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下,各大平臺上的各種類型不同、風格各異的動漫作品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如果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所看過的一些動漫,你會發現,在幾部完全不同的作品裡,一些讓人倍感熟悉的名稱總會重複的出現;比如:幸村、秀吉、土方、新八、武藏、小次郎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並非作者原創,而是日本歷史上一些真實存在的有名的人物。比較常用的有平安時代——安倍晴明、賴光四天王、武藏坊、源義經等等,一些作者從中衍生出了島田源氏、坂田銀時還有一大堆講述陰陽師和妖魔鬼怪故事的動漫作品。除此之外,江戶時代也是熱門的時代——新撰組、坂本龍馬;動漫《薄櫻鬼》和《銀魂》的時代背景便是由此而來。
但是,這兩個時代,在造福ACG的方面,就遠不及它們之間的一個時代——戰國時代。打來打去,豪傑輩出,人物外號還相當中二的日本戰國時代為動漫界的故事背景塑造帶來了相當多的題材。可以這麼說,基本上涉及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動漫作品,你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看到戰國名人的身影。比如火影裡的阿斯瑪、三代目猿飛佐助,合起來就是歷史上真田幸村的手下,忍者猿飛佐助;六道佩恩的族人風魔一族,以及大戰三忍時的半藏,則是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忍者風魔小太郎和服部半藏。然而最厲害的還是織田信長,他那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一生給無數作者帶來了大量的創作靈感和寫作素材,可以這麼說,基本上只要是遊戲和動漫,涉及到日本歷史背景的,基本上就會一定的機率出現織田信長的名字。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的聊一聊戰國時期和織田信長。
早期,在光榮公司的帶領下,大部分ACG領域的人都會下意識的將中國的三國和日本的戰國時代相比較,這其實有一定的歷史依據的;幕府即為軍人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名即為諸侯,是一方的大地主,而兩者之間戰爭的開端都是大將軍的陣亡,而傳奇的核心都是以少勝多、出其不意,最後,天下被一個活的很久的人給竊取了。這就要從織田信長還沒出生的時候說起。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教遭人暗殺,引發了一系列的討伐、聯合爭鬥、東西兩方對峙;將軍足利家的爭權奪利的行為以及各大國大名的拉幫結派,最終使得室町幕府淪為政治的傀儡,幕府的將軍成為擺設,至此,日本的政治形勢變成了挾挾天子之人挾天子以令諸侯——雙重挾的局勢。此等動蕩局勢促使了各種以下犯上、謀權篡位的事件發生,在這種的世道之下,織田信長便出生了。
同其他謀權篡位的人一樣,織田信長所在的國家也在幹同樣的事情;織田一族取代了它原本的上級斯波氏,在其父親去世後,一群人又想擁護他的弟弟,其弟瘋狂謀反,最終被信長所殺;信長父親的上司織田信友也想殺信長,最後信長也 把他給殺了,並藉此統一了尾張國。統一之後,信長打了一場歷史上著名的戰役——桶狹間合戰。在公園1560年,也就是信長掌權後一年,東海島最強勢力今川家率領大軍攻打尾張國,其首領今川義元舉兵兩萬有餘,欲滅尾張國上京城,然而,織田信長僅憑藉4000餘人,便在桶狹間成功突襲今川大軍,拿下了今川義元的首級,這一在常人看來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戰役,使得當時年僅26歲的織田信長一戰成名,也是今川義元的的形象在現在許多動漫和遊戲裡都以一種小丑的形象出現。
之後,信長一路徵戰,越戰越勇,拿下了美濃,成為了兩國大名。隨即擁護足利為大將軍,但是他並不甘心當織田信長的傀儡將軍,他找到機會,發布打倒信長的命令,各國對此紛紛響應,對織田信長展開了包圍網,信長被各國聯軍打的節節敗退,無奈之下便開始求和,但之後又火燒佛教聖地,因此再次遭到了大軍的圍剿,而這一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發力,出兵上洛,在三方原裡,把織田的盟友德川家康打的落花流水。三方原織田德川聯軍大敗,德川家康倉皇逃跑。
信長先後經歷了三次大軍的圍剿,在敵方聯軍得力將領接連去世後,織田信長的霸業便失去了強有力的對手,他幾經徵戰,最終成為了戰國時代所向披靡的大名。然而就在這時,讓信長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明智光秀叛變了。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政變,在織田信長如日中天之際,明智光秀突然率領大軍攻打了信長停留的本能寺,這次突襲引發了本能寺的大火,導致了一代梟雄織田信長的死亡,也直接改變了日本之後的政治格局。有關本能寺之變的作品數不勝數,但實際上,這次政變,出了本能寺燒毀,織田信長死亡之外,處處都是謎團,連到底是誰放火燒掉了本能寺都沒法說清楚,由此可見此次政變的傳奇;而光秀謀反的原因,則更是玄乎的一 比,眾說紛紜。
回看信長和戰國時代,真是處處都充滿著傳奇色彩,這種傳奇不僅是英雄輩出,謎團重重;更多的是後世的記載賦予了其神話的色彩。而織田信長則更是被妖魔化的一個角色,很多作品直接把他定義為魔王,玄乎得不得了。除了信長之外,這個年代還有很多神秘和精彩:悲情英雄真田幸村、臥薪嘗膽德川家康,他們的異聞也是非常的有趣,並且變廣泛用於各種動漫及遊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