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華人在超市裡幾乎不會買這些洋人調料,其實你虧大了!

2021-02-13 卡爾加裡生活


-AD-


本文轉載自澳洲Mirror(MirrorNews)

編輯:Ellen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是在國內用慣了味精調料的大廚們,到了國外,一開始都會被超市裡售賣的各種複雜的調味品弄得暈頭轉向。

誰能告訴我Tarragon、Paprika都是些什麼東西…

很多人因為實在搞不懂西餐調料,選擇到中國超市去購買自己相對熟悉的中國調料。可是到了國外,怎麼能不入鄉隨俗,自己做上一頓美味的西餐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一聊,


西人超市裡賣的那些西餐調料,究竟是用來幹嘛的?能做出什麼好吃到上天的菜餚呢?

Cinnamon,肉桂。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自斯裡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

一般來說,西人超市裡都會賣下圖這種肉桂粉。用起來方便快捷,而且更容易入味哦~

在國內,很多人燉肉的時候都喜歡放點桂皮,肉桂其實也有相似的用途。


在燉肉的時候加入適量的肉桂,不僅可以調味,還可以起到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同時,肉桂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在炒菜的時候把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有的時候,喝咖啡也會加入些許肉桂粉。有種說法是這樣:它除了提升香味,裝飾咖啡的外觀之外,撒上粉末之後,能讓牛奶保持綿密的時間更久一些。

[ Chinese Five Spice - 五香粉 ]

看看這個英文名字,看表面意思大家就明白了吧。沒錯,這就是中國的五香粉。五香粉可有講究了,必須是超過5種香料研磨成粉狀混合一起的香料。

五香粉常使用在煎、炸前塗抹在雞、鴨肉類上,也可與細鹽混合做沾料之用。

一般來說,五香粉的基本成份是磨成粉的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有些配方裡還有乾薑、豆蔻、甘草、胡椒、陳皮等。

五香粉主要用來燉肉或是加在滷汁中提味,喜歡吃餃子或是包子的小夥伴,也可以在餡料中適量加入五香粉。

其實Cumin的用途可大了,尤其是北方的朋友,這就是平常燒烤時需要撒的「孜然」啦!烤的冒油的羊肉串,再撒上一把孜然,香氣四溢~

用孜然加工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膩,並能令其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增加人的食慾。

孜然除了可以提味,更可以醒腦通脈、降火平肝。孜然還對祛寒除溼,理氣開胃,祛風止痛。對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腎虛便頻均有療效。

怪不得吃了這麼多燒烤,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這種香料英文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可是提到中文名字,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就是—香菜!又被稱作「芫荽」(yán sui)。

香菜這種東西可是令人又愛又恨,喜歡香菜的人是真心喜歡;討厭香菜的人恨不得將這個物種徹底扼殺。

常見的調料有香菜葉和香菜籽,香菜籽也就是香菜的果實,一般當香菜長至開出白色小花後,過不久就會結出果實。

香菜籽為雙圓球形,表面淡黃棕色,成熟果實堅硬,氣芳香,帶有溫和的芳香和鼠尾草以及檸檬的混合味道。常用於醃製食物,磨成的細粉可用於許多食品調味中。

提起羅勒,喜歡吃西餐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平時吃西餐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一些暗綠色的碎末狀調料呢?那就是羅勒。

羅勒也被稱為九層塔、金不換,它帶有的強大、刺激、香的氣味,味道像茴香。羅勒對寒冷非常敏感,在熱和乾燥的環境下生長得最好。

羅勒不僅常常用於西餐,甚至泰國菜和中國菜中的三杯料理也用得上,用途十分廣泛。

另外,羅勒最厲害的地方,竟然是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和蛇蟲咬傷。沒想到吧~

白豆蔻,果實顏色較淺,外形呈現明顯的三稜狀,而且易於開裂,露出裡面深褐色的種子。

平時,白豆蔻常常和胡椒、肉桂等一起出現,把這些香料磨碎製成香粉,炒菜一級香。

根據中醫理論,白豆蔻性味辛溫,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溼止吐,解酒毒的作用。

喜歡吃川菜的朋友,一定吃過白豆蔻。在川菜的涼滷菜中,白豆蔻起著去異、增香、防腐、促食慾的作用。

是的,你沒看錯,這種辣椒就叫卡宴辣椒,就是保時捷卡宴的那個卡宴。聽上去,這種辣椒一定十分高端大氣上檔次。

卡宴辣椒是一種辛辣的、研磨好的橙紅色香料,以多種小型熱性辣椒混合製成。

說起這種辣椒,還得追溯到美國拓荒時期。當時牛拉的流動炊事車在德克薩斯在平原上行駛時,廚師們為了給一些不太美味的肉類(如響尾蛇肉)增添風味,就使用了卡宴辣椒。

因為卡宴辣椒獨特的暖性功效,醫生常常把它加人藥膏中以治療神經痛、凍瘡和腰痛

好吃又好用的辣椒,不多見哦~

Paprika其實並不是一種辣椒,而是不同種的辣椒製成。之後再根據不同辣度分為甜味和辣味,有時候還會有煙燻味,一般用於燒烤或炒飯炒麵等等。

另外因為Paprika顏色非常鮮紅濃鬱,所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當做色素使用。它是匈牙利菜烹飪中最重要的香料。

很多人都說,丁香花,代表了初戀的感覺~想品嘗丁香的味道,買這個東西回家做飯肯定是沒錯了。

這種香料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又指丁香屬植物樹上的花蕾。人們把花蕾乾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

都說丁香代表了初戀的味道,那麼肯定是帶著不一樣的芳香。因此,丁香藥用,可以止牙痛、消口臭。

-AD-

蒔蘿兩個字看起來,難認又難讀。可是它在西餐中,可是頻頻出現,尤其是湯汁和醬料中。它通常與奶油、奶酪作伴,為菜品添加了一抹不蓋過原味又能提升香氣的味道。

蒔蘿有多種吃法,小編這裡有一個最喜歡的吃法,就是把它和魚類一起烹飪。不僅可以去除魚肉中的腥味,更可以和魚的香味相輔相成。

吃上一口,蒔蘿和魚肉的香味互相襯託,難以忘懷~

茴香籽,常用於肉類、海鮮及燒餅等麵食的烹調。中醫學上入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溫肝腎,暖胃氣、散塞結,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和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酮和茴香醛等香味物質。

喜歡吃咖喱的小夥伴,就千萬不要錯過Garam Masala。這是一種專為咖喱設計的香料,由數種香料混合而成。

Garam Masala的配方按地域或廚師而各有差異,比較常見的材料有白胡椒、黑胡椒、丁香、柴桂、肉豆蔻、黑孜然、孜然、肉桂、草果、小豆蔻、花椒、芫荽籽等等。

薑黃是印度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香料。它的味道是有點橘子芳香又帶有一點苦味,它具有黃色的食用色素。同樣,想吃最美味的咖喱,就絕對不能少了它。

薑黃在印度的阿育吠陀草醫學中很早就被用來作為胃的滋補品和淨化血液,並用來治療皮膚疾病和使傷口癒合。

薑黃不僅可以做咖喱,更可以醫用。研究表明,薑黃可以阻止惡性黑素瘤(一種皮膚癌)的發展,並能抑制乳腺癌細胞向肺部擴散。

提起牛至,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畢竟,牛至的特殊香味一直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將其作成香袋隨身攜帶,在料理及花茶的領域裡也佔有一席之地。

牛至是一種很義大利的香草,香味相對清淡。著名的「義大利混合香料」就是等份的牛至、羅勒碎、鼠尾草組成,在湯類、醬汁中使用很頻繁。

尤其是在披薩中最為常見,所以又名披薩草。

歐芹,原產於地中兩岸的義大利、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外形和中國芹菜相似味道稍重些,但在香草中仍然屬於清口味的。

因為口味不重,也有直接當蔬菜食用的。

歐芹給菜式增色增味,適合各種食材如義大利麵、沙拉、湯、奶油、魚、肉、土豆和烤雞等。

看到這個名字,就覺得有一種浪漫的感覺~沒錯,這種香料就是,迷迭香……

迷迭香在西餐中的「出鏡率」很高,它氣味很衝,烹調中使用的量不宜過大。如果是長時間的燉菜,最好稍後再放,過度燒煮會產生一絲苦味。

其實,「Rosemary」這個英文名稱,和Rose(玫瑰)及Mary(瑪莉)並沒有關係,而是由迷迭香的拉丁名稱「Rosmarinus」轉化而來,由「露水」(Ros)和「海」(Marinus)兩個字根組成,意指「來自海洋的露水」。

因為特別耐旱,所以在許多地方的迷迭香只需要來自海上的水汽就能存活。

龍蒿是多年生,原產於亞洲,後來才傳入歐洲,味道和中餐常用的調料八角有相似之處,濃鬱但不衝人,屬於溫和雅致一類。

品種上有法國龍蒿、德國龍蒿和俄國龍蒿等等。法國龍蒿味道濃,聞著就有明顯的八角的味道,放在嘴裡咀嚼,在舌尖會留下輕微的麻木感。

龍蒿有類似茴香的辛辣味,半甜半苦,富含碘、礦物質、維生素A和C,具清新口氣、安眠作用,且能幫助消化。

麝香草,又叫百裡香,是一種具有烹飪和藥用價值的香草,含有豐富鐵質,而其香氣及防腐功能源自本身的百裡酚。

古羅馬人被認為是將麝香草傳播到其他地區的民族,因為他們習慣將麝香草置於房間用以僻味及為芝士和酒添加香味。

麝香草在西餐烹調中使用頻率非常高,在法國、義大利、希臘、中東等地方的美食中都廣泛使用。它溫和的香味中有一絲甜味,比較容易被人接受。

說起藏紅花,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泡腳~藏紅花是一種很名貴的中藥材,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藥用。

不僅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更可以鎮靜、祛痰、解痙。常用於胃病、調經、麻疹、發熱、黃膽、肝脾腫大等的治療。

我們所見到的藏紅花不是花本身,而是花芯纖細的柱頭,顏色暗紅,有強烈的氣味,口感略苦,類似乾草的味道。鮮花本身是紫色的。

一朵花上只有3根柱頭,長度從幾毫米到一兩釐米,每公斤乾貨要有7萬到20萬根柱頭。

藏紅花在西餐烹飪中用得很廣,從西班牙的海鮮飯,到摩洛哥風味的羊肉塔金,再到很多的意面等等都用到它,就是看中其獨特的異族氣息和金黃亮麗的色澤。

廚師的專業考試中有關藏紅花的題目是必考的。還有因為其價格高,凡用到藏紅花的菜式在菜單上都要顯示出來。

最後,小編不想提但是也不得不提的一種聽起來就「可怕」的調味品——罌粟籽。

可別以為帶著罌粟兩個字就和毒品聯繫在一起,其實這是罌粟的種子,無毒,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的調味料,許多地區也將它當成一種草藥來使用。

中國頒布的《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和內含物的測定》標準中,「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表」也明確標明:罌粟,可使用部分,如種子。

另外,《美國聯邦政府條列手冊》、《大英百科全書》等,均記載罌粟籽為安全可食用物質。

外國人喜歡大量地使用罌粟籽,在麵包、餅乾及蛋糕的外層上鋪滿罌粟籽作為裝飾。罌粟籽的口感很好,吃起來帶有酥脆的口感,有如芝麻一樣。

看過這20種西人超市常見的香料,有沒有把它們買回家一展身手的衝動呢?

別猶豫,趕快叫上親朋好友,到家裡做上一頓風味大餐吧~


-AD-


相關焦點

  • 可惜!華人在澳洲超市幾乎不會買這些洋人調料,其實你虧大了!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是在國內用慣了味精調料的大廚們,到了澳洲,一開始都會被超市裡售賣的各種複雜的調味品弄得暈頭轉向。誰能告訴我Tarragon、Paprika都是些什麼東西…很多人因為實在搞不懂西餐調料,選擇到中國超市去購買自己相對熟悉的中國調料。可是到了澳洲,怎麼能不入鄉隨俗,自己做上一頓美味的西餐呢?
  • ​可惜!華人在澳洲超市幾乎不會買這些洋人調料,其實你虧大了!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是在國內用慣了味精調料的大廚們,到了澳洲,一開始都會被超市裡售賣的各種複雜的調味品弄得暈頭轉向。誰能告訴我Tarragon、Paprika都是些什麼東西…很多人因為實在搞不懂西餐調料,選擇到中國超市去購買自己相對熟悉的中國調料。可是到了澳洲,怎麼能不入鄉隨俗,自己做上一頓美味的西餐呢?
  • 可惜!華人在美國超市幾乎不會買這些菜,其實你虧大了
    韭蔥(Leek)嘿!少騙人,這不就是大蔥麼!韭蔥中含有大量的的維生素C,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而且經常吃韭蔥的人,即便脂多體胖,但膽固醇並不增高,而且體質強壯。
  • 可惜!華人在澳洲超市幾乎不會買這些菜,其實你虧大了!
    初到澳洲,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澳洲超市裡面琳琅滿目的蔬菜感到好奇。可是和中國不同,這些蔬菜中常常有一些我們平時從沒吃過的,甚至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就算想買回去嘗嘗鮮,可根本就不認識的菜,很怕會做出來什麼黑暗料理。
  • 華人在國外超市裡幾乎不會買的這些調料,原來都是這麼用的...
    今天,「這才是紐西蘭」(微信: zhecaishinz)就帶你逛逛紐西蘭的超市,聊一聊超市裡賣的那些西餐調料,究竟是用來幹嘛的?![ Cinnamon ]先來個大家比較熟悉的,Cinnamon,肉桂。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自斯裡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下圖為肉桂粉。
  • 華人幾乎不會買這些菜,其實你虧大了!不怕,我教你!
    初到澳洲,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澳洲超市裡面琳琅滿目的蔬菜感到好奇。可是和中國不同,這些蔬菜中常常有一些我們平時從沒吃過的,甚至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就算想買回去嘗嘗鮮,可根本就不認識的菜,很怕會做出來什麼黑暗料理。
  • 這些菜你在澳洲超市一定都看見過,你卻幾乎不會買!可惜,其實你虧大了!別再因為不會做而忽視這些美食!
    初到澳洲,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澳洲超市裡面琳琅滿目的蔬菜感到好奇。可是和中國不同,這些蔬菜中常常有一些我們平時從沒吃過的,甚至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就算想買回去嘗嘗鮮,可根本就不認識的菜,很怕會做出來什麼黑暗料理。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買在中國熟悉的菜,土豆、白菜、西紅柿就成了大家的首選。
  • 加拿大超市裡的這些洋調料你認識幾種?不買可就虧大了!
    很多華人來到北美以後,超市裡有好幾個地方都是「禁區」,比如說超市的一些「洋蔬菜」。但是蔬菜有時候還可以看著樣子想像一下,但是有些調料卻真的是難選。它們味道獨特,除了是烹飪的好幫手,還有很多對身體的有益功效。
  • 華人幾乎不買澳洲超市的這些歪果調料,真的很好用!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是在國內用慣了味精調料的大廚們,到了澳洲,一開始都會被超市裡售賣的各種複雜的調味品弄得暈頭轉向。誰能告訴我Tarragon、Paprika都是些什麼東西…很多人因為實在搞不懂西餐調料,選擇到中國超市去購買自己相對熟悉的中國調料。可是到了澳洲,怎麼能不入鄉隨俗,自己做上一頓美味的西餐呢?
  • 春天來臨,澳洲超市裡這些神奇的果蔬,90%的華人都不會吃!
    想必這是很多澳洲華人和留學生的疑惑,其實這些華人不敢買、不會做的蔬菜,既美味又營養,學會了就再也不用天天吃大白菜啦!抱子甘藍的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別看他們個頭小,蛋白質含量在甘藍類蔬菜裡是最高的,而且富含各種維生素,硒元素的含量也較高。重點它還是非常好的減肥食品,如果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千萬不能錯過它呀。除了抱子甘藍,在澳洲人的菜籃子裡,還有很多華人很少見的蔬菜。
  • 大紐國超市裡的必買美食 你吃過多少?
    大紐國的洋人超市裡,哪些好吃的是必須要買的呢?紐西蘭本地超市裡烘焙區有各種各樣的麵包、點心和甜點。
  • 華人在國外吃什麼
    其他洋人父母甚至就給孩子包裡扔瓶酸奶或一塊巧克力之類的就打發了(對我們來說這簡直就是小零食好嘛)。華人父母則可能會準備稍微豐富一些,在三明治的基礎上會增加一些奶酪,水果等等。據說很少有人會帶中國飯菜,因為飯菜悶飯盒裡加熱後會有異味,本地同學們也會覺得你格格不入。      好在還有下午茶的習慣,我們一般是超市買回現成的芝士蛋糕事先凍在冰箱裡。再泡上一杯咖啡或者奶茶。
  • 華人不買西班牙超市裡的這些蔬菜就虧了......趕緊收藏了
    在西班牙的各大超市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蔬菜。有時候心血來潮想買些回去嘗嘗鮮,可是實在不知道怎麼烹製,所以只能放棄。
  • 知事 | 線上購物超市匯總,華人超市和本地的都有哦!
    饞嘴想吃點兒零食又買不到!螺螄粉都快嗦沒了!那可如何是好!?那今天呢,知事就給大家做一期線上購物超市匯總,有華人送貨超市也有本地的一些,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信息收集可能有遺漏的,歡迎大家補充!疫情期間在家吃的可不能馬虎!
  • Costco這些東西不買虧大了!尤其這個
    很多超市和專賣店退貨時間為7天,長的不會長過一個月。可是好市多,退貨不問原因、不問時間、只要你滿意,怎麼都能退!1、殿堂級必買商品 乳製品:價格低於幾乎所有超市,特別是有機牛奶Organic Milk,幾乎是每一個家庭去Costco的必買產品。
  • 可惜啦!來加拿大這麼久了,大部分人在超市都不買這些菜!其實你真虧大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選擇體驗一下,採用正確的烹飪方式,這些「奇形怪狀」的蔬菜和水果,有著讓你意想不到的美味。這種萌萌的迷你版捲心菜其實甘藍的一個品種,口感是甘藍家族裡最為鮮嫩的,在中國很少見。雖然它的味道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歡的,但是孢子甘藍所含的營養物質卻居於甘藍類蔬菜之首,是非常好的減肥食品。 烹飪方法:
  • 澳洲超市裡的奶製品,不能亂買的!不知道這些知識,你真虧大了...
    那麼,在如此琳琅滿目的乳製品貨架上,那種才是最營養、最適合你的呢?下面,我們就將一一認識一下超市裡這些各種各樣的奶類飲品,以及什麼樣的人適合喝什麼樣的奶。「如果你仔細查看豆奶包裝上的營養成分列表,你會發現這份列表和牛奶幾乎是一樣的。」
  • 收藏 美國華人超市中6款比老乾媽還好吃的辣醬,你知道嗎?
    在《周禮》中就已經有「百醬」的說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10款在華人超市中就能買到的辣醬,吃貨們快快收藏吧!「飯掃光」開胃菜系列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特色川味食品,由四川高福記食品有限公司於2001年1月推出,現有野竹筍,野香菌,野蕨菜,爆炒金針菇,爽脆木耳等7種口味。
  • 美國超市裡,最受華人喜愛的大米品牌是什麼?
    3. 這一類米,比較接近國內大米的味道,也是華人買的最多的。⭐️常見品牌:富貴花大米/錦米/國寶米富貴花絕對算是在美國隨處可見的大米品牌了,不管是在美國超市比如沃爾瑪等等,還是亞洲超市裡面,幾乎都有這款大米的存在。口感還不錯,比較接近國內大米的味道。
  • 必備亞洲超市攻略!天南地北生鮮調料,歐巴同款零食,日式小食美妝一網打盡!
    而如今在美帝,永遠都是下班後的自己,開車到最近的大華,調料、蔬菜、水果、豬肉...直接買上一周的儲備,每次都會記得給自己捎上幾袋冰凍水餃。往日光景匆匆,遙遠的地方成了家,最熟悉的燈火輝煌已相隔千萬裡。腳下萬水千山,卻難覓一份暖心的味道;超市玲琅滿目,也總少一些熟悉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