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2021-01-10 講歷史說奇人
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但是如果本能寺的火焰沒有吞沒織田信長,也就是說,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能夠逃出生天,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織田信長的命運會如何呢?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看。

明智光秀

第一個是明智光秀。可以肯定是,如果織田信長逃過了本能寺這一劫,叛亂的明智光秀基本上不會有活路的。織田信長對麾下軍團的掌控還是比較牢靠的,他能夠輕騎快馬入京都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所以,一旦織田信長從逃出去了,明智光秀就完蛋了,因為信長只要隨便對外揮一揮手,四方勤王部隊就會火速趕到,明智光秀還不得直接被包餃子。說白了,明智光秀最好的結局是割據一方。

德川家康

再來就是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一直是織田信長的盟友。如果不是織田信長死在本能寺,德川家康上位的機會還是比較小的,他可能會繼續低調做人,畢竟自己的盟友信長不是什麼普通人。即使後來織田信長死了,他的繼承人織田信忠,為人穩重堅定,也不是庸主,在加上手底下都那麼些強人在,德川家基本沒有取代織田家成為天下人的機會,更何況德川家當時還缺乏強有力的成年繼承人。

豐臣秀吉

還有就是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人,一方面是因為織田信長的賞識提拔,還有就是他抓住了機會,他的人格也很有魅力,他的心胸氣度,他的灑脫果決,尤勝織田信長。簡單來說,豐臣秀吉其實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出身卑微,根基薄弱,沒有沒有譜代家臣,這種先天的不足決定了他日後奪取天下和控制大名的方式。他需要好的機會才能成事,否則以當時日本等級森嚴的現實,他根本不會有任何上位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織田信長不死,豐臣秀吉永遠會是一個忠臣,永遠不會對自己的家主拔刀相向。

織田信長

最後是織田信長。以織田信長的雄才偉略,本能寺之變如果沒死,他一定能夠統一天下。當時的戰局,由於強敵們紛紛病死戰死,信長已經突破了2次包圍圈,穩穩佔據了日本中部,向西秀吉在播磨對毛利進行中國攻略,向北柴田磨刀霍霍向上衫家,向東協友德川家已經擴展收復衫田的城池;對內有一大批內政能臣實施治國良策,織田家已經無以匹敵了,收復統一大日本指日可待,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如果統一日本,治下的日本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的,後人對此一直倍感期待,所以他的死才會如此讓人可惜,這也是人們不斷談起本能寺之變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明智光秀在準備妥當後,親率一萬三千多人馬,兵分三路悄悄包圍了本能寺。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凌晨,本能寺之變爆發了。為了欺騙和鼓動自己的士兵,明智光秀並沒有言明當晚的目的就是為了誅殺主君織田信長,而是說為了趁機剷除德川家康。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明智光秀與信長的愛恨情仇——豐臣秀吉如何「改寫」歷史?
    在日本戰國歷史愛好者之中,1582年發生的本能寺之變是個相當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件。在這次事件之中,有望統一日本的大名織田信長,在其臨時居所本能寺中被其家臣明智光秀所殺害。不管是日本的遊戲、動畫還是影視作品,本能寺之變都會得到大力渲染,由於其出場頻率過高。不少戰國史愛好者還將其戲稱為本能寺燒烤。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在本能寺之變中,本能寺也燒於灰燼。明智光秀想要尋找織田信長的遺體,在庭院中卻並沒有見到織田信長的遺體。之后豐臣秀吉在京都山崎擊敗明智光秀,讓他去搜索織田信長的屍體,也同樣一無所獲。
  • 明智光秀為何發動本能寺之變?當真是被織田信長逼得走投無路?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其主公織田信長,是影響了日本歷史一件大事。
  • 本能寺之變,信長身死,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所謂「本能寺之變」,是指織田信長重臣明智光秀1582年6月2日,率領一萬三千兵力襲擊住宿在京都本能寺的主君信長,日本戰國英雄織田信長就此斃命,歷史由此改寫。當時,信長嫡子信忠帶著三千軍隊在附近的妙覺寺,而明智光秀手下一萬多軍隊,竟然沒有派兵包圍妙覺寺。換句話說,倘若信忠接到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後馬上撤離京都,那麼,天下大餅說不定就不會被豐臣秀吉奪走,這可以說是信忠最大的失誤。信忠一心想要為父報仇,遂將軍隊移至二條城,結果和父親走上同一條路,自盡身亡。總之,本能寺事變最大受益者是豐臣秀吉。
  • 「本能寺之變」,魔王織田信長自殺,明朝少一大患
    統一全國指日可待,織田信長離霸主的地位僅剩一步之遙。織田信長勢力然而,歷史卻對魔王織田信長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1582年6月,宿泊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因家臣明智光秀的叛變被圍困在本能寺,無奈之下揮刀自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變」,即將統一全國的織田信長的死使得日本統一的時間推遲了將近二十年。
  • 史看人心:3分鐘了解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發動本能寺之變
    明智光秀這個人,對於了解日本戰國史的人來說,稱得上是耳熟能詳的人物。明智光秀自從跟隨了織田信長之後,他在很多戰爭中都有參與,不久之後他為信長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並成為了一個忠肝義膽的著名將領,也因此得到了織田信長的信任和重視。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日本戰國時代即將被織田信長結束的時候,也許是歷史也不願意讓戰國這麼快結束,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他生前建立的霸業就此結束。但這位受到織田信長信賴的重臣,卻在本能寺之變爆發時行動遲緩,最終與豐臣秀吉合兵一處,擊敗明智光秀,才替主君信長復仇。按照地理因素來說,長秀離得最近,能夠最快替主君復仇的是他,為何長秀卻等到秀吉率軍前來,才開始行動呢?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不出意外,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將面臨2大討伐勢力,1個是東海道大軍,1個是柴田勝家和羽柴秀吉的軍隊或者聯軍。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織田信長在全日本建立霸權本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他和他的繼承人信忠一同死於非命,日本的歷史就此改變。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
  • 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本能寺之變造成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織田家迎來巨大變化,在這期間有一人身份特殊,他即是織田信長的四子,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被歷史大書特書,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
  • 在《九州劫》中明智光秀能否在「本能寺之變」後稱霸九州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在日本戰國歷史上有一件事可以說是徹底改變歷史走向的事件,那就是本能寺之變。當時的織田信長已經基本將日本的天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夠與他匹敵的勢力已不存在了。然而這一切都隨著明智光秀在本能寺的反叛化為灰燼,再加上明智光秀很快被豐臣秀吉所敗後失蹤,本能寺之變的起因就成為了日本歷史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 一舉改變日本歷史 明智光秀為何要發動「本能寺之變」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有一件事可以說是徹底改變歷史走向的事件,那就是本能寺之變。當時的織田信長已經基本將日本的天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能夠與他匹敵的勢力已不存在了。
  • 日本古代史,第六天魔王之死,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的經過,1582年,豐臣秀吉和對手毛利家對戰,他感到有些吃力,就像主公織田信長發出了援兵的請求,為了支援秀吉,織田信長就命令自己非常信任明志光秀領兵去支援豐臣秀吉,自己也帶了少量侍衛從安土城出發,進駐到了京都的本能寺,計劃在這裡集結軍隊。
  • 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在豐臣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的主持下,織田信長及織田信忠父子的遺領被瓜分一空。為了穩固倒向自己的中下級家臣,在同年10月,豐臣秀吉同樣在京都舉辦了一場正式葬禮。也許柴田勝家舉辦法會的目的確實有一部分是哀悼織田信長,但更多原因是為了爭奪織田家的主導權。豐臣秀吉則是通過葬禮強化了兩個事實:第一,我才是替主君復仇的人;第二,正式向天下宣告,織田信長遺志的繼承人是豐臣秀吉。
  • 「本能寺之變」時,距離最近的丹羽長秀為什麼沒有進攻明智光秀?
    天正十年(1582年),明智光秀突襲下榻在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導致一代霸主死在了日本統一的前夕,即「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謀反的主要條件之一是織田家的主力軍團都在遠離京都的地方作戰。因此誰能最早趕回京都消滅明智光秀,誰就能在處置織田信長遺產的時候獲得巨大的話語權。最終第一個趕回京都並消滅明智光秀的是織田家山陽道軍團長羽柴(豐臣)秀吉,以此奠定了統一日本的基礎。但「本能寺之變」爆發時,距離京都最近的織田家軍團長並不是羽柴秀吉,而是位於攝津的南海道軍團長丹羽長秀。
  • 豐臣秀吉:從織田信長的僕人到國家掌權人,他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他只是織田信長的一個僕人,卻能在後來的亂世中稱霸全國,成為國家的掌權人。這樣的逆襲人生實在是太勵志了,而他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關白、太閤——豐臣秀吉。從僕人到霸主,豐臣秀吉到底經歷了什麼?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一個貧苦家庭。
  • 看《織田肉桂信長》,聊日本戰國歷史!
    有的人認為明智光秀作為曾經的足利義昭的臣子,發動本能寺之變是想要借織田信長的力量恢復室町幕府的統治;而有的人認為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是蓄意謀劃篡位,自己想取代織田信長做天下霸主;還有很少一部分人覺得本能寺之變是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的陰謀,因為從結果上來看本能寺之變後最大的贏家就是他。但是我們從本能寺之變的後續走向和結果來看,這幾個解釋都有站不住腳的巨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