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就是「照妖鏡」,餐桌上孩子什麼樣,將來就是什麼樣的人

2020-12-18 福娃談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的教育理念逐漸也發生的轉變,大部分的家長已經從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轉變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人品教育兩手抓的模式了。

現代教育確實也在規定了孩子的教育要注重這兩個方面,既注重孩子的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注重孩子的教養問題。

然而,有一小部分家長仍然"固步自封"。他們認為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其他的就不重要。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真的會好嗎?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的教育正是孩子人品奠基的基色,而餐桌禮儀就是"照妖鏡",孩子有什麼樣的餐桌禮儀,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上周的一件事更是加深了我對這個理念的認同度。

上周休假,我正好回老家參加了喜宴,我跟朋友坐的那一桌正好是同村的同齡人,在我們隔壁則是一群十幾歲的小姑娘,小夥子

酒席剛開始,飯菜逐漸上上來了。旁邊全是孩子的那一桌發出了強烈的歡呼聲"終於可以吃了,趕緊!手慢無"。聽到這群孩子這樣說,我的內心不由一震。

果然,飯菜上來以後,那一桌瞬間開啟瘋搶模式,不一會,孩子們把飯菜搶購一空,有的菜還掉到了桌子上,簡直一片狼藉。

看到這裡我跟朋友不由得吐槽孩子們的不禮貌。這時候對面的人出聲了"小孩都這樣,很正常,吃席就要快,要不就得喝西北風"。

原來,出聲的人是那桌其中一個孩子的媽媽。她的說辭和孩子的行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別看這小小的一頓飯,它就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餐桌禮儀是最基本的,別看簡簡單單的一頓飯,孩子的吃相反映了家庭的教育、父母的品行和孩子的教養,餐桌上的禮儀決定了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餐桌上沒有禮儀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1. 沒吃相的孩子,長大後必定沒有規矩

飯桌上孩子簡單的吃相就可以看出家庭的規矩,父母的教養,孩子的品行和人格。這句話實屬不假。

在飯桌上,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是一個人,在這種公開場合,一個人的吃相更會暴露這個人的品行。

餐桌上一個人如果吧唧嘴、敲碗筷、愛在飯菜裡攪來攪去,吃飯時大聲說話,沒有一點吃相,就會給同桌的人一種難受的感覺。

相信大家遇到這樣的人都會想要避而遠之,不想以後跟這個人同桌在吃飯,因為這個人吃沒吃相、坐沒坐相,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沒有規矩。

同樣的,孩子從小在餐桌上就有這樣的行為,長大後一定也是一個沒有規矩、沒有教養的人。

2. 餐桌上護食的孩子,長大後必定不懂分享

餐桌上一些孩子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會"先下手為強",他們會狂夾菜,恨不得把菜都倒在自己盤子裡,一點也不顧及同桌人的感受。

這種孩子在公共場合都表現的特別護食,在家裡肯定也特別喜歡吃獨食,這還是因為家長的寵溺、嬌慣,給孩子從小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餐桌上喜歡護食的,不懂得照顧他人想法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是自私自利、不願意替別人考慮,同樣也不懂分享。

從小小的餐桌上看出孩子的品行和家庭的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餐桌上沒有規矩,喜歡護食,這樣的人想必大家都會不願意深交,和他們處朋友吧!

家長在平時的餐桌禮儀上,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1.食不言

很多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特別愛說話,這樣其實是不好的。首先吃飯時說話對別人來說非常沒有禮貌,其次吃飯時說話,食物容易進入氣管,引發窒息,這對孩子是沒有好處。

平時,家長要教育孩子吃飯時不能說話,也不要做其他與吃飯無關的事情,養成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

2.尊重長輩

餐桌上不會只有一個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會一起吃飯,家長要教育孩子有禮貌,外出吃飯的時候要先跟同桌的長輩打招呼,入座時先讓長輩就座,長輩動筷以後才能動筷子。

除此之外,在餐桌上不浪費糧食,不在飯菜裡來回攪動,是最起碼的禮儀,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

餐桌禮儀是一方文化,小小的地方藏著大大的文化,家長應該從小樹立孩子的餐桌禮儀,教養孩子更高的品質。

相關焦點

  • 餐桌上什麼樣,孩子的未來就是什麼樣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裡,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餐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交場合,有一定的特殊性,無論我們和同事一起吃飯,和家人一起吃飯,還是在餐桌上談生意,都是展現一個人風度和涵養的時候,善於觀察的人會將你的每一個細節看在眼裡,印在腦海裡。可以肯定的說,餐桌上的禮儀,與每個人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會做好一桌飯菜,然後就迫不急待的要動筷子,然後就被爸爸教訓道:「姥姥和姥爺還沒上桌呢!」
  • 什麼樣的餐桌禮儀能讓你受用一生?
    這壓倒性的票數足以窺出中國人對禮儀教育的態度。大概每個人從小都被父母教育過: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上、吃飯不能吧唧嘴、夾菜要從邊上夾.禮儀本就是件十分莊重的事情,而在匯集了生活百態的餐桌上,我們更要知禮懂禮。家人團圓、朋友小聚、禮賓宴會、職場應酬……在這一個個重要場合的餐桌上,如何表現的得體,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必修課。餐桌禮儀重要嗎?答案是:當然。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寶媽小李和朋友到了一個不錯的餐館打牙祭,原本是想好好犒勞一些這段時間辛苦工作的自己,沒想到到最後用餐體驗一點也不好。
  • 大遼姐姐說禮儀|培養情商高的孩子,要懂這8個餐桌禮儀
    關心孩子的營養,更要教導餐桌禮儀。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在聊天的時候,那位媽媽說了很多孩子學習的事,各科成績都挺好,個兒高長得帥,是班上的升旗手。即便這樣媽媽還不滿意,說打算給孩子報一個外面的培優班。
  • 【餐桌禮儀你知多少?】小編帶你了解客家人餐桌上的禮儀
    ;許騎馬夾,不許抬轎夾;家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餐桌上的這些老規矩,你還記得多少?如今,餐桌上的老規矩,懂的人是越發少了,不守規矩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年輕人和孩子。老規矩,既是教養,亦是禮儀。子曰:人無禮,無以立。我國作為禮儀之邦,餐桌禮儀源遠流長。一臺小小的餐桌,一面個人修養的鏡子,餐桌上表現得彬彬有禮、落落大方,能體現良好的個人教養,給人以通情達理之感。今天,小編就來給各位談談咱客家人的餐桌禮儀。1、吃飯要坐好,切勿端著到處跑。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人類文明的進步,從其飲食上便可以看出。原始社會,人類肆無忌憚的啃食生肉;再看如今,整齊的餐具,優雅的舉止。無不反映出人類璀璨的文化結晶——餐桌禮儀。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
  • 兒童餐桌禮儀培養的4個方法
    飯前或飯後不能敲碗吃飯時不在菜盤子裡挑來揀去餐桌上,打噴嚏時一定要側過身子筷子和勺不能同時拿在手上筷子不許立插在米飯中吃飯有吃相切忌吵、挑、剩不隨意挑揀餐盤中的食物不可揮動餐具指人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許吸溜.
  • 新年將至,聚餐的背後是孩子家庭教養的顯露,學應採兒的餐桌禮儀
    「文/育兒女神Miss劉(個人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從最初的三叩九拜到如今的握手微笑,這是禮儀被繼承弘揚、不斷進步的過程。餐桌上的禮儀可謂是「大學問」,一些小孩子平日裡看著像模像樣,可一到餐桌上教養就被暴露了,餐桌禮儀可是一個「重災區」。
  • 孩子教養高低餐桌上見真章,這位媽媽「餐桌規距」,讓娃備受誇讚
    文/小艾媽聊教育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用餐特別講究餐桌規則和禮儀,比如吃飯的時候長輩未動自己不可以先動,長輩未上桌自己也不可以坐,雖然比較繁瑣,但是確實能夠凸顯餐桌的規矩。不像現在的孩子,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吃飯,已經徹底沒有了底線,更別說餐桌規矩了,只要孩子能吃飯,孩子怎樣都行。
  • 餐桌上的禮儀,必看!
    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一) 就座和離席 1、 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2、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 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臺入座。 6、 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 「餐桌見人品」,想要看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吃頓飯高下立判
    不得不說,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在餐桌上的種種表現都是家庭教養的體現。所謂「餐桌見人品」,從餐桌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教養、人品好與壞,看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外人還會通過餐桌禮儀來形成孩子的印象,如果從一頓飯上看到了孩子的一些失禮之處,那麼人們對孩子的整體印象也會大打折扣。為何餐桌人品如此重要?父母所不知道的,可能會毀了孩子的發展餐桌上的禮儀是生活中的細節,也是人們教養的折射鏡。
  • 乾飯人注意!是時候給餐桌上的「小瘋子」定點規矩了
    歲末年初,雖然受疫情限制不能大規模聚餐,但走親訪友也免不了要帶著孩子一起吃飯。而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與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不懂得餐桌禮儀的孩子往往會讓家長「腦殼疼」,也會給他人帶來困擾。前幾天,網絡上有一個視頻火了,在一個宴席間,人們圍桌吃飯,剛上來一盤豬頭肉,一個孩子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筷子插在肉上,將整盤肉全放進了自己的盤子裡。
  • 別小看春節餐桌禮儀,關係到娃的修養,這6個餐桌禮儀要教給娃
    再過兩天就是除夕了,在全家歡聚一堂、走親訪友的日子裡,正是家長教孩子學習中華傳統禮儀的好時機。民以食為天。在走親訪友當中,基本上都繞不過去一個「吃」字。如果孩子不懂基本的餐桌禮儀,就很可能被人恥笑沒教養,陷父母於尷尬的境地。因此,餐桌禮儀不能輕視,父母在平時無論有多忙,都要把以下這六種基本餐桌禮儀教給孩子,並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以致用。
  • 心理學:看吃飯就能看清一個人的修養,孩子的教養從餐桌開始
    禮儀是屬於個人的一種人格修養,也是對外的一種禮貌性行為。對於孩子們來說,培養良好的禮儀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而很容易被家長們忽視的禮儀教育,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餐桌禮儀。心理學上曾經提到過,想要快速看清楚個人的修養的話,可以看他吃飯,看他「如何吃飯,怎樣吃飯」,餐桌上看著簡簡單單的吃飯禮儀,卻是有很大的文章在其中。之前有幸聽過一位心理學家到校宣講的課,碰巧提到了關於餐桌禮儀的一個例子,正好是這位教授親身經歷的。
  • 聚餐時的五大餐桌禮儀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自古以來,「禮」就體現在方方面面,餐桌上也不例外。可別小瞧了餐桌禮儀,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在春節期間,聚餐必不可少,表現得體就非常重要。做家長的,就可以趁這個機會,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禮儀,在教孩子的同時,還能改掉自己的小毛病,一舉兩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一學,那些餐桌上的禮儀。
  • 西餐餐桌禮儀,為什麼那麼講究,讓人又愛又恨
    餐盤的裝飾與餐桌和餐廳的風格息息相關,首先要懂得色彩搭配,如何搭配才能和餐廳風格不衝突而且還能增進消費者食慾:菜骨不同與之相應的裝飾也不同,西餐內常見的裝飾就是一線花,蔬菜的雕刻及醬汁的點綴。仔細觀察,每道菜時師們都會精心搭配,而且都有一個小故事。
  • 英國學校和英國爸爸教給孩子的餐桌禮儀
    今天我想跟大家八一八英國人的用餐禮儀,自從我來到這裡,就經常感覺:英國人雖然吃的不怎麼樣,但規矩可謂是窮講究、超繁瑣!在這裡,令人敬畏的不僅有暗黑料理,還有用餐禮儀,而且不同場合的難度有異……自從姐倆上了學,她們經常回家時給我們匯報學校裡用餐時的那些事。
  • 從餐桌禮儀看透一個人?
    中國講究餐桌禮儀,從飲食上看透一個人。我見過很多的壞禮儀,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我在美的專賣店做導購。那裡包吃。老闆是兩兄弟。我們叫大老闆為大伯。在三樓吃飯的時候,總是吐個沒完。我們用泡沫當凳子,凳子和桌子一樣高。大伯喜歡用筷子翻菜,翻個沒完,從開始吃翻到結束。
  • 深度|一餐飯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
    「一、餐桌禮儀到底有多重要?1、中國特有的「餐桌社交」讓餐桌禮儀變得尤為重要在餐桌上,很多父母會關注孩子的營養,卻很少關心孩子的教養。但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餐桌文化是中國文化一大特色。成年人很多社交活動,甚至是工作,都會通過一餐飯來完成。
  • 盤點各國的奇怪餐桌禮儀,你知道多少?
    這時候好玩的事情就來了,每個國家的餐桌禮儀都有一些「奇怪」的規定,說奇怪僅僅是針對我們中國的禮儀來講,可不要大驚小怪哦!加拿大因紐特人餐桌文化 飯後打個飽嗝會讓主人很開心如果你有機會和加拿大因紐特人坐在一起吃飯的話,飯後打個飽嗝會讓主人很開心,因為這會被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感謝。有些因紐特家庭還在同一鍋裡「下筷子」,一般都是男人先吃,然後是女人和孩子。有時候因紐特人不用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起鍋裡的肉吃,作為客人,你也只好入鄉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