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害怕家裡的怪物……

2020-12-17 貝妮雙子

之前一篇文章《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兒時的自己》,我提到了孩子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群友們還一起討論了,其中一位心理諮詢師群友的發言還啟發了我們,讓我們放下與孩子恐懼的對抗。

可巧,有人推薦了一本關於這個話題的繪本,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入手了,想著給孩子讀讀,順便以此來和他探討下這個話題。

這本繪本名叫《聽說你家有怪物》,由義大利女插畫家埃莉諾拉·馬頓所著。

故事非常簡單,是很適合低幼的形式——不斷重複,通過白天、黑夜的交替重複,來一一介紹小主人公家裡的怪物。

那麼,小主人公家裡的怪物都是些什麼呢?它們是藏在閣樓、櫥櫃、浴室、起居室等地方的怪物,而且,它們白天不出來,等到晚上光線一暗就出來了,一到早晨又消失了。

雖然書本從頭到尾都沒有揭秘究竟那些怪物是怎麼回事,但是聰明的孩子們,一看就知道那些怪物是由家裡的家居物品組合而成的黑影。

我們家二年級的娃,拿到書就自己看了一遍,看完還很興奮地塞給我看,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我看到最後一頁的反應。原來這繪本一開始都是以第一人稱小主人公的角度來給大家介紹的,那些怪物也統統是小主人公眼裡的怪物,但到最後一頁,卻從小主人公的視角轉到了她的寵物——小貓的視角上去,小貓看到了一個由小主人組成的新的怪物。這樣的轉換,在我兒子看來覺得特別有趣,他還沒看到我的反應就自個兒哈哈笑起來。

這樣的轉換,除了有趣,其實也很富有哲理,當你總覺得外界很害怕的時候,就是你把自己看得很弱小,外界很強大,可是,你再弱小,其實還有比你更弱小的人,他們甚至會連你都覺得害怕。

那孩子會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呢?佛曰,不可說,讓他們自己去悟吧。

但不管怎樣,通過《聽說你家有怪物》這本繪本,我和孩子打開了溝通恐懼的橋梁

孩子開始願意跟我說他害怕什麼。晚上,他躺在床上的時候,也會像繪本裡那樣,在黑暗中看到房間裡的各種黑影。比如床腳放著的吉他,掛在櫥門上的衣服,床對面的書櫥,床旁邊的書架和鋼琴等等,都會讓他害怕。

其中最令他害怕的是天花板上的一個吸頂燈,上面的圖案,在他看來是一個人臉,總是在盯著他看……

△極其普通的吸頂燈有木有

我陪他躺在床上,跟他一起研究那盞燈的圖案,聽他描述哪個是眼睛哪個是嘴巴,慢慢勾勒出他看到的人臉的樣子,卻沒辦法感同身受生出一樣的恐懼來。

但孩子也沒有因為害怕而不肯一個人睡,每天總是需要我們陪一會兒,嘴上說著害怕,也還是每天一個人睡堅持了下來。

而在面對恐懼這一堂課上,我終於明白了幾件事。

一、很多孩子都會有恐懼。我自己還記得小時候特別怕黑特別膽小,不知道怎麼長大了就真的不怕了。而《聽說你家有怪物》這本書更是說明了連外國人都如此,小時候會有的恐懼可能就是人類的共性?

二、越是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就越可能產生恐懼——看《聽說你家有怪物》這本書就知道了。我的孩子愛畫畫,想像力也確實不錯,你看他解讀吸頂燈上的圖案就知道了。

三、恐懼有可能跟安全感有關,也可能關係並不大。如果是想像力豐富引起的,就是在熟悉的環境孩子也一樣感到害怕,那我們就不必太過自責反思,是否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為一旦你自我懷疑,孩子可能就會感受到,反而也會加強他肯定自己安全感不夠的心理,以此來撒嬌,纏著你陪伴。

但也有跟安全感有關的恐懼,比如來自父母過多或過少的戒律,家裡新添了嬰兒,來自父母的恐懼或憂慮等等,那這些來自父母的因素,往往這種狀態下的父母,也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這種恐懼心理,這才是真正有問題的缺乏安全感的恐懼,但往往更容易得不到解決。如果父母沒有這個意識,那確實會比較困難。

四、孩子的恐懼,有的時候並不需要我們父母幫他解決。就像一開始我總是想幫助孩子變得更大膽一樣,我教他要勇敢、不要害怕,或者可能有的父母直接就罵孩子,怕什麼怕,有什麼好怕的。這些反應,其實還是覺得孩子恐懼或害怕是不對的、不好的,在教孩子改掉膽小的毛病。

但仔細想想,你越想改掉的臭毛病,往往都是越改不掉的。在孩子身上更是如此。只有先接納,覺得這很正常,沒什麼關係,反而把注意力移開,才會在不知不覺間發現,誒,怎麼沒有了。

所以,我開始不再擔心孩子恐懼會有什麼問題,不會總是有意無意把它想成一個難題那樣去攻克,這樣我就輕鬆了。

至於孩子,就讓他自己慢慢成長吧。

相關焦點

  • 孩子總說害怕有怪物,我們要如何引導
    前一陣女兒總在我面前提一個事,說害怕家裡有怪物。她害怕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不能關燈,不能一個人上廁所,單獨睡覺就更加了。
  • 孩子不敢單獨睡覺,總說床底下有怪物,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
    以下是您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期望:幼兒2至3歲的兒童可能會害怕他們不了解的任何事物。每當他們看到似乎不太對勁的東西時(例如奶奶戴著繃帶或帶有裂紋的盤子),他們可能會哭泣。學齡前兒童在3到5歲之間,兒童傾向於害怕想像中的危險,例如:害怕怪物生活在床下。他們很難將現實與幻想區分開來,他們的生動想像力加劇了他們的恐懼。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前幾天因為玩的太晚了便去姐姐家住了一晚上,因為家裡房間比較多,所以便安排了我一個人睡一個房間。本來說的好好的,誰知道到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姐姐突然被一個電話叫走了,家裡只剩下我和姐姐的孩子在。本來孩子抑制是跟姐姐睡一間房的,偶爾會自己睡一間房,但是這樣會讓他很不安穩。
  • 怕黑怕怪物?孩子的恐懼心理,不懂真相的爸媽常踩坑,娃越發害怕
    一、為何孩子總是怕黑怕鬼怕有怪物,背後真相有哪些侄女今天來家裡玩,大人們都在聊天,沒有關注到電視裡正在播放驚悚一面,突然一個鬼臉出現在屏幕上,侄女大哭嚷嚷 「有鬼」,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央求大人陪著,還不停說著「媽媽,床下有怪物」。侄女有這樣的表現,和中午看到的影片脫不了關係。
  • 7隻小怪物揭開夜晚房間怪物們的大秘密,給孩子獨立睡覺的勇氣
    一歲多的優寶看到除蟎儀時總會嚇到躲進我的懷裡,在害怕與好奇之間徘徊不定,無奈她不會用語言完整表達,我只能通過她的表情與語言大概猜測。為了消除她對這個「怪物」的恐懼,我每次都會在拿出除蟎儀的時候將她抱在懷裡,試圖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它,這個物品並不害怕。
  • 《聽說你家有怪物》:教孩子用想像力克服恐懼,比安撫有用
    最近追的劇《養育者》裡有一段特別有意思:中年夫妻保羅和艾莉有一兒一女,他們的兒子盧克自從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消防演習後,每天晚上恐懼「家裡會失火」,甚至害怕到不敢入睡。無論保羅和艾莉對盧克講述多少次爸媽會保護他,不會讓他遭受火災和其他意外災難。並且告訴他「我們家有煙霧報警器,出現煙霧時,報警器就會叫醒我們,我們會及時逃離」。
  • 孩子害怕「想出來」的恐懼?一招幫你解決
    別的小朋友都睡了,我害怕妖怪出來把我吃掉……」她就跟女兒解釋根本沒有妖怪,都是自己嚇自己,但是她女兒才不信。第二天她再去接女兒的時候,老師說她女兒午休的時候嚷嚷著有妖怪,別的小朋友都沒法睡了。最後老師把他抱懷裡哄才哄睡。
  • 繪本故事《走開,綠色大怪物》:創意玩具書,趕走孩子惡夢中的怪物
    家長朋友們可以借用這本書,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當情緒到來時,就如同我們看到了這隻怪物,想要趕走它,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本書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親子共讀。怪物,兒童文學中比較另類的題材,大人常常怕嚇著孩子不願提及。可是,大人卻不知,孩子可是最喜歡一邊害怕一邊冒險的。
  • 媽媽,我的床底下有怪獸(孩子遲早會害怕的這件事,你會怎麼答)
    當孩子害怕怪獸向大人求助時,其實在尋找一種同盟,他們潛意識裡希望你能理解他的恐懼,這甚至比幫助他解決這種恐懼更重要。如果大人這時告訴他世界上沒有怪獸,或者其實是否定了他的情緒。這就好比當他們說:媽媽我肚子疼的時候,你回答說,你肚子不疼(然而並沒有任何用)。
  • 孩子害怕:當孩子感覺到「死亡焦慮」,如何幫助孩子緩解?
    正如前段時間新聞上說的,有人因為害怕動物身上感染新冠狀病毒,把疑似病例人家裡的貓和狗活埋一樣,他們面對這場災難時,內心不是想的如何防禦,而是覺得是由動物引發的這場災難,從而把情緒都發洩在動物身上,對他們來說,當然也知道動物是無辜的,只是因為無法承載內心的絕望和害怕,需要把對死亡的恐懼投射到這些動物身上。
  • 孩子的心理守護神——觀看電影《當怪物來敲門》有感
    看了美國電影《當怪物來敲門》,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幼小脆弱的心靈,亟需關心關懷;孩子的心理成長,迫切需要父母老師給予切實有效的幫助。《當怪物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了從媽媽得了絕症之後,小主人公康納經常從噩夢中驚醒,他脆弱的童心飽受折磨瀕臨崩潰,直到他幸運地遇到了恐怖的樹怪。
  • 讀《怪物雅克》:好看的書,渴望愛的怪物
    怪物雅克是以小孩為食物的怪物,因為壞孩子的肉有毒性,他只能去吃好孩子,不過如今的時代好孩子越來越少,飢餓的雅克好不容易從聖誕老人那兒得到好孩子的名單,卻接連失敗,厭倦這個世界的雅克悲慘得差點死去,卻碰到擁有純潔靈魂的女孩瑪德萊娜,他的生命開始第一次感受愛,感受幸福,可是愛吃好小孩的怪物該怎麼面對自己,怎麼延續生命呢?嘿嘿,不妨猜猜,或者找書來讀。
  • 怪物襲來——手工DIY怪物玩具
    怪物神馬的,似乎是兒童時代獨有的想像。
  • 家裡進來了一隻狐狸,二哈一臉懵逼:滾開,都說了我不是你爸爸!
    小夥伴家裡有時候會突然闖進來奇怪小動物嗎?例如松鼠、野貓、狐狸等。在中國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因為幾乎都住在城市裡,但在國外卻很常見,像日本。很多日本家庭選擇依山傍水的地方生活,追求寧靜綠色,所以家裡經常會有小動物闖進來。
  • 一年級的孩子害怕上學,家長找到老師,說了3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有家長向我諮詢,孩子上學回來總說不想去上學,問了原因就說是害怕老師,也害怕同學,早上還哭了。家長一下就慌了,認為孩子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想去找老師說說,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一年級的孩子害怕上學,尤其是有過幼小銜接經驗的孩子,更應該很容易就適應了小學生活,而不會有害怕恐懼的情緒。那麼都已經哭了的孩子,如果強行再送到學校,肯定會讓孩子厭學。
  • 「媽媽,我怕」,女兒害怕洋娃娃,媽媽沒當回事,孩子高燒說胡話
    但是其實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玩具的時候,也是有所講究的,若是不想小心買到了不合適的玩具,可能會危害孩子的健康。6歲女兒直說害怕洋娃娃,嚇得發燒說胡話,這些玩具別再給孩子買孩子都喜歡玩具,沒有玩具的童年也許是個不完整的童年,但是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玩具的時候,也應該考慮一下購買的玩具是否適合給孩子。
  • 繪本《熊爸爸不怕》世上有怪物嗎?屬於孩子和爸爸的逗趣故事!
    爸爸,外面有怪物,我能跟你一起睡嗎?」熊爸爸的三個兒子都說看見了怪物,然後爬上了他的床。可憐的熊爸爸被小傢伙們折騰得再也睡不著了。「世界上根本沒有怪物!」熊爸爸煩躁地叫著。這時,一道閃電划過,窗外立著一個巨大的黑影……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熊爸爸不怕》吧!
  • 4歲女兒說害怕玩具熊,媽媽沒放在心上,結果孩子開始發燒說胡話
    4歲女兒說害怕玩具熊,媽媽沒放在心上小希給4歲的女兒買了一隻超大的玩具熊,足有一米多高,比女兒的身體還要大很多。女兒剛開始適應分房睡覺,小希想讓大熊來陪伴她。大玩具熊難道真像老人說的,孩子衝撞到什麼了?
  • 酷愛養蛇,更愛畫怪物!這個美女畫家真奇葩!
    愛養蛇,更愛畫怪物的美女畫家,畫的怪獸真嚇人!人的愛好各不相同,很多人都喜歡小動物,也有人喜歡大型猛獸,畫家們也同樣不例外,比如畫壇一代宗師張大千,就非常喜歡各種中、大型動物甚至猛獸,張大千在自己家裡養了不少寵物,除了養長臂猿,養馬,而且還養了大狗、老虎等等,養老虎已經讓人覺得挺可怕了,畢竟也是大型猛獸,讓人覺得還是相當危險的,萬一哪天這老虎不開心,自己就變成了小點心!
  • 孩子膽小,經常說自己害怕,只是一句不怕就能消除恐懼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大人是這樣,小孩子也是這樣,無非是很多小孩子怕的東西在大人看來是很費解的,甚至是有點可笑,有的孩子怕鬼,有的孩子怕黑,也有的孩子怕窗簾,很多時候,孩子們害怕會大聲的喊出來,會哭會鬧。在家無所畏懼的熊可能害怕打針、打雷或黑暗。這些恐懼其實是孩子們心中最敏感的弱點。任何打擊都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這就是為什麼父母不應該嘲笑或忽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