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妖怪!」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2020-12-14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媽媽,幼兒園有妖怪!我中午不敢睡覺!」

這是前不久我直播的時候,一位粉絲給我的留言,說有一天從幼兒園接女兒回家,回家路上她開著車,問女兒在幼兒園表現怎麼樣。

結果她女兒就說道:「媽媽,幼兒園有妖怪,我中午不敢睡覺!別的小朋友都睡了,我害怕妖怪出來把我吃掉……」

她就跟女兒解釋根本沒有妖怪,都是自己嚇自己,但是她女兒才不信。

第二天她再去接女兒的時候,老師說她女兒午休的時候嚷嚷著有妖怪,別的小朋友都沒法睡了。最後老師把他抱懷裡哄才哄睡。

她說女兒平時很膽小,黑的地方不敢去,總說有妖怪、怪物,怕被抓走。

我問這位寶媽平時有人嚇唬她女兒沒有,她說並沒有。

我記得我兒子4歲左右的時候也是這樣。平時也沒人嚇唬他「不睡覺妖怪就來抓你了」之類的,但就不知道兒子是怎麼知道妖魔鬼怪這些東西的,我懷疑很可能就是看什麼電視節目看到的。

各位寶媽肯定也很苦惱孩子膽小怕黑、怕妖怪。

尤其是男孩子,家長會更加覺得一個男孩怎麼可以這麼膽小。

其實啊,這是孩子發育規律所決定的。

「孩子到底在害怕什麼?」

每個階段,孩子害怕的東西都不太一樣。

●0-2歲的孩子,會害怕突入起來的聲音,害怕比自己體型大的動物(除了自己家從小一起長大的寵物),害怕醫生和打針,害怕陌生人以及和媽媽分離。

●3-4歲的孩子,怕黑,怕被親人留下不要自己,怕妖怪(比如床下的妖怪,窗外的影子,都會讓孩子聯想到妖怪),怕噩夢。

●5-6歲的孩子,怕自己受傷,怕失去爸爸媽媽,更怕爸爸媽媽死亡或者離婚,還是會害怕鬼,這時候害怕鬼和妖怪的恐懼達到頂峰,害怕獨自睡覺。

「為什麼孩子會害怕這些?」

有兩個原因:

●跟孩子缺乏經驗和知識有關

●跟孩子生長發育有關

對於新生兒來講,他們的視覺發育還沒有完善,他們的聽覺會很敏銳,所以,突如其來的聲音就容易把他們嚇到。

對於3-4歲的孩子,如果要選出他們最害怕的東西,分離才是之最。這個階段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基本完成,但是分離焦慮會隨著孩子剛入幼兒園而爆發,那段時間對一些孩子來講可能很好度過,但對有的孩子來講可能需要的時間久一些。

到了5歲之後的孩子,明明沒有人嚇唬過他們,他們卻怕鬼怕妖怪,他們會覺得很多地方,比如床下、柜子裡、黑暗中會藏著妖怪、怪獸、幽靈等。

其實爸爸媽媽媽應該感到高興,這是因為孩子有豐富的想像力,想像力爆發,讓他們害怕這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害怕自己假想出來的事物。

隨著孩子的成長,接觸的事物多了,便能了解更多的事物,以及事物的因果關係,比如敲一下桌子,桌子會響,所以聽到桌子響後,就不會再害怕。熟悉了一些不認識的形象,了解到這種形象的名字,可能就不會再把它當做怪物。

這些生活常識,可以逐漸幫孩子克服掉恐懼。

因為孩子的害怕更多的是來源於未知。

妖怪、鬼怪,這樣用常識無法克服,你需要更有效的方法。

我曾經是這樣幫福林克服自己「想」出來的恐懼的。

一招解決:畫妖怪!幫孩子認識妖怪!

拿起紙和筆,和孩子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讓孩子把這個妖怪畫下來。

我當時就是如此,引導福林讓他把這些妖怪畫下來,他畫了很多。

我也和他一起畫,畫的時候會詢問他「是不是這樣的?」

結果在邊畫邊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個東西很滑稽很搞笑,畫著畫著就笑起來了。

孩子就是這樣,他想像中的會很抽象,但是畫出來是把抽象變具象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詢問他,他的描述,加上你的繪畫,這是一段很有趣的親子時光,而且有些東西畫出來真的很可愛。

如果孩子自己畫,他畫完還是覺得恐怖的話,我們可以用彩筆幫他美化,並且給他編個故事,這都能很好的幫孩子克服這些「想」出來的恐懼。

如果你畫不好,不妨藉助「工具」

最好的工具就是圖書。

就像是教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一些繪本一樣,讓孩子通過繪本帶入到自己的生活,給孩子立一個榜樣。

對於孩子膽小害怕怪物,可以利用一些有怪物的圖書繪本。

比如《7隻小怪物》系列的繪本,裡面的7隻小怪物形象很可愛,內容也很有趣。

特別適合幼兒園的寶寶。我家也有一套。

書本質量也不錯,硬殼的,讓孩子在溫馨的故事中克服對怪物的恐懼,不乏是一種幫孩子從正面積極的方向認識怪物的方式。

其實孩子害怕膽小,家長的引導方式很重要。

你一味地告訴孩子「這有什麼害怕的?」說孩子「怎麼這麼膽小?」並不能給孩子勇氣,相反,前者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後者讓孩子更自卑。

所以不妨跟孩子直面恐懼。

最後用一句經典總結:

戰勝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

跟孩子一起「奧利給」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害怕,不恐懼,媽媽帶你打怪獸!
    孩子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讓他們感到困難或恐懼的事,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讓孩子能夠平和面對這些事情呢?2歲左右的時候,小魚每次看到我拿吹風機吹頭髮,聲音一響起來,就會害怕的跑開,這真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了,卻正好反映了孩子在學習面對恐懼的過程。
  • 孩子怕黑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招,幫助孩子擺脫恐懼心理
    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對這一現象做出過解釋,怕黑可能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反應。當人面對一個黑暗的山洞想要伸手去探索時,內心會有一種對未知情況的恐懼心理,孩子怕黑也是如此,孩子處身於黑暗中時,他的內心也有這種心理,因為對黑暗的不理解不確定,往往會出現害怕的心理。
  • 孩子總說害怕有怪物,我們要如何引導
    起初我以為和以前一樣,只是暫時性的害怕,沒想這個恐懼持續了一個多禮拜還在。這讓我不得不開始重視。那天和她在路上閒聊,我趁機問她害怕怪物的事。她說是源於看了一段恐怖的視頻。我讓她告訴我是怎樣恐怖,她閉口不談,只說很嚇人。 又過了兩天,在洗刷睡覺前,她一本正經地問我:「媽媽,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怪物嗎?
  • 5歲孩子要做手術,媽媽如何和孩子一起戰勝恐懼!
    「媽媽,你一隻手幫我拖住石膏,另外一隻手幫我塞住耳朵,我已經想好怎麼讓醫生幫我拆石膏了。」她剛說完,我還沒來得及伸出手,「嗤嗤」的刺耳聲頓時響起。女兒那隻被打了石膏的手平平地舉著,另一隻手塞著耳朵,她側面對著醫生,扭過頭去。看到女兒這樣的表現,我的眼眶瞬間紅了,竟然覺得她像一個勇敢的小鬥士。
  • 擔心孩子跟父母一樣缺乏安全感?這些小妙招,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我家裡的小孩子在3-4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他經常告訴我,做夢特別害怕殭屍,然後我低聲細語問他,「寶寶,你第1次見到殭屍,在哪裡看到的?」他指了一下我的手機,說是和平精英暗黑系列畫面,裡面那些殭屍超級恐怖。他夢見那些殭屍追著他跑,超級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辦,然後就被嚇醒了。其實孩子的害怕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
  • 孩子的恐懼心理,不懂真相的爸媽常踩坑,娃越發害怕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會有恐懼害怕的事情。大部分的家長,在看見孩子有驚恐的表現時,總會撫摸頭部,並且帶著去看看,究竟恐懼的是什麼。孩子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尤其是在接觸很多圖片和影像以後,就會情不自禁的將自己代入其中,就好像親身經歷了一般。
  • 《聽說你家有怪物》:教孩子用想像力克服恐懼,比安撫有用
    但一到晚上,盧克依然恐懼到不敢入睡,甚至從恐懼火災發展到恐懼強盜。面對孩子的恐懼,保羅和艾莉只是不停安撫,企圖驅除孩子的恐懼,卻沒有幫他運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恐懼。這和我最近解決孩子怕黑是一個套路。我家孩子最近一到晚上,就說會有怪物吃她,所以不敢閉眼睡覺。
  • 6歲孩子害怕打預防針,媽媽不打不罵,只需2步,讓孩子戰勝恐懼
    我把大寶抱在懷裡,輕聲問她:「你有點害怕打針嗎?」大寶:「我怕疼,媽媽,打針到底疼不疼啊?」我:「有一點疼,就和小螞蟻咬了你一口差不多。」大寶:「哦,我還是害怕!」我:「那我明天陪著你。」不過,疼了可以說出來,也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她聽了很高興,也許下次打針她還會害怕,但是,她已經學會如何與害怕共處了。即使害怕,她同樣會堅定的去打針,去做令她懼怕的事情。面對未知的事物,孩子有時候會害怕、膽怯,父母這時候盲目的斥責或哄騙孩子,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感。
  • 孩子膽小,經常說自己害怕,只是一句不怕就能消除恐懼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大人是這樣,小孩子也是這樣,無非是很多小孩子怕的東西在大人看來是很費解的,甚至是有點可笑,有的孩子怕鬼,有的孩子怕黑,也有的孩子怕窗簾,很多時候,孩子們害怕會大聲的喊出來,會哭會鬧。在家無所畏懼的熊可能害怕打針、打雷或黑暗。這些恐懼其實是孩子們心中最敏感的弱點。任何打擊都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這就是為什麼父母不應該嘲笑或忽視他們。
  • 媽媽,我的床底下有怪獸(孩子遲早會害怕的這件事,你會怎麼答)
    搜腸刮肚想了一遍,才想起她可能是指前幾天看過的繪本裡,有隻噴火的龍。告訴寶寶世界上沒有怪獸,有用嗎?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告訴蘇寶,世界上沒有怪獸。轉念一想,我自己小時候也有一段時間怕鬼,大人每次都會告訴我,世界上沒有鬼,但一點安慰作用都沒有。
  • 同理心個案32|媽媽恐懼爸爸,孩子也戰戰兢兢
    因為長這麼大,他也沒有感受到過愛,在原生家庭裡他也是個缺愛的孩子,需要被媽媽看見,需要理解和愛。這麼多年自己也活的挺累挺壓抑,所以有了很多情緒,卻不知不覺中把這些帶給了妻子和孩子。內疚,抱歉,真的很對不起。心疼妻子心疼孩子。 表達看見和歉意當聽到妻子說對不起,這麼多年和孩子一起對抗你,沒有給到你很多的愛和理解時。
  • 孩子被嚇到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做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東西讓他們感到恐懼,比如:吸塵器的噪音,突然竄出的惡犬,動畫片裡可怕的怪獸,無意看到的暴力鏡頭等等。那麼,如果有辦法可以讓孩子眼裡害怕的東西全部消失,你會去做嗎?恐懼是一種自我保護恐懼其實是有積極作用的,適當的恐懼是可以保護自己的。我們總擔心那些讓孩子產生不安或者害怕的事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我們竭盡所能的幫孩子消除了那些會讓他們產生恐懼的事物,可也正因為這樣,孩子失去了調整自己的機會。
  • 什麼是寶寶睡眠恐懼?這裡有全部解決方案
    但是媽媽們有沒有想過:雖然睡著了,但這樣的睡眠其實是沒有質量的,我們希望寶寶睡的好不僅是在乎睡眠的時間更在乎睡眠的質量,長期這樣下去孩子會形成睡眠恐懼,非常沒有安全感。A.什麼是睡眠恐懼?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怕黑,在夜裡都會感覺到害怕,這種恐懼可能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出來,衣櫥裡可能有個大怪物、窗外的黑夜小精靈,或者黑暗就是最原始的讓孩子們恐懼的形式。
  • 當孩子說害怕家裡的怪物……
    但孩子也沒有因為害怕而不肯一個人睡,每天總是需要我們陪一會兒,嘴上說著害怕,也還是每天一個人睡堅持了下來。而在面對恐懼這一堂課上,我終於明白了幾件事。一、很多孩子都會有恐懼。我自己還記得小時候特別怕黑特別膽小,不知道怎麼長大了就真的不怕了。
  • 孩子的恐懼由何而來?約翰華生的殘忍實驗,印證了「條件反射」
    >有的人害怕人前講話,於是就有了演講恐懼症;有的人害怕接觸陌生人,缺乏安全感,就連工作應聘就會害怕,就形成了社交恐懼症......孩子好奇心無窮,有了恐懼心理,容易阻礙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能力,面對恐懼落荒而逃。深深地打擊到自己的內心,產生逃避心理。孩子恐懼害怕的原因究竟是啥?
  • 孩子有剪髮恐懼,怎麼引導?學會這四招,讓孩子更配合理髮!
    前幾天我看到我們小區的一個爸爸在院子裡給孩子推頭,孩子安靜地坐在那裡,媽媽在一旁拿著東西,爸爸則很認真地給孩子推頭。這時走過來一個寶媽,連連讚嘆這孩子真聽話,居然就這麼安靜地坐著讓爸爸剃頭,並說她家孩子最害怕洗頭和剪頭髮,每次都一直拼命哭喊和反抗,她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即便爸爸媽媽都在家,晚上去衛生間如果沒有開燈,她也不敢進去,一定要打開燈她才去。就連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必須開著燈才肯入睡,如果把燈關了,馬上就會哭著叫媽媽打開。其實,現實生活當中怕黑的孩子有很多。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從小就對黑暗產生恐懼感,尤其是在晚上,如果家裡不開燈,她們就會感到不安。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叫做「怕黑恐懼症」。
  • 家暴男和惡犬差不多,害怕解決不了問題
    我年輕時被男人揍過,從那以後特別害怕發脾氣的男人。當然,那是過去。從什麼時候不怕狗的呢?因為後來有了女兒,小小的一隻,聽到狗吠聲自然害怕。這也是對付狗狗最方便實用的一招。3,如果狗狗還有其他動作,或者有小孩需要保護,拿著棍子或石頭做武器,氣勢要足,看起來比狗更兇。有時候我和狗陷入僵持時,我會主動發出氣吞山河般一吼,準保把狗嚇退。惡犬好對付,暴力男就難多了!
  • 一碰到問題就「求助」,孩子自我解決能力差,用這3招輕鬆解決
    "媽媽,我的鞋帶掉了,幫我系一下!""媽媽,我的毛巾髒了,幫我拿一條新的!""爸爸,我這道題不會做,你教我唄!""爸爸,你去幫我說,我不敢!"總是可以聽到孩子對爸爸媽媽的不停"使喚",孩子就像個充滿問題的膏藥,去到哪裡貼那裡,總是有出不完的狀況。我老是跟孩子講,你應該可以自己做的呀,不要老是叫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很忙。但是,每次孩子還是會貼過來找你幫忙,看著他的樣子又於心不忍。
  • 孩子總要媽媽幫,不願自己動手怎麼辦?一個教育秘訣幫父母解決
    欣欣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本來可以自己換衣服穿鞋子,但她變得很懶,什麼都想讓媽媽幫忙做。比如媽媽讓她穿鞋子出門,她磨磨蹭蹭不願穿,直到媽媽吼她,她才哼哼唧唧地表示,要媽媽幫她穿。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本以為孩子長大可以稍微解脫的欣欣媽媽,對此特別苦惱,她不明白,為什麼欣欣明明可以自己做,卻非要靠媽媽?她詢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欣欣自力更生起來。我說,我只送你一個教育秘訣,隨時隨地表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