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興產業促脫貧富群眾的「紅色引擎」

2020-12-18 巴彥淖爾新聞網

 

     赤峰市翁牛特旗廣德公鎮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強化黨建引領、創新發展方式,把黨組織帶動與能人黨員示範運用到產業發展的全過程,點燃了興產業、促脫貧、富群眾的「紅色引擎」。

  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讓「小資金」撬動「大發展」

  「我把家裡的地全都入股到合作社,去年分紅5200元。放在以前,守著10畝地,苦不少吃、累不少受,還掙不了多少錢。現如今加入了合作社,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說起加入合作社後的生活,高家梁村的張金玉笑得合不攏嘴。

  廣德公鎮黨委立足地區資源稟賦,按照村集體領辦合作社的思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特色產業。合作社以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員為骨幹,以群眾為主體,將村集體存量資金、扶貧項目資金等,按照每股100元的標準量化到人,村民以土地、勞務入股,以「資產分紅+勞務收入」計算收入,形成了風險共擔、收入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的口袋「鼓」了起來。

  為了用「小資金」撬動「大發展」,全鎮14個村黨組織抱成團,組織群眾集中土地1500畝,領辦了農業專業合作社,並整合扶貧產業園、京蒙幫扶等項目資金2800餘萬元,建起聯村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黨組織圍繞精細化管理、專業化服務,指導村民開展標準化生產,並與龍頭企業籤訂合作協議,由其提供技術指導與銷售渠道,大幅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目前,扶貧產業園已建成蔬菜冷棚843個,吸納剩餘勞動力67人進園務工,平均每戶實現畝增收6000元左右。

  提供社會化服務——讓「死資產」變成「活資源」

  老弱病殘、喪失勞動能力的群眾怎麼脫貧?廣德公鎮黨委組織能人黨員面向全體農戶,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指導、收儲加工、產品銷售等「保姆式」全託管和「菜單式」半託管服務。將群眾零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開展規模經營管理,將「單打獨鬥」的傳統生產轉變為集中集聚集約的機械化生產,讓喪失勞動能力的群眾手裡的土地從資產變成了「資源」。

  在高家梁村,75歲的王喜臥病在床多年,日子過得緊巴巴。有了土地託管服務後,她第一時間將家裡的土地全部交給村集體打理。「以前是守著15畝地干著急,現在一股腦交給村集體,15畝地安排得妥妥噹噹。」說起土地託管帶來的新變化,王喜顯得有些激動。截至目前,託管服務已覆蓋全鎮2000畝土地,耕地成本每畝下降近300元,節省的資金一部分用於擴大再生產,一部分作為管理人員獎勵工資,其餘大部分用於群眾分紅,讓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在廣德公鎮,社會化服務遠不止土地託管這一種,當地黨委協調幫扶單位中糧公司與群眾達成協議,提供「糧食銀行」結算服務。糧食收購後,定量不定價、交易不結算,群眾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待價而沽,待糧價上漲後再統一結算,不僅解決了儲存、烘乾、質檢、銷售、發運等產後服務難題,而且讓群眾分享到了流動環節帶來的價值收益。

  黨組織齊上手——讓「單音符」奏出「交響樂」

  為打破扶貧工作中相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的舊格局,廣德公鎮黨委牽頭融合市、旗、鎮、村29個黨組織組建黨建聯合體,劃分屬地鏈、服務鏈、產業鏈3個黨組織鏈條,連結8家龍頭企業、7家種養殖合作社、18家農牧場、2家社會化服務組織、115戶種養殖大戶,形成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採取「組織聯建黨員共管、決策聯議責任共擔、服務聯做資源共享、難題聯解利益共謀」的「四聯四共」工作法,各領域的300餘名黨員活躍在扶貧一線,形成了各盡其職、各司其責的局面。目前,共同體已輻射帶動全鎮2898戶農戶和652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成立以來,各成員黨組織從實處著眼、以實招推進,為基層解決了一大批實際問題。鎮農電黨支部協調旗國網公司投資200多萬元,為扶貧產業園實施了電力配套項目;旗水利局機關黨支部投資300多萬元,為當地實施了水利配套項目;旗農牧局機關黨支部從松山區聘請25名專技員「手把手」地進行技術培訓指導;農業銀行翁牛特旗支行黨支部為群眾辦理低息貸款110萬元,解決生產資金問題。

相關焦點

  • 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
    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工作成效,點燃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激活助推鄉村振興的「組織動能」。  突出政治引領,築牢鄉村振興的「戰鬥堡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磐石市松山鎮: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磐石市松山鎮為深入貫徹落實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圍繞打造特色中藥材小鎮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推進新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今年以來,松山鎮著力推進「三項工程」,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
  • 引擎轟鳴點燃大灣區藍色夢想
    引擎轟鳴點燃大灣區藍色夢想 2020-12-04 08:57:54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引擎轟鳴點燃大灣區藍色夢想胸懷長江,揚帆出海。
  • 全域黨建點燃發展「紅色引擎」——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成立...
    活動強調,要以全域黨建為平臺,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資源共享、工作互動,優勢互補、共贏發展,自覺把黨的建設融入到土地收儲等各項工作中去,開創土地收儲工作新局面,最終實現點燃「紅色引擎」,激發發展新動能。
  • 板橋:產業興 鄉村美
    板橋 產業興 鄉村美永川日報記者 塗 燕 食品工業園成經濟提速「引擎」高質量、大規模的農副產品原料是食品加工品牌創建的基礎條件和食品加工產業長足發展的基本保障,在大力培育食品加工業的同時,板橋鎮創新推行「園區+」發展模式,以食品園區加工企業的原料需求為牽引,積極打造農產品原材料基地,推進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帶動全鎮果、蔬、糧、椒等農業產業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河北武強:點燃黨建「紅色引擎」 助推音樂小鎮華麗轉身
    然而,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村莊在黨建這個紅色引擎的引領下短短幾年實現了華美轉身,一舉成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  走進音樂小鎮,國槐掩映、小巷通幽、樂聲嫋嫋,八方來客在這裡「咀嚼」小鎮故事,品味優美音韻,流連忘返、不知歸處。
  • 科技「保姆」來 核桃產業興
    朱光平是米糧鎮清泉村人,今年67歲,197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米糧鎮林業站擔任蠶桑專幹和核桃、板慄產業技術員。在擔任蠶桑專幹期間,他走村串戶,指導群眾興桑養蠶發家致富,從群眾購買蠶種到孵化結繭,防病清毒每個環節精心指導,從不浪費一張蠶種,不損失一片桑葉。
  • 青海玉樹:社區治理裝上「紅色引擎」
    青海玉樹:社區治理裝上「紅色引擎」 2020-12-1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金質社區」(一):小埠東社區
    2020/12/13 18:42:31   來源:中國山東網       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梁
  • 媒體看汕尾:紅色傳承點燃鄉村振興引擎
    為推動紅色傳承,汕尾市根據《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行動實施方案》的工作內容,於今年舉辦了廣東汕尾第二屆紅色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如「探尋紅色印記 感懷崢嶸歲月」紅色文化交流活動、「鄉村振興路、紅色徒步行」徒步活動、廣東省工人藝術團走進革命老區—「中國夢·勞動美」廣東工人藝術團暨文藝小分隊送文藝進企業活動紛紛落地汕尾……保護紅色遺產、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汕尾形成濃厚的氛圍。
  • 京山街道:積極打造「紅色驛站」 以「三色引擎」聚合能量
    京山街道:積極打造「紅色驛站」 以「三色引擎」聚合能量 2020-12-21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寨:「三帶」模式助推產業興鄉村美民眾富
    據黔東南日報消息:萬達小鎮旅遊大巴一輛輛紛至沓來,林下種植基地一簇簇藥篼茁壯成長,大山叢林深處一群群蜜蜂嗡嗡搬運花蜜,壩區產業基地一根根小瓜藤結出了「致富果」……這是丹寨縣強化黨建引領產業興鄉村美民眾富的生動寫照。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強,則民眾富。
  • 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金質社區」(五):書香門第社區
    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社情民意的前端觸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
  • 湖北蘄春縣株林鎮鋪頭坳村:「產業興村」天地寬
    拔窮根在產業。村「兩委」藉助「消薄」東風和違規經營合同清理的契機,2020年7月,將1300畝山林林權收歸集體,計劃全部栽種上新油茶種苗。9月,將承包合同不能履約的240餘畝徐安林場、老桔子園收歸集體,計劃全部改種上新油茶。10月底,將農戶零星種植的300畝油茶基地流轉到村集體,規划進行改造升級。
  • 河南淮濱:黨建強產業興 脫貧發展有動力
    群眾自發拿起工具清掃「家園」衛生,老人小孩喜笑顏開,泛黃的連片小麥即將進入收割期......紅花槐樹隨風搖曳,見到遊人前來便遠遠的招呼著。信步淮濱縣三空橋鄉曹塘村幸福大道,記者能明顯感受到村裡的每一處細微變化。群眾自發拿起工具清掃「家園」衛生,老人小孩喜笑顏開,泛黃的連片小麥即將進入收割期......
  • 獨山影山鎮:產業興村莊美百姓樂
    獨山縣影山鎮緊緊圍繞「十三五」發展戰略和工作目標,以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民生政策統攬工作全局,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產業日漸興盛,群眾安居樂業,全鎮在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有力度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 產業興 活力足 鄉村美
    「十三五」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牽引,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展明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農村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產業興、活力足、鄉村美,書寫了亮麗的「三農」答卷。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二要大力創作以農業農村為背景的紅色優秀文化藝術作品,引發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共鳴,使他們在接受視聽藝術享受的同時受到文化的滋養。三要大力開展以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為主題的文明示範村等鄉風文明創建活動,使廣大農民群眾自覺接受紅色文化薰陶,切實把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和農民精神家園建設好、使用好,走好文化興村之路,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拓展紅色產業鏈條,催生新產業新業態。
  •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生態文明 解碼「林中之城」郴州的文旅引擎
    青山綠水間的詩情畫意,紅色精神的溫暖記憶,孕育了「林中之城」的鐘靈毓秀,也成為郴州文旅產業的發展基因。沙州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景區、紅色教育基地。 朱桂花 攝近年來,郴州將旅遊產業作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山水風光等優勢,科學整合各地資源要素,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板橋鎮東雙莊村:產業興 百姓富 鄉村美 2020-10-17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