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又開出了一個全新麵館品牌!
「特色涼麵2.99元一碗啦!」「炸醬麵5.99一碗啦!」……
海底撈做快餐之心,天地可鑑!
自打在北京酒仙橋附近被爆出開了「十八汆」麵館後,職餐記者又在天府之國成都肖家村附近發現了海底撈又一快餐品牌「撈派有面兒」。
據天眼查調查發現,「撈派有面兒」和「十八汆」公司的股東均為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是海底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海底撈的新快餐品牌到底長啥樣?餐飲巨頭又為什麼要在一年內試水兩個麵館品牌呢?
接下來,職餐記就為您送上一份最最獨家,最最熱乎的探店報告!
1
海底撈再開一快餐品牌「撈派有面兒」,一碗麵只賣6.99元!
「歡迎光臨,請自助點餐」!
雖然天氣炎熱讓人難耐,但看到熟悉的「海底撈式」熱情洋溢的服務,心情立馬就清爽了起來,來到店門口,無論是服務、門頭,都頗具海底撈慣有的風格!
1、選址街邊,取名「撈派有面兒」,有聯想
和選址在北京酒仙橋的十八汆相同,海底撈新的快餐品牌「撈派有面兒」繼續沿襲了街邊先行邏輯。
新品牌「撈派有面兒」位於成都金牛區肖家巷附近,附近除了有商場、辦公區,也有多處居民區,至少滿足了3個以上銷售推動。
和十八汆取名讓人摸不著頭腦不同,「撈派有面兒」在起名上就更勝一籌,起名直指品類,也能夠和海底撈產生聯想。
(選址街邊,門店位於成都金牛區肖家巷)
2、極簡裝修,200平面積、共設62個餐位「白色的牆面、灰色的地面、原木色的餐桌……」
儘管作為記者我們探過很多的門店,可是像撈派有面兒這樣極簡的倒是不常見。
200平的面積,共分為上下兩層,一樓26個餐位、二樓36個餐位,廚房在一樓,屬於半明檔,動線設計合理,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又能容納更多的顧客。
(出餐口)
(極簡裝修,共分為上下兩層,62個餐位)
3、顧客「全自助」式出餐,60秒可出一份面
「點餐機自助點餐、出餐自取……」
進入門店店員就會引導我們用自助點餐機進行點餐,整個點餐過程只需1分鐘即可完成,因為澆頭是提前盛放好的在小格子裡的,面也是半成品,這也使得面統一煮好後只需要做淋上澆頭的動作即可,顧客自助取餐,整個過程只需要1分鐘,效率十分高。
(顧客可通過自助點餐機點餐)
(提前調製好的澆頭,面統一煮好後放澆頭)
在整個探店過程中,記者在前廳只看到了2名員工,2名廚房工作人員,便可以指揮整個門店有條不紊的進行運營。
4、12款SKU,主賣湯麵+乾拌麵,一天賣600碗
在撈派有面兒,共有12款SKU,主要以湯麵+乾拌麵為主。
5款湯麵,板慄燉雞面、紅燒牛肉麵、紅燒肥腸面、雞湯雜麵、泡椒鴨血面;
4款乾拌麵,雜醬拌麵、豌雜拌麵、脆紹拌麵、幹拌雞雜麵;
除面以外,還有煎雞蛋、煎蛋湯飯、涼麵共12款SKU,並沒有看到十八汆有的甜品和飲品和滷製品。
職餐記者和店員溝通得知,現在200平的面積,一天平均能賣出600碗面。
5、極致性價比,6.99元一碗麵,加1元可換購大碗
海底撈這一次做快餐,在極致性價比的上可謂發揮的淋漓盡致!
相比於十八汆9.9元一碗麵的價格就已讓人瞠目結舌,撈派有面兒的人均則直接給出了抄底跳樓價,像紅燒牛肉麵只賣6.99元一大碗,特色涼麵更是讓人驚掉下巴,直接給到2.99元一碗,這麼低的價格,以後是都可以不要錢了嗎?
一碗麵才5.99,這價格真是感人
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很好的產品設計細節,如果不夠吃只需要加1元錢就可以選擇大份面,這樣的產品設計細節可以說是很人性啦,不怕浪費也兼顧了吃飽的需求。
6、貼心設計隨處可見,桌底設掛鈎方便掛物品
都說快餐店不應該有服務,會影響效率!
其實這是對服務的片面理解,如果快餐店能夠加入一些潤物細無聲的設置,不僅不會影響效率,還會讓顧客感到暖心。
比如,一聲真摯的問候語,比如了解到成都人喜歡手提一些購物袋出來吃飯,我們就發現在撈派有面兒的桌子底下有一個掛鈎,方便顧客掛東西,這樣的細節設計真的很暖心!
2
一招制勝,用「極致性價比」收割快餐,一碗麵可比同行便宜30%!
海底撈為何要一年內開出兩個麵館品牌?
巨頭殺入快餐的內在邏輯是什麼,透露出哪些信息?
又是什麼支撐了海底撈每碗面都可以做到比同行便宜近30%的定價?
1、已調研1年才開店,同一賽道嘗試不同商業模型
無論是北京的十八汆、還是成都的撈派有面兒都頗有騰訊公司「內部賽馬機制」的打法。
就像微信成立初期,實際上是由廣州張小龍團隊和成都團隊共同研發,最終張小龍團隊跑贏了這場比賽,而此次海底撈做快餐,也是兩個地區同一賽道不同商業模型間的對壘。
此外,海底撈殺入面賽道,絕不是冒然行動,而是經過整整1年多的調研後才開店,選擇北京和成都也是有意為之,北京代表了一線城市的整體包容水平,而成都則代表了對味型口味的最終極檢視,兩個地區都有各自拿得出手的麵食代表。
2、用低價策略切市場,給顧客刺激
「味覺不會給人帶來多大的驚喜刺激,價格卻會直接撩動人心。」
口味這個東西是抽象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判斷標準,但定價不一樣,它關係著每個人的錢包,和每個人的內心緊緊相連。
試想一下如果去一家麵館,別人家的一份豌豆面在成都要賣10塊,而撈派有面兒只有6.99元一碗,一碗涼麵2.99就能吃到,味道還不差,是你你會怎麼選?
其實,縱觀海底撈的成功路徑,就會發現它是一家非常擅長玩一招致勝的餐飲企業。
在做火鍋的時候,它找到了長板「服務」,於是在人才打造版塊不遺餘力;
而快餐是什麼?快餐本質是剛需生意,誰有成本領先優勢,誰把極致性價比做到最大化,誰就有可能完成收割,所以海底撈再次穩、準、狠的找到了「低價」的策略,再依託其成本領先優勢完成收割。
3、產品因地制宜,走區域+特色面模式
仔細觀察,今年海底撈開的兩個麵館品牌的菜單我們不難發現「地域」特點濃厚。
比如,十八汆因為開在北京,北京人又愛吃滷,所以菜單上將招牌炸醬麵、京城打滷面、茄子打滷面、雞蛋打滷面作為招牌;
而開在成都的撈派有面兒,一些重口味的紅燒肥腸面、川香雞雜麵、泡椒鴨血面則出現在了菜單上。
這也反證了兩個品牌無論誰最終跑贏,都將會走區域+特色面模式,比如去武漢會做熱乾麵、去陝西會做刀削麵、去延吉會做冷麵……
在我們看來,這個想像空間是非常大的,目前還沒有能夠把區域+特色面模式玩透徹的餐飲企業。
4、總成本領先是「低價策略」的核心壁壘
不就是賣6.99元一碗嗎?
不就是搞特價2.99元一碗涼麵嗎?……
海底撈能做,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啊?
最後你會發現海底撈走低價策略是水到渠成,而對於大多數餐企來說,則很有可能是殺雞取卵。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低價策略的前提是要有總成本領先,無論是供應鏈、成本佔比上都要有領先優勢,此外就是要效率先行,所以你會看到在兩個不同品牌的麵館裡都有自助點餐機、煮麵機等解決效率的設備,一分鐘即可出面,4個人就能輕鬆搞定一家門店。
其實,縱觀美國餐飲市場,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在本土的定價也十分具有低價優勢,因為它們無一不擁有成本領先優勢,切勿本末倒置為了低價而低價。
職業餐飲網小結:
餐飲巨頭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讓行業颳起一陣龍捲風,無論是海底撈在快餐方便的頻頻試水、還是西貝、老鄉雞試瞄準性價比高的現炒快餐,都無不說明了當顧客錢包縮緊、市場縮緊的時候,走極致性價比,做貼近顧客的生意才是王道。
海底撈新的麵館品牌,你又是否看好呢?
(來源: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