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看,白雲像棉花糖一樣」,培養孩子想像力有五招可以借鑑

2020-12-18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

導語:孩子的想像力真得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應該想法保護、培養,而不應給孩子設置條框,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五招可以借鑑!

有一次淺淺望著窗外的藍天突然跟我說,「媽媽你看,白雲像棉花糖一樣」,當時她2歲多,能夠帶著比喻來表達真得是出乎我的意料。後來她遇到一些事物的時候,如果覺得像什麼,也會跟我說,有的時候還會模仿、製造場景,這想像力真是太豐富了。

孩子有的時候想畫畫了,我就任憑她畫,但是寶爸就會在一旁告訴孩子應該這樣畫那樣畫,我就會阻止他不要刻意的來限制孩子的思維。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經歷過課程的培訓,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想法,這種才是完全的想像力發揮,這種童趣我們應該保護,而不是指揮孩子需要怎麼做。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豐富的想像力,卻沒想過為何別人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沒有,很有可能是你的過多控制讓孩子過早的失去了那份靈動,失去了想像力發揮最佳的時間段。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一起來看看下面5招。

1、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總是宅在家裡對孩子的成長肯定不利,多帶孩子出去玩,接觸大自然的好處實在是多,可以通過活動增強抵抗力,通過接觸人提高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觀察能夠提高認知同時還能發揮想像力。

孩子們的思維活躍,天馬行空般,尤其是聚在一起的時候,會想像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如果孩子一個人在家裡,這種效果就打折扣了。

當然了,還有其他可以在家就能培養想像力的方法,繼續往下看。

2、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從畫畫開始

通過畫畫最能展現孩子的內心世界,有個孩子剛上幼兒園不久,對畫畫有了興趣,媽媽就給孩子報了繪畫的興趣班,還買了水彩。

但是沒想到媽媽做飯的功夫,再看到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竟然用手指在牆上畫了起來。雪白的牆前年裝修的,這一下子被畫了,一下子激起了媽媽的怒火,但是在接觸到孩子委屈的眼神時,媽媽一下子就打消了教訓他的念頭。仔細看孩子的畫,其實蠻有想像力的。

其實我家淺淺也有這樣的行為,同事說從一開始就應該阻止孩子往牆上畫她就不畫了,但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比如我家的你阻止她不聽啊,寶爸勸我畫就畫吧,不過仔細看孩子的畫,其實蠻好的,抽象派。

分析:

孩子小好奇心強,並不會想到往牆上畫、往身上畫是不可以的,他對畫畫有興趣這是好事,我們應該引導,而不是阻礙。牆壁弄髒了等孩子大點再收拾就是,孩子的畫畫興趣抹殺了可再也不好培養了

3-6歲是孩子想像力豐富的時期,可以讓孩子隨心所欲的去畫,不要在乎比例是否正確,畫的是否像,孩子有自己的想像力,通過畫畫能夠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有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孩子。同時畫畫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3、陪孩子手工製作,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和孩子做手工,可以用橡皮泥、太空沙、紙張、生活用品等,可以讓孩子自己發揮想像動手,家長在一旁指引。可別小看了手工製作,能夠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更耐心細緻。有次在視頻上看到戚薇說為了讓孩子更安靜一下就會陪著她做一些手工,效果還是不錯的。

在做手工的同時既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也是發揮孩子想像力的時刻,因為需要孩子動腦怎麼弄才能表現出事物該有的樣子。

分析:

幼兒園裡經常會安排手工課,也會布置家庭作業,其實是為了鍛鍊孩子,但是往往成了家長的作業,弄得家長苦不堪言。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倒不如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千萬不要嫌孩子搗亂,不要著急,引導孩子做他能夠完成的步驟。

這樣才能夠發揮孩子的想像力,提高動手能力。

4、陪孩子做遊戲

孩子們都喜歡玩遊戲,能夠活躍氣氛,增進親子感情。

我們有的時候真的還不如孩子,不妨屈尊讓孩子教給我們應該怎麼做,配合孩子玩得更開心。

最近我家淺淺就喜歡讓我陪她玩遊戲,有的時候還會跟我說,媽媽,我有個好主意。雖然都是很幼稚的做法,但是這是孩子的想法,她動了腦子。比如過家家,讓我當寶寶,她當媽媽,還跟我說寶貝……那嫣然是我的翻版。有的時候還會模擬場景,藉助於家裡的事物來製作場景,挺有意思的。

分析:

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遊戲是孩子的主要活動,他們玩遊戲時,想像會變得異常活躍。

5、玩玩具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這一點真得要提,原來也給孩子買過積木,不過那是針對很小的時候的,現在孩子3歲了,給她重新買了積木,類似於樂高的那種,說明書上有幾種小動物,孩子自己拼不好就讓我們幫她,開始幫,但是不能總幫啊,就教給她來弄。孩子並不是那種按照套路來的,她自己拼的時候會打破常規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拼好了讓我看,你別說還真是像那麼回事。

分析:

玩具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夥伴」,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拘泥於形式,想出自己的玩法,開心的同時也發揮了想像力,真是一舉兩得。

孩子的想像力是寶,作為家長一定要好好培養起來!

相關焦點

  • 咬掉一口的蘋果像什麼?聰明的家長這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到吃加餐時,一個小朋友問,老師看我這個蘋果像什麼?我說像什麼?他說像新月。可不就是嘛!一塊蘋果被咬一口,可不就是新月彎彎的樣子嘛!每次大家的想像力都會讓我開心一笑。我是老師,是來教小朋友們知識的。但是,他們帶給我更多的快樂,給我很多啟發。
  • 想像力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呢?
    總的來說,想像是理解的基礎,那麼想像力其實對兒童來說也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如何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呢?今天杭杭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培養兒童想像力的技巧吧。首先呢,培養兒童的想像力,最離不開的還是培養兒童的好奇心,為什麼說要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呢?因為擁有了好奇心,兒童因為想去知道去了解心裡,他才會有去想像的動力。
  •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最佳作品!
    他深諳兒童心理,以令人嘆服的想像力、幽默感和稚拙渾然的筆觸,描繪出孩子眼中千奇百怪又變幻無窮的大千世界,深刻反映了兒童的生活現實和心理現實,被譽為日本「荒誕兒童文學第一人」。聽到這裡,想必你已經猜到了,今天為孩子們推薦的是「深見春夫」的作品。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華倫·巴菲特就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
  • 「科普破壞孩子想像力」是偽命題,大膽告訴孩子:月亮上沒嫦娥
    "哥哥,你跟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吧。""月亮上沒有嫦娥,只有數不清的坑坑窪窪。""你說的不對!媽媽跟我說了,月亮上有嫦娥有月兔有廣寒宮,還有不停砍樹的吳剛……""那些都是假的,哪個傻子會不停砍樹啊?"前幾天和閨蜜家視頻通話,閨蜜4歲的女兒和我5歲的兒子搶過手機,自己先聊上了。
  • 孩子不聽話總在牆上「塗鴉」,這位爸爸的做法很有愛,值得借鑑
    孩子不聽話總是在牆上「塗鴉」,這位爸爸的做法很有愛,值得借鑑有位爸爸的分享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讚,這位爸爸家的孩子也是非常調皮,特別喜歡塗鴉,有一次在牆上畫了一個歪七扭八的房子,爸爸看到以後並沒有責罰他,而是把小房子用相框框了起來,並且用紙條在旁邊標註了畫的名字、作者,以及作畫的原材料,是不是很有愛
  • 「媽媽,我再玩五分鐘」,聰明父母 3 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但說完這句話後,卻收到了和預想不一樣的場面: 孩子一臉震驚或疑惑:「媽媽你說啥呢!?」接著抬頭撒嬌:「媽媽, 我再玩十分鐘好不好?」 幾個循環之後,一忍再忍的大人吼出了那句:「你這孩子!不是都說好了嗎,再玩十分鐘嘛!怎麼這麼不聽話?」 為什麼明明我們已經作出退讓卻不管用呢?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 不要再做扼殺孩子想像力的兇手
    我連忙追問女兒,是誰告訴你這麼畫的? 女兒邊畫邊回答說:「是奶奶教我的。」 聽完女兒的話,我像只憤怒的獅子狂奔至奶奶的房間,向奶奶質問道:「媽,別這麼教孩子畫畫,她會失去想像力的!」 奶奶詫異的看著我說:「不這麼畫,她畫不出來。」
  • 「興趣班扼殺了娃想像力」寶媽怒退畫畫班:想像力培養方法很關鍵
    可當家長看到老師展示出其他孩子的畫以後特別生氣,直接退了班。很多網友不理解這位母親的做法,難道是因為其他孩子畫得比你家孩子好?並不是。讓這位媽媽感到氣憤的真實原因是:這個繪畫班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02沒有想像力的孩子有怎樣的缺點?4~12歲的孩子,不管是心智還是生理。
  • 「媽媽,有妖怪!」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她說女兒平時很膽小,黑的地方不敢去,總說有妖怪、怪物,怕被抓走。我問這位寶媽平時有人嚇唬她女兒沒有,她說並沒有。我記得我兒子4歲左右的時候也是這樣。平時也沒人嚇唬他「不睡覺妖怪就來抓你了」之類的,但就不知道兒子是怎麼知道妖魔鬼怪這些東西的,我懷疑很可能就是看什麼電視節目看到的。
  • 「媽媽,我再玩五分鐘」,聰明父母 3 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媽媽你說啥呢!?」接著抬頭撒嬌:「媽媽, 我再玩十分鐘好不好?」「還剩五分鐘」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鐘錶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工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長針指到數字 6 的時候,就到了洗澡的時間」。,大人再同時搭配可視化的計時工具、時間參照物,通過日常的培養和練習,自然就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更樂意進行時間管理啦。
  • 《崖上的波妞》上映,宮崎駿:不要做扼殺孩子想像力的事
    最近網絡有一段爆火塗鴉視頻,普普通通的白牆,被孩子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妝點得分外美麗。男孩媽媽配文說:「小傢伙選擇在沙發背景牆上畫!雖然心裡很不情願讓他畫這個位置,但是想想這就是孩子的童年!隨他吧!」然而生活在大多數父母卻習慣性省事:孩子想要自己吃飯時:「我餵你吧,省的吃得到處都是。」
  • 這件扼殺孩子想像力的事,千萬別再做了
    在肯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時,關於蒙臺梭利教室的觀察結果,讓我想到了或許我還可以從這些方式幫小泡芙找回一些想像力: 比如模擬現實。小泡芙喜歡玩「假扮」遊戲,類似過家家。她曾拿起一個玩具,放在耳邊說:「喂,媽媽嗎?」「你在哪?」「拜拜,我要去玩了。」
  • 一位媽媽的自述:我用這4招,改變了孩子拖拉懶散的壞習慣
    這位媽媽的自述:我用這4招,改變了孩子拖拉懶散的壞習慣一、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並且要求孩子嚴厲執行小麗是這樣給孩子立規矩的,她告訴孩子:在寫作業這件事上,我是負責給你提供必要的幫助和陪伴,但這件事注註定是要你自己完成的,如果你每天明明能用半小時完成的作業,卻寫了超過一小時,那麼當天晚上你就不可以看動畫片,要早早睡覺。
  • 棉花糖實驗告訴家長的東西,不止是讓孩子延遲滿足這麼簡單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棉花糖實驗:01首先在孩子們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可以吃掉02但是,如果堅持等待15分鐘就可以再獲得一顆棉花糖這項實驗的結果是,30%的孩子能夠堅持等到第二顆棉花糖可惜的是,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中,一個孩子是否擁有更強大的自控力成為了他將來是否能夠成功把握人生的衡量標準。為了更早的讓孩子有自控力,家長們都做了哪些事呢?曾經有個朋友說小時候他的媽媽總是喜歡帶他到玩具店逛,在鼓勵他挑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之後,突然告訴他「你要在這次考試中獲得前三名就可以獲得這個獎勵!」
  • 孩子作業:畫出你眼中的媽媽,老師看了笑哈哈,媽媽看了很羞愧
    由於現在提倡了素質教育,繪畫課也成了熱門課,畫畫也成了孩子常有的作業,這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畫畫任務:畫出你眼中的媽媽。 於是,孩子們開始「大展拳腳」了,各種畫作充分體現了孩子豐富想像力的同時,也把孩子對媽媽的看法表現出來了。 通過這些「畫媽媽」,家長總算是懂了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了。
  • 如何提高孩子自控力?父母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其實,這就是孩子的自控力不夠強,因此每件事在碰到釘子和困難的事情,選擇用逃避的方式結束對這件事的挑戰。  華倫·巴菲特就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  如何提高孩子自控力顯然成了不少父母在育兒論壇上的老生常談,對此就有一名資深育兒專家在網上表示:想讓孩子提高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 【編譯】一隻棉花糖真的能決定孩子的人生嗎?
    然後研究者離開,如果孩子能一直等待研究者自己回來(通常為15分鐘後),他會得到兩隻棉花糖。但如果等待過程中他無法忍耐,他可以隨時召喚研究者,這種情況下他可以馬上得到一隻棉花糖。在這個實驗中,有70%的孩子都選擇了立即召喚研究者,而30%的孩子選擇忍耐。從1981年代開始,Walter Mischel 向當年參與了該實驗的孩子父母發送了調查問卷。
  • 媽媽都在看的育兒方法,這3招輕鬆培養寶寶吃飯獨立性
    媽媽都在看的育兒方法,這3招輕鬆培養寶寶吃飯獨立性寶寶學吃飯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總不能老實吃飯,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家長學會下面幾招,讓孩子輕鬆學會獨立就餐。1.讓吃飯變得有趣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吸引。所以吃飯的時候經常不能專心,東摸摸西望望。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就會嚴厲批評孩子,其實這是非常不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