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織田信長在奪取了美濃國的稻葉山城後,建立了一座新城,改名為岐阜城。
岐者,岐山也,希望自己可以達成像周文王鳳鳴岐山、統一天下那樣的目標;阜,是高大的意思。隨後他開啟了以岐阜城為根據地,統一全日本的徵程。
天下布武是他提出的一個政治理論,即:以武家的政權來得到並控制天下。
日向守,是織田信長給明智光秀的封號,日向國在九州東南部,鄰近大隅和薩摩。惟任氏是一個古姓,織田信長特意為明智光秀向朝廷請賜的姓。他也同時為丹羽長秀請賜了惟住這個古姓。
1582年,羽柴大軍圍住了高松城,毛利輝元率領五萬大軍來援。羽柴秀吉立即寫信給織田信長要求派兵支援,信長馬上命令明智光秀、池田恆興等整頓兵馬、前往支援。
當時的明智光秀接到命令後,離開了安土城回到坂本城整備,第二天光秀還帶著隨從一起參拜了神社。
當時的織田信長只帶著百來號隨從打算在京都覲見天皇。他習慣性的選擇了在本能寺住宿,而他的長子信忠則在不遠的妙覺寺住下。
明智光秀與一幹心腹大臣商議,覺得自己取代織田信長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帶了一萬三千多人,分兵包圍了本能寺和妙覺寺。信長的小姓森蘭丸等人都戰死在了本能寺,信長本人自盡,信忠則在救援失敗的情況下,在二條城內自殺。
這一場堪稱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政變,就這麼發生了。明智光秀事後向朝廷要得徵夷大將軍的官位,隨後迎接他的是羽柴秀吉的率兵攻擊。
本能寺之變時,明智光秀手下只有幾個親近的家臣知道實際出兵的目的是殺織田信長、奪取天下。其他的手下、士兵就這麼在一句「敵在本能寺」的命令中,朝著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圍攻了過去。