的時候最喜歡讓媽媽給買羊角酥,一塊錢一個,就是我最奢侈的一頓早餐。羊角酥一頭大一頭小,一頭奶油多,一頭奶油少,一眼看上去就像羊角一樣。以前大街小巷中都能看見的羊角酥早已不見蹤跡,讓我們一起動手尋找兒時的味道!
  • 拿破崙千層酥吃貨的必備之選
    與上次好吃到爆的蛋黃酥一起上架的還有脆爽至極的拿破崙千層酥,蘇爽脆香,吃在口中瞬間炸裂,那感覺超爽!,等麵皮鬆弛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進行烘烤啦!【抹茶味】將日本宇治抹茶粉融入調製後讓拿破崙千層酥換發了新的生機,口味更加清新甜美,清涼爽快,是炎炎夏日的必備之選哦~~
  • Mille-feuille ——千層酥
    千層酥,還是叫它拿破崙?
  • 千層酥的誕生
  • 顏值高的松搭千層酥,口感酥脆,奶香濃鬱,咬一口酥到掉一地渣
    與你們不謀而合碰撞在一起,是不是也想吃這個松搭千層酥。它的名字和它做出來的外貌一樣,不管裡外面還是裡面,脆皮像是鏤空的,又像是蜜蜂網樣連接在一起。到這個步驟,是要對摺式的擀麵皮,為了是讓黃油分布在每層麵皮上,好形鏤空分層的形狀。我會先在麵皮上四面兩邊對摺起來,用擀麵杖擀成正方形的大薄片,多重複幾回這樣的動作,這樣酥脆的口感越好。擀好後,我們用刀切成小塊(形狀自己定,按自己喜好哦),放到我們鋪好油紙的烤盤裡。
  • 【千層蘿蔔絲餅】【鮮香海棠酥】
    放入蘿蔔絲裡,再放入剩餘6料拌勻備用(圖2)。 2、水皮:將豬油切小方塊放入1料的麵粉裡,用Pastry blender或用手將麵粉抓捏到豬油裡成肉餡樣。然後倒入2料,用叉子兜勻成較大塊。手上撒點麵粉,將水皮在撒了稍許麵粉的案板上揉幾下成麵團(圖3左),然後保溼靜置15分鐘。
  • 蝴蝶酥 教你做起酥
    還在擔心起酥的製作麼還在擔心各種漏油的尷尬麼其實只要有耐心人人都可以做出漂亮的起酥點心
  • 榴槤酥的懶人做法,簡單快速,千層起酥餡料十足,大人孩子饞哭了
    很多人愛吃榴槤酥,可是因為酥皮做工複雜讓人不敢輕易動手製作。做過酥皮的人都知道,這酥皮做法其實就是「疊被子」的做法,需要將油皮包住油酥,反反覆覆的「疊被子」,而且每疊一次還得醒發15分鐘,這樣才能做出層層分明,而又薄如蟬翼的千層起酥。製作起來相當麻煩又費時。所以,別說不會做,就算會做的人,實在饞了也選擇買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