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變」,魔王織田信長自殺,明朝少一大患

2021-01-10 歷史新烙印

從信長上洛到1582年,織田信長已經平定了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的絕大部分地區,開始加快武力統一全國的步伐。武田信玄死後,武田家強悍的騎兵部隊在長篠之戰中被殲滅,之後由瀧川一益攻滅了武田氏;上杉謙信死後,發生了「御館之亂」,上杉家勢力大大削弱,受到猛將柴田勝家的不斷蠶食;中國地區的毛利家也被羽才秀吉攻下了鳥羽城,逼的毛利氏割地求和。

關東的北條氏、東北的伊達氏、九州地區的大友氏都因自身實力不足而對織田氏採取了恭順的態度。信長的敵人僅僅剩下幾個實力偏弱的大名。統一全國指日可待,織田信長離霸主的地位僅剩一步之遙。

織田信長勢力

然而,歷史卻對魔王織田信長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1582年6月,宿泊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因家臣明智光秀的叛變被圍困在本能寺,無奈之下揮刀自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變」,即將統一全國的織田信長的死使得日本統一的時間推遲了將近二十年。

關於本能寺之變的原因,日本歷史學界眾說紛紜,但是其中「怨恨說」處於主流位置,日本的電影、小說等在對歷史事件取材的時候也大多都基於明智光秀的「怨恨說」。

信長暴打明智光秀

自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手打敗武田勝賴大軍後,德川家康就佔據了三河地區,加上原來的駿河、遠江等領地,成為實力雄厚的戰國大名,深受織田信長的賞識,再加上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自幼相識,所以德川家康的地位高於從屬於織田氏的其他大名。

1582年5月,德川家康來到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受到織田信長的隆重接待,家老明智光秀擔任接待工作。但是由於明智光秀接待疏忽,竟然在宴席期間端上來已經有些腐爛的魚,織田信長大怒,當眾對明智光秀破口大罵,並將吃飯用的銀盤砸在光秀頭上,解除了他的接待任務。恰巧此時,率軍攻打毛利輝元的織田軍大將羽柴秀吉發來求援信號。

日本博物館的織田信長畫像

原來,在羽柴秀吉攻打高松城的時候,眼看就要攻下城門,但是毛利輝元率領5萬大軍前來救援,羽柴秀吉眼看支撐不住,求織田信長發兵支援。織田信長果斷命令被解職的明智光秀回到領地阪本城調集軍隊支援。但是回到屬地後的明智光秀因為對織田信長平時的跋扈懷恨在心(相傳織田曾數次因明智光秀與自己意見不合而當眾毆打他),加之以前在八上城戰役中明智光秀的母親因為織田信長而喪命。明智光秀不僅沒有立即發兵,反而計劃謀反。終於在6月2日,率領大軍包圍織田信長就寢的本能寺。

而且調來炮隊炮轟寺院,意在將織田信長一網打盡。織田信長一直以來為了行動便捷只帶領自己的衛隊「小姓眾」活動,所以身邊只有五六十人。縱然自己的衛隊各個武藝高強、拼死護主,但是仍然難逃厄運。織田信長本人也出門斬殺叛軍,無奈叛軍人數眾多,織田身負重傷,絕望之下回到屋內自殺,年僅49歲。

重新修建的本能寺

明朝政治家、科學家徐光啟評價織田信長:「信長為人雄傑,多智略;前是六十六洲各有君長、不相統一,至信長徵伐四出略,皆臣伏,無敢異。此人智計叵測,十倍秀吉;假之數年,必為我大患」。可見織田信長的能力遠勝後來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所以本能寺之變和織田信長的死,真是日本的大不幸和中國的萬幸。

一代霸主,沒有死在戰場,卻死於內部叛亂,欷歔之餘,也成了一個歷史的遺憾。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本能寺之變在日本的戰國時期,影響最大也意義最大的一次政變,必然是「本能寺之變」。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一、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織田信長(1534年6月——1582年6月),「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號稱「魔王」,在日本戰國後期才逐漸崛起。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在本能寺之變中,本能寺也燒於灰燼。明智光秀想要尋找織田信長的遺體,在庭院中卻並沒有見到織田信長的遺體。之后豐臣秀吉在京都山崎擊敗明智光秀,讓他去搜索織田信長的屍體,也同樣一無所獲。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面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只有一個人快要成功了,那就是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的崛起 織田信長原本是不被看好的,但桶狹間之戰使得他崛起了,因為他擊敗了今川義元。
  • 明智光秀為何發動本能寺之變?當真是被織田信長逼得走投無路?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其主公織田信長,是影響了日本歷史一件大事。
  • 「本能寺之變」爆發時,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造反?
    天正十年(1582年),織田家臣明智光秀偷襲並逼死了下榻在本能寺的主公織田信長,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本能寺之變」。一代霸主織田信長倒在在日本即將統一的前夕,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意思的是,當明智光秀發起突襲時,織田信長問道:「是秋田城介(織田信忠)有異心嗎?」,而沒有懷疑明智光秀謀反。那麼在「本能寺之變」爆發的時候,織田信長為什麼先懷疑是兒子織田信忠造反呢?織田信忠是織田信長的長子,也是織田信長重點培養的繼承人,在統一日本的過程中積攢了很多資本。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當時東海道大軍有3個主要人物,織田信長、織田信忠以及德川家康,這3個人都在光秀附近,這支軍隊的另外4個次要人物,織田信雄、織田信孝、丹羽長秀和瀧川一益,離他卻是十萬八千裡。
  • 那些動漫常用的梗,日本歷史事件及人物,本能寺之變和織田信長
    然而最厲害的還是織田信長,他那充滿著傳奇色彩的一生給無數作者帶來了大量的創作靈感和寫作素材,可以這麼說,基本上只要是遊戲和動漫,涉及到日本歷史背景的,基本上就會一定的機率出現織田信長的名字。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的聊一聊戰國時期和織田信長。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不死,明智光秀、豐臣秀吉等人命運會如何?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徹底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但是如果本能寺的火焰沒有吞沒織田信長可以肯定是,如果織田信長逃過了本能寺這一劫,叛亂的明智光秀基本上不會有活路的。織田信長對麾下軍團的掌控還是比較牢靠的,他能夠輕騎快馬入京都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所以,一旦織田信長從逃出去了,明智光秀就完蛋了,因為信長只要隨便對外揮一揮手,四方勤王部隊就會火速趕到,明智光秀還不得直接被包餃子。說白了,明智光秀最好的結局是割據一方。
  • 本能寺之變中,織田信長身邊有一個黑人武士
    但是也有極少數黑奴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實現了神奇的人生逆襲。比如俄國彼得大帝的黑奴--易布拉金姆•漢尼巴,就因自己的聰明伶俐得到了彼得大帝的青睞,有機會施展才華,當上了將軍,還被封為貴族,成了俄國文豪普希金的曾外祖父。在易布拉金姆•漢尼巴成為俄國貴族前一個世紀,在日本也曾有一個黑奴因為得到豪強大名織田信長的欣賞而成了他的貼身近侍,當上了日本武士。
  • 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能否一統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算是比較亂的時期之一,其中湧現出許多大人物,織田信長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歷史偶然因素太多,假設當時織田信長的家臣沒有叛變,織田信長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歷史上每時每刻都在上演著「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比如劉邦殺韓信,武則天屠戮忠臣,朱元璋殺故友等等,他們的手中或多或少沾滿了自己人的鮮血,然而,織田信長的運氣比較差,被手下的家臣反客為主,導致家主喪命。
  • 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
    摘要:本能寺之變前後時,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都在做什麼?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人生走到盡頭,無論是織田家還是其他勢力,都頗有鬆了口氣的感覺。作為即將終結戰國亂世的日本霸主,信長捉摸不透的個性讓人心悸。
  • 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麾下重臣,本能寺之變後卻行動遲緩,到底發生了什麼日本戰國時代即將被織田信長結束的時候,也許是歷史也不願意讓戰國這麼快結束,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他生前建立的霸業就此結束。事實上,在織田家的軍團中,長秀更像一位技術型武將,而非在戰場上勇猛衝鋒的武將。無論信長下達了什麼命令,長秀都能完成。信長也給予了長秀賞賜——佐和山城,讓長秀管理北近江到若狹國的領地。在本能寺之變前的京都閱兵,長秀也是率先出場,足以見在信長心中長秀的地位。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兒子及兄弟們都有什麼遭遇?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影響極為深遠,即將成為天下人的織田信長提前退場,讓日本的走向轉了一個方向。信長眼睛一閉,什麼事都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他的兒子和兄弟們仍然需要在亂世中生存,那麼信長的兒子和兄弟們又有什麼遭遇呢?
  • 巨變突起:敵在本能寺,織田信長身死
    引言:織田信長在奪取了美濃國的稻葉山城後,建立了一座新城,改名為岐阜城。岐者,岐山也,希望自己可以達成像周文王鳳鳴岐山、統一天下那樣的目標;阜,是高大的意思。隨後他開啟了以岐阜城為根據地,統一全日本的徵程。
  • 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往中國方向出徵的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遵從主上的指示,現在立刻上洛讓主上檢閱軍容。」
  • 本能寺大火中的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
    說到織田信長總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明智光秀。是的,作為一名資深武士,光秀的光芒離不開信長的信任。然而一句「敵在本能寺」徹底斬斷了光秀對信長最後一絲敬意。戰國時代下克上的例子不少,但本能寺之變無疑是最為突出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 京都本能寺,說說本能寺之變
    本應寺屬於日本法華宗(也稱日蓮宗,源自中國的天台宗)下面的本門八品流派,因為做過一位叫能弘的僧人的大霊場,所以改名本能寺。 本能寺面積最大的時候,北起現在的六角通,南到四條,西起油小路,東至西洞院通,寺院規模還是相當不小的。 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自殺後自焚,寺廟也被燒毀。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本能寺之變後,並非單純是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橫死,織田家被瓜分這麼簡單,織田家的女性們同樣在這場動亂後,迎來屬於自己的命運。特別是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同樣受到影響,在戰國亂世中隨波逐流。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