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難加焦慮,電動車冬季續航如何破局?

2020-12-17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實施影響,造車新勢力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隨後行業又經歷了大洗牌,目前國內基本已經形成造車新勢力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為主,傳統行業以上汽、比亞迪、傳祺等為主的市場格局。但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傳統車企蠢蠢欲動,籌劃多年的新能源項目也正在悄然進行,新車呼之欲出,在這種大背景下,未來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車型越來越豐富,但也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其實電動汽車自推出以來一直備受市場輿論,尤其是相關聯的安全、充電、續航等問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和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如今市場輿論聲音更加和諧,但純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始終是消費者始終繞不開的熱議話題,今天我們就以北京為例,對當下的純電動續航說道說道。

身邊就有一位純電動車主,具體品牌就不說了,記得當時提車時間是今年春天,之後便開啟了給我們洗腦式的宣傳,純電動車就是好,每天上下班耗電費用可以媲美公交秒殺地鐵。文末附上他之前寫的文章。結果到了冬天,話語立馬變了,因為不足四成的NEDC實際續航,讓他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反對者,官宣NEDC 405公裡續航的純電動汽車,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僅能跑出官方NEDC四成的續航,實際續航僅160公裡左右,這樣的冬季續航裡程就連一周的代步都不夠用。而且必須要說明的是,這160公裡不可能一次性跑到零,最保險的方式也要保留20-30公裡的實際續航以備後患,如此一來130到160公裡的實際續航基本成為雞肋。

充電難加大車主冬季用車焦慮

更讓這位車主苦惱的是,雖然苦等五年排到的新能源指標,但充電難問題成為又一大用車難題,跟小區多次溝通,最終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受限於充電電壓和設施不完善因素影響,小區安裝充電樁無望,只能三天兩頭的跑公共充電樁,價格貴上一倍多到不是問題,更主要的是充電還需要排隊,如此下來,時間成本大大增加,車主苦不堪言。

從對新能源熱愛到不滿,其實除了電動車的續航焦慮問題外,更主要的就是充電的便利性,假如小區能夠安裝充電樁,車主的不滿一定會大大降低。相信,假如能夠有效解決電動車的充電難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屆時會有越越來多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

新能源發展不應一刀切

受制於國家戰略發展和要求因素影響,不少車企不得不推出新能源汽車,但新能源汽車並非只有電動車發展一條路,像氫能源、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動力等車型都是可以發展的領域。希望能夠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比如南方城市可以著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北方城市可以發展混合動力車型,完成節能減排的同時,也讓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

其實自限號政策實施以來,有不少城市將混合動力車型列入新能源指標,唯獨北京一直是純電動車才可以享受綠牌,今年北京也迎合相關政策給無車家庭分配了兩萬個車牌,但均是電動車指標,其實對於家庭而言,如果不能解決充電難問題,考慮消費者冬季續航焦慮問題,根本就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用車難題。未來如果能把混合動力車型也納入到此領域,相信消費者的購車滿意度會大幅增加。

 新能源汽車發展是國家戰略勢不可擋,但大力發展電動車的同時,消費者充電難問題也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希望有關部門不要一刀切,發展新能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但如果能夠圍繞消費者訴求,完善相關設施,電動車發展才能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增程式電動車,真的能解決續航焦慮嗎?
    ,比如理想ONE它號稱沒有裡程焦慮。到底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呢?它真的能解決續航焦慮嗎?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這個話題。什麼是增程式電動車顧名思義它還是一個電機驅動的汽車,而當車載動力電池電量不能滿足續航要求時,可以打開內燃機發電裝置,為動力系統提供電能,或是為動力電池充電,這個內燃機發電裝置就是「增程器」。
  • 單次充電可行駛600公裡 比亞迪刀片電池可解決電動車續航焦慮?
    唯獨有一點,電動車續航依然是新能源汽車的短板,即便是頭部品牌特斯拉也無法解決。不過,國產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出現,似乎正在解決這一問題,單次充電可達600公裡續航。刀片電池,顧名思義,電池的形狀像刀片一樣,而傳統汽車電池多為扁平或者長條狀。外觀並不是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優勢所在,續航才是。目前新能源車的兩種主流電池,一種是磷酸鐵鋰電池,另一種是三元鋰電池。
  • 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不是在充電 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電動汽車難破冬季續航「魔咒」本報記者/陳燕南/童海華/北京報導「北京寒潮來襲,在-10℃的地下車庫等了兩個小時充電,腳都凍麻了,這是近幾年來我遇到的最心酸的事情之一了。」「我不是在充電,就是在充電的路上。」
  • 冬季續航衰減,到底誰的「鍋」?
    冬季,續航的焦慮總會困擾很多電動車主,熬過一個冬天,很多人都說自己更加抗凍了。續航衰減的真實原因,不是可放的電變少了,而是額外消耗的電太多。其中,給電池包和座艙的加熱耗能以及額外增加的行駛阻力,才是始作俑者。因此在電動車開發過程中,緩解冬季續航的衰減,那就要降低這三巨頭」電耗「。電池包怕冷需要加熱,首先就得提升TA的加熱效率和保溫效果。這是普通電池包的內部結構,電池模組上的加熱板就像好幾塊暖寶寶。
  • 被爆冬季續航縮水近2/3,比亞迪漢「汗」了
    ◉ 冬季續航普降是客觀規律 電動車「冬季續航打折」一直是存在的,只是今年冬季來得偏快偏冷,消費者的「裡程焦慮」在近期得以集中爆發。燃油車加滿油後攜帶的能量為電動車的5-18倍,但是熱效率很低,通常只有25%-40%之間,平時大量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被浪費了。在冬季,燃油車僅僅需要這些平時被浪費的熱能進行供暖即可,對續航裡程基本沒有影響。 ◉ 冬季續航下降多少算正常?
  • 充電12分鐘續航100公裡,韓國電動車值得購買嗎?
    作為純電動車,我們最關心的就是車本身的三電系統。首先,菲斯塔純電動的動力電池是來自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容量為56.5kWh,NEDC的續航裡程為490km。當我們聽到這一組數字的時候,可能沒什麼概念,但對比同級別車型時候,它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
  • 純電動車不需要保養?等到續航見底就晚了!這幾招技巧得學會
    對於新能源車型在冬季如何保養這事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8年電車逐漸興起,汽車媒體的同行們便對電車冬季如何使用進行較為全面的解析,而我對於電動車如何在冬季使用也已經寫過很多次
  • 純電車冬季續航跟不上?資深技術宅車主表示不服!
    眼看著深冬就來了,我發現汽車論壇裡面的很多電車老司機,都在交流冬季用車的N種技能。很多電動車用戶都認為在冬季用車,想要跑的遠一點就要挨凍。但在我看來:「選對車,是緩解續航焦慮的根本」。得益於廣汽埃安GEP2.0純電專屬平臺,AIONS擁有深度集成的三合一電驅系統,以及鋼鋁結合的輕量化的車身,讓AIONS高配車型NEDC續航裡程高達510km,實現了同級領先的續航裡程。
  • 14個車主搶一個充電樁,電動車「充電尷尬癌」還有得救嗎?
    在2020年,主流純電動車的續航都已接近500km,如果和燃油車來對比,算的上旗鼓相當。但是大多數車主的續航焦慮並沒有因為續航裡程的增加而減緩,深究其中原因我們會發現:在電動車續航不斷突破時,由於國內充電樁行業發展遲緩,導致電動車的充電便利性受阻,而TA也成為產生續航焦慮的始作俑者。
  • 還在續航焦慮?無需充電的電動汽車來了 只需17萬起
    目前,關於電動汽車的痛點,大部分人可能會脫口而出——續航焦慮。由於充電樁的數量和充電速度的限制,不少電動車主還是會覺得充電和續航是個大問題。不過,近日國外的一家名為Aptera的公司推出了一款號稱「無需充電」的新型電動汽車,該公司宣布這款三輪太陽能車的續航裡程為1000英裡,近1610公裡。
  • 還在擔心冬季電動車的續航問題?漢EV來為你排憂解難
    一到冬天可能不少電動車主們的續航焦慮就要來啦,而且,為了能夠開車更加省電,大冷天開車最好的禦寒方法可能就是給自己帶個手套,或者自己默默地抗下這一切。然後等到春天來,到時候就能跟大家說自己由更加抗凍啦!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那麼,為什麼同樣是汽車,電動車在冬天的續航會衰減這麼厲害呢?
  • 告別續航焦慮?續航600km以上的熱門電動車都在這
    在國內電動車萌芽階段,特斯拉率先推出了Model S(參數丨圖片),最早把續航裡程提高到500km以上,但其高昂的售價卻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隨著近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池技術突飛猛進,所有電動車都在續航裡程上有明顯的提升。2019年底,Aion LX一舉將國產主流電動車帶入600km續航時代,而到了今年,小鵬P7又推著行業進入700km高度。
  • 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引關注 續航縮水什麼原因導致的
    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引關注 續航縮水什麼原因導致的時間:2020-12-16 18:2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引關注 續航縮水什麼原因導致的 今日,比亞迪漢被曝冬季續航縮水三分之二,消息一出就登上了熱搜,比亞迪漢續航縮水了應該怎麼辦呢
  • 寒潮來襲 北汽新能源如何解決電動汽車冬季取暖焦慮?
    每每一到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季,相信大多數新能源車主都會糾結同一件事情:開車的時候到底要不要開空調? 空調作為新能源汽車能量消耗大戶,堪稱「電老虎」,冬季空調的耗電量也是影響整車續航裡程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嚴寒地帶,低溫制熱問題更是痛中之痛。 為什麼冬天怕開空調?
  • 比亞迪漢EV北方冬季首測:續航雖有所下降,但每公裡成本仍不足0.1元
    不過眾所周知的是,鋰電池在低溫下活性會下降,內阻增加,放電時會增加額外能量損耗,這也就意味著電動車在寒冷環境下,續航必然會打個折扣,所以不少北方車主在購入電動車時,始終會有些許顧慮。那麼,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近日,電科技就對漢EV超長續航版尊貴型(以下簡稱漢EV)進行了長達五天的測試,力求給出一份客觀的漢EV北方冬季續航數據。測試地點的坐標是北京、石家莊和山西陽泉。
  • 它是續航800公裡 20分鐘充電500公裡的電動車Lucid
    2018年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大亨們決定投資這家企業之後,他們就改變了企業名字,並且改變了經營方向,決定打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電動車。依靠多年的技術積累,還有這幾年的努力他們終於打造出了自家的首款電動車Lucid Air,市場上也終於有一家公司讓特斯拉真正感受到危機。
  • 綠源電動車續航好不好?專業電動車測評員為您解答
    「電動車好不好,看續航就知道。」這是在電動車行業人人皆知的道理。那麼綠源電動車的續航好不好呢?身為專業的電動車測評員將為您解答這個問題。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個詞叫做「能量守恆定律」。一臺充好電的電動車,其中貯存在電池中的能量是一定的,當電動車的電機把電池中的電能轉化為動能,電動車才能行駛起來,但如果電動車的續航功能出現下降,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呢?一、提高電機轉化效率電動車是通過電機來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那麼,首先要提高電機的轉化效率。
  • 無續航焦慮!威蘭達\皓影插電混動領銜,5款新能源車點評_易車網
    隨著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降低,不少純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開始出現電池大幅衰減、充電效率低等問題。因為擔心續航裡程縮短,而不敢盡情使用暖氣,成為了不少純電動車用戶的用車痛點。充電難,車內氣溫低,純電動車在冬季使用過程中依舊存在不少問題。這些硬傷在電池技術突破瓶頸前是難以解決的。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實際上,除了電池容量之外,影響電動車續航裡程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騎行速度、電動車功率、載重強度、騎行習慣、氣溫、電池老化程度等,電動車用戶要想電動車跑得更遠,除了靠電動車基本裝備外,還要特別注意日常保養,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
  • 大眾推出移動充電機器人,在停車場為汽車自動充電
    裡程焦慮,一直是電動車用戶的最大痛點之一,續航裡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制約了純電動汽車的進一步發展與普及。 廠家標稱續航400公裡,用戶實際駕駛僅能跑出300公裡;表顯續航裡程還有100公裡,實際跑了只跑了60公裡就歇菜了——這樣的事情在純電動車領域司空見慣,冬季的續航裡程更是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