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因為疫情,很多孕媽堅持不外出,但是產檢的時候又不得不外出。
孕媽小劉現在懷孕6個月,必須去做四維彩超,她去之前就在群裡諮詢如何防護,需不需要戴N95口罩。
有孕媽媽說,前陣子看到一條消息,有個孕婦去醫院產檢,裡面戴了兩個一次性口罩,外面戴了一個N95口罩,結果去醫院後,醫生就讓她留下了,因為發現胎兒缺氧。國家衛健委也曾表示,醫生長期戴N95口罩會缺氧。
小劉非常糾結,不戴N95口罩怕被傳染,戴了又擔心缺氧。
其實孕媽沒必要戴N95口罩,戴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因為懷孕後,子宮增大推擠膈肌上移,呼吸不夠暢通。再加上胎兒需求的氧量增加,孕媽需要更多的氧氣,本來就存在胸悶氣喘的問題,更別說是戴上透氣性不好的N95口罩了。
但是,孕媽們呼吸補償,不代表胎兒一定會缺氧,因為胎兒是通過臍帶和胎盤吸入氧氣,不是通過孕媽媽的氣管吸入氧氣。如果胎兒缺氧,最明顯的表現不是呼吸不暢,而是另有重要反應。
01胎兒缺氧,孕媽有怎樣的反應?
胎兒缺氧的時候,出現的異常問題是胎動變化,所以孕媽媽感到胎動不對勁的時候,要懷疑胎兒缺氧,尤其是孕晚期的時候,胎兒特別容易缺氧。
當胎兒缺氧時,首先會引起胎動頻繁,因為他在掙扎尋求自救。掙扎一番以後,無濟於事,仍然得不到氧氣供應,他就會精疲力盡,胎動慢慢減少、減弱,直到最後消失了。
孕媽媽如果對胎動不是很敏感,或者沒有掌握胎動規律,胎動發生變化的時候,就不會及時發現。當過了一段時間感覺不對勁或者產檢的時候,才發現胎兒已經窒息一段時間了。
在有些情況下,孕媽也可能會發現特殊的異常反應,比如突然感覺腹痛、流血,這是因為胎兒胎動過於劇烈、或者胎盤剝離導致的。這會讓孕媽媽不舒服,但是能正視這一危險信號,胎兒得到及時救治,情況會比較樂觀。
02通過檢測手段判斷胎兒缺氧
判斷胎兒缺氧最可靠的手段就是胎心監護,胎心監護可以判斷胎兒在胎動時和宮縮時的胎心率,通過基線變化,分析胎兒是否缺氧。
一般在懷孕34周後需要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對於雙胞胎、有妊娠高血壓或著糖尿病的孕媽來說,胎心監護可能會從28周就開始。
胎心率的正常範圍是110-160次/分,如果胎兒心率小於110次/分,或大於160次/分,胎兒都可能會缺氧。
胎動的正常範圍是在20分鐘內不少於3次,如果低於這個次數,可判斷為缺氧。
如果胎兒缺氧,醫生的做法是要求孕媽吸氧,有的吸氧後重測可以得到改善,有的則不能立即改善,就需要持續吸氧一段時間。
03避免胎兒缺氧,孕媽要做好這些事
胎兒缺氧,會損傷大腦,影響正常發育,導致不良後果,所以一定要避免胎兒缺氧。
1、孕前、孕後檢查
懷孕前做好身體檢查,確認身體有沒有影響孕期的疾病,如果有心臟病、高血壓、呼吸道疾病、貧血等疾病,要積極進行治療,在病情好轉後再懷孕,
懷孕後要按時產檢,確認胎兒的發育情況。懷孕前3個月可以做兩次產檢,懷孕4-6個月可以一個月產檢一次,懷孕7-9個月,先是每兩周產檢一次,34周後改成每周產檢一次。尤其是到孕晚期,重視胎心監護的檢查,確認胎兒是否缺氧。
2、注意數胎動
懷孕28周以後,胎動趨於規律,可以在家自行數胎動。每個胎兒的胎動規律不完全一樣,要注意總結自己的規律。
一般來說,一小時胎動不能少於3-5次,在飯前飯後、晚上、洗澡時、聽音樂時胎動較多。胎兒在睡覺時,沒有胎動,大約持續20-40分鐘。如果胎動計算比平時少50%,則可以懷疑胎兒有缺氧的可能性。
3、避免壓迫腹部
如果孕媽壓迫腹部,子宮被擠壓,胎兒宮內活動範圍受到限制,也會影響胎盤供血,從而導致缺氧。所以孕媽們要注意避免長時間坐著、蹲著、彎腰、趴著睡,或者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從而保護腹部。
4、及時補充營養
如果孕媽貧血,造血功能受到影響,胎兒就容易缺氧。所以,要及時補鐵,一般在懷孕四五個月的時候就要補鐵了,孕媽不要大意。
如果已經檢查出貧血,可以直接補充鐵劑。平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多吃含血紅素鐵的動物肝臟、牛肉、豬瘦肉、羊肉、禽肉等。
04結語
戴口罩最大的麻煩是孕媽呼吸不暢,所以孕媽要選擇透氣性好的口罩,不要選擇專業的N95口罩。孕媽呼吸不暢不是胎兒缺氧的判斷標準,胎動變化才是最直觀的指標,孕媽要注意胎動,及時發現危險及時治療。預防缺氧還有很多措施,孕媽要牢記。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