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人來說,獲封爵位是巨大的榮耀。這不僅能獲得政府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津貼,而且在英國社會各地都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優待。
按照英國傳統,英國女王可以根據內閣首相的提議,將某種貴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數是有限的。通常每年會公布兩次名單,一次是新年,一次是英王生日。在英王即位及佳節慶典時會舉行特別授予。
但現在,事情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在網上,花上幾十英鎊就能買下土地,還有相應的頭銜。這不是痴人說夢,而是在華人圈中興起的一項「生意」。但在英的華人需要小心:這只是一場鬧劇。
「身份」的誘惑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在英國學習的華人高先生最近通過蘇格蘭一個網站購買了一個「Lord」(勳爵)的頭銜和所附屬的小面積土地,但事後發現此頭銜和土地並無太大的實際用途。
據稱,高先生在網上看到一條轉賣「Lord」頭銜的微博,遂引發好奇心,特意去這個賣頭銜的網站逛了逛。他看到「Lord」的價格並不算太貴,最多只需幾十英鎊便可以買下一塊兒自己領屬的土地,以及相應的「Lord」頭銜,這使得高先生把強烈的好奇心轉化成為了一種實際行動力。
網上購買結束,3天之後,高先生收到購買證明文件,「Lord」買賣程序顯得相當「正規」,文件包括一張購買證書、一張被購買土地和其周圍環境的地圖、購地編號等一系列「套餐」。
類似高先生這樣購買爵位的華人不在少數,而且出售頭銜的網站也越來越多。
至於這個頭銜有多大用處,網站上的一個宣傳視頻介紹說,如果坐飛機時出示身份證上的「Lord」頭銜,可以從經濟艙升級成頭等艙。
「爵士」變「地主」
英國貴族爵位分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5個等級。 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都可以稱為「Lord」(勳爵),原來爵位都是繼承性的,但1958年後,也有一些非繼承性的爵位授予給一些非貴族。
除繼承性爵位外,一般來講,非貴族獲得爵位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在英國某個政黨內工作,做出傑出貢獻,由所在黨派推薦進入上議院,並獲得女王授予稱號。華人韋恩鳴獲封爵位就是此種類型。一是社會途徑,通過在社會上做出傑出貢獻,由專門的委員會推薦進入上議院,並獲得女王授予稱號。但這兩種爵位都不能世襲。
不過,法律人士指出,此類「Lord」並不是爵士之意,而更傾向於「地主」(Landlord)的涵義。
專業人士指出,花費幾十英鎊買一小塊土地,然後獲得一個「Lord」的稱號,理論上雖合法,但卻沒有實質意義,不是真正的貴族爵位,同時也不會對上學、就業及社會地位帶來益處。
理性對待「頭銜」
據了解,購買了「Lord」頭銜的高先生和多名華人,大多數是好奇心驅動下的「自我包裝」。大多數華人只是認為「好玩兒」或是為了向朋友炫耀。
但這種「自我包裝」也經常被犯罪分子利用。英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多起有人偽造爵位騙取錢財的案件,現在網上還有一些非法公司出售偽造的爵位證明。
大多數華人還是對此表示出理性態度,有受訪者認為,如果從朋友之間的心意來看,收到這件禮物會很開心,但如果是用金錢去買個頭銜,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也有一些人表示,想成為英國的貴族不能用金錢達成,真正的爵位頭銜是權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徵。而這種購買的「Lord」頭銜更像是一種噱頭,滿足人們找樂子和虛榮心的需求。如果有事業基礎和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買來個頭銜或許還能受到大眾的認可或是羨慕。若沒有條件硬給自己立個名分,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